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章:陳諾設兵待公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諾只帶了數百人馬親自斷後,在典韋等人的掩殺下,也終於殺出了一條血路,逃到了這裡,與麴義、潘璋等人會合。

  剛才的一陣廝殺,如其說是殺,不如說是嚇。

  想當時公孫范自恃武勇,單騎衝到,若不是恰時典韋無法抽身取戟,當場就要被典韋劈殺於馬下。當時典韋的一聲怒吼,不但震退公孫范,亦將那些企圖圍攻典韋的騎兵全都摔丟下馬來,立即是筋折骨斷。

  本來戰場之道瞬息萬變,他前面這一稍稍遲鈍,後面那些緊跟上來的騎兵,皆都是不及避讓,迎著前面馬的屁股直接撞了上去。那些稍稍機靈些的,雖然立即勒馬往旁邊閃開,但也並沒有撈到好處。

  畢竟騎兵衝擊自有陣型,不是亂沖的,只要這邊稍稍有偏差,其他人馬也不得不跟著避讓。如此一來,本來急速沖馳的人馬,在這一偶然的突變事故面前,頃刻間已經鬧得人馬大亂。

  典韋一聲怒吼剛了,也根本不給其他人機會,拔出雙戟,甩開雙臂就大幹了起來。

  那些衝到他面前的馬匹,不是嚇得亂轉,就是慌亂的往其他馬身上撞去,見了典韋如見了惡鬼似的,走避不及。而那些坐騎上的士兵,本來全憑的是一股氣勢,既然氣勢為典韋所奪,頓時也就如泄了氣的皮球,若不是有將軍在後,早沒了魂了,至於戰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陳諾遠遠的看見,心裡大塊,他一提韁繩,對著典韋喊道:「擒賊先擒王,典韋與我先將賊將拿下!」

  其實公孫范就在典韋身前不遠處,他剛才被典韋一嚇,還沒有回過魂來呢,兀自調轉著馬匹就要回戰。

  當他重新拎起手中長槍,抬頭看向典韋時,不知為何,居然心裡一寒,提不上勁來。

  他努力捏住長槍,卻發現他的那張手掌已經開始在抖。他愈是想要控制住他,卻發現愈是難以控制。他額頭上滾著汗珠,片刻間已經滑下眉頭,向眼睛裡流去。

  他眼睛一眨,就在這時,突然一聲雷吼再起,他嚇得輕啊一聲,手中長槍落地。

  其時,典韋聽到陳諾的提醒,也已經丟下面前的那些小卒子,對著公孫范如猛虎般撲了上去。只是他面前尚有許多賊兵攔住去路,他也是一時沖不開,害怕公孫范跑了,心裡一急,又是一聲雷吼發出。

  也別說,這聲雷吼的確有效,不但震退兩旁士兵,就連隔遠的公孫范也給嚇著了。

  那公孫范遽然間被這聲雷吼給嚇個半死,長槍落地,還想伸手去撈,猛然看到典韋身影,早嚇得愣住了。他似乎也已經忘記要逃跑了,居然是呆立當場。

  眼看典韋一戟朝他面門直奔而去,若差池片刻,公孫范就要身首異處了。

  也就在這關鍵時刻,從公孫范身後衝出一人,恰時舉起一把大刀,吭哧一聲,砸出一團火花。隨著火花擦亮,跟著一聲驚呼,一把刀直甩了出去。

  嚴綱手中的大刀,被典韋掌上長戟一磕,突的彈了出去。

  剛才若非嚴綱恰時架起這一刀,只怕公孫范就要沒命了。

  不過,以嚴綱的本事要想接住典韋的戟,那根本是痴人說夢。他雖然拼盡了全力緩住了典韋的攻勢,但他這一刀磕出的同時,虎口上也已經掀起了三層皮,鮮血跟著直溢。這還不算,他拿刀的手臂也是跟著巨震,腦子轟然一聲懵了,胸腔里更是難受得要死,一股甜腥味跟著往喉嚨里直鑽。

  雖只是電光火石之間,到底公孫范死裡逃生。也就在嚴綱替他擋這一戟的當兒,他則調轉馬頭,向後亂沖。

  那嚴綱雖然身受重傷,到底求生欲望強烈,一擊後,他也是跟著調轉馬頭,向後疾走。

  典韋還想去追,只怪場上太亂,這邊剛走,又有人馬胡亂的衝上來,誤打誤撞的攔住了典韋的去路。等到典韋殺散這些人,還想衝上去,公孫范和嚴綱也已經不見了。

  陳諾也不想戀戰,趁著敵人奔走之際,立即舉槍大呼:「敵軍敗了,敵軍敗了!」

  雖然目前情勢逆轉,但公孫范怎麼說也帶來了數萬的人馬,要說敗豈能輕易就敗了?但戰場上就是這麼回事情,戰場之中的每一個人就像大海里的一顆沙子,若沒有站在遠處縱觀瞭望,哪裡知道自己這邊是勝是負?而他們之所以一直打下去,那是因為隨著大勢,大勢走則走,大勢退則退。

  陳諾這一聲敗了,公孫范部下也就以為敗了,自然也就跟著亂奔。

  更何況,公孫范的確是敗走,雖然走得有點不甘心。原本,他想以他手上的數萬人馬,豈能輕易言敗,大不了等將那惡漢甩開了,再重新指揮大軍對陳諾等進行反擊也不遲啊。可是,一旦這『敗』由一人口裡說出,其他人人心跟著喪亂,誰還管他真敗還是假敗,逃命要緊啊。

  那嚴綱雖然打馬緊跟在公孫范身後,那也是憑藉著一口氣支撐到現在。

  他也是有公孫范同樣的想法,個人的勝負不算什麼,等會總要報回仇。只是他哪裡想到,他們一走,其他不明情況的士兵在敵人一陣大呼後也跟著往回跑,就算止也止不住了。

  「噗!」

  那口抵在喉嚨里的鮮血,也終於是被激化了出來。嚴綱大叫一聲,再也支撐不了,手上韁繩一松,整個人仰面向馬下栽去。也幸好,他身後親兵恰時跟著上來,發現不妙,趕緊沖了上去,扶正了嚴綱的身軀,拽著他的韁繩就走。

  這數萬士卒一旦有一人跑,其他人也是跟著跑,頃刻間,公孫范大軍崩潰瓦解。

  陳諾驅敵的目的已經達到,在一陣追殺後,適可而止,也即叫回了典韋,全軍往回撤。

  陳諾雖然叫麴義、潘璋等先走,但這些人也害怕陳諾不敵,並沒有走遠,隨時準備回來幫助陳諾禦敵。陳諾跟他們一旦會合,血人見血人,打了個照面,還沒有開口呢,就有偵騎回來,告訴陳諾又有一夥騎兵追殺了上來。

  其實也不用偵騎來說,像麴義這樣的久戰之士,也已經早在先前一刻聽到了動靜,故而他立即伏在地面上聽了出來。

  麴義聽了片刻,臉色已然作變:「敵騎起碼有三千之數,離此地不過三里之路,來不及了!」

  他這一聲來不及後,立即跳了起來,向陳諾一拱手:「請大哥先行,這伙騎兵我來對付!」

  陳諾不同意,立即說道:「賢弟你一路遠來,經過適才一陣衝殺已經全身是傷,做大哥的如何讓賢弟你冒這個險?不要說了,這一仗還是我來吧!」

  麴義微微一動:「可是!大哥你也知道,小弟我久在涼州,時常跟那些羌胡騎兵作戰,深諳破騎兵之策,所以這一戰無論如何還是讓我來吧。」

  陳諾嘿然一笑,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雖然看似漫不經心,其實陳諾在這一掌下來的時候已經使出了力道。他這一拍間,又跟著一捏,麴義眉頭一皺,胸口一悶,再也挺不住,身子緩了緩,差點就要栽倒。

  陳諾放開手,看了他一眼。意思是,你肩膀上有創傷,難道還能瞞得過我?

  麴義面色一白,苦笑一聲,說道:「好吧,我聽大哥的就是,不過大哥你要答應我一件事情,你迎敵可以,但必須將他們都帶上。」

  麴義說著,指著身後那彪部下。

  麴義來時帶來了兩千餘人,但經過先前一戰,已經損失過半,現在追隨他突圍而出的這些人,不足千人。雖然經歷了先前一場大戰,但他們的士氣卻未曾損失分毫,依然是一個個高昂著頭顱,殺氣十足,不愧是追隨麴義一路而來的精銳之士。

  麴義眼看陳諾愣著沒有說話,還道陳諾不答應,他立即拉了陳諾到一旁,低聲跟陳諾解釋起來:「大哥,你可別嫌棄他們,他們可能打了!這些人當中有好多人還都是從涼州一路追隨小弟我而來的呢,不是我誇他們,他們一個個都是以一當十的好手,絕不是外表看起來那麼簡單。你別看他們手中的兵器不怎麼樣,短刀矮盾的,可經過我研究,還就是這些東西能克制住騎兵,所以大哥你千萬要帶上他們。」

  陳諾當然不是不答應,他心裡高興還來不及呢。

  他掃視了一眼麴義所部,他們當中除了有兩三百左右的弓弩手而外,其餘則都是步兵了。

  本來,中原步兵以手執長槍大刀居多,但這些人手中的使的卻都是清一色的短刀,手上則拿著盾牌護身,有羌胡兵的特色,這也正是麴義所部跟其他各營不同的原因。

  正如麴義所說,他的這些士兵,皆都是能征慣戰之士。

  當初麴義在涼州從軍時,久與羌胡爭鬥。那羌胡由於居住在山地之間,其戰法亦是長於奔襲,短於接戰,也就是所謂打游擊的好手。麴義於是從他們手裡,學到了一套專門對付騎兵的方法。

  當下,麴義將這套戰法教授給了陳諾,陳諾前後仔細一聽,也是不住的點頭。但此地不宜久留,敵人騎兵剛才還在三里之外,此刻說不定只有兩里地了。現在的時間也就是生命,陳諾可不想因此而耽擱。

  既然麴義已經將戰法交給了他,而他也是聽了一遍就懂了,也就不再多說。再說,麴義的這些士兵既然久襲羌斗,其實不用多說他們也該知道怎麼做的。當下,陳諾留下了麴義所部,並將自己所帶來的兩三百弓弩手也留了下來,另外讓所部的三百騎亦一併留下。這樣一來,陳諾這邊就有步兵七八百,弓弩手六七百,加上騎兵三百,計有一千七八百號人,跟對方所衝來的人馬相差也就不過一千之數了。

  至於其他人馬,陳諾交給麴義、潘璋、朱靈等帶回。

  由於這一帶地勢較平緩,要想設伏破敵那已經是不可能了,陳諾只得讓步兵在前,弓弩兵兩旁,騎兵藏身兩邊山谷。

  陳諾讓典韋獨挑步兵大梁,他則在後全權指揮。

  當然,在此之前,陳諾也已經反覆交代了典韋一些話,直到典韋聽明白了,陳諾這才放心讓他帶領前部人馬。

  陳諾抬頭看了看天,日已偏西,雖時在春季,但先前的一連雨水後,換來了多天的大晴天。

  先前他還是一陣拼殺,身體裡出了好些的汗水,此刻被暖陽一曬,微風一吹,頓覺冷嗖嗖的。

  不過,這些汗水裡面,還夾雜著濃濃的血漬,是敵人的還是自己的,也已經無從分辨了。

  轟隆隆的馬蹄聲愈來愈近,也愈來愈清晰了,聽得人耳鼓裡跟著嗡嗡的響著,仿佛有那千軍萬馬從耳門裡殺來。

  陳諾緊了緊手中的長槍,這一戰,他必須要戰。

  雖然知道,公孫瓚的騎兵不是好惹的,但正因為知道,他更加不能逃避。

  今日一戰,若不能勝,則休要再說別的了。

  他陳諾,必須有直面公孫瓚的時候。

  現在,時候到了,近了!

  聲音近了,大地已經在顫抖。

  雖然陳諾只能以聽覺來感受,但典韋還有他前後左右那些伏身在地上的刀盾手們,卻能很清晰的看得到了。

  看到的不是敵騎,是灰塵。

  他們的臉對著地面,眼睛朝著前方看去,前面乾裂的地面上,塵土已是飛揚雀躍。

  這些灰塵是歡舞的雀躍還是顫抖的雀躍?

  馬蹄聲近了,呼吸聲卻是驟然的跟著緊張急促起來。

  典韋伏身在地,眼望著左右之人,鼻子一哼,說道:「誰怕死就現在站出來,別給老子丟臉!」

  典韋這激將的一句,倒是將那些原本突生膽怯之心的人的退路也給一併堵塞住了,當然沒有一人站出來。

  死可怕,但他們明白有比死更加可貴的『自尊』,到死也不能輕易放棄。

  每個人的精神都高度集中起來,看著遠處的敵塵,握著手裡的刀盾,不再做他想。

  敵騎出現了黑點,鐵蹄敲擊地面的聲音愈發的動若鼙鼓,震動著每一個人的神經。

  如其說是黑點,不如說是白點。

  清一色的白馬,如雪浪一樣的滾滾而來,碾壓而過,所過之處,風雲跟著突變,百獸走避,鳥雀翔空。

  公孫大旗迎風招展,隨著雪浪翻滾而至。

  陳諾緊了緊手中的長槍,眉毛一挑,原本以為是普通的騎兵,沒想到這次中了個頭彩,居然面對的是史上有名的『白馬義從』!

  公孫瓚的最精銳之師,白馬義從,就這麼出現在了廣川城外十五里處,出現在了陳諾的眼皮子低下。

  陳諾再次緊了緊手中長槍,喉結上下滾動了一回,看來是不錯,這一色的白色騎兵,也只能是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可以解釋了。只是陳諾也沒有想到,公孫瓚這次居然親自出來堵截他,而且使出了他的終極殺手鐧白馬義從。

  公孫瓚如此能夠看得起他,他當然也不能輕易辜負了公孫瓚對他的信任啊。

  近了,近了。

  煙塵滾來,遮天蔽日。

  就連陳諾,都能明顯的感到頭頂的太陽被這陣煙塵給蓋住了,天地間似乎一下子失去了顏色。

  眼前的三千騎兵,皆是清一色的騎著白色駿馬,駿馬上的甲士鎧甲鮮明,手中長槍大戟更是赫赫有威,發出森寒的光芒,刺著每一個人的眼睛。旌旗跟著翻卷,鐵蹄擊著地面,轟轟轟轟,如雷滾過。不過,本來低眉掃目的天地,此時在三千騎清一色的鎧甲面前,又被照耀得光芒萬丈,仿佛更加亮麗了。

  眼觀公孫瓚三軍之勢,所謂『旌旗鎧甲、光照天地』,卻是形容得並不為過。

  「嚯嚯嚯!」

  三千騎似乎是發現了前面地面上的一顆顆人頭,反而更加的亢奮起來。他們的將軍並沒有讓他們停住前進,那麼,他們就要繼續行走。

  就算是踏過這一顆顆腦袋,將他們碾碎成泥塊,也得過去。

  「轟轟轟!」

  「嚯嚯嚯!」

  三千騎未停,速度何其之快,轉瞬間眼看就要奔到典韋等步兵跟前了。

  他們的主將公孫瓚,在大纛的陪襯下,同樣身披玄鎧,手執大刀,跨下高頭大馬。他那坐下馬,亦是跟其他騎那樣,馬身通體雪白,如被雪水洗過一般,白得甚至有點刺眼。

  不過他坐下馬個頭較一般部下的高大些,也精神些,就是馬鞍也是華麗非常,顏色鮮艷,從這匹馬身上也足以判斷出他主人的身份。

  他身後中軍大纛,纛上大書『奮武將軍薊侯公孫』八個纂體大字。

  前面發現異狀的事情也已經報告給了公孫瓚,那公孫瓚在馬上一聽,也是微微一愣,看了看前方的地勢,哈哈一笑,說道:「陳諾此人向來詭計多端,但此地平整開闊,他就算想耍花樣只怕也未必能如願。他既然想見識見識本將軍白馬義從的厲害,那就,如他所願!」

  「嚯嚯嚯!」

  馬蹄得得,忽而奔至,天地為之玄色,一場大戰即將上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