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頁
衛玉屏息。
戴三娘道:「聽說換了新的武林盟主,還是個少年,我也甚是驚訝。又聽說他在南邊兒教訓了好幾路的山賊水匪,好些人都說他年少不知輕重,才上任就得罪人,遲早晚不知道怎麼死呢……衛巡檢別見怪,這些都是他們在樓里說的話,說的人多了去了。」
衛玉不語。
「不過也有為他說話的。」戴三娘繼續道:「畢竟幫派里的不都是些為非作歹之徒,也有好些苦出身的。」
衛玉道:「小九爺所做,問心無愧罷了,公道自在人心。」
戴三娘點點頭:「我雖然沒見過那位宿九爺,但是知道他在豫州那裡打了勝仗是有軍功的。再加上他在南邊兒行俠仗義,我覺得這種人的人品絕對不差……你想問什麼?但凡是我知道的一定會告訴你。」
「有沒有人看見他?或知道他的行蹤。」
「據我所知沒有。」
衛玉的心一沉,想了想又問:「那案發的時候,京內各處有沒有什麼異動?」
「你指的是哪裡的動靜?」
「比如,城門口或者是靖王府。」
戴三娘沉默,然後說道:「巧得很,半個時辰之前聽說靖王殿下出城去了。」
衛玉屏住呼吸:「去了哪裡?」
戴三娘看她:「衛巡檢是東宮的人。你總該知道靖王殿下在城外有幾處別院吧。」
衛玉的心砰砰亂跳,知道可以到此為止了。
她緩緩站起身:「三娘今日之恩,衛玉銘感在心。」
「不必,」戴三娘擺手:「我並不想參與這種事。不過……如果能幫得上衛巡檢,也是我的榮幸。」
衛玉一怔。
戴三娘道:「你真以為我願意回答你的問題是因為小九爺。卻不知道我是衝著你衛巡檢來的——還記得先前你辦教坊司那件案子嗎?為了一個墮入風塵的女子,你不惜得罪京城權貴,還因而幾乎遭貶,三娘心裡佩服。」
衛玉沒想到她竟會提起這件事,這也是無心栽柳柳成蔭,深吸了一口氣,衛玉拱手:「多謝。」
她說完這句,拔腿往外疾步而行。
中途,太子派了人來叫衛玉回去。衛玉本來想回東宮向太子表明這件事,或者商議討教對策。
可又一想,還是打發了來的小太監,又讓隨行的差役自行回衙門,她只帶了阿芒一個人出城。
靖王殿下在城外有好幾處別院。
李司遖是個好尋歡作樂的人,城外的祈晏山,八里莊,玉清河三處都有歇腳的地方。
衛玉就近先去了八里莊,下馬詢問得知王爺並未來此。
她心急如焚,策馬往前,竟到了一處岔路口。
往南是祈晏山,往東便是玉清河。
正在猶豫不決,就見祈晏山的路上,有幾個人緩緩而來。
馬車就要經過身邊的時候,車帘子打開,裡頭有個人問:「衛巡檢?」
衛玉本來正在猜測這馬車是否跟靖王爺有關,看見帘子下的人,花容玉貌,赫然竟是宛箐。
衛玉心一跳:「原來是先生。」
宛箐嫣然一笑,問:「眼見天要黑了,衛巡檢這是要上哪去?」
衛玉道:「說來巧了,有一件要緊的事要見見靖王殿下。」
宛箐笑道:「這可是稀奇,平常請您過去王府,你還不肯賞光呢。怎麼巴巴的追出城來了?」
衛玉深呼吸:「王爺到底在哪兒?是在祈晏山的莊子,還是玉清河那裡?還請告知。」
宛箐靈動的眼珠轉了轉,他並不回答,卻說:「衛巡檢你上回跟我說,如果為了報復而傷及無辜之人,那我就跟范賜沒什麼兩樣了?」
衛玉皺眉,不知道他為什麼在這時候說這些。
「我一直記得您說的話,」宛箐道:「你只問那個被引入歧途的孩子在經歷了磨難之後,會不會恨那個罪魁禍首,但是你卻沒有問在走入歧途之後,他還會不會是當初的那個孩子。」
衛玉看他竟回憶過往,有點兒著急。
宛箐仿佛沒看出來一樣:「也許那孩子早死了,也許他真的變成了跟范賜等一樣的人,在遭遇了那些之後,什麼無辜不無辜的?一切都該死!沒有無辜者。」
衛玉只能打斷他:「宛箐先生,我並不是逼你,只是希望別把事情弄得無法開交,到毫無挽回的餘地。請你務必告訴我,王爺在哪裡?」
宛箐掩口:「你的膽子可真大呀,衛巡檢,是太子殿下太寵你了嗎?你就這麼信心十足的覺著你能攔住殿下?」
「不能攔也要攔。」
「那麼關心那孩子啊。」宛箐看著衛玉決然的神色,面上仿佛閃過了一點暗色。
他這一句話顯然透露了他是知情的。而小九的失蹤一定跟靖王有關。
衛玉的瞳孔收縮。
找了這半天,她的擔心已經無以附加,見宛箐竟然輕描淡寫,衛玉俯身過去,一把揪住了他的衣領。
「聽我說,」她傾身盯著那張柔媚的臉,道:「小九要是有個萬一,我絕不會放過靖王,包括你……他到底在哪兒?快說!」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戴三娘道:「聽說換了新的武林盟主,還是個少年,我也甚是驚訝。又聽說他在南邊兒教訓了好幾路的山賊水匪,好些人都說他年少不知輕重,才上任就得罪人,遲早晚不知道怎麼死呢……衛巡檢別見怪,這些都是他們在樓里說的話,說的人多了去了。」
衛玉不語。
「不過也有為他說話的。」戴三娘繼續道:「畢竟幫派里的不都是些為非作歹之徒,也有好些苦出身的。」
衛玉道:「小九爺所做,問心無愧罷了,公道自在人心。」
戴三娘點點頭:「我雖然沒見過那位宿九爺,但是知道他在豫州那裡打了勝仗是有軍功的。再加上他在南邊兒行俠仗義,我覺得這種人的人品絕對不差……你想問什麼?但凡是我知道的一定會告訴你。」
「有沒有人看見他?或知道他的行蹤。」
「據我所知沒有。」
衛玉的心一沉,想了想又問:「那案發的時候,京內各處有沒有什麼異動?」
「你指的是哪裡的動靜?」
「比如,城門口或者是靖王府。」
戴三娘沉默,然後說道:「巧得很,半個時辰之前聽說靖王殿下出城去了。」
衛玉屏住呼吸:「去了哪裡?」
戴三娘看她:「衛巡檢是東宮的人。你總該知道靖王殿下在城外有幾處別院吧。」
衛玉的心砰砰亂跳,知道可以到此為止了。
她緩緩站起身:「三娘今日之恩,衛玉銘感在心。」
「不必,」戴三娘擺手:「我並不想參與這種事。不過……如果能幫得上衛巡檢,也是我的榮幸。」
衛玉一怔。
戴三娘道:「你真以為我願意回答你的問題是因為小九爺。卻不知道我是衝著你衛巡檢來的——還記得先前你辦教坊司那件案子嗎?為了一個墮入風塵的女子,你不惜得罪京城權貴,還因而幾乎遭貶,三娘心裡佩服。」
衛玉沒想到她竟會提起這件事,這也是無心栽柳柳成蔭,深吸了一口氣,衛玉拱手:「多謝。」
她說完這句,拔腿往外疾步而行。
中途,太子派了人來叫衛玉回去。衛玉本來想回東宮向太子表明這件事,或者商議討教對策。
可又一想,還是打發了來的小太監,又讓隨行的差役自行回衙門,她只帶了阿芒一個人出城。
靖王殿下在城外有好幾處別院。
李司遖是個好尋歡作樂的人,城外的祈晏山,八里莊,玉清河三處都有歇腳的地方。
衛玉就近先去了八里莊,下馬詢問得知王爺並未來此。
她心急如焚,策馬往前,竟到了一處岔路口。
往南是祈晏山,往東便是玉清河。
正在猶豫不決,就見祈晏山的路上,有幾個人緩緩而來。
馬車就要經過身邊的時候,車帘子打開,裡頭有個人問:「衛巡檢?」
衛玉本來正在猜測這馬車是否跟靖王爺有關,看見帘子下的人,花容玉貌,赫然竟是宛箐。
衛玉心一跳:「原來是先生。」
宛箐嫣然一笑,問:「眼見天要黑了,衛巡檢這是要上哪去?」
衛玉道:「說來巧了,有一件要緊的事要見見靖王殿下。」
宛箐笑道:「這可是稀奇,平常請您過去王府,你還不肯賞光呢。怎麼巴巴的追出城來了?」
衛玉深呼吸:「王爺到底在哪兒?是在祈晏山的莊子,還是玉清河那裡?還請告知。」
宛箐靈動的眼珠轉了轉,他並不回答,卻說:「衛巡檢你上回跟我說,如果為了報復而傷及無辜之人,那我就跟范賜沒什麼兩樣了?」
衛玉皺眉,不知道他為什麼在這時候說這些。
「我一直記得您說的話,」宛箐道:「你只問那個被引入歧途的孩子在經歷了磨難之後,會不會恨那個罪魁禍首,但是你卻沒有問在走入歧途之後,他還會不會是當初的那個孩子。」
衛玉看他竟回憶過往,有點兒著急。
宛箐仿佛沒看出來一樣:「也許那孩子早死了,也許他真的變成了跟范賜等一樣的人,在遭遇了那些之後,什麼無辜不無辜的?一切都該死!沒有無辜者。」
衛玉只能打斷他:「宛箐先生,我並不是逼你,只是希望別把事情弄得無法開交,到毫無挽回的餘地。請你務必告訴我,王爺在哪裡?」
宛箐掩口:「你的膽子可真大呀,衛巡檢,是太子殿下太寵你了嗎?你就這麼信心十足的覺著你能攔住殿下?」
「不能攔也要攔。」
「那麼關心那孩子啊。」宛箐看著衛玉決然的神色,面上仿佛閃過了一點暗色。
他這一句話顯然透露了他是知情的。而小九的失蹤一定跟靖王有關。
衛玉的瞳孔收縮。
找了這半天,她的擔心已經無以附加,見宛箐竟然輕描淡寫,衛玉俯身過去,一把揪住了他的衣領。
「聽我說,」她傾身盯著那張柔媚的臉,道:「小九要是有個萬一,我絕不會放過靖王,包括你……他到底在哪兒?快說!」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