第5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萬一,壞話出好筍呢?

  【是的,眾所周知,宋朝最讓後世詬病的無疑是武功上的垃圾。】

  方才還對自己的武功沾沾自喜的趙匡胤不可置信地挖挖耳朵,覺得自己是不是耳聾,竟然聽到他大宋最讓人詬病的就是武功!

  【宋朝,中國歷史上高度繁榮的一朝

  有以武立國的開國君主,開國君主的武力充沛到就差一點點就可以實現內部一統。

  儒學復興,經濟繁榮,文化發展,科技井噴,四大發明三個都出自於它。

  解點兒歷史的人,對它的印象幾乎都是民殷國富,文採風流,

  歷史評價: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1」

  但這個朝代卻也是中華文明最憋屈的時代。

  華夏曆朝歷代都是讓蠻夷叫爸爸,大宋它手握幾十甚至上百萬大軍,卻懦弱龜縮於南,以歲幣買平安,被北方鄰居遼,金和西夏吊打,對著蠻夷叫爸爸。

  恪守的文貴武賤守內虛外的辣雞思想,直接閹割華夏自古以來的尚武精神。】

  【弱宋。

  宋朝的代名詞。】

  趙匡胤覺得自己真的快瘋了,頭上不斷冒著問號: 「不對啊,朕的宋怎麼就被稱之為弱宋了???」

  仙幕誇得他沒驕傲一秒就開始批評他了,甚至稱呼他的宋為『弱宋』!

  他可是通過武力奪國的!

  想他趙匡胤未登基前以馬軍兩千扈駕扭轉局勢,大破北漢軍,之後又有打敗南唐軍,攻克連珠寨,壽州,泗州,楚州等戰績,竟然有人說他創立的大宋武功上最讓人詬病!

  趙匡胤不可置信: 「朕的宋不可能憋屈的龜縮於南,也不可能以歲幣買平安,不可能向蠻夷跪伏!這不是朕的大宋!!」

  趙普也沒想到宋朝竟然會在這裡看到姓名。

  還不是好名。

  就挺突然的。

  但他也覺得仙幕所說的這些這不大現實啊!

  趙普: 「臣也以為仙幕所言太過荒謬,陛下您建立大宋後,就相繼統一了荊南,湖南,武平等地的勢力,甚至已經在儲蓄錢財布匹預備贖買遼手中的燕雲十六州。仙幕怎能說出大宋乃弱宋一說。」

  他百思不得其解,希望能夠從仙幕那邊得到解答。

  【公元960年,年紀輕輕有個創業夢的趙匡胤趁五代第一好老闆柴榮死後,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了勇敢與懦弱並存的朝代,也是未來華夏第四個一統華夏的朝代——宋】

  【五代為國,興亡以兵,兵驕則逐帥,帥強則叛上,天子寧有種邪?兵強馬壯者為之爾——《新五代史》「1」

  趙匡胤以武立家,自然也怕有人以武偷家。

  建隆二年(961年)杯酒釋兵權。】

  趙匡胤瞳孔震驚: 「即使釋兵權,朕也只是讓大將交出兵權,防止歷史重演,絕無限制兵權一說!」

  趙匡胤覺得自己冤極了。

  委屈到甚至不在乎仙幕說他假醉酒,真兵變的事實了。

  趙普面色肅穆,釋兵權這個策略是他提出來的。

  五代十國存在藩鎮權力重,君弱臣強的弊病,若想息兵休戰,維持國家長治久安,確實只有削奪兵權,制將錢穀,收將精兵才可,難道此策有問題?

  至於圍觀的其他唐朝臣子,也覺得無甚問題,表面上看無非就是解大將大權,還權給帝王而已。

  不過……

  「還兵於皇,皇帝再把兵權給易於操控之輩。」

  李世民與臣子們沉思。

  「國無大事還好,但若有大戰,恐不利於軍事。」觀仙幕評價,宋朝可不是一個安穩的朝代。

  削奪大將兵權,往往代表著削弱了軍隊的作戰能力,有軍事積弱之弊,亡國之患。

  【但就是這麼個國策,卻讓後世無數武將為之落淚。

  因為自此策開始,華夏正式開始斬斷武德之路,在對外關係上由積極進取的攻勢,變為守勢,由外卷變成內卷。】

  【或者說宋王朝第一個皇帝宋太|祖還不是真正重文抑武到割裂華夏尚武風氣的皇帝。

  宋太祖趙匡胤在位期間也是數次出兵進行國內統一戰爭的,對內還不錯,對國外嘛,儲蓄錢財布匹以贖買遼手中的燕雲十六州,雖然不大爭氣,但在國內的舉動,還是可以看出是一個有武德的皇帝的。】

  贖買是個好東西,還是贖買事關中原王朝存亡攸關的燕雲十六州。

  李唐的文臣武將和皇帝們皆面色複雜。

  「中原自己的東西,竟然還要用到贖買的方式,真是……」

  或許這個大宋開國皇帝有自己的考慮,畢竟燕雲十六州是在五代十國時期被奸人送出去的,但這個用金錢贖買的方式吧……

  他們不能茍同就是了。

  武將們竊竊私語: 「這要是俺,絕對一刀子打過去,管他是誰送的,只要是在我中原的領地上,就是咱們自己的!」

  「對對對,就應該直接幹過去就是!」

  尚且不知老祖宗們在這般吐槽的宋太祖並不覺得自己現在的做法是錯的,畢竟攘外必先安內,他內都還沒有安,能夠想出以金錢贖買的方式,很不錯了!

  至於為什麼不打……

  絕對不是因為打不過。

  【雖然宋太祖在對外關係上沒有很爭氣的樣子,但是被普世認為,需要對宋朝『羸弱』背鍋的,是他的繼任者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