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頁
果不其然,嬴政發現扶蘇真的有點子自閉。
扶蘇沮喪地低下了頭,「好吧,兒臣其實也只是想給父皇出一份力,但是如果兒臣本就沒什麼用,那不去也是可以的。」
其實扶蘇的表演是有點過頭了,他說完,也有點覺得太誇張,畢竟這和他往常的性格是不大相似的。
不過,雖然誇張了,但是辦法很好用,嬴政幾乎是一下子就相信了,主要是害怕。
在江念綰說了關於大秦的未來後,嬴政對各個階層裡面的六國餘孽的人又狠狠清掃了一波,原本有些甚至就在咸陽城內當這個探聽消息的暗探,這麼近的距離,想要轉刺客,都不用長途跋涉的。
像是這樣的人,在大秦出現了好多好多。
嬴政本不是會在意這些在陰暗中生存的老鼠的人,但是他想,如果他並沒有百年之期,在不久之後就會撒手人寰,他的繼承人能夠應付這種局面嗎?
甚至,嬴政還特地讓人去調查了,關於底層的那些黔首們的生活,疲民政策在他手底下能用。不僅僅是因為他是這些人心中兇殘暴虐的秦始皇嬴政,更是有王家軍,有蒙家軍,有各種信任他嬴政超越自己的臣子。
而這些人,在二世上位的時候,還會這麼忠心嗎?
嬴政這次之前幾乎沒有思考過,當皇帝除了要明白權衡朝堂,懂得利益取捨,本身能夠處理各種奇奇怪怪的事情之外,還需要能夠處理交接時候的動盪。
也不對,嬴政也是知道的,大秦不安穩,如果大秦安穩,他自己就不會總是巡遊了,這不安穩的大秦,需要有人來繼承。
「所以,吾兒扶蘇,你必須要好好活下去,從我的手裡,接過大秦,至於你能讓大秦堅持多久,那就是你自己的本事。」嬴政把自己的規劃,把自己的展望,也把自己的擔憂,都推心置腹地跟扶蘇說了。
扶蘇也眼含熱淚,「父皇,兒臣會的。」
「好,那就先跟朕一起看奏摺吧,今天你要處理的是這些。」嬴政一說,就有人上前,把該給扶蘇的奏摺堆直接抱起來,往扶蘇的桌子上放。
兩人一人厚厚一疊,處理完了下一疊又來了,被工作淹沒的扶蘇,在忙碌中,嬴政不著痕跡地鬆了一口氣。
呼,又混過去一次,不知道下次還能不能混過去。
扶蘇則是在反思,怎麼又鬆口了,下次繼續,總是能成功的!
嬴政現在就像是那小雞崽子跑遠點,他都要擔心地吃不下飯的,讓扶蘇去九原?去不了一點。
他都打聽的差不多了,那在「眾人口中」的歷史就是這樣,他把扶蘇給安排到了九原,而後他出去巡遊,意外死亡,被李斯、趙高合謀,先把死訊給壓了下來,又用假詔書讓扶蘇自殺。
嬴政不知道,未來自己會不會把皇位還留給扶蘇,但是他知道,他絕對不會殺自己的孩子。
本來也不算多,就那麼些個,能有點出息的就更少了還殺?殺的還是扶蘇,其他的能怎麼活?
扶蘇這個性格,嬴政這些天把人搓圓搓扁,根本沒有反抗的,這即使以後不是皇帝,也是賢王,殺了多虧?
嬴政恨不得給扶蘇腦門上貼上這個標誌,等他死了,以後天下交給扶蘇,不幸沒有拼的過下一個朝代的開國皇帝,那麼讓扶蘇去當臣子!
能活下來,也是不錯。
嬴政的拳拳父愛,在聽到一次又一次的扶蘇聽話自殺之後,達到了高峰。
當然,玩歸玩鬧歸鬧,嬴政問清楚了所有要謀反的人,以及他們謀反的線路,一點點改正。
那自然不是把這些人都殺了,而是從側面減少他們的擁護人員。
比如說據說最開始的「王侯將相寧有種」的二位,慫恿的是那些服徭役的,不懂法律的人,嬴政就雙管齊下。
一方面是對疲民政策的放緩,一方面開始努力啟民智。
把一些不算特別緊急的活兒放緩,比如長城,先不急,以後下個朝代來修也行,先搞好自己的墓,給扶蘇留個位置,原本以為扶蘇能有自己的陵寢,現在就一個太子墓的話。嬴政決定委屈一下自己,下去之後也湊合和兒子一起過了。
而愚民、疲民也都放棄,他這里千辛萬苦地把百姓給折騰地疲勞又聽話,這不是白瞎了下一個朝代嗎?嬴政不干,他決定開科舉。
先在學堂裡面讀上三年,而後開始科舉考試,考中了給安排基層崗位直接開始干。
學會了最好,到時候等到新朝代出現,直接騎虎難下!
一方面是在努力延長大秦的壽命,一方面是在做萬一大秦不幸只有那麼些年,該怎麼讓後一個朝代更加隔應。
嬴政的努力也是卓有成效,從軍從政兩個晉升的渠道,分開來,而且嬴政為了不讓大秦歷年來的基礎給丟了,還特地補充了,從政也要付徭役這些,甚至也要服軍役。
不過,如果是先考上了,再選擇保留官位,進入軍營,在軍營立功之後,保留的官位也會對應上升,總之不會虧。
一系列的操作,嬴政下的時候就沒有打算著大秦千秋萬世了,畢竟當百姓都聰明起來的時候,自然會有人意識到,讓別人當家,不如自己做主。
扶蘇沮喪地低下了頭,「好吧,兒臣其實也只是想給父皇出一份力,但是如果兒臣本就沒什麼用,那不去也是可以的。」
其實扶蘇的表演是有點過頭了,他說完,也有點覺得太誇張,畢竟這和他往常的性格是不大相似的。
不過,雖然誇張了,但是辦法很好用,嬴政幾乎是一下子就相信了,主要是害怕。
在江念綰說了關於大秦的未來後,嬴政對各個階層裡面的六國餘孽的人又狠狠清掃了一波,原本有些甚至就在咸陽城內當這個探聽消息的暗探,這麼近的距離,想要轉刺客,都不用長途跋涉的。
像是這樣的人,在大秦出現了好多好多。
嬴政本不是會在意這些在陰暗中生存的老鼠的人,但是他想,如果他並沒有百年之期,在不久之後就會撒手人寰,他的繼承人能夠應付這種局面嗎?
甚至,嬴政還特地讓人去調查了,關於底層的那些黔首們的生活,疲民政策在他手底下能用。不僅僅是因為他是這些人心中兇殘暴虐的秦始皇嬴政,更是有王家軍,有蒙家軍,有各種信任他嬴政超越自己的臣子。
而這些人,在二世上位的時候,還會這麼忠心嗎?
嬴政這次之前幾乎沒有思考過,當皇帝除了要明白權衡朝堂,懂得利益取捨,本身能夠處理各種奇奇怪怪的事情之外,還需要能夠處理交接時候的動盪。
也不對,嬴政也是知道的,大秦不安穩,如果大秦安穩,他自己就不會總是巡遊了,這不安穩的大秦,需要有人來繼承。
「所以,吾兒扶蘇,你必須要好好活下去,從我的手裡,接過大秦,至於你能讓大秦堅持多久,那就是你自己的本事。」嬴政把自己的規劃,把自己的展望,也把自己的擔憂,都推心置腹地跟扶蘇說了。
扶蘇也眼含熱淚,「父皇,兒臣會的。」
「好,那就先跟朕一起看奏摺吧,今天你要處理的是這些。」嬴政一說,就有人上前,把該給扶蘇的奏摺堆直接抱起來,往扶蘇的桌子上放。
兩人一人厚厚一疊,處理完了下一疊又來了,被工作淹沒的扶蘇,在忙碌中,嬴政不著痕跡地鬆了一口氣。
呼,又混過去一次,不知道下次還能不能混過去。
扶蘇則是在反思,怎麼又鬆口了,下次繼續,總是能成功的!
嬴政現在就像是那小雞崽子跑遠點,他都要擔心地吃不下飯的,讓扶蘇去九原?去不了一點。
他都打聽的差不多了,那在「眾人口中」的歷史就是這樣,他把扶蘇給安排到了九原,而後他出去巡遊,意外死亡,被李斯、趙高合謀,先把死訊給壓了下來,又用假詔書讓扶蘇自殺。
嬴政不知道,未來自己會不會把皇位還留給扶蘇,但是他知道,他絕對不會殺自己的孩子。
本來也不算多,就那麼些個,能有點出息的就更少了還殺?殺的還是扶蘇,其他的能怎麼活?
扶蘇這個性格,嬴政這些天把人搓圓搓扁,根本沒有反抗的,這即使以後不是皇帝,也是賢王,殺了多虧?
嬴政恨不得給扶蘇腦門上貼上這個標誌,等他死了,以後天下交給扶蘇,不幸沒有拼的過下一個朝代的開國皇帝,那麼讓扶蘇去當臣子!
能活下來,也是不錯。
嬴政的拳拳父愛,在聽到一次又一次的扶蘇聽話自殺之後,達到了高峰。
當然,玩歸玩鬧歸鬧,嬴政問清楚了所有要謀反的人,以及他們謀反的線路,一點點改正。
那自然不是把這些人都殺了,而是從側面減少他們的擁護人員。
比如說據說最開始的「王侯將相寧有種」的二位,慫恿的是那些服徭役的,不懂法律的人,嬴政就雙管齊下。
一方面是對疲民政策的放緩,一方面開始努力啟民智。
把一些不算特別緊急的活兒放緩,比如長城,先不急,以後下個朝代來修也行,先搞好自己的墓,給扶蘇留個位置,原本以為扶蘇能有自己的陵寢,現在就一個太子墓的話。嬴政決定委屈一下自己,下去之後也湊合和兒子一起過了。
而愚民、疲民也都放棄,他這里千辛萬苦地把百姓給折騰地疲勞又聽話,這不是白瞎了下一個朝代嗎?嬴政不干,他決定開科舉。
先在學堂裡面讀上三年,而後開始科舉考試,考中了給安排基層崗位直接開始干。
學會了最好,到時候等到新朝代出現,直接騎虎難下!
一方面是在努力延長大秦的壽命,一方面是在做萬一大秦不幸只有那麼些年,該怎麼讓後一個朝代更加隔應。
嬴政的努力也是卓有成效,從軍從政兩個晉升的渠道,分開來,而且嬴政為了不讓大秦歷年來的基礎給丟了,還特地補充了,從政也要付徭役這些,甚至也要服軍役。
不過,如果是先考上了,再選擇保留官位,進入軍營,在軍營立功之後,保留的官位也會對應上升,總之不會虧。
一系列的操作,嬴政下的時候就沒有打算著大秦千秋萬世了,畢竟當百姓都聰明起來的時候,自然會有人意識到,讓別人當家,不如自己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