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頁
人群驟然爆發出一聲喝彩。
「走狗錦衣衛終於死了!」
「是啊,真是大快人心!」
「這群惡人……就該全部死絕了!」
「……」
秦時等人撥開人群緩緩而來,咒罵之聲一轉,百姓紛紛歡呼起來,崇敬地望著他們。
秦時坐在馬上,朝百姓們拱了拱手,人群便消聲了。
張是笑道:「周將軍,你算是親手報了仇了。」
他掃了眼梁恩的屍體,嘖聲:「可惜了。」
周知拖著帶血的長刀,視線從景林屍體上掠了過去,便走回陣後,上了馬。
秦時吩咐:「你把這些人都帶下去,再帶人去詔獄。」
周知應聲,朝那些弓箭手一揮:「都跟我走!」
弓箭手們一怔,紛紛丟了弓箭跟著去了。
秦時御馬向前幾步,目光沉沉地望著程筠。
他問:「後悔嗎?」
程筠抬眸,語氣平靜:「不後悔。」
「好。」秦時眼中殺意隱隱,「我父兄當初在詔獄受的罪,等讓你也受個遍,我再問你!」
程筠仍然從容,只是淡笑:「恭候。」
他這樣的態度幾乎將圍觀百姓的恨意和怒氣推到了極致,人群中要求殺他的聲音又開始此起彼伏。
秦時面向人群,高聲道:「有罪之人必將得到應有的懲罰!請大家放心!」
他下了命令:「給罪人程筠戴上鐐銬,押赴詔獄!」
張是忽然抬頭,看向另一側方向,笑道:「喲,熱鬧來了。」
秦時轉頭,但見雪地里,一群北朝廷臣皆散發素服,手捧衣袍冠帶,從皇宮方向徒步走來。
為首者正是北朝禮部尚書雲清泉,他早已為今日投降之姿準備許久,因不敢直接出城逃命,便只得鑽營起減罪保命的法子來。
越接近秦時大軍,他心中越惴惴不安,只盼著他領百官主動投降,在秦時那裡也算是功勞一件吧。
百官走近,在污濁雪泥里齊齊跪下。
在無數將士與百姓的圍觀下,這群平日裡風光慣的朝廷大員,此刻都感到面紅臉臊,頭低著,恨不得埋進雪裡。
雲清泉此刻倒能厚著臉皮,跪姿端正。
「禮部尚書雲清泉,率百官前來恭迎義軍!」
他字字清晰,哽咽含淚:「我等曾受奸人蒙蔽,效忠昏庸君主,幸得朗朗乾坤,天理昭昭,終有迎來雲開霧散之時!」
秦時靜靜地望著,眸底掠過不屑。
這群趨炎附勢之輩,大半都是程筠一手提拔起來的,父親在時,便不止一次稱他們是國之蠹蟲。
若他們能堅守風骨,他倒還有一份敬意。如今這般滑跪推責,真是讓人覺得可笑。
張是低聲:「主帥,如今天災頻發,民不聊生,各地烽煙四起,正是用人之際,這些人好歹也是進士出身,雖多為讒邪小人,然有可用之處,其罪將來再定即可。」
秦時點頭。
張是見狀便策馬而出,笑道:「諸位皆是朝廷棟樑,將來還要為新君效力,為百姓謀福,一時為奸人蒙蔽,又受苛政鎮壓,即便有錯,也實在可諒,只要改邪歸正,將功補過,自然輕罪。」
雲清泉聞言大喜,熱淚盈眶地叩頭高呼。
「公子仁德!先生高義!」
身後百官一同為死里逃生而慶幸不已,不過笑容還未浮在臉上,張是便又道:「諸位大人今日跪在此處,是為正義公理。」
他轉頭看了眼程筠,見他雖鐐銬枷鎖在身,卻依舊長身直立,從容不迫,幾十斤的重量竟絲毫不能壓彎他的脊樑。
他對此倒有些暗暗嘆服。
「北朝首輔程筠,乃千古第一大奸佞,其罪罄竹難書,如今卻仍拒不認罪,各位既與他共事一場,受其壓迫甚久,不如當著百姓之面,將其罪行昭於天下。」
張是下了馬,走到雲清泉面前。
「雲大人乃禮部尚書,最知禮數。所謂禮者,人道之極,經國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後嗣,乃律法制度之本源。不知禮,無以立,大人想起身,便請於烈日下高聲道出一條程筠的罪行來。」
雲清泉一愣,很快明白過來。
他朝程筠方向,仿佛用盡全身力氣,震聲喊道:「首輔程筠,貪濫僭竊,招權樹黨!忘親欺君,蔽主殃民!此奸不除,天地難容!」
「說得不錯。」張是笑吟吟道,他拿起雲清泉手中的衣袍抖落開,披在他快要凍僵的身上,「雲大人,請起身吧。」
雲清泉哆嗦著捏拳,直到雙腳踩在大地上,那顆不安的心才總算放下。
張是便將目光投向其他文武百官。
文武百官沉默片刻,爭相高聲數落起程筠的罪狀來,個個咬牙切齒,怒發衝冠,仿佛與他有殺父奪妻之不共戴天之仇!
「程筠他倚法作奸,殺人媚勢!擅權作惡,獨攬朝政!」
「……久竊高位,久居大權!」
「暗害儲君,大逆不道……」
「謀國無狀……迫害正人!」
「……」
到底不愧是文人出身,言辭如刀,全天下的惡言惡語全在此刻被一一道盡。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走狗錦衣衛終於死了!」
「是啊,真是大快人心!」
「這群惡人……就該全部死絕了!」
「……」
秦時等人撥開人群緩緩而來,咒罵之聲一轉,百姓紛紛歡呼起來,崇敬地望著他們。
秦時坐在馬上,朝百姓們拱了拱手,人群便消聲了。
張是笑道:「周將軍,你算是親手報了仇了。」
他掃了眼梁恩的屍體,嘖聲:「可惜了。」
周知拖著帶血的長刀,視線從景林屍體上掠了過去,便走回陣後,上了馬。
秦時吩咐:「你把這些人都帶下去,再帶人去詔獄。」
周知應聲,朝那些弓箭手一揮:「都跟我走!」
弓箭手們一怔,紛紛丟了弓箭跟著去了。
秦時御馬向前幾步,目光沉沉地望著程筠。
他問:「後悔嗎?」
程筠抬眸,語氣平靜:「不後悔。」
「好。」秦時眼中殺意隱隱,「我父兄當初在詔獄受的罪,等讓你也受個遍,我再問你!」
程筠仍然從容,只是淡笑:「恭候。」
他這樣的態度幾乎將圍觀百姓的恨意和怒氣推到了極致,人群中要求殺他的聲音又開始此起彼伏。
秦時面向人群,高聲道:「有罪之人必將得到應有的懲罰!請大家放心!」
他下了命令:「給罪人程筠戴上鐐銬,押赴詔獄!」
張是忽然抬頭,看向另一側方向,笑道:「喲,熱鬧來了。」
秦時轉頭,但見雪地里,一群北朝廷臣皆散發素服,手捧衣袍冠帶,從皇宮方向徒步走來。
為首者正是北朝禮部尚書雲清泉,他早已為今日投降之姿準備許久,因不敢直接出城逃命,便只得鑽營起減罪保命的法子來。
越接近秦時大軍,他心中越惴惴不安,只盼著他領百官主動投降,在秦時那裡也算是功勞一件吧。
百官走近,在污濁雪泥里齊齊跪下。
在無數將士與百姓的圍觀下,這群平日裡風光慣的朝廷大員,此刻都感到面紅臉臊,頭低著,恨不得埋進雪裡。
雲清泉此刻倒能厚著臉皮,跪姿端正。
「禮部尚書雲清泉,率百官前來恭迎義軍!」
他字字清晰,哽咽含淚:「我等曾受奸人蒙蔽,效忠昏庸君主,幸得朗朗乾坤,天理昭昭,終有迎來雲開霧散之時!」
秦時靜靜地望著,眸底掠過不屑。
這群趨炎附勢之輩,大半都是程筠一手提拔起來的,父親在時,便不止一次稱他們是國之蠹蟲。
若他們能堅守風骨,他倒還有一份敬意。如今這般滑跪推責,真是讓人覺得可笑。
張是低聲:「主帥,如今天災頻發,民不聊生,各地烽煙四起,正是用人之際,這些人好歹也是進士出身,雖多為讒邪小人,然有可用之處,其罪將來再定即可。」
秦時點頭。
張是見狀便策馬而出,笑道:「諸位皆是朝廷棟樑,將來還要為新君效力,為百姓謀福,一時為奸人蒙蔽,又受苛政鎮壓,即便有錯,也實在可諒,只要改邪歸正,將功補過,自然輕罪。」
雲清泉聞言大喜,熱淚盈眶地叩頭高呼。
「公子仁德!先生高義!」
身後百官一同為死里逃生而慶幸不已,不過笑容還未浮在臉上,張是便又道:「諸位大人今日跪在此處,是為正義公理。」
他轉頭看了眼程筠,見他雖鐐銬枷鎖在身,卻依舊長身直立,從容不迫,幾十斤的重量竟絲毫不能壓彎他的脊樑。
他對此倒有些暗暗嘆服。
「北朝首輔程筠,乃千古第一大奸佞,其罪罄竹難書,如今卻仍拒不認罪,各位既與他共事一場,受其壓迫甚久,不如當著百姓之面,將其罪行昭於天下。」
張是下了馬,走到雲清泉面前。
「雲大人乃禮部尚書,最知禮數。所謂禮者,人道之極,經國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後嗣,乃律法制度之本源。不知禮,無以立,大人想起身,便請於烈日下高聲道出一條程筠的罪行來。」
雲清泉一愣,很快明白過來。
他朝程筠方向,仿佛用盡全身力氣,震聲喊道:「首輔程筠,貪濫僭竊,招權樹黨!忘親欺君,蔽主殃民!此奸不除,天地難容!」
「說得不錯。」張是笑吟吟道,他拿起雲清泉手中的衣袍抖落開,披在他快要凍僵的身上,「雲大人,請起身吧。」
雲清泉哆嗦著捏拳,直到雙腳踩在大地上,那顆不安的心才總算放下。
張是便將目光投向其他文武百官。
文武百官沉默片刻,爭相高聲數落起程筠的罪狀來,個個咬牙切齒,怒發衝冠,仿佛與他有殺父奪妻之不共戴天之仇!
「程筠他倚法作奸,殺人媚勢!擅權作惡,獨攬朝政!」
「……久竊高位,久居大權!」
「暗害儲君,大逆不道……」
「謀國無狀……迫害正人!」
「……」
到底不愧是文人出身,言辭如刀,全天下的惡言惡語全在此刻被一一道盡。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