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九章:麴義雙刀戰賊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麴義手中的長槍橫掃二十餘賊子,終於因為出手太重太疾,被敵人肩甲掛住,一時拉不出來,氣勢為之稍挫。又見左右賊騎趁機舉槍揮戟四殺而來,全都往他身上招呼著,麴義怒了。

  他長臂一震,手腕微抬,被他手中槍矛攢死的賊人隨之身軀拔起,脫離馬背。在麴義怒吼聲中,賊屍也已被他輕而易舉的摜舉了起來。

  啪,在賊騎一個個瞪眼的當兒,麴義將賊屍向後一舉,又猛的向前一摜,欲要將其丟擲開來。本來以他這股雄渾的氣力要想將這累贅甩開也非難事,只是他手中長槍槍桿畢竟是木製,又經過剛才一陣憨殺,哪裡還經得住如此的折騰,槍從內而折,眼看也使不得了。不得,麴義只好順手將手中斷槍連同賊屍也一併遠遠的拋擲在地,砸起一地的塵埃。

  他手中長槍沒了,但好在腰間有一把佩劍,馬腹邊還掛有兩柄短刀。

  佩劍畢竟裝飾大於實用,要想拿來混戰畢竟是太過兒戲了些,也不稱手。麴義出身西涼,精於使用各種武器,既然長槍不能用了,佩劍也非佳選,不得雙手齊出,將兩把短刀拔在了手裡。

  要說起短刀的使用,麴義還是從羌胡那裡習得的。

  前面說了,早在來冀州之前,他麴義可一直是在西涼那邊混的。在久與羌胡的作戰中,麴義也是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從羌胡那邊學了一套對付騎兵的法子。故而在廣川城外,眼見公孫瓚三千白馬義從追至,他敢將手下的步弓手都交給陳諾,也並不是他敢於冒險,卻是有實戰經驗的。

  眼前,在馬背上酣戰若是沒有稱手的長兵器,那絕對是要吃虧的,而賊人,可多是騎兵啊。既然他手中長槍已折,不得已,看來也只能利用短刀進行步戰了。

  麴義手中長槍一旦拋開,那些從左右殺來的賊騎也並沒有因為他的這一舉動而稍停下來,眼看長槍大戟就要加諸其身了。麴義畢竟是悍將,在拋槍的前一刻,眼睛早已經瞄準了馬背兩邊的那兩柄短刀,嗤嗤聲中,短刀脫鞘,光芒四射。

  雖然猛然射出的刀光稍稍刺激了一下周圍賊騎的眼睛,也使得他們的攻勢頓了頓,但他知道,他自己就在垓心,已是眾矢之的,再不脫身就來不及了。他雙刀在手,能擋得住前面也未必能擋得住後面啊,沒奈何,麴義眼睛一轉,有了。

  他持刀在手,甲冑在身,肩披戰袍。

  戰袍,被麴義輕輕一扯,已然脫離肩甲。在麴義手中,戰袍如水一般被他舞動著,水雖然柔弱,但卻能承受各種打擊。那些攢刺而來的槍戟加諸其上,不但沒能很快的突破這層阻礙將刃戟刺入麴義的身體裡,反如泥牛入海,力道全都被卸了。

  當然,這戰袍如金蟬的殼兒一般,正是助麴義他脫險的工具。

  就在眾人槍戟亂入麴義的戰袍之中而被戲耍得一時不能深刺猛斬,也無法回奪時,麴義早已經將袍一卸,身子往馬下一鑽,彈跳而下。當然,以戰袍之力也只能是困得眾賊騎一時,等到各騎發一聲喊使力往下斬壓時,麴義雖然脫離了危險,但他的坐下騎卻並沒有他那麼好的運氣了,被眾賊騎亂槍亂戟給斬殺了。

  麴義被濺了一臉的馬血,身子上下也是沒來由的隨之顫動。雖然在他人眼裡馬駒不過是一個畜生罷了,死也就死了,但好歹此馬陪伴了他出生入死了數戰,算得是他的好『戰友』了,更何況馬通人性,麴義平時更是頗為愛惜,眼見愛駒被殺,如何不心痛?

  麴義大吼一聲,身子上竄下跳,如瘋了一般揮刀砍殺賊騎馬腿,眼見著片刻間就有數賊相繼落馬。

  麴義身材短小而精悍,一對短刀持在他手裡卻是相得益彰,再加上他此刻沒頭沒腦的酣戰之態,也當真是威風八面,所行披靡。

  剛才那些圍上來的槍騎,眼看就要將麴義攢殺在馬背上,不想讓他借著小小的一張戰袍使了個金蟬脫殼之計給逃脫了。只是他們吃驚還來不及,想要找出麴義,不想坐下馬張嘴猛嘶,身子猛的前傾,想要扯動韁繩挽住後頹之勢也已經來不及了。隨著馬匹前傾,那些在騎上的甲士在驚呼聲中倉促而不及,紛紛的跟著落馬。而落下來的,不是被其他馬匹衝上誤踩誤殺了,就是被迎面而來的那把短刀加諸於項伯之間,腦袋都被人家給搬了去了。

  麴義,連同他的那些僅剩的一些士兵都被賊人團團圍困在了垓心,那些數倍於他的賊人,自然只用將圈子好好的圍住,也就不怕他逃了。而在外圍,『鄒』字旗下,那個騎胯著黃驃馬的漢子,滿臉堆積著抹之不去的殺伐之氣,似乎對於自己的那伙騎兵沒能迅速的將麴義拿下而憤怒。

  他就是這夥人的主將,姓鄒名丹,公孫瓚部下將領,善於騎射。

  眼看在無數槍戟之下的麴義不但虎口逃生,且一旦跳在地上,手持一對短刀且能縱橫自如,如魚得水,殺伐更加果斷了,不免讓人納悶。按理說,步兵對戰騎兵,那是天生的劣勢,若沒有好的武器,休想占得便宜。可眼前這個短小精悍的傢伙,手持一對短刀在長槍大戟下非但沒有顯出任何的劣勢,反而是越戰越勇了,真是怪哉!

  鄒丹仔細一看,也即明白了。哦,知道了,騎兵優勢在於衝擊,他部下騎兵雖然多,但畢竟是憨殺了許時,再大的優勢也損失殆盡了,如何還能盡情發揮?更何況,眼前這人分明是個悍將,而一旦得勢也不知不覺的帶動了周圍他的那幫部下,一個個跟著學他砍殺馬腿然後再衝上來結果他人性命,若再這些繼續殺下去,有多少馬匹任他宰殺的?

  鄒丹一動,立即是讓人揮舞手中令旗,讓騎兵稍退,步兵殺上。

  手持刀盾長槍的步兵,在令旗的揮動下,如沙子一般往裡面不斷的滲入。本來騎兵一退,麴義和他的那幫部下稍稍匯集,也一下子感覺到了壓力的頓減,還以為賊人就此罷休。只是他們哪裡想到,那些久在外圍的步兵因為得到了稍稍的休整,此刻力氣稍稍恢復過來,而一旦換回那些疲敝的騎兵,以逸戰勞,麴義等人的壓力也就徒然的上升了。

  短刀在對付騎兵、砍殺馬腿上有效果,但面對賊人平舉的長槍大盾,也就很難占到優勢了。但好歹麴義所部慣於步戰,劣勢也不是那麼明顯,再加上他們的主將麴義是個不怕死的主兒,此刻砍殺起來跟瘋了似的,在麴義的帶動下,士氣也是自然而然的上升了。

  所謂困獸猶鬥,鄒丹也算是真正的理會到了。本來以他數倍於敵的人馬,以為在數個會合後就能結束的戰鬥,沒想到拖到了現在,這是鄒丹不能接受的。

  他回身問了那些有識得的,知道此人正是袁紹部下悍將麴義,也是不由的一笑。此一戰,算是讓他見識到了麴義的勇猛了,但這又能怎樣,他還不是即將死於我手?

  他此時所處的地形極其有利於觀察戰場的狀況,眼看著麴義帶著他身邊的那些僅剩的人馬迎頭向他這邊殺了過來,他額上青筋抽動著,嘿然一笑,取過了一張勁弓,一支四棱羽箭。

  弓在手,將箭搭於其弦之上。控弦拉箭,臂力所張,目力所視,箭出如風,當著麴義的胸口直射而出。

  本來以他平常的發揮,這一箭射出,必然能夠當胸將麴義射倒。但還是出了點小小的意外。就在他張弓拉箭時,也最是精力集中的當兒,他這一箭尚未射出,卻張耳聽到了不遠處大地上所發出的震顫之聲。鄒丹常於幽州,慣於騎射,對於這種震顫之聲他一聽也聽了出來,這是有一夥騎兵正急速向他這邊趕了過來啊。難道是公孫范得手了?

  也就在這時,有偵騎急速馳來,沿途大呼:「不好了不好了,有賊人殺了過來!」

  鄒丹一動,心神立分。所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可他這一發,完全分了心,如何談力道還有準頭?雖然箭出如風,但射到麴義那邊,早已經是輕飄飄的,如沒頭蒼蠅般往麴義這邊摜射而來。

  麴義也是馬上馬下皆有一手的悍將,就算再遲鈍也已經反應了過來,一箭剛至,就被他劈面一刀,啪的打飛了。這樣明槍暗箭的麴義也是見慣了的,他也並沒有動怒,倒是回頭一看肩扛大纛的旗手被亂槍攢死了,眼看大纛即將傾倒,他也是心裡一急。

  『麴』字旗不倒足以證明他麴某人仍能再戰,若是倒了,不說是其他將士了,只怕他也不敢相信自己能殺出重圍。麴義怒吼著,喝令身後將士繼續扛旗,就算力戰到最後一個,也不能讓他麴某人的大名就這麼輕易的消失了。

  可惜沒起風,『麴』字旗血污不展,不過還好,在這緊要關頭,終於殺來了一彪人馬。

  馬蹄鐵猛烈的敲擊著大地,發出震顫的聲音。

  「呼呼!!還好,還沒有來遲!」

  陳諾一馬當先,挺起長槍高聲大呼,「麴賢弟,大哥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