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太子妃一一認了人改口,佟珍瑤和三格格作為嫂子和姐姐, 回贈了一份見面禮,餘下的就只等著收禮,如此流程順暢走下去,很快就把人認了一遍。
佟珍瑤注意到了十一阿哥,雖然臉看著還有些白,但能夠正常出現在人前,身體應該沒有大礙,這輩子應該不會輕易夭折了,宜妃這人還是有幾分運氣的,現在看來她再差也差不到哪裡去了。
————
太子的婚事結束,朝臣也有精神去想澳門的事宜了。
恰好幾個西洋國家的抗議送到了京城,御史們領了任務就開始舊事重提,再次參了一本,又因為鄂倫岱和胤褆都被叫回了京,他們很自然的放掉了施琅,專門針對在京城的兩位。
鄂倫岱十分擺爛,早就上書請罪,說自己是一時衝動,見不得洋人在大清的土地使威風,哪裡想到大清的土地不屬於大清,一本摺子下來十分的陰陽怪氣。
御史本想說他幾句,但是他已經主動引咎辭職了,現在躺在家裡賦閒,還能怎麼樣呢?難道揮淚斬了給洋人交待?他們也沒有這麼卑微,一塊彈丸之地,還沒有這個分量,更別說是往回拿地了。
但是鄂倫岱跑路,這一切就輪到胤褆頭上了,盯著皇帝長子的身份,索額圖恨不得一下子給他錘死,叫他名聲敗壞再難當大任,這才能叫他放下戒備。
於是御史們的彈劾雪片一樣的遞到了康熙的案頭,京中也開始傳起這件事。
不明真相的百姓十分納悶,澳門是哪兒?怎麼是洋人的?打下來怎麼了?
芒芒抓緊這個機會,狠狠的在報紙上登了幾篇文章,蹭了這個熱度,從地理志的介紹,到葡萄牙人的由來,再到發出抗議的西洋國家之間的糾葛,京城的百姓吃瓜吃得分外開心。
其中也不乏有這幾個國家不是有過節嗎?為什麼要提葡萄牙人出頭這種得不到的回答的討論,總之天朝上國做久了,百姓們對洋人的印象只有在南海搗亂擋我財路,對於拿回一塊自己的地,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應該,即使程序上有那麼點不正確。
但你就說這地在不在大清吧?
既然在,那還有什麼好說的?改朝換代他們也要去換地契,葡萄牙人連個地契都沒有,還要拿著前朝的東西理直氣壯占這塊地嗎?
至於外交問題,那在京城百姓心裡也不是問題,有本事打進來啊?在南海也就是煩人了些,沒有到他們一手遮天的地步,更別說大清本土了,之前才和沙俄打了一場,這些海外漂來的,還能比沙俄狠?
百姓都這樣了,想要扣多大的鍋實在是不能,最多就是程序上的問題,還有對外的形象不好看,這部分的問題雖然不大,但總要有人處理,臉面什麼的也得撿一撿,歸根結底,這些官員只是對於增加的工作趕到煩躁。
胤褆和佟珍瑤更是早就看破了這一切,該幹嘛幹嘛,以後對南洋下手的時候多得是,比如琉球,既然被倭國困擾,幫了他們起碼投誠承認自己是附屬國吧?
再比如如今被土人環繞的南洋諸島,非要說那是國家也有些勉強,少不了了西洋人爭一爭。
更不要說回京報導的李煦還帶來了新消息,南下尋找新大陸的事已經有眉目了,礙於他是朝廷商船的代表,任務在身,這才沒有跟著一起去,如無意外,一年內就能有消息了。
這樣一來,康熙覺得近幾年把國內平定就很要緊了,沒有穩定的環境,他也不敢抽走蒙古人去建設南面大陸。
但如今糧草未足,康熙只好按計劃推進,令太子出京觀政。
雖然覺得兒子什麼都好,但是康熙也知道他到底是對民間缺乏了解,還是想抓緊時間讓他見識見識人間疾苦。
送走了太子,康熙騰出了空見大兒子夫妻兩個,問他們之後的計劃。
「汗阿瑪怎麼知道我們有想法?」
聽著傻兒子的問題,康熙略有得色的哼了一聲,「就你們?十天半個月聽不到消息我都怕你們往洋人那邊跑,說吧,這些日子都攢了什麼想法?」
佟珍瑤率先搖頭,「我沒有啊!現在弄那些作坊挺好的,等南邊水果下來了,我再讓他們做罐頭。」
「罐頭?什麼東西值得你重視?」
「就是煮熟的水果泡糖水,不容易壞,拿玻璃罐子裝起來。」佟珍瑤乾巴巴說了一句。
「好奢侈的果子。」康熙評價。
咳~現在看來是有點,可是南方有甘蔗,製糖也方便,燒玻璃就……燒唄,水果那就是現成的,反正送北面來應該賣挺好的,熱帶水果也算稀罕東西。
問完了這個,康熙又看向另一個。
胤褆想了想,說起了倭國,「跟跳蚤一樣,淨噁心人,那些西洋人好歹還做生意,還去騷擾琉球,我看那地方挺好的,不如給琉球換個宗主,免得灣島那還有倭人出沒。」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佟珍瑤注意到了十一阿哥,雖然臉看著還有些白,但能夠正常出現在人前,身體應該沒有大礙,這輩子應該不會輕易夭折了,宜妃這人還是有幾分運氣的,現在看來她再差也差不到哪裡去了。
————
太子的婚事結束,朝臣也有精神去想澳門的事宜了。
恰好幾個西洋國家的抗議送到了京城,御史們領了任務就開始舊事重提,再次參了一本,又因為鄂倫岱和胤褆都被叫回了京,他們很自然的放掉了施琅,專門針對在京城的兩位。
鄂倫岱十分擺爛,早就上書請罪,說自己是一時衝動,見不得洋人在大清的土地使威風,哪裡想到大清的土地不屬於大清,一本摺子下來十分的陰陽怪氣。
御史本想說他幾句,但是他已經主動引咎辭職了,現在躺在家裡賦閒,還能怎麼樣呢?難道揮淚斬了給洋人交待?他們也沒有這麼卑微,一塊彈丸之地,還沒有這個分量,更別說是往回拿地了。
但是鄂倫岱跑路,這一切就輪到胤褆頭上了,盯著皇帝長子的身份,索額圖恨不得一下子給他錘死,叫他名聲敗壞再難當大任,這才能叫他放下戒備。
於是御史們的彈劾雪片一樣的遞到了康熙的案頭,京中也開始傳起這件事。
不明真相的百姓十分納悶,澳門是哪兒?怎麼是洋人的?打下來怎麼了?
芒芒抓緊這個機會,狠狠的在報紙上登了幾篇文章,蹭了這個熱度,從地理志的介紹,到葡萄牙人的由來,再到發出抗議的西洋國家之間的糾葛,京城的百姓吃瓜吃得分外開心。
其中也不乏有這幾個國家不是有過節嗎?為什麼要提葡萄牙人出頭這種得不到的回答的討論,總之天朝上國做久了,百姓們對洋人的印象只有在南海搗亂擋我財路,對於拿回一塊自己的地,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應該,即使程序上有那麼點不正確。
但你就說這地在不在大清吧?
既然在,那還有什麼好說的?改朝換代他們也要去換地契,葡萄牙人連個地契都沒有,還要拿著前朝的東西理直氣壯占這塊地嗎?
至於外交問題,那在京城百姓心裡也不是問題,有本事打進來啊?在南海也就是煩人了些,沒有到他們一手遮天的地步,更別說大清本土了,之前才和沙俄打了一場,這些海外漂來的,還能比沙俄狠?
百姓都這樣了,想要扣多大的鍋實在是不能,最多就是程序上的問題,還有對外的形象不好看,這部分的問題雖然不大,但總要有人處理,臉面什麼的也得撿一撿,歸根結底,這些官員只是對於增加的工作趕到煩躁。
胤褆和佟珍瑤更是早就看破了這一切,該幹嘛幹嘛,以後對南洋下手的時候多得是,比如琉球,既然被倭國困擾,幫了他們起碼投誠承認自己是附屬國吧?
再比如如今被土人環繞的南洋諸島,非要說那是國家也有些勉強,少不了了西洋人爭一爭。
更不要說回京報導的李煦還帶來了新消息,南下尋找新大陸的事已經有眉目了,礙於他是朝廷商船的代表,任務在身,這才沒有跟著一起去,如無意外,一年內就能有消息了。
這樣一來,康熙覺得近幾年把國內平定就很要緊了,沒有穩定的環境,他也不敢抽走蒙古人去建設南面大陸。
但如今糧草未足,康熙只好按計劃推進,令太子出京觀政。
雖然覺得兒子什麼都好,但是康熙也知道他到底是對民間缺乏了解,還是想抓緊時間讓他見識見識人間疾苦。
送走了太子,康熙騰出了空見大兒子夫妻兩個,問他們之後的計劃。
「汗阿瑪怎麼知道我們有想法?」
聽著傻兒子的問題,康熙略有得色的哼了一聲,「就你們?十天半個月聽不到消息我都怕你們往洋人那邊跑,說吧,這些日子都攢了什麼想法?」
佟珍瑤率先搖頭,「我沒有啊!現在弄那些作坊挺好的,等南邊水果下來了,我再讓他們做罐頭。」
「罐頭?什麼東西值得你重視?」
「就是煮熟的水果泡糖水,不容易壞,拿玻璃罐子裝起來。」佟珍瑤乾巴巴說了一句。
「好奢侈的果子。」康熙評價。
咳~現在看來是有點,可是南方有甘蔗,製糖也方便,燒玻璃就……燒唄,水果那就是現成的,反正送北面來應該賣挺好的,熱帶水果也算稀罕東西。
問完了這個,康熙又看向另一個。
胤褆想了想,說起了倭國,「跟跳蚤一樣,淨噁心人,那些西洋人好歹還做生意,還去騷擾琉球,我看那地方挺好的,不如給琉球換個宗主,免得灣島那還有倭人出沒。」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