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頁
南線是江公武攻打武關和歐陽芳攻打散關。
關中四面天險,長安八水相繞。
「始皇帝據崤含之固,橫掃天下,關中之地豈是輕易能拿下的。」駱衡下船,對前來迎接的一雙兒女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這個。
雖然委婉,姐弟倆能聽出父親是在安慰他們。
尤其是駱喬,她長這麼大還從未遇到這種想盡辦法依舊久攻不下的戰局,駱衡擔心她信心受到打擊。
姐弟倆情緒還算穩定,久攻不下潼關也沒有暴躁或低落,先跟席豫見了禮,再道:「我們已經想到辦法了。」
席豫和駱衡對視一眼,前者問:「什麼辦法?」
姐弟倆就看向停靠在黃河上的一艘艘樓船和艨艟。
眾人回到函谷關大營,不待休整,駱喬就把席豫和駱衡請去大帳中,指著關中水路輿圖說道:「我們準備走水路,走渭水西行,直入長安北渭橋,殺進長安城!」
席豫仔細聽了這計劃,笑道:「你們是早就盯上那些艨艟了吧。」
駱意點頭:「我們在黃河上已經觀察過許久,也找當地人問過,關中之地渡河常用羊皮筏子、擺渡舟這些,平日渡河還好,用來打仗是不行的。但知曉二位使君是走水路過來,我就知道定是有艨艟。」
艨艟小而輕、速度快,乘坐與划槳的人都在艙內,從岸上看活似無人一般,可防禦一定的岸上攻擊。
前漢水師有不少艨艟,後來打下大亂,能造艨艟的工匠大多逃往南方。
南方多湖澤,艨艟必不可少。
但北方少見艨艟,魏國也不擅水戰。
「可行。」席豫和駱衡點頭肯定,後者問:「預備多少人走水路?」
駱喬道:「五千精兵。」
「五千是不是有些少了?」席豫道。
姐弟倆搖頭。
這個人數是他們計算好的。
艨艟輕而小,每艘能容之人有限,人多就得船多,船一多就於突襲不便了,前頭下船的人已身陷包圍,後頭還沒下船。
但也不能太少,畢竟他們是去打一國之都。
神鼎軍已經定好計劃,席豫和駱衡便贊成,屆時他們主攻潼關吸引長安目光,駱喬帶人走水路突襲。
由於現在已經到了冬季,河面行船不便,戰士打仗也困難,席豫和駱衡商議了一番,便將突襲計劃定在明年的枯水期。
趁著這段時間,挑選出來的精兵熟悉駕駛艨艟,操練戰陣等等。
駱喬帶著他們時不時的去騷擾一下黃巷坂,不拼命,就是讓西魏幫忙練兵。
來年春,南線傳來了振奮人心的好消息——江公武攻下武關,正在向藍田關逼近。
長安不得不增派兵力守藍田關,函谷關的主力部隊在駱衡的指揮下,立刻朝潼關發起猛攻。
北邊的洛州軍業已逼近了金鎖關。
五月二十,數十艘艨艟在黃河上蓄勢待發。
駱喬一身重甲,於陣前拜別主將,率五千精兵登船。
駱衡看著女兒挺拔的背影一言不發。
「阿爹,姐姐會凱旋而歸的,她可是女魔頭。」駱意站在父親身邊說。
駱衡無語地瞅了兒子一眼,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對席豫道:「使君,回去吧,江子止都攻破了武關到了藍田關,咱們還拿潼關束手無策,將來會被他笑話的。」
席豫大笑。
艨艟行在河上,人在艙內,夜晚之時船上的星點燈火被岸上看見,又不見船上有人,皆以為是鬼船,後來駱喬還因此又有了奇怪傳言。
船行至潼關處轉入渭水,沿渭水一路往西。
那麼多的船從自己眼皮底下過,潼關守將如何看不見,連忙報與長安。
二十三日凌晨,五千神鼎軍抵達長安城北三里處的渭橋。
已知宋軍從水路來襲的長安,由兵部尚書親自帶兵防守渭橋。
凌晨,神鼎軍在船上飽餐一頓,人人肅著臉等待著下船的號令。
天光微熹,駱喬下令棄船登陸,上岸後,湍急的水流就把輕小的艨艟沖走了,幾乎是眨眼的功夫就見不著影子。
駱喬長刀而立,高聲道:「兒郎們!我們神鼎軍一路西進,從無敗績!此處是長安,是歷朝都城。現在船隻已經隨波漂走,我們沒有退路,只有拿下長安!拿下它,我們功成名就,衣錦還鄉!拿不下,我們屍骨無存!是生是死,就此一戰!我們能不能勝?!」
「能能能!」神鼎軍怒吼。
駱喬轉身,目光堅毅地看著長安城的方向,長刀一橫,率先衝鋒。
第287章
駱喬隨身的長刀, 是她及笄那年席瞮送的,和著席家的禮物一起送過來。
此刀是幾百年前的鍛刀名家所鑄,她第一眼就很喜歡這把式樣古樸的長刀, 刀柄底端有卡扣可以隨意加不加刀杆, 玄色的刀身,乍一看像是沒開刃一般, 實則吹毛斷髮。
駱喬很愛惜這把刀, 時擦拭勤保養。
這把刀隨著她南征北戰, 飲過無數的鮮血。
今天,它又要再度飽飲敵人鮮血。
對面是望不到邊的敵人,背後是波濤滾滾的河水。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關中四面天險,長安八水相繞。
「始皇帝據崤含之固,橫掃天下,關中之地豈是輕易能拿下的。」駱衡下船,對前來迎接的一雙兒女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這個。
雖然委婉,姐弟倆能聽出父親是在安慰他們。
尤其是駱喬,她長這麼大還從未遇到這種想盡辦法依舊久攻不下的戰局,駱衡擔心她信心受到打擊。
姐弟倆情緒還算穩定,久攻不下潼關也沒有暴躁或低落,先跟席豫見了禮,再道:「我們已經想到辦法了。」
席豫和駱衡對視一眼,前者問:「什麼辦法?」
姐弟倆就看向停靠在黃河上的一艘艘樓船和艨艟。
眾人回到函谷關大營,不待休整,駱喬就把席豫和駱衡請去大帳中,指著關中水路輿圖說道:「我們準備走水路,走渭水西行,直入長安北渭橋,殺進長安城!」
席豫仔細聽了這計劃,笑道:「你們是早就盯上那些艨艟了吧。」
駱意點頭:「我們在黃河上已經觀察過許久,也找當地人問過,關中之地渡河常用羊皮筏子、擺渡舟這些,平日渡河還好,用來打仗是不行的。但知曉二位使君是走水路過來,我就知道定是有艨艟。」
艨艟小而輕、速度快,乘坐與划槳的人都在艙內,從岸上看活似無人一般,可防禦一定的岸上攻擊。
前漢水師有不少艨艟,後來打下大亂,能造艨艟的工匠大多逃往南方。
南方多湖澤,艨艟必不可少。
但北方少見艨艟,魏國也不擅水戰。
「可行。」席豫和駱衡點頭肯定,後者問:「預備多少人走水路?」
駱喬道:「五千精兵。」
「五千是不是有些少了?」席豫道。
姐弟倆搖頭。
這個人數是他們計算好的。
艨艟輕而小,每艘能容之人有限,人多就得船多,船一多就於突襲不便了,前頭下船的人已身陷包圍,後頭還沒下船。
但也不能太少,畢竟他們是去打一國之都。
神鼎軍已經定好計劃,席豫和駱衡便贊成,屆時他們主攻潼關吸引長安目光,駱喬帶人走水路突襲。
由於現在已經到了冬季,河面行船不便,戰士打仗也困難,席豫和駱衡商議了一番,便將突襲計劃定在明年的枯水期。
趁著這段時間,挑選出來的精兵熟悉駕駛艨艟,操練戰陣等等。
駱喬帶著他們時不時的去騷擾一下黃巷坂,不拼命,就是讓西魏幫忙練兵。
來年春,南線傳來了振奮人心的好消息——江公武攻下武關,正在向藍田關逼近。
長安不得不增派兵力守藍田關,函谷關的主力部隊在駱衡的指揮下,立刻朝潼關發起猛攻。
北邊的洛州軍業已逼近了金鎖關。
五月二十,數十艘艨艟在黃河上蓄勢待發。
駱喬一身重甲,於陣前拜別主將,率五千精兵登船。
駱衡看著女兒挺拔的背影一言不發。
「阿爹,姐姐會凱旋而歸的,她可是女魔頭。」駱意站在父親身邊說。
駱衡無語地瞅了兒子一眼,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對席豫道:「使君,回去吧,江子止都攻破了武關到了藍田關,咱們還拿潼關束手無策,將來會被他笑話的。」
席豫大笑。
艨艟行在河上,人在艙內,夜晚之時船上的星點燈火被岸上看見,又不見船上有人,皆以為是鬼船,後來駱喬還因此又有了奇怪傳言。
船行至潼關處轉入渭水,沿渭水一路往西。
那麼多的船從自己眼皮底下過,潼關守將如何看不見,連忙報與長安。
二十三日凌晨,五千神鼎軍抵達長安城北三里處的渭橋。
已知宋軍從水路來襲的長安,由兵部尚書親自帶兵防守渭橋。
凌晨,神鼎軍在船上飽餐一頓,人人肅著臉等待著下船的號令。
天光微熹,駱喬下令棄船登陸,上岸後,湍急的水流就把輕小的艨艟沖走了,幾乎是眨眼的功夫就見不著影子。
駱喬長刀而立,高聲道:「兒郎們!我們神鼎軍一路西進,從無敗績!此處是長安,是歷朝都城。現在船隻已經隨波漂走,我們沒有退路,只有拿下長安!拿下它,我們功成名就,衣錦還鄉!拿不下,我們屍骨無存!是生是死,就此一戰!我們能不能勝?!」
「能能能!」神鼎軍怒吼。
駱喬轉身,目光堅毅地看著長安城的方向,長刀一橫,率先衝鋒。
第287章
駱喬隨身的長刀, 是她及笄那年席瞮送的,和著席家的禮物一起送過來。
此刀是幾百年前的鍛刀名家所鑄,她第一眼就很喜歡這把式樣古樸的長刀, 刀柄底端有卡扣可以隨意加不加刀杆, 玄色的刀身,乍一看像是沒開刃一般, 實則吹毛斷髮。
駱喬很愛惜這把刀, 時擦拭勤保養。
這把刀隨著她南征北戰, 飲過無數的鮮血。
今天,它又要再度飽飲敵人鮮血。
對面是望不到邊的敵人,背後是波濤滾滾的河水。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