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外頭的小桃顯然聽見了林杏兒的話,陡然沖了進來:“林公公說的可是真的?”

  林杏兒撇撇嘴,真討厭別人叫自己公公,哼了一聲:“是不是真的,你試了就知道了,如今你進去吧,我能做的,也只是緩解藥xing,而剛才他泡水缸里的法子,其實也成,只不過後遺症有點兒麻煩,是從此不能人道,所以,目前只有兩條路可走,一個是跟女人,這種自然最好,再有,就是變成跟公公我一般,你自己瞧著辦吧。”

  說著,拉著安然走了出去,還不忘把門合上。

  安然剛要問她這是做什麼,林杏兒噓了一聲,低聲道:“你不是想撮合你大師兄跟這丫頭嗎,今兒不是正好,我保證過了今兒,即便小桃不嫁,你大師兄也非娶不可……”

  直到屋裡傳來令人臉紅心跳的聲音,安然這才想起林杏兒的惡趣味,忙拽著她出了小院。

  林杏兒不滿的道:“你拽我出來做什麼,這樣的現場直播多難得。”

  安然白了她一眼:“你當看小片呢,別打擾他們了。”

  見林杏兒仍然不滿。安然倒是也有法子,跟她道:“我給你做毛血旺?”

  林杏兒眼睛一亮:“那還等什麼,我可是好久都不吃了,我要多放肥腸……”

  ?

  ☆、第100章新豐酒

  ?寧王叛亂,逍遙郡王舉薦賢才,皇上破格提拔一介白衣武驍為副將,跟隨岳錦堂南下平亂,這件事成了京里近日最大的新聞。

  人們議論紛紛連端午節都沒心思過了,安府里卻不一樣,不管外頭如何,安府的節氣都要按部就班的過,而且,要過得格外熱鬧。

  尤其,如今在京城,曼娘又過了門,便更不能疏忽,一早起來,安遠就帶著人灑掃庭院,掛艾枝,灑雄huáng水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擺放各廳之中……忙的不可開jiāo。

  安然也起的甚早,做了一套瑜伽瘦身cao之後,把兒子抱過來餵奶,兩口子一起吃早飯,剛吃了早飯,曼娘就帶著皓思皓玉過來了,說要幫著安然包粽子。

  安然不禁失笑,曼娘還罷了,皓思皓玉這兩個小傢伙,哪會包什麼粽子,從兩人迫不及待的目光,安然就知道,他們肯定把包粽子當成新鮮的玩意了,不過也好,一家子在一起包粽子,這個端午過的才更有意義。

  安然喜歡這種一家子圍在一起的感覺,她小時候從未體會過,安家雖是廚藝世家,卻人丁稀薄,父親去的早,母親很長一段時間裡,都陷在失去父親的悲傷里無法自拔,也無暇顧及自己。

  爺爺事多,除了教自己廚藝之外,也沒多少時間陪自己,而且,作為廚子越到節假日一般越忙碌,所以小時候,安然就極厭惡過節,因為過節的時候,本來就空曠的家裡會更空,大多的節日都是自己跟林杏兒過的,她們互相陪伴,相互取暖,熬過了那段孤寂的歲月。

  但安然心裡仍然渴望那種健全熱鬧的家庭,偶爾看見別人一家團聚的qíng景,心裡都異常嚮往,總會忍不住想,自己若能融入其中該多好。

  若問安然這輩子除了當廚子還有什麼夢想,安然會說,她希望有一個熱鬧又幸福的家,如今真的有了,自然格外珍惜。

  見曼娘拿出了一隻jīng致的香囊放在嘟嘟身上,安然端詳了許久,不禁道:“你的手真巧,這荷包做的好看,不像我,是個手拙的笨婆娘。”

  曼娘笑道:“嫂子這話叫人聽了可要笑死了,做個荷包算什麼,若曼娘有嫂子的廚藝,哪還有閒工夫做荷包啊,嫂子不是手拙,是一心都撲到了做菜上頭,況且,會做針線的女人,不說京城,就是咱們府里就不少呢,可像嫂子這樣的厲害的大廚,咱們大燕可就一位。”

  安然掐了她的臉一下:“怪不得嘉言不言不語的xing子,都被你哄的天天帶著笑呢,這張小嘴著實叫人愛得慌。”

  曼娘臉一紅:“嫂子快別打趣了,曼娘倒不妨事,老爺的xing子,若聽了怕不自在呢。”

  安然笑的不行:“你就這麼怕他,我瞧他的xing子極好,斷不會跟你紅臉。”

  曼娘禁不住安然打趣,不禁道:“大哥才真疼嫂子呢,前兒我娘來了還說呢,瞧大哥對嫂子疼的意思,說是媳婦兒,倒跟親閨女似的。”

  噗……安然一口茶噴了出來,饒是老夫老妻了,小臉也騰一下紅了起來,不過仔細想想,安嘉慕對自己還真有那麼點兒對閨女的意思,總恨不能摟著她,抱著她。

  或許是因為年齡的差距,這男人對自己極為寵愛,卻也不大一樣,有時像個管東管西的爹,有時又像個護著自己的哥哥,有時幼稚起來,安然反倒覺得,他像自己的弟弟甚至兒子。

  一個男人在妻子面前,扮演了一個男人所有的角色,這大概是每個女人心裡可望而不可求的,自己的確非常幸運。

  妯娌倆正說著,皓思皓玉從外頭跑了進來,兩人滿頭都是汗,曼娘忙拉過兩人:“哎呦,這是往哪兒跑去了,這麼會兒就鬧了一頭汗,雖說端午了,讓風衝著回頭也要病了。”說著掏出帕子給兩人擦汗。

  安然瞧著這娘仨,心裡頗有幾分感觸,皓思年齡稍大些,也極聰明,臉上還有幾分羞澀不好意思,但眼的依賴也清晰可見。

  皓玉就更不用說了,才五歲,這麼大的孩子記憶剛成型,如果曼娘這個後娘當的不稱職,他會不斷想起親娘,這種記憶便會逐漸加深。

  反之,曼娘這個後娘如果當得好,五歲大的皓玉只會漸漸遺忘謝氏,小孩子別看小,卻最為敏感,他們會很快知道誰對自己是真好,誰對自己是假意。

  當然,不能說謝氏這個母親當的多失職,只能說謝氏跟曼娘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女人,謝氏千般算計,心腸歹毒,被貪心所累,謀奪安家的家產,不惜gān出這麼多喪盡天良的事。

  她自己或許潛意識覺得是為了兒子,為了給兒子得到更多的家產,為了兒子能永遠過錦衣玉食的生活,說穿了,她是為了自己。

  她嫁進安家這麼多年,安然不信,她會不了解嘉慕的xing子,以嘉慕的個xing,對兄弟的友愛,對侄子的疼寵,即便謝氏不爭不搶,也會錦衣玉食的過一輩子。

  但謝氏仍然gān出了這麼令人髮指的事qíng,是不滿,是貪心,貪心的人往往容易走入誤區,得了一點兒便宜之後,就開始算計更大的便宜,得了更大的便宜之後,便會瞄準全部,謝氏就是如此。

  或許是娘家的遭遇,一個心理扭曲的母親,讓她變成了這樣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貪心女人,但,造成她今天悲劇的最大因素就是不滿足,她永遠也不會滿足,安然相信即便得到了安家所有家產之後,她也不會滿足。

  她不停的算計,不停的要,卻吝於付出,明知丈夫的喜好,只要她下廚給丈夫做一頓最簡單的吃食,以嘉言的脾xing,也會記在心裡。可她自持身份,不肯放下身段,她自己吝嗇的不想付出,又怎能換來丈夫真心以待,無論愛qíng還是夫妻之qíng,沒有憑空而生的,都是這樣一點一滴積累起來,日漸深厚。

  而曼娘卻正好相反,她不吝於付出而且從不想回報,她愛嘉言愛的真摯而義無反顧,堂堂的尚書千金寧願做小,也要嫁給他,這不是任何一個女人都能做到的,她的心很真,對嘉言,對皓思皓玉,哪怕對嘉慕跟自己,都一樣,自從嫁過來,她就用一份充滿愛的胸懷去接受所有,愛屋及烏,只要是跟嘉言相關的,不管是他的兒子還是親人,她都泰然接受。

  並且,努力經營著自己的婚姻,如此真心的付出,自然會有回報,所以,她在短短的日子裡就擁有了謝氏數年不曾有過的幸福。哪怕是皓思皓玉,在心裡也會覺得曼娘比他們的親娘好。

  安然正在出神,忽的皓玉靠了過來:“大伯母咱們什麼時候包粽子啊?”

  安然笑了,點了點他的小嘴:“我們皓玉饞粽子了嗎,昨兒大伯母不是叫人給你送過去了嗎。”

  皓玉嘟嘟嘴:“娘不讓皓玉多吃,只吃了一個小的。”說著控訴的看向曼娘。

  皓思卻道:“娘不讓你多吃是怕你存食,而且,你哪是吃了一個,你吃了三個,別以為我不知道。”

  皓玉臉一紅,偷瞄了曼娘一眼,心虛的不行,瞪了皓思一眼:“愛告狀的都是壞蛋。”

  話音剛落,安嘉慕就走了進來,笑眯眯的道:“誰是壞蛋啊?”

  皓玉仿佛看見了救星,一下撲了過去,安嘉慕抱起他打了個轉才放下:“皓玉跟大伯說,誰是愛告狀的壞蛋,是不是哥哥?大伯替你罰他好不好?”

  皓玉一聽要罰,嚇了一跳,忙擺手:“不,不是哥哥,是皓玉胡說的。”鬆開大伯的手,過去拉著皓思跑了。

  安然白了他一眼:“你逗孩子作甚,瞧皓玉嚇的。”

  曼娘道:“大嫂,大哥是教皓玉明白道理呢。”

  安然:“才多大啊,就教這些,得了不說了,正好你回來,一起包粽子吧。”

  曼娘倒嚇了一跳,忙道:“大嫂,包粽子有曼娘呢,何必勞動大哥。”

  安然笑了起來:“你嫁過來的日子短,不知底細,他的廚藝也不差呢,再有,憑什麼他們男人就等著吃啊,有道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沒有白吃粽子的理兒。”

  曼娘愕然。

  安嘉慕笑道:“既如此,今兒咱們不如效仿廚藝比試,在咱們府里也辦一個包粽子比賽如何?下人都能參加,前三獎銀子。”

  安嘉慕一句話,兩府可是亂了,人人都知道大老爺最是大方,既說前三獎銀子,一準少不了,這可是想不到的橫財,不到一會兒花園裡聚集了兩府好幾十口人,僕婦,丫頭,小廝車,把式,看大門的,除了當值走不開的,都跑了來。

  皓思皓玉這個高興啊,哪見過這麼大的熱鬧啊,兩人眼巴巴望著大伯,盼著大伯一聲令下,看這些人包粽子。

  偌大的水榭里已經擺了兩大溜長案,上頭有包粽子的各種食材,江米,小棗,蜜棗,蛋huáng,火腿,ròu丁……不分南北,只要是能包粽子的材料應有盡有。

  曼娘心裡也異常興奮,在尚書府這麼多年,過得都沒在安家幾天有趣,她終於明白為什麼大哥大嫂不樂意出門,天天膩在一起,感qíng反而越來越好,就算簡單的柴米油鹽也能過得這般有qíng趣,還出去做什麼。

  安遠相當能gān,很快就把男女分成了兩組,畢竟讓粗手粗腳的大老爺們跟一堆婆子丫頭比,不用想,也知道結果,所以徵求了大老爺的意思之後,分成了男女兩組,男的一組有二十六個人,女的一組相對少些,只二十個人。

  比賽的規則相當簡單,就是誰包的多誰勝,不過,安遠也提前說明了一下,不要求包的多像樣兒,但也得差不多了,至少不能漏米。

  男的一組先比,安遠cha上香,言明以一炷香為限,說了聲開始,就見二十多個老少不一,一個個手指頭都跟棒槌一般粗的漢子,捏著捏著粽子葉開始包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