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6.

  裴筠庭和燕懷瑾尚未互通心意的時候,周思年同小廝談論起兩位好友,曾經做過一個比喻:

  哪怕燕懷瑾半夜拿著刀站在裴筠庭床邊,她即便看見了,也依舊能夠心安理得地熟睡。

  7.

  正文裡有個小細節,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到了。

  皇后對燕懷瑾的稱呼,要麼臭小子,要麼淮臨。他私下也稱呼皇后為母親,而非母后。

  燕懷澤與純妃的母子關係有點複雜,甚至稱得上貌合神離,所以燕懷澤一直稱純妃為「母妃」。

  仁安帝雖說是個老端水大師,但其實大家早就能看出來他屬意誰即位。大皇子是還不錯,可一旦跟各方面都出類拔萃的三皇子比起來,終究還是差遠了。

  那燕懷澤當然不干啊,他一直對失去父皇寵信這件事耿耿於懷,又覺得自己既為長子,才學也不差,憑什麼不選自己。

  後來會和燕懷瑾漸行漸遠也是有這一層原因在。

  8.

  說到稱呼,還有一層。

  燕三在女主面前永遠都是自稱「我」,女主一直都喚他全名,婚後私下也偶爾會叫「三郎」,尊稱都是在外人面前。

  他可喜歡這種專屬於自己,又能無時無刻表露親昵關係的稱呼了。

  仁安帝軟下語氣的時候也會在皇后面前自稱「我」而非「朕」。

  9.

  有一段時間,朝中新臣舊臣水火不容,無論男女,或文或武,總喜歡結伴到養心殿求見,見面就掐。

  燕懷瑾大多數時間都是優哉游哉地聽著,末了三言兩語點出是非對錯,勝負立分。

  然後下次他們仍舊會因新的問題捲土重來,哪怕不能贏,也勢必要給對方添點堵。

  某回,燕懷瑾實在懶得再聽,眾人吵到一半他便起身告辭:「朕先行一步,去用個午膳。」

  「聖上,可這……」

  「皇后管得嚴,我再不去,她得發脾氣。」

  往後故技重施,「謠言」便漸漸傳開了。

  裴筠庭:?

  10.

  二皇子的名字叫燕懷傅。

  但似乎無人在意。

  11.

  聽說有人好奇景安帝的帶娃日常,那可以參考以下:

  燕檀:大哭不止。

  燕懷瑾一手握著摺子,一手輕撫他的後背:「男子漢大丈夫——」

  燕檀:哭得更大聲了。

  燕懷瑾:……

  兩歲的時候燕檀太能鬧騰,比起曾經的父母堪稱有過之而無不及。

  裴筠庭有事要出宮前去閱微堂,於是肩負重任的奶爸燕懷瑾再次上線。

  誰知才寫了幾個字,燕檀便徹底不幹了。

  燕懷瑾也煩,他甚至都想把孩子丟國公府去,至少這傢伙在溫禧面前還有幾分人樣。

  最後,父子倆在院子裡騎了一晌午的木馬。

  燕懷瑾:「此事可不許讓你母親知道。」

  站在他們身後的裴筠庭:「呵呵,晚了。」

  12.

  時隔多年,裴筠庭為了替燕懷瑾探查朝中私下勾結的暗黨,重訪瀟湘館。

  鴇母盯著觀察了半晌,愣是沒能想起來她是誰。

  裴筠庭:不認識我不認識我不認識我。

  /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