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章:孤身入黑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謂事有緩疾,袁紹此時也不得不暫時丟開陳諾的事情,一心撲到於毒、於夫羅謀反一事上。

  其實,要說謀反也說不上,袁紹跟於毒他們也不過是一時的盟軍關係。在袁紹沒有得到冀州之前,他們結好於袁紹,想要從旁分一杯羹。只是沒有想到,袁紹得了冀州後,後悔當初盟誓,於是遮遮掩掩的,不想履行諾言。

  於毒他們轉而不斷向袁紹三天兩頭索要軍需物資,擴充兵源。袁紹雖然不願意,奈何冀州新定,只好暫時虛與委蛇,但暗地裡調回文丑等準備收拾他們。

  只是,一切還沒來得及,先是叔父袁隗之死,接著是公孫瓚南下,攪得他腦袋都大了,這件事情自然也就暫時放在一邊了。沒有想到的是,如今韓琦等事剛起,還沒料理完呢,於毒他們會在這個節骨眼上鬧事。

  既然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是必要與於毒他們干一仗的時候了。袁紹於是立即命令顏良、文丑二將出班,準備讓他二將帶兵追殺於毒他們,救出長子袁譚。

  陳諾知道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於是向袁紹一拱手,說道:「顏良、文丑二將軍雖然驍勇善戰,但於毒他們手上畢竟有大公子這個人質在,若是因二將迫之太急,只怕於毒他們為了活命必將魚死網破,是不利於大公子安危。末將曾與於毒他們接觸過,懂得他們的脾性。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末將願意領本部人馬同去討賊,以戴罪立功,還望袁公能夠成全。」

  袁紹伸手捋須,目視了他一眼,又看向趙雪,一時沒有說話。

  倒是旁邊逢紀嘿然一笑,站了起來,說道:「有陳將軍一同前往,此事也必然穩妥些,袁公你就答應了吧。」

  袁紹聽逢紀這麼一說,也就點了點頭。

  陳諾立即稱謝,但隨即說道:「不過,在末將回來之前,還望袁公對趙小將手下留些情面,到時末將自有交代。」事已至此,袁紹也沒有什麼話好說,讓他三人趕緊下去備戰,他則揮手讓人先將趙雪帶了下去,扣留在了城中。

  堂上會議散了後,袁紹獨獨留下逢紀,將他請到了自己的臥室。

  袁紹開門見山:「元圖,我以為你是最了解本將軍的,如何別人沒有開口,你倒是先替陳諾說了話?你今天若是不給我解釋清楚,哪裡也別去了。」

  逢紀一聽,捋須笑道:「別人不知道,可袁公你是最清楚的。文丑、顏良二將正如陳將軍所言,雖然驍勇善戰,奈何只知道衝殺,不知道變通。像陳將軍今天說的還算是客氣的了,要是我,哼哼……

  更何況,這次領兵出去剿滅於毒二賊只在其次,救出大公子才是關鍵。若是讓此二人單獨追殺,縱然能斬殺於毒他們,這大公子也未必能夠救得回來。

  而陳諾此人袁公你也是了解的,不但膽子大而且身懷謀略,讓他去,把握豈不是更大些?更何況,大公子的安危,與那陳將軍帳下一個小小將士的性命孰輕孰重難道袁公不清楚嗎?袁公何要遲疑?」

  袁紹無奈一笑,算是默認,轉而說道:「在韓琦一事上,想必元圖你也看清楚了。陳諾此子明明已經猜到其中內幕,卻為了一個小小的卒子,居然反將了我一軍,使我難堪。

  我本惜念陳諾是個人才,想著此事能小則小,欲斬殺他帳下將士,以敲打他一番,好讓他明白什麼事情該說,什麼事情不能說。如今看來,只要陳諾辦成我的任務,又是大功一件,想要藉機敲打是又不可能了。」

  逢紀嘿嘿一笑,搖頭道:「這倒未必!袁將軍你這句話倒是一下子提醒了我,讓我想起一件事情來。」

  「哦?」

  袁紹轉過身來,看向他:「何事?」

  逢紀捋須道:「此事監軍沮授大人也曾跟我不經意間提起過,現在想來,倒是可以做一做文章。袁公,你還記得那個韓猛的人吧?」

  袁紹微微一愣,說道:「如何不記得?要不是這個賊子砍殺了公孫越,如何會惹得公孫瓚突然南下?若非陳諾一攬子將此事兜了,我還想要親自審問審問這個傢伙,看他到底要幹什麼!」

  逢紀一扯袁紹衣袖,低聲道:「這件事情可以這麼說,但換個角度來講,公孫越是敵,韓猛斬殺了他,那可是立了大功之人啊。而且,我聽聞此子在此之前,曾在趙浮手下為將,就因為他有些力氣,被趙浮提拔到府上看家護院。

  像他這種腦子簡單,只有一股子蠻力氣的廝殺漢,不正是可以安心放在身邊的人嗎?再說了,袁公你不是一直埋怨轅門營里沒有人才可堪重用,如果將韓猛調進來填補空缺的轅門司馬一職,不是再好也沒有嗎?」

  袁紹腦子一轉:「韓猛原本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卒子,遽然擔了這轅門司馬一任,一下子與陳諾平肩齊坐了,似乎有點說不過去吧?」

  逢紀說道:「賞功罰過有何不可?再說,公孫越乃公孫瓚之胞弟,韓猛殺了他那是大功一件,就連監軍沮授大人都提議要賞,袁公難道還憐惜一個小小的司馬之位?更何況,既然將韓猛調了出來,職位若比陳諾還低,那才說不過去呢。」

  袁紹一聽,連忙點頭:「此言有理!那好,等陳諾此事一了,本將軍立即將此人調來。只是,沮授大人當真這麼說過?」

  逢紀點頭:「沮授大人既然身為監軍,自然對袁公所部各營負有監督之權。他曾跟我說起陳諾,說他陽城一戰後,以公謀私,不但收編了不少異族,而且還將所獲得的裝備收為己用,實在有違為將之道。他這麼做,雖然是經過了同意,但據探子所知,似乎有先斬後奏之嫌……」

  袁紹打斷了他的話:「當初陽城一戰,陳諾雖然擊退了孫堅和公孫越聯軍,但他所部損失也是極其慘重,給他點補償也是應當的。雖然在此事上他有以公謀私之嫌,但也是情有可原,不可怪他。更何況,此事既然已經過本將軍的同意,以後不需再提。」

  「是是!」

  逢紀立即笑道:「我就說嘛,陳將軍就算膽子再大,也沒有權利不經允許私自處理這些戰利品。只是,正因為此一事,逢大人也從中看出了陳將軍一些膽大妄為的地方,所以建議要從速處理此類事情,杜絕以後有人再犯。

  當然,至於調走韓猛,倒是我一時的主意。但我認為,藉此事正好敲打敲打陳諾,不也正合了袁公和監軍大人你們的意思嗎?」

  袁紹點了點頭,也不想再提這事。

  突然想到一事,轉而說道:「哦對了,陳將軍以前就曾向我提議,說黎陽乃我冀州之南面門戶,當選重將鎮守之,我看他說得有理,也就派出了淳于仲簡。只是這次陳將軍回來,他居然跟我說仲簡此人不過是烏巢酒徒,不堪重用,讓我換將,元圖你怎麼看?」

  這件事情逢紀當然是知道的,袁紹因為陳諾一封書,倒是立即派出了昔日在京好友淳于瓊,讓他鎮守黎陽。袁紹用他,那是因為淳于瓊和他一樣,跟隨袁紹時間最長。

  昔在京時,天子設西園八校尉,袁紹和淳于瓊各占其一。董卓之亂後,淳于瓊和逢紀也就追隨在了袁紹身邊,可以說他兩都是袁紹府上的老人,如果逢紀今天否定了淳于瓊,那同時也是在否定他自己。

  逢紀不置可否的一笑:「烏巢酒徒?哈哈,有意思。可能是陳將軍回來.經過黎陽時,淳于將軍沒有照顧好他吧,他才有此一說。袁公,不足為怪。」

  「我也是這麼說嘛……」袁紹一笑,抓起案上酒盞,一仰而盡。

  就在袁紹與逢紀背後談論陳諾時,陳諾也已經出城點齊了所部千餘人馬,隨著文丑、顏良二將一路往南面追去。可能因為於毒他們早已經料到袁紹會派兵追趕,故而在半路設了伏兵,敗了陳諾他們的前部人馬。只是他們也沒有料到袁紹這次居然出動了三支精銳之師,眼看無法抵擋,只好臨時改變注意,由南往西折入黑山之中。

  陳諾等人當然不會輕易放過他們,緊跟而來,又接連與對方在黑山腳下展開對陣。等到於毒和匈奴那幫人再也支撐不了了,也只好敗往山上。他們三支人馬則緊隨而來,將黑山團團圍住,連夜展開攻擊。

  陳諾眼看差不多了,也就與文丑、顏良二將商議,讓他們在下面督戰,他只帶了典韋等數騎上山,單獨來見於毒還有於夫羅。

  「於大帥,右賢王!我開門見山,我不管你們這次為何突然反出鄴城,我此來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確保袁公大公子的安全!」

  陳諾掃視著於毒和於夫羅:「我相信,在我等三路人馬的圍攻下,你們要想抵抗只怕也沒有那麼容易。再者,我等也只過是前部人馬,袁公不日也必親自督軍在後。所以,為了兩位大人的將來考慮,還是速速放了袁大公子的好。不知兩位意下如何?」

  於毒一隻小眼睛細細的看著陳諾,聽他說完,突然仰頭哈哈一笑:「看你們這麼著急袁大公子的安危,本來我還不把這位公子哥當回事兒,既然你話都說到這裡了,我突然覺得我不那麼著急了。」

  於毒說著,看向於夫羅:「右賢王,你說是吧?」

  那右賢王也並沒有什麼主見,點了點頭。

  但此境況下,他也不想把話說絕了,於是跟陳諾說道:「陳將軍,就算你不問,我也要告訴你一聲。非是我等要行此卑劣之事,實乃袁將軍他實在欺人太甚,明明答應好的事情,他卻愣是臨了了不算數,當真將我等當做小孩子待見!

  就拿今天事說,我等想要找袁將軍要些糧草,以好補給軍中所需。只是,今天發糧官不在,正好袁大公子坐鎮,我等也只好去求他成全。只是沒有想到,這小子愣是不把我們這些外族人當人,非但不給糧草,而且還羞辱我等。哼,我等實在氣不過,沒奈何才幹出這等無奈之舉,反將了出來!」

  右賢王說後將臉一扭,看來在這事情上肯定是袁譚對他們有些怠慢了。

  陳諾想了想,笑道:「怕這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吧?剛才追來之前,我其實就已經查看過了二位軍營,多的不說,二位營中所積糧草足以三月之用了吧?想若不是二位走得匆忙,焉能輕易將這些來之不易的糧草棄之不顧?如此說來,二位軍中所積糧草應該甚多才是,如何會是缺糧少糧呢?」

  右賢王被陳諾一說成了大紅臉,就要開口爭辯,畢竟於毒老謀深算,立即打斷了右賢王的話,嘿然一笑:「陳將軍果然聰明!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了,什麼明白話不能說!實話告訴你吧,我等軍營糧草是足以支撐數月之用,但我們之所以還要去找袁將軍要,那是因為我們不服,我們想要找袁將軍討要一個說法。

  而就在今天,我等聽說了袁將軍部下突然殺死韓琦將軍一事,知道這將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我們就趁機再去要糧順便做下試探。這一去倒好,真乃天助我也,原來發糧官今天正好不在,我又知那袁大公子雖然有些身手,奈何他脾氣暴躁,不過一個匹夫罷了。

  於是我等也就故意激怒他,讓他點起我黑山軍還有匈奴兄弟的怒火,這才一發反了出來。當然,袁大公子既然在營中,也就一併請了過來,也好為我等留下後路。」

  陳諾一點頭,嘿然一笑:「的確!你們算計得沒錯,利用袁大公子來牽制袁將軍的確是一招妙棋。可是,你們這麼幹也等於是引火燒身,這點你們不會不明白吧?想袁將軍一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這袁大公子落在你們手裡,你們難道就不覺得很是燙手嗎?

  袁太傅一事你們想必也聽說了吧?他這一死,他的門生故吏門那可是紛紛欲動,掘地三尺欲要為太傅報仇,冀州為之轟動。你們想想,要是你們劫持袁將軍長子的消息傳揚出去,成為天下士人的公敵,到時你們還以為這個買賣做得划算嗎?更何況,你們劫持了袁大公子,以後又準備如何處理呢?是殺之?怕不敢吧?那麼養著?嘿嘿,不嫌麻煩嗎?」

  右賢王聽得陳諾說的有理,也開始皺起了眉頭,看向於毒:「於大帥,這事我們……」

  於毒立即打斷右賢王的話,轉而看向陳諾,一拱手:「這卻不煩勞陳將軍關心,我等既然決意反出袁營,自然尋好了退路。想南陽袁公路亦是名望之後,更是袁將軍之弟,他二人雖則為兄弟,實則早已經反目成仇,這是天下人皆知之事。

  想將軍你此刻也必猜到了,我等先是向南,準備走黎陽投靠袁公路的。只是奈何被你們追得太緊,沒辦法只好暫時轉入黑山之中。本來以為借黑山便利地形可以輕易將爾等甩脫,只是沒有想到,你等皆是袁將軍精銳之師,是我們一時之疏忽,這才讓爾等迫到如此境地。

  但請陳將軍放心,我等既然出來了,也沒有打算回去,更沒有打算要與袁將軍再坐下來說話。我今天之所以放你上山說了半天,只不過是想借你的口告訴袁將軍,就說要他的兒子讓他自己過來,若是要戰,我等奉陪到底!」

  陳諾突然哈哈一笑:「所謂遠水難救近火,這個道理你難道不懂?更何況,袁公路他剛剛新敗了一場,失去了陽城,正是自顧不暇,如何還有功夫管爾等?

  再者說了,我至始至終也沒說要與將軍再戰的意思,我要的只是將軍手上的『麻煩』。只要將軍將『麻煩』交由我來處理,我管保大帥還有右賢王的安全,不但我的人馬,就連文丑、顏良二將軍的人馬皆可為大帥和右賢王連夜讓路,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陳諾說著,起身來緊緊握著於毒的手,又在他耳邊低聲說道:「雖然我知道黑山各部不相統一,也互不為政。但我清楚,既然各部同屬於黑山,所謂同氣連枝,相互之間也必照應著些。

  鄙人不才,在黑山之中雖然認不得幾位大帥,但我跟張燕張大帥還有他們的小帥孫輕、王當,以及雷公他們多少是有些情分的,想必於大帥你也應該知道一些,或聽聞了一些。

  我們明人不說暗話,實話說了吧,如果今天於大帥能夠放了袁大公子,以好讓我回去復命,也算是給了我一個天大的面子,我與張燕大帥他們也必感激大帥今日之義舉!將來黑山之事,也是我陳某人的事情。於大帥,你說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