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頁
以他這好玩樂的性子, 沒理由不去探一頭。
既然衛玉已經認定了宿九曜就是那個帶著饕餮面具的「武林盟主」, 那小侯爺又豈會不知道?
羅醉面上透出幾分心虛, 但他顯然沒準備要答覆衛玉。
小侯爺仰頭打了幾個哈哈:「這還是頭一次有人從我的臉上看出了什麼……」
衛玉道:「凡事總有第一次的, 以後習慣了就好。」
小侯爺見她仍是盯著自己, 窮追不舍似的, 他便笑了笑:「哎呦,你別看我,我什麼都不知道。知道了也沒法兒說。我還是不打擾衛巡檢你辦案了……您還得追那兇器呢。」
他正要離開,衛玉道:「小侯爺請留步。」
羅醉瞥向她:「幹嗎?」
衛玉笑道:「既然小侯爺不能為我解惑,那興許……可以幫我做另一件事。」
小侯爺道:「把指使人說的這樣理直氣壯的, 衛巡檢你還是獨一個,可我又不欠你什麼, 憑什麼幫你做事?」
衛玉道:「我並非強迫小侯爺做什麼, 你只先聽聽我的要求……到底應允與否, 看你自己罷了。」
且說先前退堂之後,金龍幫的眾人出了衙門,就開始議論這從天而降的巡檢的容貌,大都覺著衛玉年輕貌美,不像是個正經官員的樣子。
唯獨那章執事力排眾議,道:「這官兒做的不好不好, 跟年紀大小毫無關係,他要沒有真本事, 怎麼能當上巡檢?知縣見了都要恭恭敬敬。」
大家才不言語了,章執事又對王絝說:「王大哥,我看這位巡檢也是個英明果決的人,你只放心吧,我看他絕不會袒護那姓廖的小子。」
旁邊一個幫眾道:「可是他要找那什麼兇器,都好幾天了,上哪兒找那個東西去?若一輩子找不到,難道一輩子就奈何不了那廖羽了?讓王大哥就乾等著?」
章執事到:「少胡說,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何況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我想老天一定也會幫著好人的……」說話間他輕輕的拍了拍王絝的肩膀,道:「王大哥,你也不要愁了,回去好好地睡一覺,明兒再說,橫豎幫里的兄弟都站在你這邊,也不愁官府敢怎麼樣。」
縣衙之中,李知縣又把先前對於四鄰的口供等看了一遍,有些狐疑不定。
對於衛玉先前的處置方式,李知縣有些不敢苟同,猶豫再三,還是去前廳找到衛玉:「衛巡檢,我有句話不知當不當講。」
「請。」衛玉一抬手。李知縣道:「我信服衛巡檢為人,也不是要指手畫腳,但心中有一疑問……先前王家的四鄰口供之中,雖然說見到過廖羽,但是也有人說在廖羽去後,又仿佛看到了似是王絝的人,從後門極快去了……」
衛玉道:「這麼說知縣也懷疑王絝殺妻?」
李知縣趕忙擺手:「不不,下官不敢,按理說妻兒死的如此之慘,自然不該懷疑是他。何況兇嫌之一是縣衙的人,如果在這時侯再為難王絝,百姓們跟金龍幫的人一定會以為我有心袒護,恐怕引發不測的事端。」
衛玉搖頭:「其實大人的懷疑不無道理,真兇未定之前,任何人的嫌疑都不該被忽視。」
李知縣卻鬆了口氣:「是。」
衛玉道:「所以先前我也才詢問王絝當夜是否在碼頭。但除了王絝跟廖羽外,此案的兇嫌……會不會還有另外一個人?」
李知縣怔住:「第三個人?可是……鄰舍只看見了兩個人而已……」
衛玉道:「知縣心裡懷疑王絝,這是應該的,只不過你不該礙於金龍幫的人以及百姓的看法,而把自己心中的疑問藏起來。你既然是父母官,就該心底無私,秉公處置,倘若王絝真是兇手,你卻怕惹上袒護衙差的嫌疑而放過他,豈不是枉法?」
李知縣臉上冒汗,連聲稱是。
衛玉又道:「另有一件,我沒去過現場,只看過屍首。那朱氏傷的慘烈,想被現場一定不會好到哪裡去,而造成那樣的傷,那行兇的人身上也必定不會幹淨。既然王絝當夜不可能回到家裡。那麼鄰居所看見的那個王絝……十有八九就是兇手偽裝的了。」
李知縣豁然開朗:「您的意思是兇手為了隱藏身上的血跡,故意換了王絝的衣裳?」
「說的不錯。李知縣可親自去過現場?」
知縣忙道:「是,下官親自去勘查過。」他急忙回想:「正如大人所說,地上牆上都有大片血跡,幾乎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十分駭人。」
衛玉心頭一動,看向外間,她本該親自去一趟,也許另有發現。
不過,倒也無所謂。
衛玉問道:「不見兇器?」
「確實找不到。廖羽家裡也沒有。」
「按照一般慣例來說,如果兇器是兇手在受害人家裡隨手拿的,他大概會在作案後扔在現場,畢竟若帶著身邊的話太過麻煩而顯眼,沒有理由帶走,既然現場不見,那證明那兇器多半是兇手自帶,而且不能留在現場,只怕留下的話,會暴露行兇人的身份。」
李知縣驚愕:「我怎麼沒想到這一點?可、可是既然兇手帶走了兇器,再找回來只怕如大海撈針。」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既然衛玉已經認定了宿九曜就是那個帶著饕餮面具的「武林盟主」, 那小侯爺又豈會不知道?
羅醉面上透出幾分心虛, 但他顯然沒準備要答覆衛玉。
小侯爺仰頭打了幾個哈哈:「這還是頭一次有人從我的臉上看出了什麼……」
衛玉道:「凡事總有第一次的, 以後習慣了就好。」
小侯爺見她仍是盯著自己, 窮追不舍似的, 他便笑了笑:「哎呦,你別看我,我什麼都不知道。知道了也沒法兒說。我還是不打擾衛巡檢你辦案了……您還得追那兇器呢。」
他正要離開,衛玉道:「小侯爺請留步。」
羅醉瞥向她:「幹嗎?」
衛玉笑道:「既然小侯爺不能為我解惑,那興許……可以幫我做另一件事。」
小侯爺道:「把指使人說的這樣理直氣壯的, 衛巡檢你還是獨一個,可我又不欠你什麼, 憑什麼幫你做事?」
衛玉道:「我並非強迫小侯爺做什麼, 你只先聽聽我的要求……到底應允與否, 看你自己罷了。」
且說先前退堂之後,金龍幫的眾人出了衙門,就開始議論這從天而降的巡檢的容貌,大都覺著衛玉年輕貌美,不像是個正經官員的樣子。
唯獨那章執事力排眾議,道:「這官兒做的不好不好, 跟年紀大小毫無關係,他要沒有真本事, 怎麼能當上巡檢?知縣見了都要恭恭敬敬。」
大家才不言語了,章執事又對王絝說:「王大哥,我看這位巡檢也是個英明果決的人,你只放心吧,我看他絕不會袒護那姓廖的小子。」
旁邊一個幫眾道:「可是他要找那什麼兇器,都好幾天了,上哪兒找那個東西去?若一輩子找不到,難道一輩子就奈何不了那廖羽了?讓王大哥就乾等著?」
章執事到:「少胡說,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何況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我想老天一定也會幫著好人的……」說話間他輕輕的拍了拍王絝的肩膀,道:「王大哥,你也不要愁了,回去好好地睡一覺,明兒再說,橫豎幫里的兄弟都站在你這邊,也不愁官府敢怎麼樣。」
縣衙之中,李知縣又把先前對於四鄰的口供等看了一遍,有些狐疑不定。
對於衛玉先前的處置方式,李知縣有些不敢苟同,猶豫再三,還是去前廳找到衛玉:「衛巡檢,我有句話不知當不當講。」
「請。」衛玉一抬手。李知縣道:「我信服衛巡檢為人,也不是要指手畫腳,但心中有一疑問……先前王家的四鄰口供之中,雖然說見到過廖羽,但是也有人說在廖羽去後,又仿佛看到了似是王絝的人,從後門極快去了……」
衛玉道:「這麼說知縣也懷疑王絝殺妻?」
李知縣趕忙擺手:「不不,下官不敢,按理說妻兒死的如此之慘,自然不該懷疑是他。何況兇嫌之一是縣衙的人,如果在這時侯再為難王絝,百姓們跟金龍幫的人一定會以為我有心袒護,恐怕引發不測的事端。」
衛玉搖頭:「其實大人的懷疑不無道理,真兇未定之前,任何人的嫌疑都不該被忽視。」
李知縣卻鬆了口氣:「是。」
衛玉道:「所以先前我也才詢問王絝當夜是否在碼頭。但除了王絝跟廖羽外,此案的兇嫌……會不會還有另外一個人?」
李知縣怔住:「第三個人?可是……鄰舍只看見了兩個人而已……」
衛玉道:「知縣心裡懷疑王絝,這是應該的,只不過你不該礙於金龍幫的人以及百姓的看法,而把自己心中的疑問藏起來。你既然是父母官,就該心底無私,秉公處置,倘若王絝真是兇手,你卻怕惹上袒護衙差的嫌疑而放過他,豈不是枉法?」
李知縣臉上冒汗,連聲稱是。
衛玉又道:「另有一件,我沒去過現場,只看過屍首。那朱氏傷的慘烈,想被現場一定不會好到哪裡去,而造成那樣的傷,那行兇的人身上也必定不會幹淨。既然王絝當夜不可能回到家裡。那麼鄰居所看見的那個王絝……十有八九就是兇手偽裝的了。」
李知縣豁然開朗:「您的意思是兇手為了隱藏身上的血跡,故意換了王絝的衣裳?」
「說的不錯。李知縣可親自去過現場?」
知縣忙道:「是,下官親自去勘查過。」他急忙回想:「正如大人所說,地上牆上都有大片血跡,幾乎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十分駭人。」
衛玉心頭一動,看向外間,她本該親自去一趟,也許另有發現。
不過,倒也無所謂。
衛玉問道:「不見兇器?」
「確實找不到。廖羽家裡也沒有。」
「按照一般慣例來說,如果兇器是兇手在受害人家裡隨手拿的,他大概會在作案後扔在現場,畢竟若帶著身邊的話太過麻煩而顯眼,沒有理由帶走,既然現場不見,那證明那兇器多半是兇手自帶,而且不能留在現場,只怕留下的話,會暴露行兇人的身份。」
李知縣驚愕:「我怎麼沒想到這一點?可、可是既然兇手帶走了兇器,再找回來只怕如大海撈針。」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