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
寧策抿了下唇,略有些不自然,心想他又在大白天說胡話。
只是許蘭珍確實對他態度友善,看不出有什麼成見的樣子,於是就沒有多說。
他剛要抽回手,秦奐勾了下唇角,用了點勁不讓他走,問:「剛才叫我就是為了這個?」
那倒不是。
他這麼一說,寧策終於想起了被他遺忘很久的一件事。
「上次去探班的時候沒來得及問你。」寧策道,「你現在客串的那部片子,我去了解了一下,純粹是為了捧關係戶拍的,一點價值沒有,叫你去演就是在消耗你的影響力。」
聞言,秦奐稍有些意外,沒想到他會突然提起這個。
「簡思辰很少給我排這樣的通告。」他無奈道,「一年裡公司有幾次安排,也是難免的事。」
「我知道。」寧策略微一頷首,「在大公司發展,起步雖然快一點,但總有這樣那樣的掣肘。」
頓了頓,又平靜問:「所以你有沒有想過,和寰宇解約?」
「……」
秦奐足足愣了好一會兒,才意識到他在說什麼。
「阿策是想讓我簽到你公司嗎?」他扯了下嘴角,揚起一個笑,「當然可以,但是我跟寰宇的合同還剩下……」
「我不是這個意思。」寧策打斷了他,認真道,「我是在問你。」
「秦奐,你考不考慮成立自己的工作室?」
—
如果能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對秦奐來說當然是利大於弊。
只是事關他三年前和段承則定下的交易,他未來可見範圍內的演藝生涯都和寰宇綁定在一起,無法輕易脫身。
這件事和寧策沒有關係,秦奐不想讓他知道了掛心,只輕描淡寫地帶過去了。
好在寧策似乎就是隨口一問,看他興致缺缺,就沒有堅持,轉而說起了其他話題。
—
今年的春節假期來得晚,二月中才到年三十。
二月初的時候,柴琰踩著死線風馳電掣地剪完了《七號高塔》,麻溜地送了審。
本來他不至於這麼趕,但銀獅獎四月就要評選,而且與銀像獎不同,銀獅的評委會並不接受未公映的片子參與獎項角逐。
出了正月,電影市場又會冷卻一陣,此後都不是上片的好時機。
一部電影的排片可以說是除了電影製作之外,決定一部片子能否成功的第二重緊要卡口。柴琰為此愁得薅禿了自己為數不多的頭髮,把能說得上話的人找了個遍,最後還是借了柴立榮的人脈,堪堪把《七號高塔》卡進正月的尾巴上映。
「事先聲明。」柴琰在電話里強調,「不是我主動找他的。」
「不知道誰把《七號高塔》送審的原片發給了他看,我媽說他看完在書房裡待了一整晚,第二天就讓人給我打了電話。」
秦奐調侃他:「所以你現在能回家了?」
「回是能回。」柴琰鬱卒道,「就是老頭髮話了,他這忙不是白幫的。明年開春,我得跟著他去藏區拍戲。」
「如果這事兒拍板定了的話,明年銀獅獎的頒獎典禮,我估計都趕不回來。」
「這有什麼。」秦奐哂笑了一聲,「你要真拿了最佳導演,我給你把獎盃郵到高原上去。」
這話當然是開玩笑。
柴琰自己拍的片子,自己也有數,《七號高塔》確實是他導過最盡善盡美的一部電影,但能不能藉此拿到最佳導演,他心裡還是差點兒底氣。
不過跟去拍戲也有跟去拍戲的好處,柴立榮這次合作的導演同樣是業內有名的老前輩,如果能跟著學到點兒東西,當然是百利而無一害。
因此小柴導沒鬱悶多久,很快就重振了精神,蠢蠢欲動地跟他打探寧策的動向:「對了,你知不知道寧導的新片籌備得怎麼樣了?」
秦奐沒有立刻回答,懶散地反問道:「幹什麼,又想混進來當場務?」
「……」
這黑歷史還過不去了。
柴琰現在看他就像在看一個守著金山睡覺的人,恨鐵不成鋼道:「你知不知道寧導要拍新電影的風聲傳出去之後,多少人在打探消息,就想在他影片裡混個出鏡。」
「你就一點兒危機意識沒有啊?」
秦奐輕輕一嗤,心說我先下手為強的時候,他們還不知道在哪兒呢。
「我也想有危機意識啊。」他笑吟吟道,「但沒辦法,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羅馬。男朋友給的安全感太足了。」
柴琰:「……」
小柴導實在受不了他的戀愛腦,話不投機,無語地「啪」一聲撂下了電話。
—
自從劇本初稿完成後,寧策新電影的進展迅速。
倒不是秦奐不願意跟柴琰透底,而是他也沒問過寧策影片的具體內容。兩人似乎心照不宣地把它當做了一個未拆封的禮物盒,只等銀獅獎頒獎典禮後揭曉答案。
按照原定的規劃,過年前寧策並沒有出差的安排。但是人算不如天算,除夕前一星期他忽然收到消息,說新戲的製片方可能出了點問題。
在一起這麼多天,秦奐第一次直觀地感受到導演工作的辛苦。他親眼看著寧策在B市二月份的露台上,不知道因為什麼問題,跟對方進行了長達兩個小時的耐心溝通(吵架)——秦奐每次探頭聽到他說的話,都要嘆為觀止他老師高超的文學比喻水平,不知道對面的人有沒有汗流浹背。
寧策抿了下唇,略有些不自然,心想他又在大白天說胡話。
只是許蘭珍確實對他態度友善,看不出有什麼成見的樣子,於是就沒有多說。
他剛要抽回手,秦奐勾了下唇角,用了點勁不讓他走,問:「剛才叫我就是為了這個?」
那倒不是。
他這麼一說,寧策終於想起了被他遺忘很久的一件事。
「上次去探班的時候沒來得及問你。」寧策道,「你現在客串的那部片子,我去了解了一下,純粹是為了捧關係戶拍的,一點價值沒有,叫你去演就是在消耗你的影響力。」
聞言,秦奐稍有些意外,沒想到他會突然提起這個。
「簡思辰很少給我排這樣的通告。」他無奈道,「一年裡公司有幾次安排,也是難免的事。」
「我知道。」寧策略微一頷首,「在大公司發展,起步雖然快一點,但總有這樣那樣的掣肘。」
頓了頓,又平靜問:「所以你有沒有想過,和寰宇解約?」
「……」
秦奐足足愣了好一會兒,才意識到他在說什麼。
「阿策是想讓我簽到你公司嗎?」他扯了下嘴角,揚起一個笑,「當然可以,但是我跟寰宇的合同還剩下……」
「我不是這個意思。」寧策打斷了他,認真道,「我是在問你。」
「秦奐,你考不考慮成立自己的工作室?」
—
如果能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對秦奐來說當然是利大於弊。
只是事關他三年前和段承則定下的交易,他未來可見範圍內的演藝生涯都和寰宇綁定在一起,無法輕易脫身。
這件事和寧策沒有關係,秦奐不想讓他知道了掛心,只輕描淡寫地帶過去了。
好在寧策似乎就是隨口一問,看他興致缺缺,就沒有堅持,轉而說起了其他話題。
—
今年的春節假期來得晚,二月中才到年三十。
二月初的時候,柴琰踩著死線風馳電掣地剪完了《七號高塔》,麻溜地送了審。
本來他不至於這麼趕,但銀獅獎四月就要評選,而且與銀像獎不同,銀獅的評委會並不接受未公映的片子參與獎項角逐。
出了正月,電影市場又會冷卻一陣,此後都不是上片的好時機。
一部電影的排片可以說是除了電影製作之外,決定一部片子能否成功的第二重緊要卡口。柴琰為此愁得薅禿了自己為數不多的頭髮,把能說得上話的人找了個遍,最後還是借了柴立榮的人脈,堪堪把《七號高塔》卡進正月的尾巴上映。
「事先聲明。」柴琰在電話里強調,「不是我主動找他的。」
「不知道誰把《七號高塔》送審的原片發給了他看,我媽說他看完在書房裡待了一整晚,第二天就讓人給我打了電話。」
秦奐調侃他:「所以你現在能回家了?」
「回是能回。」柴琰鬱卒道,「就是老頭髮話了,他這忙不是白幫的。明年開春,我得跟著他去藏區拍戲。」
「如果這事兒拍板定了的話,明年銀獅獎的頒獎典禮,我估計都趕不回來。」
「這有什麼。」秦奐哂笑了一聲,「你要真拿了最佳導演,我給你把獎盃郵到高原上去。」
這話當然是開玩笑。
柴琰自己拍的片子,自己也有數,《七號高塔》確實是他導過最盡善盡美的一部電影,但能不能藉此拿到最佳導演,他心裡還是差點兒底氣。
不過跟去拍戲也有跟去拍戲的好處,柴立榮這次合作的導演同樣是業內有名的老前輩,如果能跟著學到點兒東西,當然是百利而無一害。
因此小柴導沒鬱悶多久,很快就重振了精神,蠢蠢欲動地跟他打探寧策的動向:「對了,你知不知道寧導的新片籌備得怎麼樣了?」
秦奐沒有立刻回答,懶散地反問道:「幹什麼,又想混進來當場務?」
「……」
這黑歷史還過不去了。
柴琰現在看他就像在看一個守著金山睡覺的人,恨鐵不成鋼道:「你知不知道寧導要拍新電影的風聲傳出去之後,多少人在打探消息,就想在他影片裡混個出鏡。」
「你就一點兒危機意識沒有啊?」
秦奐輕輕一嗤,心說我先下手為強的時候,他們還不知道在哪兒呢。
「我也想有危機意識啊。」他笑吟吟道,「但沒辦法,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羅馬。男朋友給的安全感太足了。」
柴琰:「……」
小柴導實在受不了他的戀愛腦,話不投機,無語地「啪」一聲撂下了電話。
—
自從劇本初稿完成後,寧策新電影的進展迅速。
倒不是秦奐不願意跟柴琰透底,而是他也沒問過寧策影片的具體內容。兩人似乎心照不宣地把它當做了一個未拆封的禮物盒,只等銀獅獎頒獎典禮後揭曉答案。
按照原定的規劃,過年前寧策並沒有出差的安排。但是人算不如天算,除夕前一星期他忽然收到消息,說新戲的製片方可能出了點問題。
在一起這麼多天,秦奐第一次直觀地感受到導演工作的辛苦。他親眼看著寧策在B市二月份的露台上,不知道因為什麼問題,跟對方進行了長達兩個小時的耐心溝通(吵架)——秦奐每次探頭聽到他說的話,都要嘆為觀止他老師高超的文學比喻水平,不知道對面的人有沒有汗流浹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