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所以衛玉一聽那詹士說李星淵在演武場,便知道太子的心情不妙。
現在顯然不是去拜見太子殿下的最佳時機,但衛玉沒得選擇,更何況……她很擔心引發了李星淵心情不佳的罪魁禍首,興許是她自個兒。
衛玉轉頭看著身邊的小安子,心懷僥倖地問道:「昨兒是不是有什麼事?惹了殿下不高興了?」
小安子撇了撇嘴,說道:「沒聽說有什麼別的,從宮內回來的時候還是平常……到了晚上就變了,晚膳都沒吃。」
衛玉對上小太監那微妙的眼神,有點心虛地笑笑:「殿下的心性越來越難琢磨了。」
小安子道:「我看也沒有那麼難……倒是您,好好地為什麼到紫薇巷去了?這好不容易才回來就忙著往外跑,一去一整宿,要我是殿下,我也不高興。」
衛玉嘖了聲:「少胡說,殿下開心不開心的,無非是為了正事,哪裡是為了我?」
小安子嘀咕道:「反正我聽公公是這麼說的。昨晚上因沒帶玉哥兒回來,公公踹了我一腳,今兒又趕緊打發我快些找你回來,還說若你不回來,我也不用回來了,要不是為了太子殿下,公公幹嘛要這樣。」
衛玉還真無言以對。
他們往內去的時候,早有眼尖的內侍看見,趕著去稟告了。
小安子陪著衛玉進演武場的時候,崔太監正歪著頭向著此處殷切打量,直到看見衛玉走了進來,才總算眉頭一舒。
在崔公公的身後,是跟隨太子的侍從內衛們,肅然林立。
太子正從一名武官手中接了一把弓箭,才試著拉了拉,崔公公小聲道:「殿下,玉哥兒回來了。」
李星淵的目光一動,淺淺地往旁邊瞥了眼,旋即面不改色,目不斜視地張手將弓拉開,對準了前方的靶牌。
崔公公見狀忙後退了半步,這會兒衛玉已經將到了身邊,眼見太子殿下張弓搭箭,她便先袖手站住。
太子盯著百米開外的標靶,扣著弓弦的手極穩,雙目微微眯起。
人人都知道李星淵從小便師從各方大儒,若說一句飽讀詩書極不為過,但知道他文武兼備的人卻並不多。
太子的弓馬嫻熟,雖比不上高手猛將,但也絕非等閒之輩可比,尤其是弓弩造詣非凡,幾乎箭無虛發。
衛玉跟崔公公見太子張弓瞄準,不由都屏住呼吸等待,準備看李星淵大顯身手。
就在萬眾矚目之時,太子手一松,白羽箭嗖地射出,閃電般,只聽「朵」地一聲響,箭鏃沒入了靶子。
可惜,並不是紅心,偏移了許多。
倘若是沒見過太子箭法的人,此刻必定要大聲喝彩,畢竟對於那些養尊處優的金枝玉葉而言,能夠一箭射中標靶,已經是難得。
畢竟又不是神射手,哪能正中紅心。
但崔公公跟衛玉兩個人卻微微變了臉色。
這相比李星淵素日的箭術,已經算是失常表現了。
直到現在衛玉才確信,太子的確是心情不好。而且是很不妙。
李星淵顯然也有些惱,冷然盯著那射偏了的箭,嘴角略一抽,攥著弓的手握緊。
崔公公嗅到了的那種類似馬失前蹄般的尷尬,趕忙笑道:「殿下,想必是這弓不襯手,不如換一把……」
太子冷冷地瞥了他一眼。
正在此時,衛玉上前一步,行禮道:「參見殿下。」
李星淵抬眸,有那麼瞬間,他很想把弓箭扔在地上,對,就該扔在衛玉跟前。
但太子還是克制住了那種衝動,他微微抬首,把弓舉起:「你來試試。」
衛玉愕然:「殿下,我……很久沒有練了,只怕會出醜。」
李星淵冷哼了聲,不由分說把弓往前一扔。
衛玉抄手握住,堅硬而沉重的桑拓木弓身撞在掌心裡,震得她的手心微微發麻。
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所謂「射」,便是騎射之能。先前在紀王府的時候,李星淵讀書,她在旁伴讀,李星淵練習弓馬,她也一併跟著學,甚至她射箭騎馬的本事,有相當部分是太子殿下親自教的。
只不過從上京而來,除了騎馬,她很少動別的。這弓弩之術更是生疏許久了。
奈何這會兒太子心有不爽,衛玉吁了口氣,只得老老實實地站住。
試著拉了拉弓,旁邊崔公公送上一支箭。
衛玉跟崔公公對了對眼神,正要張弓搭箭。
忽然身後李星淵道:「等等。」
太子將手上玉扳指卸下,遞給崔太監,崔公公笑道:「還是殿下心細,奴婢竟忘了這個。」
崔太監把扳指給衛玉戴上,道:「這要不是殿下想著,只怕要傷了手了。」
衛玉向著李星淵躬了躬身,而後回身踏步,張弓瞄準。
深深呼吸,眼睛盯著前方靶心,驀地鬆手。
利箭脫手而出,刷地向前。
一聲輕響,白羽箭擦著箭靶直飛出去,竟是跌在了遠處空地上。
衛玉汗顏,放低了弓向著太子請罪:「臣好久沒練了,請殿下恕罪。」
李星淵望著那隻跌在地上的箭,眼中卻反而掠過一點似有若無的笑意:「你果然是退步的厲害。」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現在顯然不是去拜見太子殿下的最佳時機,但衛玉沒得選擇,更何況……她很擔心引發了李星淵心情不佳的罪魁禍首,興許是她自個兒。
衛玉轉頭看著身邊的小安子,心懷僥倖地問道:「昨兒是不是有什麼事?惹了殿下不高興了?」
小安子撇了撇嘴,說道:「沒聽說有什麼別的,從宮內回來的時候還是平常……到了晚上就變了,晚膳都沒吃。」
衛玉對上小太監那微妙的眼神,有點心虛地笑笑:「殿下的心性越來越難琢磨了。」
小安子道:「我看也沒有那麼難……倒是您,好好地為什麼到紫薇巷去了?這好不容易才回來就忙著往外跑,一去一整宿,要我是殿下,我也不高興。」
衛玉嘖了聲:「少胡說,殿下開心不開心的,無非是為了正事,哪裡是為了我?」
小安子嘀咕道:「反正我聽公公是這麼說的。昨晚上因沒帶玉哥兒回來,公公踹了我一腳,今兒又趕緊打發我快些找你回來,還說若你不回來,我也不用回來了,要不是為了太子殿下,公公幹嘛要這樣。」
衛玉還真無言以對。
他們往內去的時候,早有眼尖的內侍看見,趕著去稟告了。
小安子陪著衛玉進演武場的時候,崔太監正歪著頭向著此處殷切打量,直到看見衛玉走了進來,才總算眉頭一舒。
在崔公公的身後,是跟隨太子的侍從內衛們,肅然林立。
太子正從一名武官手中接了一把弓箭,才試著拉了拉,崔公公小聲道:「殿下,玉哥兒回來了。」
李星淵的目光一動,淺淺地往旁邊瞥了眼,旋即面不改色,目不斜視地張手將弓拉開,對準了前方的靶牌。
崔公公見狀忙後退了半步,這會兒衛玉已經將到了身邊,眼見太子殿下張弓搭箭,她便先袖手站住。
太子盯著百米開外的標靶,扣著弓弦的手極穩,雙目微微眯起。
人人都知道李星淵從小便師從各方大儒,若說一句飽讀詩書極不為過,但知道他文武兼備的人卻並不多。
太子的弓馬嫻熟,雖比不上高手猛將,但也絕非等閒之輩可比,尤其是弓弩造詣非凡,幾乎箭無虛發。
衛玉跟崔公公見太子張弓瞄準,不由都屏住呼吸等待,準備看李星淵大顯身手。
就在萬眾矚目之時,太子手一松,白羽箭嗖地射出,閃電般,只聽「朵」地一聲響,箭鏃沒入了靶子。
可惜,並不是紅心,偏移了許多。
倘若是沒見過太子箭法的人,此刻必定要大聲喝彩,畢竟對於那些養尊處優的金枝玉葉而言,能夠一箭射中標靶,已經是難得。
畢竟又不是神射手,哪能正中紅心。
但崔公公跟衛玉兩個人卻微微變了臉色。
這相比李星淵素日的箭術,已經算是失常表現了。
直到現在衛玉才確信,太子的確是心情不好。而且是很不妙。
李星淵顯然也有些惱,冷然盯著那射偏了的箭,嘴角略一抽,攥著弓的手握緊。
崔公公嗅到了的那種類似馬失前蹄般的尷尬,趕忙笑道:「殿下,想必是這弓不襯手,不如換一把……」
太子冷冷地瞥了他一眼。
正在此時,衛玉上前一步,行禮道:「參見殿下。」
李星淵抬眸,有那麼瞬間,他很想把弓箭扔在地上,對,就該扔在衛玉跟前。
但太子還是克制住了那種衝動,他微微抬首,把弓舉起:「你來試試。」
衛玉愕然:「殿下,我……很久沒有練了,只怕會出醜。」
李星淵冷哼了聲,不由分說把弓往前一扔。
衛玉抄手握住,堅硬而沉重的桑拓木弓身撞在掌心裡,震得她的手心微微發麻。
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所謂「射」,便是騎射之能。先前在紀王府的時候,李星淵讀書,她在旁伴讀,李星淵練習弓馬,她也一併跟著學,甚至她射箭騎馬的本事,有相當部分是太子殿下親自教的。
只不過從上京而來,除了騎馬,她很少動別的。這弓弩之術更是生疏許久了。
奈何這會兒太子心有不爽,衛玉吁了口氣,只得老老實實地站住。
試著拉了拉弓,旁邊崔公公送上一支箭。
衛玉跟崔公公對了對眼神,正要張弓搭箭。
忽然身後李星淵道:「等等。」
太子將手上玉扳指卸下,遞給崔太監,崔公公笑道:「還是殿下心細,奴婢竟忘了這個。」
崔太監把扳指給衛玉戴上,道:「這要不是殿下想著,只怕要傷了手了。」
衛玉向著李星淵躬了躬身,而後回身踏步,張弓瞄準。
深深呼吸,眼睛盯著前方靶心,驀地鬆手。
利箭脫手而出,刷地向前。
一聲輕響,白羽箭擦著箭靶直飛出去,竟是跌在了遠處空地上。
衛玉汗顏,放低了弓向著太子請罪:「臣好久沒練了,請殿下恕罪。」
李星淵望著那隻跌在地上的箭,眼中卻反而掠過一點似有若無的笑意:「你果然是退步的厲害。」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