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趁袁紹病要袁紹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了公孫瓚質疑的一聲後,趙雲仍是如常的站在哪裡,並未有任何的侷促之意。公孫瓚見自己一句話問出,而趙雲似有被問啞之意,一時不說話,心裡也是一怒,暗笑原來果然有這件事情,便要看趙雲如何向他交代。

  「怎麼,你是無話可說了嗎?還是自己承認了?」

  公孫瓚嗓門本來就洪亮,只是在這時他刻意將之壓低了些,反是顯得有了沉悶之意,瓮聲瓮氣,聽來很是難受。本以為,趙雲這下啞巴了,不想趙雲不動聲色的抬起臉來,仔細的盯著公孫瓚的眼睛,一字一字道:「公孫將軍說賊人此前劫營是為找末將,末將一時沒有回答,並不是末將無話可說,或者是承認什麼。只是末將在想,賊人劫營,還特意來找末將,末將實在是不明白,何以賊人會這麼做?當然,如果當真有這件事情,以末將來看,無外乎一點,或許他們來找末將,只因浮陽一戰時,末將突然闖出,將公孫將軍你從他們手中奪走,故而……」

  公孫瓚聽到這裡,老臉上便是一紅。浮陽一戰,本來前半場打的十分漂亮,將袁紹攆出了浮陽城,然而他在追擊途中,偶然遭遇陳諾一部,最後弄得非但沒能堵住陳諾,且還差點為陳諾身邊護衛典韋將他給活捉了去。此一戰,對於公孫瓚來說是莫大的羞辱,公孫瓚最是不願意提起。此時,趙雲突然說出,他老臉上如何掛得住?當然,對於賊人當晚來找趙雲一事,本來也是捕風捉影的事情,所以他也只是隨口一問,如今反因此事將自己的『醜事』也給揭了出來,公孫瓚自然極是尷尬。趙雲不說下去,是在留面子給他,他當然明白。而就趙雲這前半句話,他也能了解得出,他的意思無非是說,賊人之所以特地來找他,那是因為趙雲當時『露臉』了,且從他們手中救走了他,這讓賊人心裡很是不爽,故而當晚出營將矛頭直指趙雲,要找趙雲麻煩。雖然說這種可能實在是夠勉強的,但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所以還算得是說的過去,公孫瓚也只能是這麼理解。

  當然,此時的公孫瓚斷然是不會想到,趙雪來找趙雲,那是妹妹找哥哥,並不是趙雲口中道出的原因。而公孫瓚之所以不再繼續追究,大概也是因為以他的了解,趙雲的解釋是完全合乎其理的吧。他見趙雲識趣的將話及時給斷住,心裡也是跟著一松,方才尷尬的一點頭,說道:「這樣的話也是有可能的,想來賊人並不認識將軍你,突然冒險來找將軍,實在是說不過去。他們之所以貿然闖我大營,大概也是將軍你說的原因吧?這件事情我們暫時撇下不說,可我還有一個問題,也是在當晚上,我想問你,當時賊人突然殺出來,我中軍失火,將軍你又在哪裡,可有無出營救火?」

  說到中軍失火,其實還是趙雲的傑作。當然,面對公孫瓚的發難,他趙雲仍是努力保持著鎮定,無有一絲的慌亂,他看了公孫瓚一眼,方才不徐不疾的向公孫瓚一搖頭,說道:「失火之時,末將仍在帳中。」

  趙雲這話倒是沒有一絲的破綻,要知道,雖然中軍失火,若是沒有公孫瓚的命令而任意走動,不免有『趁火打劫』的嫌疑,所以趙雲的回答是毫無破綻,就連公孫瓚也不得不內心嘆服一聲,嘴上卻道:「趙將軍你這麼回答,難道就不怕我治你罪嗎?我軍失火,你不出來救火,卻在自己帳中幹什麼?」

  面對公孫瓚的質疑,趙雲仍是不慌不忙的回答:「中軍雖然失火,但我身為偵騎,在沒有將軍你的命令之下,自然是不能任意走動的;所以中軍起火時,末將仍是在左營所在之地,呆在自己本帳之中,不知有何罪之有?」

  趙雲將話都說到了這一步了,公孫瓚也不好再刁難於他,方才是哈哈一笑,向他一點頭:「想不到這些趙將軍你也懂得,難得難得!趙將軍你說得不錯,在沒有本將軍的嚴令之下,若然在起火之時,任意走動,本將軍如何知道你是真心救火,還是想要趁火打劫?不過,趙將軍你說你在本帳之中,可是一直都在?還是……只是一時?我怎麼聽說,當晚上,趙將軍你在火勢熄滅,賊人退出之後卻失去了蹤跡,並不在本帳之中,你能告訴本將軍,這又是怎麼一回事情?」

  這些情報都是下面一總報給公孫瓚知道的,是以公孫瓚這才向趙雲接連問難。而心思縝密如趙雲,在出營之前,自然是做了巧妙的安排,雖然公孫瓚責難,仍是沒有顯一絲的不安。聽公孫瓚這麼一問,趙雲仍是不動聲色的向公孫瓚回道:「中軍失火,連帶驚走了不少的馬匹,末將身為偵騎一部,平時靠的就是馬匹的腳力,若然不能找回,第二日如何面對公孫將軍?」

  這句話倒是不假,當晚雖然是中軍失火,但差點綿延到了趙雲所在的左營,並驚走了不少的馬匹,這件事情應該是好多人都曾『目睹』的,所以趙雲的回答完全沒有破綻可尋。不過,要說這火都是趙雲點的,那驚走的馬匹果然是自己『走』的嗎,這似乎也只有趙雲一人知道了。而趙雲,也就是借著這個機會,出營去了。當然,當趙雲秘密見了趙雪回來之後,不但是帶回了自己放在外面的馬匹,且還將那些驚走的馬匹都找了些回來,是以此事就這麼過去,並沒有人懷疑。不過,趙雲離開那麼長一段時間,這在事後的『調查人員』看來,頗為不尋常,故而也報到了公孫瓚這邊。

  公孫瓚接連向趙雲發難三次,次次都被趙雲給擋了回去,心裡自然不爽。當下,他又找人進來,向他詢問當晚失火走失馬匹的事情,那人倒是沒有隱瞞,向公孫瓚一點頭,確認了此事。公孫瓚聽來,方才是老臉一紅,看來,他今兒是無法難倒趙雲了。不過,要說因為每個問題都得到了趙雲親口回答,而毫無破綻可尋,他就這麼放過了趙雲,似乎又不是那麼一回事情。如果說,他先前一刻還有將趙雲放在身邊做保鏢的意思,但在這一刻,他的那點心思也給全都抹殺了。

  在他看來,趙雲雖然將這些『疑點』都一一解釋清楚了,不過,本性使他仍是無法完全相信,總是覺得哪裡不對勁。當然,問不出來是一回事情,相不相信又是一回事情,是以,剛才的那點念頭,也因為內心無法完全釋然,故而又即打破。得到趙雲的回答後,他既然一時間沒有更多的證據證明趙雲是在跟他撒謊,而他又不能放心用在身邊,是以只能是假裝滿意了趙雲的回答,而沒有更多的話來安撫他,只是向他一點頭,讓他先行下去了。

  他這邊,眉頭凝結起來,暗暗想道:「趙雲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子,賊人就算是因為怒他將我救走,這才殺進營來,可他們又是怎麼知道趙雲之名?又是誰告訴他的?或是……這件事情趙雲他到底向我隱瞞了什麼?哼,這小子不會以為他巧舌如簧,便想就此哄騙過我吧?若我就這麼輕易相信了他,豈不是叫他小覷了我?」

  公孫瓚暗暗想到這裡,拳頭一捏,拇指壓在食指上,發出啪啪聲響。他眼睛一轉,就要吩咐下面來人,安排人監視趙雲。然而,也就在這時,那廳外又奔進來一探子,向公孫瓚一拱手,隨即在公孫瓚耳邊悄悄的說了幾句話。公孫瓚聽來,老臉上一紅,眼睛裡愉快的光芒再也掩飾不住,不禁是哈哈一笑,問道:「果然有此事?」

  探子連連向公孫瓚點頭,又即在他耳邊補充了幾句。公孫瓚在確信了後,方才是紅光滿面的點了點頭,捋須思謀了片刻,一揮手讓他下去,叫他繼續偵探南皮城的動靜。袁紹安排呂威璜,準備出其不意的大敗公孫瓚,最後不想因為一個趙雲的出現,將呂威璜斬殺,遂使得袁紹之計破滅。眼看到如此局面,袁紹他實在是不甘心,乃至臨陣吐血,回了南皮城。這件事情公孫瓚在探子來之前自然是不知情,他還以為袁紹突然退兵,單單是因為一個呂威璜,不想還牽扯到袁紹吐血昏厥過去的事情。此消息一旦被公孫瓚這邊知道,公孫瓚自然是心裡大喜,暗道南皮城外一戰後袁紹便沒有露面,敢情是因為這個緣故。

  公孫瓚左右一想,既然袁紹吐血暈厥,一直未出,說不定是一場大病,他這裡倒是可以趁袁紹病要袁紹命,故而立即又召集麾下人等,商議對南皮城再次展開攻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