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章:戰後收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回來的半道上,陳諾就遇到一夥探馬。據探馬報說,亂戰中孫堅已經砍殺了胡軫,胡軫部下群龍無首,眼看潰不成軍,只怕難以支撐。而周昂所部雖然混入城中戡亂,奈何三股勢力攪在一起,已是一片混亂。

  陳諾催促部下馬不停蹄來到陽城外,時胡軫的西涼部伍往外亂奔,已成散卒。尾追這伙散兵的是孫堅部將黃蓋。黃蓋打馬看到陳諾回來了,也不做聲,揮動手中一對鐵鞭來取。

  陳諾旁邊韓猛大呼一聲,挺刀來迎。

  陳諾趁著間隙,率部沖入城內。又有孫堅部將程普沖了出來。

  陳諾緊了緊手中長槍,正要親自迎戰,斜刺里一聲嬌叱,是趙雪挺了一柄血劍殺了出來,架住了程普的鐵脊蛇矛,兩個人戰在了一處。陳諾也不戀戰,一路找到了周昂。時周昂正與孫堅對戰,那孫堅旁有韓當相助,將周昂前後夾擊,也幸好陳諾及時趕到。

  陳諾一到,先讓弩兵射退了韓當部,又讓人與孫堅喊話。告訴他們,他們的救兵幽州鐵騎已經被他陳諾給擊退了,就連公孫越也已經死在了他的手上。

  孫堅雖然蠻橫,但他經過了與胡軫數日以來的惡戰,士卒早已疲乏,再也凶不起來了。所謂殺敵千人,自損八百,今日雖然親自斬殺了胡軫,也稍稍提升了一些士氣,但他的部下畢竟是血肉之軀,經過一夜的混戰,損失過半,皆已疲憊不堪,難以為用。

  孫堅本以為胡軫一旦擊退,他也就可以趁勢收復陽城,再據守陽城慢慢恢復士氣。可哪裡知道,剛殺了胡軫,半路又殺出個周昂,領兵與他硬磕,害得他苦苦支撐了半天。

  孫堅雖然沒有將周昂放在眼裡,但周昂手上畢竟有三千人馬,又是生力軍,到底是塊難啃的骨頭。先前還被周昂逼得走投無路,差點就要全軍覆沒了,幸好部將韓當及時從後殺來,前後攻擊,暫時緩住了周昂的攻勢。可如今,公孫越救兵未到,陳諾大軍倒是先來了。他和韓當眼看不能抵抗,只好稍稍退卻。

  當然,孫堅之所以拼死也要守住陽城,支撐著不走,那是他堅信他的救兵很快就到,一旦公孫越騎兵一到,與他內外夾擊,也必扭轉戰局。可孫堅斷斷不會想到,不但救兵不會到,就連公孫越也被對方斬殺了。乍聽到這個消息,不但是他泄氣,就連他的那幫部下也開始動搖了,已是不戰先怯。

  眼看著士氣鬆動,孫堅到底是孫堅,他咬了咬牙,親自帶隊殺上,口裡大呼:「休聽賊人胡說,公孫將軍部下有幽州鐵騎千人,賊人不說斬殺他,只怕碰也未必碰到!」

  是的,孫堅當然不會相信公孫越的幽州鐵騎會輕易輸給陳諾,更不會讓陳諾有散播謠言動搖他軍心的機會。他帶頭殺上,其他人自然再也不會有別的想法,皆是大呼著,拼命衝來。

  陳諾眼看著他們當真是無可救藥,手一揮,一陣弩箭亂飛,血肉噴射。

  也幸好這時韓猛擺脫了黃蓋,跑到了陳諾這邊。陳諾立即讓韓猛槍舉公孫腦袋,讓他一路躍馬亂呼:「此乃公孫越首級!」那些士卒一看,雖不認得,但都已經是心驚膽戰了。

  別人不認得,孫堅可是認得的。雖然他想矢口否認,但奈何軍心已然動搖,也知道再也沒有什麼救兵能夠過來救他們了。當此時,孫堅倒是並沒有表現出任何倉促,他親自斷後,將軍隊徐徐的殺出陽城去,會合了程普、黃蓋等部,也就往城外呼嘯而去。

  周昂還想乘勝追擊,但被陳諾阻止。陳諾明白,孫堅是只猛虎,不能逼他太緊,所以在孫堅打算退軍時,他不但沒讓軍隊過於靠近,甚至故意讓給了對方退路。

  陳諾之所以這麼做,當然是因此他跟孫堅並沒有什麼仇怨,他也不想跟孫堅結下什麼大仇。他來陽城,不過是奉了袁紹的命令迫不得已行事,在公而不在私。

  孫堅退出陽城時雖然集合了大多部下,但仍是有許多人馬沒有來得及撤退的,多投降了陳諾。陳諾為了不使孫堅太過埋怨他,與周昂商量後,又將他的這些降部以及之前所俘虜的韓當所部,全都打包讓人送回了魯陽孫堅處,算是稍稍給孫堅留了一些面子。

  當然,當日混戰中還有胡軫所部的五千人馬,胡軫一死,他的部下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最後羈留在城中被陳諾和周昂俘虜者也有兩千餘人。

  胡軫所部多為西涼人,混雜了羌胡義從,雖然他們都是好兇鬥狠,為人狡詐,但因為常年作戰,能力不可小覷。陳諾與周昂商量,看看周昂可否留下這些人。只是周昂恨極這些西涼人,所以對他們不感興趣,也就將這伙俘虜交由陳諾自己處理。

  陳諾於是從他們中間挑選出五六百較為精銳之士,收為己用,余者暫時羈押。

  至於陽城外一戰,不但斬殺了公孫越,也截獲得了將近百匹的戰馬,以及俘虜了兩百左右的幽州烏桓騎兵。陳諾現在所缺者除了一支弓弩隊外,就是一支良好的騎兵隊伍。如今既然有了這兩百個精銳騎兵還有了百匹戰馬,加上他們又是誠心歸降,他當然不會客氣,也是一併收為己用。

  當然,城外一戰陳諾雖然獨得全功,但他畢竟是藉助的周昂人馬,他要想全部將這些人收到自己帳下,怎麼說也得事先跟周昂說聲。周昂心裡感激陳諾幫他解了陽城之圍,對於這些小事情自然不會計較。

  陳諾看周昂如此豪爽,一口答應下來,當真開心。只是他轉念一想,如果他能夠在所部裝備起一支弓弩兵部隊,不管對於當下還是將來的發展,都是莫大的裨益。

  他心裡這麼想著,嘴上又誇獎起了周昂的那支弓弩兵。說他們是如何如何之勇猛,說到最後只怕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了。

  周昂哈哈笑著,連連點頭。他是聰明人,立即聽出了陳諾的弦外之音。他也不想讓陳諾掃興,當即發下話,願意從他弓弩營里撥給他一百弓弩兵,外加弓弩千張,箭矢萬發。

  陳諾一聽,當真是不知道如何感謝周昂的好。如果有了這百個能征慣戰的弓弩兵,如同請了一批師傅,還怕以後不能將弓弩營擴張武裝開來?再說,這弓弩千張,箭矢萬發,那可足以裝備他一個司馬營千人的。

  「不過……」

  周昂同時告訴陳諾:「陽城一戰雖然首功在陳將軍,但畢竟在這些俘虜的處理問題上最好先要呈稟袁將軍知道,畢竟……」

  周昂沒有說下去,他相信陳諾是聰明人。頓了頓,轉而一笑:「但我相信,袁將軍他必然是會慷慨應允的,陳將軍你也不必擔心,我們做的也不過是一個程序罷了。」

  陳諾連忙點頭,如今他領兵在外,加上剛剛立了大功,先斬後奏有何不可?更何況,就算袁紹不允,他只用推脫初次領兵,什麼都不懂,想必袁紹也抓不到他的把柄。

  但他在戰報中,當然也只是權且列出了戰果,並沒有將處理意見寫上,全憑袁紹做主。當然,此戰最大的戰果、所斬獲的公孫越首級,也讓人一併快馬送到了鄴城袁紹處。

  陳諾兩天來忙著收編各部人馬,也當真比起打仗來還要累人。

  他粗略的計算了一下,他為部曲督時部下不過一百七八十人,黎陽一戰損失到只有一百多人,後在黎陽招兵,也有個小千人。但在接下來的一系列大戰中,損失過半,只剩了四五百人。

  當然,陽城外一戰,使得他斬獲騎兵兩百,戰馬百匹,城內一戰又受降胡軫所部西涼羌胡士卒兩千人,撿其精銳得五六百人,加上周昂送的百名弓弩兵,前後一算,他營內弓騎步兵都有了,加起來共計約有一千一二百號人。

  當然,在兵器鎧甲的裝備上,繳獲刀盾無數,鎧甲也不少,弓弩也是十分的充足。至於馬匹數量,也達到百騎,對於他這麼個小小的司馬營來說,也算得上是裝備精良了。

  那些跟隨陳諾西征而來的黑山降卒,如今還剩了四五十人,算是跟隨陳諾最老的班底。他們之前在陳諾為部曲督時裝備尚且破敗,眼看一戰下來,能達到如今的盛況,那一個個都是高興得合不攏嘴。也相信只要跟著陳諾,不但不愁吃穿,就連肉食也當真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了。

  只是陳諾遽然一下子吸收了這麼多的人馬,不但有漢人還有羌胡義從,更有烏桓騎兵,成分可謂極其混雜,這樣一來也必然難以管理。雖然有趙雪和韓猛從旁幫忙,但也是捉襟見肘,一天下來不但要處理手上公務,還要努力調和營內糾紛,也是累得半死。到現在,陳諾當真是思念人才的可貴。

  他想到了郭嘉,只可惜的是郭嘉勸他在未能立足之前不可輕易將他納入營內,不然會遭到袁紹的猜忌,於功不利。所以陳諾也只好暫時委屈郭嘉繼續在袁紹幕府謀事,他這次出來也就沒有帶上他。

  接著,他想到了典韋。

  典韋應該早已經回了陳留,不知道他什麼時候過來見他?

  當然,只有郭嘉、典韋他們陳諾肯定不能滿足,他要的是文武鼎盛,以佐其成就不世霸業。人才,當然是多多益善的好。陳諾這麼一陣胡思亂想,突然門一推開,趙雪走了進來。

  趙雪這些日子跟隨陳諾數次大戰,皆是身先士卒,不離陳諾左右,終日以血浴身,就連她自己恐怕都忘記自己這個女兒身了。就算戰事稍停,她為了陳諾的司馬營,也是努力奔波,替陳諾操演士卒,約束部伍,也難為她了。但她只要一得空就會往陳諾這裡跑,跟陳諾說上幾句話。

  今日一進來,臉色卻有點異樣。

  陳諾抬頭一看,也有點不解,便問她:「雪兒,你匆匆忙忙進來,所為何事?」

  趙雪定了定,方才說道:「將軍,不知你在營中可聽說了什麼傳言沒有?」

  陳諾放下手中書札,想了想,笑問:「是什麼傳言?」

  趙雪往前走動兩步,低聲跟陳諾道:「大哥哥,你還不知道吧,這些我也是剛從營中那幫胡軫舊部那裡聽到的。說是這袁將軍他得到冀州後,董卓那邊就氣得不得了,於是派了執金吾胡母班、將作大將吳脩捧了天子的詔書,想要勸袁將軍罷了義兵。袁將軍哪裡肯聽,派人將此二人一併都殺了。」

  這事是前不久發生的,陳諾也聽說過,也就點了點頭。

  如今他是聞『董卓』而頭痛,加上有了前面深刻的教訓,更是不敢直呼其名,轉而說道:「他想不戰而散人之兵,想袁將軍會上這個大當嗎?他想得也太簡單了。」

  趙雪搖了搖頭,說道:「可大家都知道,當初袁將軍從雒陽跑出來後丟下宗族太傅袁隗等人在董卓之手,董卓這次為了說服袁將軍,那是拿出了太傅等人的性命相要挾。可袁將軍為了表示與董卓決裂,居然斬殺了那批使者,他這是欲要陷袁太傅及宗族人等於死地啊!」

  陳諾嘿然一笑:「以袁將軍的性子,他豈會因為一個太傅袁隗,而受制於他人之手?」

  趙雪點了點頭:「大哥哥你說得對,就因為此事,董卓大發其火,立即讓人抓捕了袁氏在京的宗族人等,並將太傅也抓了起來,而且……而且據說他們如今也已經被董卓命人在東市斬首了。」

  這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就算沒有後世的先見,一般稍微有點預見的人,在袁紹殺董卓使者一事後也能立即看出這件事所能帶來的後果。

  但他轉眼看趙雪臉色有些難看,他也是有點不解了:「怎麼,你先前還因為你哥哥一事差點就要刺殺袁紹,如今怎麼倒反擔心起袁紹來?」

  趙雪說道:「此一時彼一時。再說,大哥哥你不是說了嗎,讓我不可亂殺好人,在大哥哥一時沒有查清楚之前,讓我先放下仇恨,不要跟袁將軍計較。大哥哥既然答應為我報仇,我自然放心。更何況,如今大哥哥既為袁將軍效力,我當然要為大哥哥你考慮,暫時放下仇恨,不與袁將軍計較。

  只是我想,這件事情一旦鬧將起來,董卓和袁將軍之間必將有一場大戰。大哥哥你身為袁將軍部下,如今又身處陽城,只怕戰事一起,大哥哥你就要首當其衝與董卓廝殺,到時免不得一場血戰。我非擔心袁紹,是擔心大哥哥你呀。」

  陳諾被趙雪一說,心裡一暖,也知道趙雪非巧言令色之人,深為感動。

  他連日來的疲憊也急需有人安慰,此時被趙雪勾起了心裡的那股纏綿之意,不禁伸出手來,就要握住趙雪手掌。

  只是掃興的是,這時屋外傳來步履之聲,跑得甚急,踏踏踏的傳到陳諾耳里。陳諾聽到後,也只好抑制了自己的衝動,縮回了手,趙雪也已經退到一旁。

  這時,有人走了進來,告訴陳諾周昂找他。

  都這麼深更半夜了,周昂找他會有什麼事情?

  正好趙雪在身邊,他也就帶著趙雪同去了周昂府上。周昂屏退了眾人,獨留下陳諾。

  陳諾看他神色緊張,看來是出了大事了。

  只見周昂從案上拿起一封書函,交給陳諾,一面說道:「聽說京中出大事了!袁將軍叔父袁隗,以及他在宗族的那些親戚人等,都被董卓那賊子殺得一乾二淨。這消息傳到冀州,袁家那些舊日的門生都是思念為袁太傅報仇,人心大動。在此事上袁將軍也絕不能輕易饒過董卓那廝,只怕一場大戰難以避免了。」

  他頓了頓,看了陳諾一眼,繼續道,「這袁將軍跟董卓一旦開戰,陳將軍你只怕閒不下了。想將軍你剛剛新勝,此刻距離雒陽又是最近,只怕將軍你這次免不得要再次辛苦一趟,帶兵出戰了。」

  周昂說的沒錯,趙雪猜的也完全正確,袁紹有讓他出兵的命令。

  袁紹這次交給他的緊急書函,上面先是嘉獎了陳諾陽城一戰的功勞,說陳諾之功,可堪重用。接著,提到了戰俘事上。言明將此戰所獲得的一切戰俘以及兵甲糧草等全都賞賜給陳諾,讓陳諾自己任意處理。

  在交代了這些後,又說到董卓屠殺他宗族的事,言此仇如海深,不可不報,發誓要給董卓一點顏色看看。當然,他此刻身在冀州,鞭長莫及,而陳諾距離雒陽又是最近,所以想讓陳諾先行發兵由轘轅關取雒陽,他將在不日間命令其他各部先後起兵,一同對付董賊。

  其實陳諾也知道,袁紹之所以這麼痛快給了他這麼多好處,未必是他本意。他不過是要利用他攻打董卓,當做馬前卒子罷了。但袁紹既然有命,而他暫時又得傍依這棵大樹乘涼,也只能聽其號令,整頓兵馬,準備轘轅關一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