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越清眠冷笑一聲:「不愧是他,看起來送的東西都是雜七雜八,玩樂居多,但實際心思可沒少花。」

  「是啊。他之前還排過一場讚頌父皇功績的戲,結果深得父皇的心意,戲班子在宮裡住了大半年,每到節慶聽戲時,必然要演上一出。把宮裡自己養的戲班子都給比下去了。」說到這個,蒼莫止都覺得好笑,若論功績,他父親比祖上那是差得遠了,所以這種硬吹他聽著也挺無語,卻又不得不捧場。可如果說他父皇這個皇帝做的殘暴無績吧,又沒達到那種程度。

  「你之前在京中,能弄到些好玉料雕刻屬實正常。但現在在延州,你要是弄得到好東西,還不知道皇上要怎麼尋思呢。要我說就送個簡單的,別讓人覺得你在延州日子好過,到時候恐怕某些人又要起心思了。」

  越清眠確定京中應該有無數人看不得蒼莫止過好日子。很多人就是這樣,在大敵當前時,他們需要一個擅戰的英雄,於是他們需要蒼莫止。之后蒼莫止的軍功讓人眼紅,他也的確會打仗,鮮少有失手的時候。而在大部分外族被打服,戰事銳減之後,京中官員又希望英雄隕落,這樣才不會擠占他們的利益。現在蒼莫止手廢物了,又被趕來了延州,正合了這些人的心意了。所以如果他們發現蒼莫止好起來,估計眼珠子都得氣紅了。

  蒼莫止是樂意聽取越清眠的意見的,隨手將越清眠剩下的粥到自己碗裡,又問他:「那你覺得送什麼合適?」

  越清眠想了想,說:「過幾日紀叔過來,不是就要教大家制筆了嗎?要我說就弄幾支百姓們做的筆送進宮裡吧。這樣一方面咱們省錢,另一方面,貧苦地方的百姓自主發家致富,願意掌握一門手藝,這不也能從側面表示國泰民安嗎?若不安寧,百姓哪有空搞這些?皇上看到你拿不出像樣的東西,就不會覺得延州有變化,而百姓們掌握手藝,想過更好的生活,對於一國之君來說不管心裡怎麼想,面上都是不能嫌棄的,他挑不出理來。」

  這個提議讓蒼莫止狠狠的心動了。

  越清眠又補充道:「你和你二哥說一聲,讓他代你再準備一件小禮物,不用太值錢,賀生辰的意思到了就行。這樣萬一皇上真不滿意,就讓二皇子拿出這份禮物,說你在延州拿不出像樣的東西,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又恐對君不敬,所以他為你備了一份。如此皇上就是有理也變沒理了,肯定要幫你把此番禮物的事圓過去,便得大力讚揚延州百姓追求好生活的舉動,對你送的筆明面上也得給足誇讚。如此,有皇上背書,咱們延州的筆還怕不好賣?」

  蒼莫止都驚了,他怎麼就沒想到這點呢?驚喜道:「你也太聰明了吧?」

  越清眠輕笑,不多謙虛。並不是他聰明,而是他足夠不在意,因為不在意,想的就會更客觀全面,沒有那麼多好顧忌的。

  蒼莫止樂道:「就這麼辦!」

  皇宮裡,皇上將蒼川之叫到書房,跟他說起了糧發霉的事。

  蒼川之心裡很清楚皇上為什麼叫他來,說白了就是他父皇暫時沒有更好的辦法,朝廷的確缺銀子,又不可能以低價從百姓手裡搶糧,那樣估計各地要起義了。而又想要糧,又不想讓後宮和官員們再捐錢,最好的辦法當然是把責任暫時分出去,所以遠在延州,但又挨著嵊山關的蒼莫止就成了最優選。

  「如今春耕剛開始,各地都缺糧,糧的價格也是一直在漲,朝廷想買更多的糧食的確不容易。」蒼川之不能直說朝廷缺錢買不起,即便這是事實。而且朝廷每年買糧草是有固定的採買渠道的,這中間涉及的人員、利益盤根錯節,即便知道打破這一層關係網,才可能會有生機,但這層利益線並不是說動就能動的。

  「的確。下面人說是運輸不當造成的,朕已經下旨處置了。但一直半會兒又沒有解決之道。不知你可有想法?」周載帝問。

  蒼川之裝作為難的考慮了好一會兒,才說:「兒臣是有個想法,但未必能行,還得父皇定奪。」

  「你說。」周載帝可算來了精神。

  「莫止在延州,是最有義務幫襯嵊山關的。不如讓他想辦法集糧,而且他就在嵊山關旁邊,買到了糧食運送過去也不至於花太長時間。朝廷有自己的採買方式,但當下並起不到作用。莫止常年征戰,說不定知道通過非朝廷的方式怎麼能在其他地方弄到糧。」蒼川之邊說邊觀察著周載帝的表情,聽他提到蒼莫止,周載帝明顯是很滿意的。

  「不過……」蒼川之的話一轉折。

  「不過什麼?」周載帝忙問。

  「兒臣也不知道莫止是否能弄到糧,只是覺得他有義務為您分憂。而且他就算能弄到,也肯定不及朝廷的多,畢竟他手上也沒什麼錢,渠道也肯定不及朝廷廣。所以即便他沒辦好,父皇也勿要怪罪才是。」蒼川之把蒼莫止的能力說的很保守,就是不希望皇上覺得這是輕而易舉能做成的事。

  另外,他是知道蒼莫止有糧的,否則不可能平白無故給自己的親弟弟攬這麼個要命的活。加上近來收到的信是蒼莫止的筆記,他心裡就有數了,真的是說不出的高興,所以希望通過此事,能讓蒼莫止多在民間積攢些聲望,難免被父皇輕易拿捏。

  「這是自然,莫止是為朝廷分憂,成與不成,朕都不會怪罪他。」周載帝微笑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