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章:曹操起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只他在府上也沒有多呆,心裡還想著徐州那邊的近況不知如何了,不想就有從徐州開陽來的探馬,向陳諾稟報了徐州最近的消息。

  原來,高順臨危之際受陳諾之命,相助臧霸於開陽,等到將開陽保住了,本是要回來的,但又因為開陽城再起風波,陳諾不得不將他繼續留下的同時,還將陳榮也調派了過去。有他二人相助於臧霸,想來開陽也不會出太大的紕漏,奈何不久之後,狡猾如陶謙,不但沒有被闕宣激怒,且回兵後不久立馬與闕宣結盟,兩家同起兵馬,再次圍臧霸於開陽。

  這之後,臧霸因慮開陽之將來不知該如何時,幸有高順出一挑撥離間之計,讓臧霸手書數言與闕宣,心想就算不能令闕宣退兵,亦讓其有愧於他,以好做進一步的安排。而這之後,陳榮拼死出城送信,將信函射入了闕宣軍中。本來,若是在平常情況,憑一封書信就能教對方思路動搖,那是難之又難的事情,然而,這件事情卻因為一個小小的意外得到轉機,且一下子就成了。

  陶謙與闕宣起兵之初,本來是答應闕宣要給闕宣相應的好處的。但陶謙老狐狸狡猾過了頭,以為只要掐住闕宣糧草根源,不給闕宣及時補充糧草,闕宣自當聽命他任意擺布,而不敢有一語。然而,他何曾知道,他這麼一做,反而是激怒了闕宣。再加上,闕宣在起兵一事上本來就覺得自己有愧於老朋友臧霸,因此兩相權衡,最後乾脆拍拍屁股走人,準備先回沛國,將沛國打下來,以好與下邳勢力連成一片。

  只是,他走是真的走了,但最後卻改變了目標。

  陶謙因為闕宣突然的不辭而別,心裡著實不爽,欲起兵襲擊於闕宣背後,以了此帳。然而,他的憤怒立即被劉備勸住了。劉備有比他更加遠大的目光。於是,劉備就勸陶謙,既然事已至此,只能的將計就計。當下與陶謙訴說一番,讓陶謙騙闕宣去攻打任城,這樣一來,變不利為有利。到時不管闕宣到底能不能打下任城,反正都是對陶謙百有利而無一害。

  想來闕宣若是因而僥倖成功了,占據了任城等地,則是其西面一門戶,可用之抵擋曹操兵鋒;就算是失敗了,那也不打緊,大不了讓闕宣跟曹操拼個你死我活,他好撿現成的便宜,此為驅虎吞狼。陶謙這麼滿打滿算,又為了取信於闕宣,故意聽從劉備意見,忍痛割愛,將之前答應給闕宣的糧草衣甲等全都送給了闕宣。

  而闕宣,被關羽攆上,又聽他一囫圇的反勸,也立即被他給蒙住了,心裡還道陶謙給他糧草簡直是助其成事,心裡暗暗高興著。闕宣這邊,打發走了關羽,二話不說,立即是調回頭來,擁著數千大軍,一路徑奔任城而去。還別說,起先時,闕宣頗為順利,一路攻下數城,兵鋒直指任城城下,莫有能擋者。

  本來,這任城乃是兗州地盤,曹操身為兗州牧,管理兗州一州軍政之大權,哪裡由得闕宣胡來?就在闕宣兵犯兗州之際,曹操也早已聽到了這個消息。要是以曹操的脾氣,他敢來犯,他一定是要將之碎屍萬段的。然而,曹操其時也是頗為無奈,一時間根本騰不出手來對付闕宣。雖然說,在這之前,曹操因為百萬黃巾進犯兗州,將劉岱殺了,州人迎奉他為兗州牧,他也趁機奪了兗州大權,並一面向他的當時老大哥袁紹知會了此事。然而,他這之後破黃巾,收拾黃巾為青州兵,一是需要時間;二來,他剛剛接手兗州不久,許多州務需要時間處理;三來,又因此是冬季,起兵不便,一時難以籌措。有此三方面原因,所以曹操雖然得到『違天子』闕宣起兵的消息,但一時間亦是無可奈何,只能是暫時由將著闕宣去。不過任城乃是兗州重城,不能不守,他一面調派兵馬,一面急遣大將夏侯惇為帥,讓其震懾任城。

  然而,闕宣一路勢如破竹而來,周圍官吏因為曹操不能及時出手,以為不能自保,走的走,降的降,被闕宣一時間得勢。闕宣也因此不把兗州人物放在眼裡,想到關羽臨走前曾道任城有糧,他也是急不可耐,當下不及整理後方兵馬,直接殺奔任城而來。可憐任城太守不及整備,因風聞闕宣之厲害,不戰又自走了。這樣,在夏侯惇到任之前,任城已為闕宣所奪。而夏侯惇,手上兵馬無多,他的責任又是在於整備任城軍務,以懾任城。如今任城都丟給了賊子,他這裡也沒有辦法了,直接回了曹操這裡。

  闕宣下任城,報到陶謙這裡,陶謙也是傻眼了。其實,陶謙因為冬季出兵,在路早已染上了風寒,在闕宣攻打任城之際,他一直臥病在榻,也並沒有向開陽發動倉促進攻。就這樣拖將下來,陶謙還本以為將養些時日,風寒會漸漸好的,只沒想到愈發的重了起來。群下等因為天寒,加上陶謙病重,有勸陶謙就此退兵,明年再戰的,但陶謙不甘心,故沒有聽從。只是臥病在榻的陶謙他也沒有想到,本以為打發闕宣去任城,讓他送死的,現在到好,當他聽了闕宣得勢的消息,除了驚愕,也有了另一番打算。

  說起來,陶謙雖然身為徐州牧,但他也並不滿足於一個徐州,他還一直垂涎著兗州土地。只是,他有心,卻並沒有這個機會。在此之前,他聽說了兗州刺史劉岱的死,本以為機會到了,可趁機插手兗州,卻不想因為袁譚進兵青州,他考慮到唇亡齒寒的關係,這才暫時罷兗州於不顧,轉而與公孫瓚聯手。而這之後,又因為出了臧霸這一檔子事情,他被迫回到徐州,自然更加沒有機會插手兗州了。後聽說,曹操領了兗州牧,那是恨的牙痒痒的,卻也沒有奈何。更何況,在這之後他曹操又擊破了百萬黃巾,聲勢大振,他聽說後,膽量一下子小了,對兗州更加不敢妄想了。

  他本以為,如曹操這般牛的人物,連百萬黃巾都輕易收拾了,想來是難以對付了,對於之前錯失的良機,那也只能是長吁短嘆,無可奈何,再也不敢指望拿兗州了。然而,當他聽到闕宣以區區數千的人馬居然就能深入兗州腹地,這下子,他的思維也一下子活泛了起來。難道,曹操只是徒有虛名?難道,這百萬黃巾被曹操收降,只不過是因為一時的運氣?想到這裡,他的心開始無處安放起來。如果說在這之前,他騙闕宣去任城,只不過是為了讓他做個守門先鋒,現在,他因為闕宣的得勢,野心也開始蠢蠢欲動了。

  既然闕宣數千人馬都能攻到任城,他要是出兵,情況會是怎麼樣呢?當然,他也知道,他開陽還有一個眼中釘臧霸沒有除掉,此時再貿然插手兗州,也實在是不智。但他始終割捨不下這塊肥肉,最後沒奈何,決定抽派出一支兵馬出來,讓這支人馬明打著幫助闕宣的旗號,實際上則是分兗州這一杯羹,不想闕宣一個人坐大。

  當然,他徐州事情還尚未料理完,此時又貿然派出人馬『相助』於闕宣,群下多數有不同意的,紛紛勸陶謙不要這麼做,甚至連劉備也很是不同意。但此時的陶謙一旦看到兗州有機可乘,哪裡肯輕易鬆手,當下不管群下反對,讓曹豹領了一支五千人的部隊相助於闕宣。曹豹本來就看不慣劉備,他見劉備不同意,他就故意支持陶謙,如今陶謙調派他去,他當然是樂意之至。

  爾後,曹豹領著人馬去了任城,與闕宣會合。闕宣本來就不想陶謙插手兗州,此時被他的無賴之舉也是弄的沒有辦法,任由其駐紮在了城外。而這之後,曹操因為闕宣占了任城,又聽說陶謙也插手了此事,再好的脾氣也忍不住了。他可以無視於闕宣,但不能無視於陶謙。闕宣不過是個流氓天子,他不怕,可以慢慢騰出手來對付他,但陶謙不行,陶謙既然是徐州牧,焉能插手他兗州之事?帳下人等聞之,無不為之惻然,紛紛請求帶兵匡復任城。

  曹操其時也已經是騰出了手來,他之所以暫時不出手,也只因差了士氣這一層了,以為天寒緣故,只怕難以調動大軍。等到眼看著諸將的情緒都被調動了起來,當下也是心喜。他這裡,也立即整備了兵馬,從東郡起兵三萬餘,一路兵發任城,誓欲誅『違天子』,殺助紂為虐的陶謙,聲勢頗為浩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