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頁
刀光劍影中他恍惚看見了周秉的臉,就明白不管釋放了多少好意,這人和自己不是一路的,像條瘋狗還是撕咬著自己不放。
用來藏人的小莊子隱沒了不少秘密,周秉將無辜百姓解救出來時,吩咐手下把莊子上的所有一把火燒了個乾淨。最後把楊慶兒的屍首也扔了進去,對外統一口徑,說楊慶兒其實是死於亂民之手……
那些記錄種種不法的醫書筆記,更是除了個乾乾淨淨。
皇帝得了奏報時很不高興,卻難得沒有申飭周秉的草率,只是嘆了一句可惜。至於是可惜那些再生之法的神妙,還是可惜楊慶兒死於意外,就無從知曉了。
周秉最後結案,是以拐帶人口了結的。楊慶兒雖然有嫌疑,但是莊子並不在他的名下,所以只是嫌疑。現在人已經沒了,就只能是一樁提不起放不下的葫蘆案。
楊家下人鬧了幾天,被南鎮撫司的番子打了幾回,還是沒有下文。到最後所有人都明白,自從楊首輔下野,楊慶兒死了,楊家就實實在在在走下坡路了……
周秉沒有多廢話,但也不願意背惡名,取得皇帝的首肯之後就派人把密封的案卷緊急提了出來。就擺在那位言官面前,讓其當堂認真閱讀。
雖然這件事早已經傳得沸沸揚揚,但真正的緣由還是秘而不宣的,何況好多細節從未向外界披露過。
那位言官翻閱了厚重的案卷之後被其間種種駭得瞠目結舌,神色越來越慌亂,最後勉強定住心神,蔫頭搭腦地承認自己草率了,老實地懇請皇上治他的罪。
沒有被惹火的皇帝還是很好說話的,百無聊賴地看了一眼這個二百五,心想還是把這傢伙重新派到地方上當個小官吧,不堪大用。
因為實在是太蠢了!
第200章 第二零零章 番外二
有位從兩廣回來的四品參將因為家中老母病重, 特別想留在京城。打聽到周秉是皇帝得用的重臣之一,又隱約知道這位家裡委實不差錢,就挖空心思想給周秉送份合心合意的大禮, 用以走通門路。
畢竟多年不在京城場面上不熟, 所以有那麼一點病急亂投醫,聽了一點風聲就不管輕重地送了帖子上門。
久久沒什麼音信, 參將又不能長久耽擱, 就一咬牙送了一尊琺瑯彩水晶盤面的落地鍾。
那落地鍾足有半人身高,上頭有二十四個水晶做的小人, 到了時辰就準時準點地出來跳舞,這物件是京城極為少見的, 是他在兩廣任上時西洋人想讓船隻通關悄悄送過來的重禮。他一直深藏在庫房裡, 等閒不肯拿出來擺放。
參將心想就是把皇宮的珍寶算上,也沒這個落地鍾來得稀罕。皇宮裡的珍奇只是珍奇,自家這個物件可是會時時動彈的, 要的就是一個俏皮可愛。
那位指揮使大人說不得展顏一笑,可以在皇上面前幫自個說兩句好話, 這段時日能留在京里。等把病重的老母親好好服侍上山了,再幫著指派個富庶的地方上任, 那下半輩子就受用不盡了。
參將打算得挺好,在驛館裡巴巴地等信。果然隔了兩天周家就來了個管事, 說他們東家感激這位參將大人的有心,特特邀請他到自己名下的鋪子裡選幾樣禮物帶回去給妻兒老小。
這個管事嘴裡的東家就是周指揮使的正房夫人。
參將畢竟是邊遠地方來的,一時半會摸不著頭腦,以為這是京城最新的敲竹槓方式, 趕緊堆著笑臉跟上來,心想兜里揣的那五百兩銀子也不知夠不夠花費?還有隻聽說周家挺有錢, 沒聽說周夫人開了什麼鋪子呀?
馬車跑得快,那是在前門的一間極其敞亮的三開大門臉,二我芳幾個字格外顯眼。
參將看了幾眼,怕別人看出自己肚子裡沒有什麼文墨,就附庸風雅地點評了一句,「這字倒是不錯,不過寫得稍稍有些文弱。回頭我給周大人找兩個大家,指定寫得比這個好!「
管事雖然在來之前已經隱約知道這是個地方上京討官的,但是沒有想到這人簡直是個實心棒槌。對於周家的種種只了解隻言片語,就敢直搓搓地上門,多半是被有心人瞎糊弄了……
管事心裡敲著小鼓,面上一點不顯,只是笑著答應,「這是皇后娘娘寫著玩的,不論好壞,取的就是一個意趣。我家夫人看著喜歡,就拿來做了招牌……」
皇后娘娘的墨寶,那是一般人能得著的?
參將臉上閃過一絲尷尬,臉上燒得通紅一片,多少知道自己碰了鐵板,越發打定主意今天要好好當個冤大頭,哪怕周夫人店鋪里賣的是鹹菜乾貨,自己也能把那東西當綢緞布匹當時興點心歡歡喜喜地買回家去供著。
管事裝作沒看到將人引進去,依舊笑著說話。
「我家夫人的爹原來是江州有名的海商,後來搬到京城,我家夫人就開了這間鋪子,說是給京城的太太小姐們尋個說話遊玩的地處。後來越做越大,就把旁邊一樓的門臉就專門辟了出來,給京城的老少爺們方便,像是節氣時走個禮,倒是可以挑出那麼一兩樣……」
原來這個二我芳還將顧客分男女來接待。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用來藏人的小莊子隱沒了不少秘密,周秉將無辜百姓解救出來時,吩咐手下把莊子上的所有一把火燒了個乾淨。最後把楊慶兒的屍首也扔了進去,對外統一口徑,說楊慶兒其實是死於亂民之手……
那些記錄種種不法的醫書筆記,更是除了個乾乾淨淨。
皇帝得了奏報時很不高興,卻難得沒有申飭周秉的草率,只是嘆了一句可惜。至於是可惜那些再生之法的神妙,還是可惜楊慶兒死於意外,就無從知曉了。
周秉最後結案,是以拐帶人口了結的。楊慶兒雖然有嫌疑,但是莊子並不在他的名下,所以只是嫌疑。現在人已經沒了,就只能是一樁提不起放不下的葫蘆案。
楊家下人鬧了幾天,被南鎮撫司的番子打了幾回,還是沒有下文。到最後所有人都明白,自從楊首輔下野,楊慶兒死了,楊家就實實在在在走下坡路了……
周秉沒有多廢話,但也不願意背惡名,取得皇帝的首肯之後就派人把密封的案卷緊急提了出來。就擺在那位言官面前,讓其當堂認真閱讀。
雖然這件事早已經傳得沸沸揚揚,但真正的緣由還是秘而不宣的,何況好多細節從未向外界披露過。
那位言官翻閱了厚重的案卷之後被其間種種駭得瞠目結舌,神色越來越慌亂,最後勉強定住心神,蔫頭搭腦地承認自己草率了,老實地懇請皇上治他的罪。
沒有被惹火的皇帝還是很好說話的,百無聊賴地看了一眼這個二百五,心想還是把這傢伙重新派到地方上當個小官吧,不堪大用。
因為實在是太蠢了!
第200章 第二零零章 番外二
有位從兩廣回來的四品參將因為家中老母病重, 特別想留在京城。打聽到周秉是皇帝得用的重臣之一,又隱約知道這位家裡委實不差錢,就挖空心思想給周秉送份合心合意的大禮, 用以走通門路。
畢竟多年不在京城場面上不熟, 所以有那麼一點病急亂投醫,聽了一點風聲就不管輕重地送了帖子上門。
久久沒什麼音信, 參將又不能長久耽擱, 就一咬牙送了一尊琺瑯彩水晶盤面的落地鍾。
那落地鍾足有半人身高,上頭有二十四個水晶做的小人, 到了時辰就準時準點地出來跳舞,這物件是京城極為少見的, 是他在兩廣任上時西洋人想讓船隻通關悄悄送過來的重禮。他一直深藏在庫房裡, 等閒不肯拿出來擺放。
參將心想就是把皇宮的珍寶算上,也沒這個落地鍾來得稀罕。皇宮裡的珍奇只是珍奇,自家這個物件可是會時時動彈的, 要的就是一個俏皮可愛。
那位指揮使大人說不得展顏一笑,可以在皇上面前幫自個說兩句好話, 這段時日能留在京里。等把病重的老母親好好服侍上山了,再幫著指派個富庶的地方上任, 那下半輩子就受用不盡了。
參將打算得挺好,在驛館裡巴巴地等信。果然隔了兩天周家就來了個管事, 說他們東家感激這位參將大人的有心,特特邀請他到自己名下的鋪子裡選幾樣禮物帶回去給妻兒老小。
這個管事嘴裡的東家就是周指揮使的正房夫人。
參將畢竟是邊遠地方來的,一時半會摸不著頭腦,以為這是京城最新的敲竹槓方式, 趕緊堆著笑臉跟上來,心想兜里揣的那五百兩銀子也不知夠不夠花費?還有隻聽說周家挺有錢, 沒聽說周夫人開了什麼鋪子呀?
馬車跑得快,那是在前門的一間極其敞亮的三開大門臉,二我芳幾個字格外顯眼。
參將看了幾眼,怕別人看出自己肚子裡沒有什麼文墨,就附庸風雅地點評了一句,「這字倒是不錯,不過寫得稍稍有些文弱。回頭我給周大人找兩個大家,指定寫得比這個好!「
管事雖然在來之前已經隱約知道這是個地方上京討官的,但是沒有想到這人簡直是個實心棒槌。對於周家的種種只了解隻言片語,就敢直搓搓地上門,多半是被有心人瞎糊弄了……
管事心裡敲著小鼓,面上一點不顯,只是笑著答應,「這是皇后娘娘寫著玩的,不論好壞,取的就是一個意趣。我家夫人看著喜歡,就拿來做了招牌……」
皇后娘娘的墨寶,那是一般人能得著的?
參將臉上閃過一絲尷尬,臉上燒得通紅一片,多少知道自己碰了鐵板,越發打定主意今天要好好當個冤大頭,哪怕周夫人店鋪里賣的是鹹菜乾貨,自己也能把那東西當綢緞布匹當時興點心歡歡喜喜地買回家去供著。
管事裝作沒看到將人引進去,依舊笑著說話。
「我家夫人的爹原來是江州有名的海商,後來搬到京城,我家夫人就開了這間鋪子,說是給京城的太太小姐們尋個說話遊玩的地處。後來越做越大,就把旁邊一樓的門臉就專門辟了出來,給京城的老少爺們方便,像是節氣時走個禮,倒是可以挑出那麼一兩樣……」
原來這個二我芳還將顧客分男女來接待。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