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那為何飛廉跟宿九的名字不一樣?」
明儷壓低聲音,笑說:「因為小九曜是先到純陽宮的,老道士興之所至,知道他姓宿,便以天上九曜星宿為他起了名字,飛廉是小九曜從風神相腳下發現的,他非要收留,老道士就以風神之名』飛廉』來叫他了,後來小九曜收留的人越來越多,老道士又窮困潦倒,心浮氣躁的,也沒了心情再起名字,這些孩子走失的時候又小,只有大毛記得自己叫什麼,於是按照大毛的叫法就順了下來,要是以後還繼續再撿下去,指不定要排到哪裡去了,豈不是成了一窩兒毛了。」
明掌柜說著說著,把自己逗樂了,眉開眼笑。
衛玉卻若有所思,喃喃道:「『吾與爾,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此乃養賢之心,實亦勤矣』。」
這段話卻是出自李太白《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此刻她忽然想到這一段,隱隱覺著契合明儷所說的這段中宿九曜的行為。
明儷不懂:「什麼閒?什麼親?」
忽然就聽到隔間的老道士打了個大大的哈欠,咕噥說道:「怎麼還不拿飯來,我還等著喝湯呢,小子也是見色忘義了麼?」
衛玉便又問道:「明掌柜說宿九是投靠純陽宮,莫非他並非本地人?」
明儷道:「我只是聽說,小九曜也是七八歲上流落到縣裡的無處落腳,機緣巧合撞進了純陽宮,被白石道人收為了記名弟子……從此落腳。」
裡頭老道士忽然冷哼道:「我命中是不該有徒兒的,只是看那小子有些造化,一時沒忍住……姑且看看以後吧。」
衛玉又忙請教這是什麼緣故,老道士卻啞而無聲,連明儷也不知此中蹊蹺。
但很快衛玉的好奇心便消散無蹤,因為在他們閒聊的功夫,宿九曜已經做好了一菜一湯一飯。
明掌柜很快發現不虛此行。
就像是她先前在店內念叨老孫一樣,明明是同樣的用料,入口的滋味卻天差地別。
比如這蓮藕排骨湯,她不知喝過多少會,都膩煩了,但是宿九曜經手的這湯,卻讓她仿佛初戀少女見到意中人一般,兩頰發紅,小鹿亂撞。
她既然是開酒樓的,嘴自然最刁鑽,眼睛也最厲害,但就算是最不饒人最擅長挑剔的明掌柜,在這看似簡單的菜飯面前,也說不出半個「不好」。
蓮藕的清淡跟排骨的葷香交匯,讓人舌尖甘甜,齒頰生香,一勺湯入喉,鮮甜的感覺讓人忍不住要放聲讚嘆。
荷葉豆腐的豆腐先油炸過,只加些許調料,入新鮮荷葉上鍋蒸,最清新的香氣跟豆腐的天然氣味纏綿在一起,就好像是從自然之中信手而得的天然美食,完美無瑕。
最後再吃一口玉屑飯,高粱米跟綠豆沙拌勻,先看顏色就令人沉醉,入口綿軟細甜,香且不膩。
明掌柜吃的額頭上冒了汗。
「見笑了,」明儷從袖子裡掏出一塊帕子,擦著額頭的汗珠,「幸而這裡沒有別人,不算失禮。」
當然沒有人笑話。
心無旁騖席捲餐桌的大概只有明掌柜一個人了。
飛廉跟大毛在照看小孩子們,老道士偷了菜躲進小屋成一統自得其樂,貓爺則跳到衛玉腿上選了個舒服的姿勢歪著。
宿九曜在打量衛玉,而衛玉在端詳菜色。
衛玉吃的其實並不多。
相比較最初進廚房的迫不及待,這次她吃的很慢,細嚼慢咽。
她吃的每一口都好像在回味,仿佛會從中咂摸出什麼不同尋常的。
宿九曜打量著她的臉色變化,實在忍不住:「不好吃麼?」
沉醉於飯菜之妙中明掌柜以為是在問自己,她顧不得分神抬頭,嘴裡咕噥了一句,好不好還用說麼?看她的吃相便知道。
衛玉頓了頓,抬眸深深看了宿九曜一眼。
從飛廉所做的那碗順心蘿蔔湯開始,她一直在尋找記憶中那個味道。
本來以為許是幻覺,直到遇到他。
直到此時此刻。
這個人就是宿遠炙,字雪懷,號饕餮將軍,啟朝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曾以一人之力扭轉危殆的占據,撐住了大啟半壁江山。
那年宿雪懷戰功在身,奉旨進京受賞。
在所有人猜測皇帝會不會封賞他為本朝第一位異姓王的時候,宿雪懷卻主動跟皇帝求了一件事。
那就是,迎娶因女扮男裝、身份敗露而被囚禁天牢待斬的昔日東宮侍讀、曾經紀王身畔第一人的小衛學士衛玉。
昔日的紀王、當時的皇帝陛下在斟酌了一天一夜後,「欣然」賜婚。
那時候衛玉的身體已經不太好了。
天牢不是那麼好待的,除了明槍暗箭,更過不去的是她心上那一關。
本來以為李星淵不會不念舊情。
可接踵而至的消息,竟沒一個好的,要麼是要將她當街示眾然後菜市口殺頭,要麼是要將她凌遲處死以儆效尤,甚至還有好些更不堪的言論。
比起那些,速死已經是夠體面的了。
衛玉幾乎不記得自己是怎麼行的禮過的門,整個人仿佛是個空架子,被人擺弄著,進進出出,上上下下,最後扔到了一張不算很軟的榻上。
晨昏顛倒,今夕何夕,在燈影迷離中,那張刺著饕餮紋的臉在眼前出現。
她用了好長一段時間才反應過來,那是宿遠炙宿雪懷。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明儷壓低聲音,笑說:「因為小九曜是先到純陽宮的,老道士興之所至,知道他姓宿,便以天上九曜星宿為他起了名字,飛廉是小九曜從風神相腳下發現的,他非要收留,老道士就以風神之名』飛廉』來叫他了,後來小九曜收留的人越來越多,老道士又窮困潦倒,心浮氣躁的,也沒了心情再起名字,這些孩子走失的時候又小,只有大毛記得自己叫什麼,於是按照大毛的叫法就順了下來,要是以後還繼續再撿下去,指不定要排到哪裡去了,豈不是成了一窩兒毛了。」
明掌柜說著說著,把自己逗樂了,眉開眼笑。
衛玉卻若有所思,喃喃道:「『吾與爾,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此乃養賢之心,實亦勤矣』。」
這段話卻是出自李太白《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此刻她忽然想到這一段,隱隱覺著契合明儷所說的這段中宿九曜的行為。
明儷不懂:「什麼閒?什麼親?」
忽然就聽到隔間的老道士打了個大大的哈欠,咕噥說道:「怎麼還不拿飯來,我還等著喝湯呢,小子也是見色忘義了麼?」
衛玉便又問道:「明掌柜說宿九是投靠純陽宮,莫非他並非本地人?」
明儷道:「我只是聽說,小九曜也是七八歲上流落到縣裡的無處落腳,機緣巧合撞進了純陽宮,被白石道人收為了記名弟子……從此落腳。」
裡頭老道士忽然冷哼道:「我命中是不該有徒兒的,只是看那小子有些造化,一時沒忍住……姑且看看以後吧。」
衛玉又忙請教這是什麼緣故,老道士卻啞而無聲,連明儷也不知此中蹊蹺。
但很快衛玉的好奇心便消散無蹤,因為在他們閒聊的功夫,宿九曜已經做好了一菜一湯一飯。
明掌柜很快發現不虛此行。
就像是她先前在店內念叨老孫一樣,明明是同樣的用料,入口的滋味卻天差地別。
比如這蓮藕排骨湯,她不知喝過多少會,都膩煩了,但是宿九曜經手的這湯,卻讓她仿佛初戀少女見到意中人一般,兩頰發紅,小鹿亂撞。
她既然是開酒樓的,嘴自然最刁鑽,眼睛也最厲害,但就算是最不饒人最擅長挑剔的明掌柜,在這看似簡單的菜飯面前,也說不出半個「不好」。
蓮藕的清淡跟排骨的葷香交匯,讓人舌尖甘甜,齒頰生香,一勺湯入喉,鮮甜的感覺讓人忍不住要放聲讚嘆。
荷葉豆腐的豆腐先油炸過,只加些許調料,入新鮮荷葉上鍋蒸,最清新的香氣跟豆腐的天然氣味纏綿在一起,就好像是從自然之中信手而得的天然美食,完美無瑕。
最後再吃一口玉屑飯,高粱米跟綠豆沙拌勻,先看顏色就令人沉醉,入口綿軟細甜,香且不膩。
明掌柜吃的額頭上冒了汗。
「見笑了,」明儷從袖子裡掏出一塊帕子,擦著額頭的汗珠,「幸而這裡沒有別人,不算失禮。」
當然沒有人笑話。
心無旁騖席捲餐桌的大概只有明掌柜一個人了。
飛廉跟大毛在照看小孩子們,老道士偷了菜躲進小屋成一統自得其樂,貓爺則跳到衛玉腿上選了個舒服的姿勢歪著。
宿九曜在打量衛玉,而衛玉在端詳菜色。
衛玉吃的其實並不多。
相比較最初進廚房的迫不及待,這次她吃的很慢,細嚼慢咽。
她吃的每一口都好像在回味,仿佛會從中咂摸出什麼不同尋常的。
宿九曜打量著她的臉色變化,實在忍不住:「不好吃麼?」
沉醉於飯菜之妙中明掌柜以為是在問自己,她顧不得分神抬頭,嘴裡咕噥了一句,好不好還用說麼?看她的吃相便知道。
衛玉頓了頓,抬眸深深看了宿九曜一眼。
從飛廉所做的那碗順心蘿蔔湯開始,她一直在尋找記憶中那個味道。
本來以為許是幻覺,直到遇到他。
直到此時此刻。
這個人就是宿遠炙,字雪懷,號饕餮將軍,啟朝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曾以一人之力扭轉危殆的占據,撐住了大啟半壁江山。
那年宿雪懷戰功在身,奉旨進京受賞。
在所有人猜測皇帝會不會封賞他為本朝第一位異姓王的時候,宿雪懷卻主動跟皇帝求了一件事。
那就是,迎娶因女扮男裝、身份敗露而被囚禁天牢待斬的昔日東宮侍讀、曾經紀王身畔第一人的小衛學士衛玉。
昔日的紀王、當時的皇帝陛下在斟酌了一天一夜後,「欣然」賜婚。
那時候衛玉的身體已經不太好了。
天牢不是那麼好待的,除了明槍暗箭,更過不去的是她心上那一關。
本來以為李星淵不會不念舊情。
可接踵而至的消息,竟沒一個好的,要麼是要將她當街示眾然後菜市口殺頭,要麼是要將她凌遲處死以儆效尤,甚至還有好些更不堪的言論。
比起那些,速死已經是夠體面的了。
衛玉幾乎不記得自己是怎麼行的禮過的門,整個人仿佛是個空架子,被人擺弄著,進進出出,上上下下,最後扔到了一張不算很軟的榻上。
晨昏顛倒,今夕何夕,在燈影迷離中,那張刺著饕餮紋的臉在眼前出現。
她用了好長一段時間才反應過來,那是宿遠炙宿雪懷。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