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525章 諸侯聯軍

  深夜,張鷂大營。

  張鷂和他的三個兒子正在營中謀事。

  長子張嵐不解道:「此番逼宮事成,父親占最大功勞,為何便宜那魏曦小兒?」

  「這你就不懂了,若把皇帝拉下馬後,老夫自己稱帝,恐怕天下諸侯都要不服,而魏曦文弱,便於控制,同時他又是魏西陵的堂弟,有個好名聲,可以服眾。老夫屆時可監國輔政,可當個無冕之王,又有何不好?」

  次子張猛趕緊道:「還是父親想得周到。」

  張鷂目露陰鷙之色:「若不是魏瑄咄咄逼人,老夫又何必兵行險著!」

  「諸侯們那裡有什麼消息嗎?」

  張嵐道:「列侯們都準備好了,明日兩千諸侯郡兵皆聽候父親調遣。」

  「好!他們總算也硬氣一回了!」張鷂擊掌道,「明日開狩大典,諸侯同時發難,兵逼奪宮!」

  ***

  清早,山間薄霧蒙蒙。一隻山鷹穿過雲層,發出一聲高亢的鷹唳。

  大帳前旌旗飛揚,十八路諸侯各就其位,身後肅然站著子弟部將,皆身著獵裝,手按劍柄,殺機暗藏。

  「陛下駕到——」隨著一聲唱喏,諸侯們起身迎駕,謙恭的身姿下,各懷心思的目光從眼皮下暗暗翻起,咄咄地盯著年輕的皇帝。

  魏瑄泰然自若地在御座前坐下,對周遭的殺機熟視無睹。

  君臣見禮後,大行令廖原宣讀了此番秋狩的各項規則。

  魏瑄問:「諸位還有什麼不明白的麼?」

  張鷂率先道:「陛下,狩獵場上,每人不能帶超過一百名披甲士,太少了罷?」

  他環顧四周:「諸侯們可都帶了本州的精銳,少說也有三五百人,要獵場上一決高下。人少了,不帶勁!」

  雲淵道:「張將軍,我朝自太祖時期就有規定,秋狩諸侯不得帶超過兩百名士卒,在座諸位又有誰遵守了?」

  冀侯鍾鑫道:「雲中書,上次秋狩,北宮達率眾兩千餘人浩浩蕩蕩參加,當時先帝也沒見說什麼,怎麼這會兒我等帶三五百人就成違制了?」

  雲淵道:「三年前尚是亂世,天下刀兵四起,沿途也不太平,諸侯們多帶兵馬以防亂賊流寇,陛下也能體恤,如今,天下太平,就不必帶那麼多兵馬了,所謂時移世易矣。」

  「雲中書說得好。」魏瑄道,「時移世易,有些規矩是要改一改了。以適應新的形勢。」

  張鷂眼皮一跳。就聽魏瑄道:「朕以為諸位列侯多年來駐守封地,多有苦勞,如今天下平靖,久不需要諸侯再屯兵駐守了,朕以為,秋狩之後,列侯們可遷到京都,以享太平。」

  張鷂粗聲道:「陛下,老夫在窮鄉僻壤待慣了,怕是進了京城繁華之地,水土不服!」

  魏瑄冷笑道:「朕會教你服。」

  淮侯劉博高聲道:「祖上留下的封地,不守到老死,是為不孝!」

  魏瑄道:「自古忠孝不能兩全,當以忠君為先。」

  「陛下是想要兔死狗烹了麼?」張鷂目光一橫。

  魏瑄從容笑道:「想當朕的鷹犬,張將軍怕還不夠格。」

  張鷂臉上掠過一抹狠色:「陛下,你可不要後悔。」

  隨即他舉起酒杯,狠狠摔落在地。

  大帳後立即傳來密集的腳步聲,綿綿不息的金屬碰撞聲中,無數披甲執銳的郡國兵從四面八方殺出,矛刃森森,反射出冰冷的天光。

  與此同時,羽林軍也從兩翼包抄上來,將皇帝與諸大臣護在中央,嗡嗡的弓弦繃緊聲中,一張張長弓拉成了滿月。

  雙方劍拔弩張之際,聞正喝道,「張鷂,你要造反嗎?」

  「是君逼臣反,我等也是不得已!」隨即他爆喝一聲,「還等什麼?沖!」

  他話音剛落,營外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朝陽下,煙塵翻滾中驚見一支三十人的騎兵從南方的樹林利狂飆而來。

  「大將軍到——」隨著宦官尖利的嗓音。沉重的蹄聲敲擊在每個人心頭。

  蕭暥只帶了三十騎,清一色的銳士營玄甲,風馳電掣般縱馬而過,密密麻麻的諸侯士兵竟似波分浪裂般讓出了一條路來。

  這是沙場百戰腥風血雨中殺出來的勁旅,不是他們這些郡國兵能抵擋得住的。

  隨著凌霄昂首一聲嘶鳴,蕭暥躍下馬背,他身上還帶著長夜凜然的寒意,疾步如風走過諸侯軍陣,連看都沒有看他們一眼。

  張鷂臉色卻已是煞白,蕭暥,他不是不參加秋狩嗎?他怎麼來了!?

  其餘諸侯也相視駭然,都按兵不敢妄動。

  哪怕蕭暥只帶了三十人,也有種率領千軍萬馬的氣勢。

  魏瑄迎上前道:「彥昭,你怎麼來了?」

  蕭暥道:「臣是來獻策的。」

  獻策?

  在場的人又是一愣,不由低聲交頭接耳。現在已經是劍拔弩張,還有何策可解?

  蕭暥刀一樣的目光掠過整個校場,山間勁烈的風盪起他身後猩紅的披風,露出一襲冰冷玄甲。

  所有人的眼睛仿佛都被刺到了,場內的嗡嗡低語聲頓時凝固,甚至沒有人敢直視他冷冽的雙眼。

  只聽他清亮的聲音在場上迴響,「我有一策,可解今日之困。既保留諸侯封地,也能讓陛下安心。」

  劉博不信道:「不褫奪我等的封地?有這樣的好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