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頁
沈晝錦吵完一架也餓了,武宣帝叫人提前上了午膳,三個人一邊吃一邊說。
武宣帝和沈晝錦簡直是一拍即合,說的興致勃勃。
反正她覺得,該打就得打,有實力就要打,就算最差的結果,子孫後代不成器,守不住,那又怎麼樣!起碼吵架的時候可以挺直腰板!
別人再嗶嗶,只需要藐視的看他一眼:「你牛什麼?你祖父那會兒,你的國家還是我們國家的一個省。」
或者:「哎,我好像見過你。」
「啊,什麼時候?」
「東胡巡撫見駕圖上有個隨從跟你長的像挺像的。」
她一口氣設計了好幾個場景,逗的武宣帝不時的哈哈大笑,笑完了,才伸出大手,拍拍她的肩:「既要打下來,也要守的住,到時候好好的挑人去管理,遷了百姓過去,慢慢的教化,錦兒也說了,朕還能再活二三十年……二三十年,也夠了,能穩住了!放心!!」
沈晝錦點了點頭,笑道:「保四爭多。百歲打底,咱們爭取向天再借二百年!」
武宣帝大笑。
武宣帝這個人的好處是,他真的不介意你預設不好的結果。
就好比別的皇帝,這會兒意氣風發正要御駕親征呢,你卻說起子孫後代守不住的問題,他根本不會覺得好笑,拖你下去都不奇怪。
但武宣帝就不在意。
他非常接地氣,對好壞都很坦然,這種很爺們的從容坦然,就算她自己也是做不到的,畢竟她自己在興沖沖的要做什麼的時候,若有人預設最壞的結果,在她來說就是潑冷水,她是不樂意聽的,她自己想那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不怪他迷弟多,確實是個人魅力槓槓的。
第355章 管天管地管太子
雖然定下來要御駕親征了,但也不是說去就能去的,種種調度起碼還得幾個月。
如今都快要過年了,武宣帝也不放她回去,而且還讓她天天上早朝。
眾人如臨大敵。
但其實沈晝錦並不管閒事,上完早朝就走,偶爾皇上也會叫她進御書房議事。
差不多的事情,她也只聽聽,並不多摻和。
臘月十六,太子趕回了京城。
然後武宣帝毫無徵兆的賜了太子一個宅子,於是太子一家,連同小皇孫,都搬出了皇宮。
要知道太子這個角色,向來是一輩子住在宮裡的,這一搬大家都有些懵,但問皇上,皇上就輕描淡寫的道:「朕讓太子訪查民情,關在宮裡如何訪查民情?只偶爾住住而已。」
話說的十分冠冕堂皇,但是,槽點多的說都說不過來。
訪查民情和搬家真的有關係??
但皇上擺明不想多說,大家也沒法多說,畢竟誰還沒個別苑啊溫泉莊子什麼的了?
皇上都說了只是偶爾住住,你管天管地還能管著太子住別院?
但其實,差不多的人已經明白了。
皇八子封王、朝上站班,御書房隨駕,參與政事……如今太子又搬出宮去了,這不是騰地方是什麼?
太子在文人中名聲極好,如今大家是不知道「但求」是太子,要不然會更好。
但在文官之中,其實就一般。
愈是高官,愈是接觸的多,愈是知道太子性情中的一些不足之處。
太子是個極好的人,但,真不適合做儲君。
於是聰明人就沉默了。
關鍵是太子自己不急不憂的,朝上遇到秦雲嶠,也很從容自在,一點沒有那種針鋒相對的味兒。
不幾天就封了印,武宣帝十分淡定的問沈晝錦:「我們先去滇州瞧瞧?」
沈晝錦:「……」
武宣帝撫摸著剛剛瘋回來的小鳳凰:「你不去朕可就自己去了。」
行吧,她能怎樣,讓他自己去她也不放心。
她捎上了秦雲嶠,武宣帝騎著他心愛的小座騎,三個人就去了滇州。
其實就是後世的雲南。
滇州地勢險峻,農田少,深山老林多,尤其從空中往下看就更明顯,真的是大片大片的深山老林,看著就是一團一團的綠疙瘩。
沈晝錦指著問:「那是東胡?」
武宣帝點了點頭,畫了個圈:「那兒就是東胡。」
他指點了一下:「從那,到這邊這山,都是東胡。你看到了嗎?那裡本來也有一個國家,叫做莫臥兒,如今已經被東胡的國王打下來了。」
他在空中說話有些費力,朝她又靠近了些,沈晝錦索性拉著秦雲嶠,跳到了小鳳凰背上。
武宣帝指點著道:「聽聞這一任的東胡國王十分勇武,原本的東胡是四分五裂的,但這位國王,花了十幾年時間,把各處清理了,中間似乎修整了幾年,之後又打下了莫臥兒,兩三年前,開始攻打大盛,如今滇州西南節節敗退,而東胡大軍號稱有百萬之數……」
沈晝錦都無語了。
所以這一屆的東胡國王這麼牛叉??統一了緬甸,還把中南半島都拿下來了?
而且還攻占了至少五分之一的滇州??
這特麼的,那伙人還好意思說人家是無害的小國家??還在商量要不要打?是不是要揮師京城你們才覺得他們可怕?
秦雲嶠忍不住插了一句:「想必這位國王也長於軍事。」
「確實,」武宣帝沉聲道:「所以早晚要有此一戰!必須要儘快!!」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武宣帝和沈晝錦簡直是一拍即合,說的興致勃勃。
反正她覺得,該打就得打,有實力就要打,就算最差的結果,子孫後代不成器,守不住,那又怎麼樣!起碼吵架的時候可以挺直腰板!
別人再嗶嗶,只需要藐視的看他一眼:「你牛什麼?你祖父那會兒,你的國家還是我們國家的一個省。」
或者:「哎,我好像見過你。」
「啊,什麼時候?」
「東胡巡撫見駕圖上有個隨從跟你長的像挺像的。」
她一口氣設計了好幾個場景,逗的武宣帝不時的哈哈大笑,笑完了,才伸出大手,拍拍她的肩:「既要打下來,也要守的住,到時候好好的挑人去管理,遷了百姓過去,慢慢的教化,錦兒也說了,朕還能再活二三十年……二三十年,也夠了,能穩住了!放心!!」
沈晝錦點了點頭,笑道:「保四爭多。百歲打底,咱們爭取向天再借二百年!」
武宣帝大笑。
武宣帝這個人的好處是,他真的不介意你預設不好的結果。
就好比別的皇帝,這會兒意氣風發正要御駕親征呢,你卻說起子孫後代守不住的問題,他根本不會覺得好笑,拖你下去都不奇怪。
但武宣帝就不在意。
他非常接地氣,對好壞都很坦然,這種很爺們的從容坦然,就算她自己也是做不到的,畢竟她自己在興沖沖的要做什麼的時候,若有人預設最壞的結果,在她來說就是潑冷水,她是不樂意聽的,她自己想那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不怪他迷弟多,確實是個人魅力槓槓的。
第355章 管天管地管太子
雖然定下來要御駕親征了,但也不是說去就能去的,種種調度起碼還得幾個月。
如今都快要過年了,武宣帝也不放她回去,而且還讓她天天上早朝。
眾人如臨大敵。
但其實沈晝錦並不管閒事,上完早朝就走,偶爾皇上也會叫她進御書房議事。
差不多的事情,她也只聽聽,並不多摻和。
臘月十六,太子趕回了京城。
然後武宣帝毫無徵兆的賜了太子一個宅子,於是太子一家,連同小皇孫,都搬出了皇宮。
要知道太子這個角色,向來是一輩子住在宮裡的,這一搬大家都有些懵,但問皇上,皇上就輕描淡寫的道:「朕讓太子訪查民情,關在宮裡如何訪查民情?只偶爾住住而已。」
話說的十分冠冕堂皇,但是,槽點多的說都說不過來。
訪查民情和搬家真的有關係??
但皇上擺明不想多說,大家也沒法多說,畢竟誰還沒個別苑啊溫泉莊子什麼的了?
皇上都說了只是偶爾住住,你管天管地還能管著太子住別院?
但其實,差不多的人已經明白了。
皇八子封王、朝上站班,御書房隨駕,參與政事……如今太子又搬出宮去了,這不是騰地方是什麼?
太子在文人中名聲極好,如今大家是不知道「但求」是太子,要不然會更好。
但在文官之中,其實就一般。
愈是高官,愈是接觸的多,愈是知道太子性情中的一些不足之處。
太子是個極好的人,但,真不適合做儲君。
於是聰明人就沉默了。
關鍵是太子自己不急不憂的,朝上遇到秦雲嶠,也很從容自在,一點沒有那種針鋒相對的味兒。
不幾天就封了印,武宣帝十分淡定的問沈晝錦:「我們先去滇州瞧瞧?」
沈晝錦:「……」
武宣帝撫摸著剛剛瘋回來的小鳳凰:「你不去朕可就自己去了。」
行吧,她能怎樣,讓他自己去她也不放心。
她捎上了秦雲嶠,武宣帝騎著他心愛的小座騎,三個人就去了滇州。
其實就是後世的雲南。
滇州地勢險峻,農田少,深山老林多,尤其從空中往下看就更明顯,真的是大片大片的深山老林,看著就是一團一團的綠疙瘩。
沈晝錦指著問:「那是東胡?」
武宣帝點了點頭,畫了個圈:「那兒就是東胡。」
他指點了一下:「從那,到這邊這山,都是東胡。你看到了嗎?那裡本來也有一個國家,叫做莫臥兒,如今已經被東胡的國王打下來了。」
他在空中說話有些費力,朝她又靠近了些,沈晝錦索性拉著秦雲嶠,跳到了小鳳凰背上。
武宣帝指點著道:「聽聞這一任的東胡國王十分勇武,原本的東胡是四分五裂的,但這位國王,花了十幾年時間,把各處清理了,中間似乎修整了幾年,之後又打下了莫臥兒,兩三年前,開始攻打大盛,如今滇州西南節節敗退,而東胡大軍號稱有百萬之數……」
沈晝錦都無語了。
所以這一屆的東胡國王這麼牛叉??統一了緬甸,還把中南半島都拿下來了?
而且還攻占了至少五分之一的滇州??
這特麼的,那伙人還好意思說人家是無害的小國家??還在商量要不要打?是不是要揮師京城你們才覺得他們可怕?
秦雲嶠忍不住插了一句:「想必這位國王也長於軍事。」
「確實,」武宣帝沉聲道:「所以早晚要有此一戰!必須要儘快!!」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