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亂世,以臣擇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來,他的的確確就是那個史上蜀漢五虎將之一的趙雲!

  他再也按捺住心裡的狂喜,撇下眾人,趕緊拉著趙雲到一旁說話去了。

  「不知子龍賢弟這是要到哪裡去?」

  他們找了塊石頭,並肩坐下,互通了年紀。陳諾知道趙雲比自己年紀略小,也就毫不客氣的以兄長自居。

  趙雲倒也並不介意,樂意接受。

  聽陳諾如此問,也並不隱瞞,跟陳諾老實說了:「然之兄,你也知道,如今天下早已經大亂,像我本郡常山,就經常遭到蛾賊餘孽的襲擾,都實在沒法生活下去了。

  眼看著到處都是戰亂,官兵也保護不了我們,我們出於無奈,只好自己想辦法,在郡里招募些年輕人,自己組織起了一支衛隊。我呢,因為學了一些微薄的武藝,被他們抬舉,做了他們的衛隊長。

  只是,在這個亂世,依靠本郡那點力量是絕對行不通的,最重要的是要得到上面的肯定,才能獲得更大的支持。為此,我就帶著他們出來,希望投靠這樣一支可靠的勢力,一來可以保衛鄉里,二來可以繼續追討蛾賊餘孽,為民除害。」

  「追討蛾賊,為民除害!」

  如果記憶沒錯的話,「蛾賊」當是黃巾的別名,趙雲如此稱呼張角的這次大起義,可見趙雲其人對於黃巾的痛恨了。這也難怪,畢竟若不是黃巾擾亂其家鄉,也不可能逼迫趙雲遠走他鄉走上從軍這條路。

  陳諾點了點頭:「子龍賢弟能有這個想法固然很好,只不知,賢弟打算投靠誰呢?」

  趙雲想也不想,說道:「如今韓馥韓使君是朝廷所欽命的州牧大人,我身處冀州治下,自然是要去投靠他的。」

  陳諾沒有立即接下話茬,心裡暗奇,他為什麼不選擇公孫瓚呢?歷史不是這樣的嗎?

  陳諾想了一想,笑道:「賢弟既然是準備投靠韓使君,那自然是應該向南面,可我不明白,賢弟為何要向北呢?如果我記得沒錯,北面可是公孫瓚的地盤。賢弟這是……」

  趙雲呵呵一笑:「然之兄是懷疑我要去投靠公孫瓚?」

  陳諾瞥了他一眼,他笑起來皓齒微露,好看得緊,要不是他身為男子,只怕早被趙雲這一笑給傾倒了。

  定了定神,陳諾跟著一笑,立即轉移話題:「如今的天下自從董卓挾帝遷都長安,諸侯盟會瓦解後,都是各自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戰。在這樣亂世,兵馬糧草固然重要,但人才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依我看,目下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選擇一個好的東家,比什麼都重要。」

  「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

  趙雲眼前一亮,仔細盯著陳諾看,好像是想從他這個說話人的嘴裡得到更多更大膽更新奇的理念。

  陳諾沒有去看他,只是點了點頭,繼續說道:「當然,韓馥韓使君乃冀州州牧,一州之長,賢弟又身處冀州治下,能夠第一個想到他那最是正常不過。

  只是賢弟你有沒有想過,冀州之長目前雖然是韓馥,可自從董卓遷都長安,袁紹東進,公孫瓚南來,如今的冀州就像是塊三明治,被人夾在中間……」

  趙雲咳嗽一聲:「三明治?這是……」

  陳諾知道漏嘴了,不慌不忙撿起一片樹葉,夾在雙掌中間:「你就當做是它。」

  看趙雲點頭釋然,陳諾拿著樹葉跟趙雲又比劃了起來:「這片樹葉就好比是韓馥,是冀州,上面掌心是公孫瓚,下面是袁紹。可是冀州只有一個,袁紹想要,公孫瓚也想要,問題也就出來了。

  雖然韓馥手上人馬也不少,文有諸如田豐、沮授,武有張郃、麴義,可他本身不過庸碌之輩,有人也不會用。別人且不說,麴義就是明顯例子。像他這樣出身西涼的將領,驍勇善戰,卻因為出身低微,與韓馥稍有嫌隙,就為韓馥所憎恨,以致反目成仇,弄得他不得不棄他而去投靠袁紹。

  韓馥既非明智之人,又占著冀州這麼大的地盤,誰不暗中覬覦?而韓馥雖然是名義使君,到底槍桿子裡面出政權,要是袁紹、公孫瓚都來搶,只怕韓馥這個州牧位置就有點難保了。古人說得好,危邦不入,子龍賢弟當三思!」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趙雲又難得聽到了一句沒聽過的話,撫摸著槍桿,如有所悟,點頭讚嘆:「然之兄說得好啊,那董卓惡賊當初就是仗恃著手底下有西涼兵,把其餘各路諸侯不放在眼裡,這才做出接下來那等大逆不道之事。先是廢立天子,接著又挾持天子西遷長安,把個天下攪得烏煙瘴氣,實在可惡!」

  「董……」

  陳諾也想義憤填膺口誅筆伐董卓一把,但董字出口,卓字未說,不知為何,他的腦袋就是一痛,一片空白。

  趙雲看到陳諾異樣,想要攙扶詢問,陳諾笑了一聲,說:「沒事的,多行不義必自斃,董……遲早也會完蛋的。只是,剛才我說的,子龍賢弟可否考慮一下?」

  趙雲搖頭笑道:「其實韓使君無有作為我也知道,只是我一直在猶豫,畢竟韓使君身為州牧,我不去投靠他又能投靠誰?但是剛才聽瞭然之兄的一番話後,我恍然大悟。

  所謂『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只要誰的手上有權,誰的手上有兵,誰能夠為國家出力,為民除害,就算他不是州牧,那又能算得了什麼?只要他能殺蛾賊,那麼我就去投靠他!」

  趙雲還真會現學現賣,陳諾不由得苦笑一聲。但他從他堅毅的眼神里,很快讀出了一些東西。

  陳諾試探的問:「你的意思是,正是我的話幫助了你,讓你下定了決心?你果然決心放棄韓使君,而去投靠……公孫瓚?」

  趙雲沒有肯定,也沒有否定,他說:「公孫將軍以抗擊烏丸起家,蛾賊亂後,又一心帶兵平亂。他既然能誅殺蛾賊,那麼就是我所需要的。」

  陳諾心裡想著,如果按照歷史來走,趙雲投靠公孫瓚也並無不妥。但仔細一想,自己此刻雖然在韓馥手下辦事,雖然幫助他暫時退了公孫瓚人馬,但韓馥畢竟庸才,有袁紹和公孫瓚伺機在側,冀州遲早不保。

  而能夠取得冀州的必將是袁紹,袁紹得冀州,他那時可能因為韓馥而一起跟著易主。而如果趙雲跟隨公孫瓚,他跟隨袁紹,將來公孫瓚跟袁紹打起來,他跟趙雲不就成了敵我雙方了?

  進一步講,就算他能夠幫助韓馥保住冀州,公孫瓚一時退了兵,但未必不會再來。若再來時,趙雲成了公孫瓚部下,而他仍是韓馥的人,立場又是不同,如何自處?

  這一點,陳諾當然不願意看到,所以陳諾趕緊假裝咳嗽一聲,說道:「公孫將軍的確能殺,他手上兵馬也確實不少,將來也必有一番作為。但子龍賢弟想想,公孫將軍之所以誅殺蛾賊,他是為了什麼?他果真有那麼大公無私嗎?

  就以公孫將軍誅殺烏丸這件事情來說吧,他雖然在此事上確實立了不少功勞,可是他自從張純起事,一直沒有作為。他跟張純在邊境打了數年也不能將他斬殺,後來朝廷派太傅劉虞為幽州刺史,讓他處理此事。

  劉太傅一來,就派出使者,曉以利害,想要勸動烏丸斬送張純首級。可公孫將軍因為害怕功勞被劉太傅搶去了,於是就殺害了勸和的使者。若不是劉太傅採取寬柔之策,胡人中有人斬殺了張純,不然張純之亂不知道何時才能平息呢。

  還有,諸侯會盟後,天子被賊人挾持到了長安,思欲東歸,就派出使者,想要讓劉太傅帶兵來迎。使者到了袁術那裡,被袁術扣留下來,而公孫將軍因與袁術之間有嫌隙,不但不勸說,反是全力制止劉太傅發兵。迎接天子東歸之事,也就因此而不了了之了。子龍賢弟,你說說看,像公孫將軍這樣只顧自己私利的人,可是能夠托以國家大事的嗎?」

  趙雲被陳諾一說,沉默了片刻,白皙的臉蛋漸漸籠罩上了一層灰濛濛之色。

  他的手緊了緊槍:「然之兄說得對,若不是得然之兄醍醐灌頂的一番話,我差點就誤了大事!只是,我既然帶著這幫兄弟出來了,總不能空手回去。韓使君不行,公孫將軍也不行,冀州之大,我該指望何人呢?」

  陳諾手扶著他的肩膀,笑道:「別忘了,有一人祖上可是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

  趙雲拄槍緩緩站了起來,臉色轉而紅暈:「然之兄說的,可是袁紹袁本初?」

  陳諾跟著站起,哈哈一笑。正要開口,後背被人輕輕一啪,接著一個小不點從他身後竄了出來,仰著他那髒兮兮的臉蛋,大大咧咧的對著他張牙發笑:「你跟我哥哥說了這麼老半天,到底說了些什麼啊?」

  陳諾一眼看是趙雪,也就欠了欠身,伸手颳了下他的鼻子,又看了趙雲一眼:「這是我跟你哥哥之間的君子之語,你想知道啊,你去問你哥哥啊。不過啊,你這鼻樑洗洗,臉蛋再弄弄,擦擦脂粉,也不輸給那些女孩子嘛。」

  「你……」

  趙雪睜起雙眼,跟陳諾眼睛對上,突然慌亂起來。他看了哥哥一眼,立即低頭退身到趙雲身後去了,居然一句話再也沒有回。

  陳諾哈哈笑了兩聲,看趙雪窘迫至此,也就不再取笑他了。

  他拉著趙雲到一旁,問他:「子龍賢弟可下定了決心?」

  趙雲看了看手中緊握的槍,再也沒有猶豫,點了點頭。

  「那太好了!」

  陳諾拉著他的手臂,笑道:「既然子龍賢弟決心投靠袁紹,正好,我也要回冀州見韓使君復命,我們可以同上一段路。」

  陳諾與趙雲說話的當兒,那邊也已經將車馬收拾妥當,簡單的打掃了戰場,也就上路了。不數日間,也就到了冀州城下。陳諾不舍的跟趙雲作別,等送了趙雲一程後,他也不得不進冀州城來見韓馥。

  韓馥聽說陳諾當真說服了公孫瓚退兵,並有了公孫瓚的親筆回書,還有他送來的珠寶器皿,終於是一掃連日來的沉悶,雙手舞蹈,樂不可支。

  他當即傳下令去,讓召集冀州大小官吏,要為陳諾設慶功宴。

  陳諾一聽,當即勸阻:「這不好吧……」

  韓馥反問道:「這有什麼不好的?」也不聽陳諾的,執意要為陳諾設宴慶功。

  陳諾見不好阻止,想了想,說道:「既然使君大人如此看得起我,那我也就斗膽接受了。只是,我想如今公孫瓚雖然如願退兵了,但是還有一件事卻沒有解決。我認為當務之急,使君你不可不考慮。」

  韓馥一愣,心裡有點煩:「還有事?」

  陳諾提醒他:「當然!這件事情使君難道忘了?使君派我出使公孫瓚之前,可是跟孫輕將軍約好了的。」

  韓馥恍然大悟:「對了,孫輕將軍自走後孤可到現在一直都沒有他的消息了,不是你提起,孤差點就忘了!孤問你,你有他消息沒有?他到底有沒有按照我們事先約定的辦?」

  陳諾微微一笑:「放心,韓使君交代的任務孫輕將軍怎敢不辦呢?就在前幾天,我在回冀州的半路上就接到孫輕將軍派出的偵騎。他口述孫將軍的話,說他已經聯絡了黑山張牛角所部,張牛角也已經答應出兵了……」

  韓馥眼前一亮,迫不及待的問:「那可有說他們準備出動多少人馬?」

  「人馬嘛……」

  陳諾捧起了眼前酒盞,看著盞中蕩漾的酒水,嘿嘿笑道:「本來張牛角在黑山的勢力就不小了,可他為了壯大聲勢,給足韓使君你的面子,他又聯絡了黑山其他各部,初步估計,可得百萬之眾。如果精簡士卒,最少也能得卒二十萬。」

  「二十萬?!」

  韓馥咂舌瞪眼:「啊呀,這也是不小的一筆數目了!」

  陳諾放下酒盞:「兵貴神速。孫輕將軍說,既然大兵已經聚集了,就得速戰速決,不然時日久了就會影響士氣。所以他讓我向使君您請示,可否立即發兵?」

  「發發……」

  韓馥剛開口,轉而臉色一暗,立即說道:「不對,不能發,不能發!如今公孫瓚都已經跟孤講和,他都答應退兵了,如何還打他?」

  陳諾身子向前一傾,微微一笑:「兵以詐立!公孫瓚退兵了,我們正好打他個措手不及。」

  韓馥想到安平一戰的敗績,何其之慘烈,趕緊以袖掩面,連連揮手:「君子不可失人以信,不可不可!」

  陳諾伸手撥開韓馥衣袖,說道:「既然這樣,那麼就請使君速速傳言張牛角,讓他解散黑山軍。」

  韓馥一愣,放下袖子,想了想,搖了搖頭:「不行,若公孫瓚出爾反爾,再殺回來,孤拿什麼抵擋他?」

  陳諾點了點頭:「是這麼說,可是有句話叫養虎遺患,黑山軍之所以不能成其氣候,就是因為使君你不斷的打壓。可如今他得以光明正大的招兵買馬,獨樹一幟,到時候試問使君你能夠制止得了他們嗎?如果他們哪一天不服管束鬧起事來,請問使君你如何對付他們?」

  韓馥一聽,想起後果,當真不堪設想,又是嚇了一身的冷汗。

  他就趕緊說道:「言之有理,言之有理!那麼勞煩你跟孫輕將軍傳話,讓他勸張牛角把黑山軍散了。你看怎樣?」

  「這個……」

  陳諾眉頭一皺,故作為難的樣子。

  韓馥一看,趕緊說道:「此事如果辦成,當再記你一功!」

  陳諾離席而起,拱手道:「既然使君有此差遣,我就算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等到韓馥傻不拉幾的笑了,陳諾這次終於鬆了一口氣。

  他為了救孫輕,撒下一連串的謊,如今公孫瓚答應退兵了,他也成功騙過韓馥,讓韓馥不必再記掛黑山這麼一回事,他也算得上真正的完善了這個彌天大謊,將所有的漏洞都補齊了。

  韓馥跟陳諾之間的談話也有好長時候了,但傳令下去讓赴宴的冀州大小官員卻並沒有到幾個,韓馥這邊掛不住面子,陳諾也是尷尬。

  但無論如何,宴席已經開了,就得繼續吃喝下去。

  席上,韓馥宣布,為表陳諾今天的功勞,準備升陳諾為一郡之督郵。大小官員都覺吃驚,紛紛交頭接耳低聲議論著,陳諾偷偷移盞去看,看的是怒眉豎目,張耳去聽,聽的都是反對的聲音。

  眼看韓馥沒有收回成命的意思,有的則乾脆站起身來,以辭官相要挾。韓馥目視著陳諾,有點頭大了,看來他是對他的這幫幕僚完全沒有了應付的辦法。

  陳諾知道也許是自己升的太快了,觸犯了眾怒,也罷,不當就不當,還是做我的驛使。

  陳諾把盞放下,正要開口,不想門外一人亢聲大叫:「不可!」

  聲音未落,只見一人虎步夾風的走了進來,環視了眾人一眼,然後將眼睛定在了韓馥右邊首席上的陳諾,鼻子跟著一哼。

  來人不善啊,不知此是何人?但聽左右悄聲冷笑了起來,神情也變得輕鬆了,偷偷交換著眼色:「嘿嘿,他來了,有好戲看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