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頁
衛玉問:「公公的意思是……有人苛待了良妃娘娘。」
「本來我也不敢說,可……」崔公公說:「良妃娘娘宮內的人都是皇后所指派的。只有一個婷兒是跟著她的心腹,但在娘娘出事後就自縊了。宮內都說殉了主子,但是……我也見過宮內死過些好主子的,可是奴才自願地跟著殉葬,卻是少見的很。」
這自然是說那叫婷兒的奴婢死的有緣故。
衛玉驚怒:「太子殿下對任何人都溫和有禮,對皇后皇上更是至孝。良妃娘娘在宮內也從來與人為善,卻落到這個下場。要是娘娘真的被人所害,但這下手的人可真是喪盡天良。我也一定不會饒恕。」
崔公公握緊了衛玉的手:「小衛,殿下最相信你。這件事就交給你了,你一定要查出明白。」
衛玉往回走的時候,心事重重。
崔公公說李星淵因良妃之死而內疚,但衛玉總覺得自己跟良妃娘娘的死脫不了干係。
這一世有很多的事情變了,野狼關,杜家,良妃,就好像一連串點燃的炮仗。
而她是那個引信。
次日正是休沐,衛玉先去蕭丞相府。
書房內拜見了蕭太清,蕭相笑問:「你沒帶那位宿小將軍一起來?」
衛玉疑惑:「老師想見他?」
「這種少年英才,自是讓人喜歡,他如今還在東宮麼?」
「今日崔公公叫人帶著他出去逛逛去了。早知道老師要見我就讓他過來了。」衛玉愧然。
原本宿九曜一早還問她今日有沒有空,她也考慮過帶他來蕭相跟前,只是擔心唐突,何況她要跟蕭相談些事,所以並沒有允許。
「總有機會的,不急於一時。」蕭太清道。
僕人送了茶上來,兩人各喝了口,蕭太清說:「你這次著忙回來。還好皇上並未追究。太子殿下怎麼說?」
「殿下也責怪我不該貿然回京。」
蕭相感嘆:「殿下當然要這麼說,難道要誇獎你嗎?縱容的你下次越發肆無忌憚。早知道如此,當初為什麼非得賭氣出去的?」
衛玉低下頭,她哪裡知道會這樣,哪裡知道良妃會出事?如果早知如此也不至於選擇往外走了。
畢竟她往外走的時候是打定了不回來的主意。
蕭太清見她不回答就說:「既然回來了,那就安安分分的吧。既是天意如此,天意不可違。」
衛玉抬頭:「老師,我想不通為什麼良妃娘娘忽然……」
蕭太清豎起一根手指點了點她。
衛玉噤聲。蕭相道:「你才回來就說這些話,是真不怕惹禍,就算你不怕。你也總該為太子著想。」
「我是因為老師不是別人,才問的。」
蕭相一笑:「你就不怕給我惹禍?」
他其實並沒有責怪的意思,繼續說:「其實自從娘娘出事後,太子的意思我也看出了幾分。我也曾勸過。但是太子再怎麼沉著睿智,果決英明,他到底還是年青,心氣烈,難以克制。」蕭太清語重心長地:「這樣說吧,就算娘娘是有個什麼萬一。但現在也不是追究的時候。忍一時風平浪靜。」
「老師……」衛玉不敢苟同。
蕭太清瞭然的看著衛玉:「你跟他一樣想法是不是?但如果現在追究,很可能引發不測的變故。但凡殿下的位置坐的牢靠,要查看起來也就容易的多。」
內宮的事,嫌疑人自然也在內宮,而能傷害良妃的,多半是良妃之上的那些人。
不管哪一個,都牽扯不得。
衛玉覺得蕭相說的有道理,但是卻過不了心上那一關。
她道:「那畢竟是殿下的母妃。殿下只有這一個親人了。」
蕭太清笑了笑。衛玉覺得他笑的有點兒古怪:「老師,我說錯了嗎?」
「你當然錯了。」蕭相的臉色慢慢肅然:「太子殿下是註定要成為九五至尊的人。你難道沒聽說過——「孤家寡人」四個字?皇室之內,有什麼親情。」
衛玉悚然。
心裡突然間想起來那一世的李星淵,當他高高在上坐在龍椅中,用深不可測的雙眸打量腳下,那明明白白的就是「孤家寡人」,生人勿近,有哪裡可以談什麼親情溫情可言?
可是那時候的皇帝李星淵跟現在的太子殿下,還是有區別的,暫且無法將他們徹底合在一起。
就好像那時的宿雪懷跟現在的小九爺,也總是在衛玉的心裡混淆。
蕭相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不管你現在是怎麼想的。太子是註定要走上那條路的。」
「我知道。」衛玉黯然。
「你也算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蕭太清又飲了一口茶,抬眼看向衛玉,看她怔然,蕭相道:「之前我勸你到太子的後宮去。你不肯,其實那也是為師的一番苦心。」
衛玉不懂。
「太子殿下遲早會成為一個合格的君王。你如果是他的臣子,再怎麼是殿下的心腹也好,終究也會有被疏遠的一日。如果你成了太子的枕邊人,就算再怎麼疏遠也好,也不至於到相害的地步。你明白我的意思麼?我不過是想給你鋪一條全身而退的路而已。」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本來我也不敢說,可……」崔公公說:「良妃娘娘宮內的人都是皇后所指派的。只有一個婷兒是跟著她的心腹,但在娘娘出事後就自縊了。宮內都說殉了主子,但是……我也見過宮內死過些好主子的,可是奴才自願地跟著殉葬,卻是少見的很。」
這自然是說那叫婷兒的奴婢死的有緣故。
衛玉驚怒:「太子殿下對任何人都溫和有禮,對皇后皇上更是至孝。良妃娘娘在宮內也從來與人為善,卻落到這個下場。要是娘娘真的被人所害,但這下手的人可真是喪盡天良。我也一定不會饒恕。」
崔公公握緊了衛玉的手:「小衛,殿下最相信你。這件事就交給你了,你一定要查出明白。」
衛玉往回走的時候,心事重重。
崔公公說李星淵因良妃之死而內疚,但衛玉總覺得自己跟良妃娘娘的死脫不了干係。
這一世有很多的事情變了,野狼關,杜家,良妃,就好像一連串點燃的炮仗。
而她是那個引信。
次日正是休沐,衛玉先去蕭丞相府。
書房內拜見了蕭太清,蕭相笑問:「你沒帶那位宿小將軍一起來?」
衛玉疑惑:「老師想見他?」
「這種少年英才,自是讓人喜歡,他如今還在東宮麼?」
「今日崔公公叫人帶著他出去逛逛去了。早知道老師要見我就讓他過來了。」衛玉愧然。
原本宿九曜一早還問她今日有沒有空,她也考慮過帶他來蕭相跟前,只是擔心唐突,何況她要跟蕭相談些事,所以並沒有允許。
「總有機會的,不急於一時。」蕭太清道。
僕人送了茶上來,兩人各喝了口,蕭太清說:「你這次著忙回來。還好皇上並未追究。太子殿下怎麼說?」
「殿下也責怪我不該貿然回京。」
蕭相感嘆:「殿下當然要這麼說,難道要誇獎你嗎?縱容的你下次越發肆無忌憚。早知道如此,當初為什麼非得賭氣出去的?」
衛玉低下頭,她哪裡知道會這樣,哪裡知道良妃會出事?如果早知如此也不至於選擇往外走了。
畢竟她往外走的時候是打定了不回來的主意。
蕭太清見她不回答就說:「既然回來了,那就安安分分的吧。既是天意如此,天意不可違。」
衛玉抬頭:「老師,我想不通為什麼良妃娘娘忽然……」
蕭太清豎起一根手指點了點她。
衛玉噤聲。蕭相道:「你才回來就說這些話,是真不怕惹禍,就算你不怕。你也總該為太子著想。」
「我是因為老師不是別人,才問的。」
蕭相一笑:「你就不怕給我惹禍?」
他其實並沒有責怪的意思,繼續說:「其實自從娘娘出事後,太子的意思我也看出了幾分。我也曾勸過。但是太子再怎麼沉著睿智,果決英明,他到底還是年青,心氣烈,難以克制。」蕭太清語重心長地:「這樣說吧,就算娘娘是有個什麼萬一。但現在也不是追究的時候。忍一時風平浪靜。」
「老師……」衛玉不敢苟同。
蕭太清瞭然的看著衛玉:「你跟他一樣想法是不是?但如果現在追究,很可能引發不測的變故。但凡殿下的位置坐的牢靠,要查看起來也就容易的多。」
內宮的事,嫌疑人自然也在內宮,而能傷害良妃的,多半是良妃之上的那些人。
不管哪一個,都牽扯不得。
衛玉覺得蕭相說的有道理,但是卻過不了心上那一關。
她道:「那畢竟是殿下的母妃。殿下只有這一個親人了。」
蕭太清笑了笑。衛玉覺得他笑的有點兒古怪:「老師,我說錯了嗎?」
「你當然錯了。」蕭相的臉色慢慢肅然:「太子殿下是註定要成為九五至尊的人。你難道沒聽說過——「孤家寡人」四個字?皇室之內,有什麼親情。」
衛玉悚然。
心裡突然間想起來那一世的李星淵,當他高高在上坐在龍椅中,用深不可測的雙眸打量腳下,那明明白白的就是「孤家寡人」,生人勿近,有哪裡可以談什麼親情溫情可言?
可是那時候的皇帝李星淵跟現在的太子殿下,還是有區別的,暫且無法將他們徹底合在一起。
就好像那時的宿雪懷跟現在的小九爺,也總是在衛玉的心裡混淆。
蕭相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不管你現在是怎麼想的。太子是註定要走上那條路的。」
「我知道。」衛玉黯然。
「你也算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蕭太清又飲了一口茶,抬眼看向衛玉,看她怔然,蕭相道:「之前我勸你到太子的後宮去。你不肯,其實那也是為師的一番苦心。」
衛玉不懂。
「太子殿下遲早會成為一個合格的君王。你如果是他的臣子,再怎麼是殿下的心腹也好,終究也會有被疏遠的一日。如果你成了太子的枕邊人,就算再怎麼疏遠也好,也不至於到相害的地步。你明白我的意思麼?我不過是想給你鋪一條全身而退的路而已。」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