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屏幕上密密麻麻數家企事業單位,從行政辦公到儲存地點一應俱全。

  宴笙慢慢撥動滑鼠滑輪,一排排的字不斷滾動著。

  「誒誒誒,等等,等等。」

  葉楓著急地站起身一把按住了宴笙的手背,投影上立刻變成了靜止。

  兩隻手掌瞬間重疊在了一起。

  火熱的掌心接觸到冰涼的手背,衝擊很強,宴笙一個激靈縮回了右手。

  這反倒方便了葉楓動作,他抓過滑鼠往回滑了上去。

  葉楓停下滑動滑鼠,光標不斷在一排看起來平平無奇的地址上來回晃動。

  「這個地方,好像是河畔小苑拆遷前身!」

  「哦?」宴笙一臉恍然大悟的表情。

  「我隨機抽查過這些地址,很多都提示錯誤,無法定位,你這樣一說我大概明白了。」

  這些在今天早已經不存在的地名,都是隨著這些年城市拆遷消失的門牌號。

  有些道路在城市發展進程中可能已經消失,所以宴笙之前的查詢一無所獲。

  「哦?看這路名好像確實是,但是門牌號都沒有,你怎麼確定的?」胡平問。

  「我昨天早上回來後讓區里幫忙調監控,然後和區裡的同事閒聊了幾句。」

  區里同事的親戚家原來也住那一片。

  趕上拆遷,本來有機會選擇河畔小苑的返遷房。

  但是他親戚那會嫌棄附近荒無人煙,而且之前周邊拆遷的要麼返遷的小區建築質量很糟糕,要麼遲遲沒有拿到房子,怕不靠譜沒要房子拿了現金。

  誰知道那附近這些年居然越來越繁華起來了,河畔小苑房子規劃也不錯,房價也蹭蹭上漲,頓覺後悔。

  「他親戚住哪?」胡平問。

  「從河畔小苑往河邊走,那條公路原址,他還說河畔小苑還有附近很多小區都是返遷戶,有的是居住在附近的居民,有的是城裡拆遷過去的。雖然都是拆遷房,但是這一片只有河畔小苑,建築質量規劃最好。」

  「也就是說那一片居民,大部分都是本地人?」

  葉楓的這通閒聊,結合宴笙拿到的資料,為刑偵工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偵破方向。

  堅不可摧的堡壘被攻破,要麼內部,要麼外部。

  既然n3相關單位內部管理這麼嚴格,那麼外圍呢?

  n3相關單位的建築物就是普通材質,並非銅牆鐵壁。

  現在那一片攝像頭都不多,更何況倒退十幾年前。

  外部作案機率並非完全沒有。

  「查,查那一片最近二十年的返遷居民資料,歲數在四十歲以上。」

  胡平已經確定了大概範圍。

  聽起來複雜,實則不難,通過戶籍系統調取轄區內戶口變更過,但是又沒有遷出轄區的居民信息即可。

  信息變更包括修改學歷,婚姻狀態,名字都會記錄。

  還有轄區內的遷徙,戶口地址變動。

  二十年前那一片居民不算多,再加上條條框框,雖然初始搜索出來的信息有過萬條,但是篩除掉那些改名字,修改學歷,外地遷入的,最後就剩下幾千條。

  九點過,最後得出了一張百人內的名單。

  男男女女三七分,男人占了大多數。

  「有沒有無兒無女,喪偶寡居的女性。」胡平大聲問。

  很快響起此起彼伏的回應,都是「沒有」。

  「女性全部剔除。」

  最後只剩下六七十名男性。

  年齡從四十到八十,學歷從小學到高中,一眼看過去,誰都可疑,誰都又沒嫌疑。

  「有沒有居住在昨天我們圈定範圍內的啊。」葉楓問了句,他看過去地名都差不多,分不清哪是哪。

  「對對對,有有有。」有人根本不需要看就回答出來。

  畢竟大家在饒安待了不短時間,昨又在那片睜大眼睛熬了一通宵,路名範圍都刻在了腦海里。

  「篩出來。」胡平一聲令下,又是一陣噼里啪啦敲擊鍵盤的聲音,最後還剩十來個人。

  這是戶籍地址目前在葉楓圈定範圍內的,而這些人之前的居住地址也相隔不遠。

  範圍一步步縮小,希望一步步增大。

  「把最後這些人信息發給大家。你們都仔細瞧瞧,選出自己認為最可疑的三個人,然後說出理由,我們採用不記名投票,看看誰得票高。」

  胡平看似胡鬧的提議卻沒有得到任何反對的聲音。

  葉楓第一個鋪開了書寫紙。

  辦公室里每個人面色凝重起來,盯著屏幕,手裡拿著筆寫了一個名字又劃掉,再寫再劃掉。

  不知道的還以為這個辦公室里在投票選舉下一任刑偵支隊長。

  要是譚局知道,他們居然是投票選舉投毒嫌疑人,不知道會不會氣得立刻背過氣去。

  氣氛凝重的選舉投票前準備工作進行了將近一個小時。

  大家內心忐忑,一個個排除,一個個找理由,怕抓不到嫌疑人,又怕冤枉好人錯過嫌疑人。

  投票正式開始後,有的人還不忍擱筆,總想找出更充分的理由換一個嫌疑人名字寫上去。

  黃友成拿著最終投票結果,一個個唱票,葉楓在旁邊拿著筆記錄名字,畫正字。

  最後得票以大差距領先的是兩個人,一個45歲的中年男人,一個73歲的老年男人。

  名字出來,辦公室里議論紛紛,好像大家對這兩個名字都不陌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