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章:賊將首級在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各路告急,相繼傳到了公孫瓚這裡,公孫瓚此時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但他很快想到了一個問題,向部下們質疑:「據先前所報,這袁紹出城時,隨袁紹一起出城最後不知去向的各路賊兵前後加起來也不過數千的樣子,就算是他們此時殺回來,那也是一股股的散兵,如何會有你們說的那麼多?我就不相信他們出去這么半天功夫就搬到了救兵,如你們此時傳回來的消息,好像賊人加起來有個幾萬人馬似的,那麼他們的人馬又是從哪裡來的?」

  公孫瓚這麼一發問,也的確是問住了眾人。是啊,南皮城總共不過數萬人馬,單單與他們對峙在城外的就有兩三萬了,剩下來的當沒有多少啊,如何後方會出現成股成股的賊兵?若每一股按數千算,那麼袁紹的兵力實在是不小啊,若他有這麼多的兵力,為何早不拿出來,此時才用呢?更何況,這數萬人馬也不是一股小數目,目標如此之大,要想躲過他們的眼線恐非是容易的事情,而他們來時不為他們偵騎所知,也實在是蹊蹺。

  後方傳來的戰報撲朔迷離,公孫瓚心底雖然焦急,但總算是沒有完全亂住陣腳。他這裡,不顧眾人的解勸,當下命令公孫范領著身邊僅剩的五千扈從,奔向後方增援。公孫范領了公孫瓚的命令,當下就帶著人馬往後撲殺了上去。而戰場這邊,袁紹雖然是身處亂軍之中,但對於公孫瓚一方所發生的細小變化感觸到了。他故意找了座高丘仔細觀察著公孫瓚那邊的舉動,他眼看著公孫瓚身邊的人馬幾乎都被調走了,也知道是他後方出了問題,也就是他所派出的人馬終於有個動靜。

  不過他還是得佩服公孫瓚,在此緊要關頭,他公孫瓚居然是沒有立即將前方的人馬叫退,好像跟沒有發生任何事情似的仍是繼續著戰鬥。不過此時的公孫瓚他如果不這麼做,而是貿然行動了,只怕他這一動,他這邊也早已經亂了,再加上後方的動靜,也必是慘敗無疑,所以公孫瓚的作法還是可取的。

  袁紹勒馬按劍,心裡道:「公孫瓚啊公孫瓚,縱然你是百般機靈,但你又怎能輕易分辨得出,在你身後的到底是數千還是數萬?說數萬,我派出的人馬本不過那麼多,就算想要找援兵,一時哪裡去找?道數千,可又說不過去啊,在你後方的,你們所遭遇的每一股兵馬,少說也有個數千吧,可這麼一加起來,起碼就是萬數了。到底是數千還是數萬,你們只怕是糊塗了嗎?其實若我城外還有數萬人馬,我袁本初還可能窩窩囊囊呆在南皮城任你公孫瓚宰割嗎?要說起來,當然不過是數千而已,不過我是讓他們出城以後再按照我的吩咐,將人馬都集中起來,擰成一股繩,群起攻擊於一處,等到賊兵來救了,再去攻打另外一處,如此迴環相擊,處處點菸放火,他們自然也就猜不清楚襲擾他們的到底有幾處人馬。哈哈,想來你正是有此迷惑,這才一時不知所措了吧?看到你手忙腳亂到處派兵四出撲火的樣子我就覺得好笑。哈哈,看來我袁本初此一計當真是高明!一旦賊人弄不清楚我後方之勢力,而前方的人馬又是糾結在此處一時不能自拔,則他久戰下去必然愈發疑惑。如此,也就是我出手還擊的最好時機。」

  「不過……」袁紹想到這裡臉色突然凝重起來,「我後方出擊的人馬本來不多,講究的是配合,若是哪一路出了問題,則將功虧一簣,這也正是危險之所在,希望不為賊人所覺才是。」他心裡雖然這麼憂慮著,但一想到公孫瓚為了這次勝利,幾乎聯合黑山將人馬全都擺在了這裡,後方當不會有什麼阻礙的勢力出現,所以袁紹這麼一想又即放心了。

  袁紹他為了這次勝利,那是不惜以身來做誘餌,所以此一戰對他來說,那是翻身之一仗,在他看來極其之重要。然而,他的想法固然是好,可惜未免是一廂情願了。公孫瓚那邊,公孫范親自帶著人馬撲殺上去,然而,賊人十分之狡猾,眼看賊勢浩大,連忙是將人馬撤了出去。公孫范一看,還道賊人是怕了他,心裡自然是好不愜意,以為這邊安定了,便即率領人馬望他處撲去。然而,這一次,他還沒有來得及出擊,半路上就被先前那支敗走的人馬從後猛然殺了上來。公孫范不及抵擋,被這支人馬殺得大敗,倉惶而退。

  公孫瓚看看公孫范狼狽而來的樣子,心裡也是十分之震驚,難道後方賊人如此之浩大?公孫范也沒有看清楚半路截擊他的跟先前他所擊退的是同一路人馬,只道處處都是賊兵,形勢已經到了十分之危險關頭,所以請求大哥公孫瓚快快撤兵,遲則生變。在公孫瓚看來,如果他從弟公孫范的話都不可相信,那軍中還有幾人的話可信的?本來躊躇不定的心,在這一刻也不得不定了下來。公孫瓚手按了按佩刀,望了望眼前的戰場,不由得重重的嘆了一口氣。

  在他看來,如此大好的局面,居然再次被袁紹給算計了,他想要最終贏得袁紹,是何其之難?對於將來,公孫瓚也開始迷茫了。然而,此時迷茫還不夠,如今後方有賊兵即將殺來,而他前方的人馬一時又未能調停回來,他現在要做的,就是趕快下決定,是繼續保持攻擊,還是將人馬就此撤回來?部下們都等著他的答覆,而公孫瓚,一刻也不能再猶豫,再耽擱了。

  猶豫不起,更耽擱不起。然而,也就在這時,公孫瓚的後方再次發生了變化。有偵騎向公孫瓚飛奔而來,傳來了一個好的消息:「報!公孫將軍,後方賊人,後方賊人敗走了!」「什麼?」公孫瓚以及眾人,都以為自己是聽錯了。賊人來勢如此之浩大,數數那麼多的人馬,怎麼可能說敗走就敗走呢?公孫瓚等人自然是不敢輕信。

  公孫瓚身後,一騎白馬當先,數十騎騎兵在後,如一窩風似的向著這邊奔來。來將是誰,公孫瓚不可能認不出來:「又是趙雲這小子?」只見此時的趙雲手上拎著一顆血淋淋的腦袋,扯馬奔到公孫瓚近前,向公孫瓚一見禮,高聲說道:「後方賊軍業已敗走,今賊將呂威璜首級在此,公孫將軍可查驗!」呂威璜是袁紹部下將領,公孫瓚也是數聞其名的,沒想到今兒會被趙雲輕易斬於馬下。

  公孫瓚尚未說話,他旁邊公孫范盯看了良久,也是認了出來,連忙跟公孫瓚說道:「大哥不錯,這人就是賊將呂威璜,剛才與小弟還有匆匆一面,可惜小弟不及,反被他殺得大敗。」公孫瓚卻是沒有理會他,鼻子一哼,看向趙云:「是便如何?但這呂威璜不過是後方眾多賊將首領之一,你殺了他一個,如何就敢說賊兵都撤走了?可是在誆我?」

  趙雲連忙拱手道:「云何敢誆騙將軍,將軍若是不相信,可速派幾路人馬查看。」公孫瓚半信半疑,一時沒有說話,倒是公孫范急於證實,連忙派出了數股偵騎,結果查探過來的消息都是一樣,後方賊兵消失沒有蹤跡。公孫瓚聽來,方才是小小的松下了一口氣,但一想到賊兵明明有萬數的樣子,如何被趙雲殺退一路,其餘各部都是不見了?

  別人可能不知道,但趙雲卻是一直身在外圍,對於袁紹一方的舉動反是看得清清楚楚,正所謂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吧。也正是因為趙雲看清楚了情勢,眼看袁紹以一路兵馬四出來滋擾公孫瓚後方,以至將公孫瓚後方鬧得不成樣子,他這才沒有經得公孫瓚允許,貿然帶著數十騎人馬殺了出來。一旦斬殺了對方頭領呂威璜,眾賊也就先後退了,而他也就帶著呂威璜的腦袋來公孫瓚了。公孫瓚前後聽趙雲說來,方才是恍然大悟過來,也不及稱讚趙雲兩句,倒是大罵起袁紹的卑鄙來了。

  他身邊,公孫范立即提醒起公孫瓚:「大哥,他袁紹不是想要以呂威璜來惶惑我等嗎,如今呂威璜首級都被我們砍了下來,只用挑到他軍中,讓袁紹看見,我看袁紹他還如何鎮定得下去?」被公孫范這麼一提醒,公孫瓚也立即是眼前一亮,喝令左右取了呂威璜的腦袋,高挑在槍桿上,駕著馬,一路飛奔向袁紹軍中,且一路還高喊著賊將呂威璜首級在此,倒是頗為壯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