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
書房裡擺了幾張長桌,秦紓同幾個侍女各忙著。金墜兒正噼里啪啦的打算盤,見此不由插了句話。
「主子與其花這麼多功夫,不如教他想起來,直接問他豈不省事?」
多大病啊……扎幾回針,灌幾劑猛藥下去有什麼治不好的。何苦這樣勞心勞力?花了多少金銀財寶,耽誤了多少生意。
金墜兒便是只替自家主子管外帳,也覺得心疼得厲害。
便是說當年有恩,可不過是給了張公憑,還不是要自家主子冒著風險出海?要說還,這些年恩情早就還夠了。
金墜兒這麼想,便也這麼說了。
秦紓聞言笑了一下,問了她一句。「那你我如何呢?」
金墜兒忙跪了下來,膝蓋啪一下子砸在地上。
「那不一樣!那年青州遭了旱,要不是主子,我早就餓死了。可他不過是給您一張公憑!」
「恩情不是那樣算的。」秦紓又笑了一下,而後斂起笑意,難得帶上了幾分嚴厲。
「我當年無一人相助,若不是他,也無今日。以後這樣的話,都不許再說了。」
「何況……若是換我落到今日境地,他也會如此的。」
她輕輕嘆息。今日沈錚遭難,她來救他。若有一日境遇相反,秦紓相信沈錚也會如此相救。不計得失,不計代價。
他這個人,是有些意氣在身的。無論被世事怎樣打磨,內里始終是當年那個少年郎。
這一點,她還是同他學到的呢……
*
月上枝頭。
沈錚側臥著,微微蜷起身體枕手而睡,睡得很是香甜。床頭擺放的一枝芍藥花,斜插在瓶中,花枝纖柔,香氣極清。
秦紓注視了他一會兒,輕輕將他頸間的發捻到枕上。
她撥開縹色的幔帳,望著窗外的月亮。明月高高掛在天邊,人間的輾轉都只冷眼看著。
秦紓披衣起身。取出一隻小匣子,打開,裡面是滿滿的文稿,有沈錚從前的詩文,也有他進言上書的底稿。
自京中事變,她於京外得知消息,一邊著手救他,一邊尋人從他抄沒的宅子里取回了這些東西。
秦紓翻看著那些文稿。沈錚從前也不以才名著稱,他這個人寫的詩少,上書言事多。
前朝初立時,戰亂未平,要商人們把糧送到邊關做軍糧,能換鹽引賣鹽。此政施行了有百年,偏他要上書,說此為養匪之策,時移世易,應速改之。
他說的原也不算錯,後來官府給不起商人及鹽戶的價款,鹽戶偷偷賣鹽,商人不肯再輸糧換取鹽引,私鹽已然泛濫。而前朝失了鹽糧命脈,以至於巨賈富戶各尋明主,兵敗如山倒。
只是那些大鹽商背後未必沒有朝中大人們的影子,人人只作不知。偏他這人,回回盯著旁人不肯管的事情。
秦紓輕輕笑了一下,若是他醒著,得知當今聖上也未廢此政,怕是又要生一場悶氣了。
不過她不一樣,她是個商人,商人總是不希望朝廷的鐵爪當真牢牢把控住天底下每一個角落……
而沈錚這個人,生得太清正,若在朝中為臣,尚能為一錚臣。而囿於宦臣之列,擢拔全憑帝王恩寵,便行利國與民之事,亦恐為後者例,亦亂朝綱。
秦紓合上木匣,嘆息一聲。
今日傍晚,有消息從政事堂中傳出來。說新帝有意開恩科,從前因廢帝亂政被採選入宮為宦者也特許參加。
她在昏暗的室內靜靜望向沈錚,忽然很想問問他,問問從前清醒時的那個他。
他甘心如此麼?甘心如此渾噩懵懂的過一生麼……
第51章
昨夜又下了一場雪, 年節將至大小商隊、店鋪也封了帳本,幾個侍女難得得閒,大清早就院子裡游嬉打鬧。
她們在地上撒了把米谷, 支起竹篾籠捉鳥, 一個個藏在廊廡的欄杆後面,牽著根長線, 等鳥進了篾籠底下啄米, 便拉動繩子, 啪一下把鳥罩進去。
沈錚先醒來了,半披著衣裳將窗子推開半扇,扒著往外看, 恨不得整個身子扎出去。
秦紓見了忍不住笑起來,喚來老大夫, 問明沈錚的身子將養的好了不少,能吹一吹外面新鮮的風了。
她問老大夫話時, 沈錚便巴巴等著, 眼睛一眨一眨,忽閃忽閃的。等她點頭應允了, 他便小聲歡呼起來,拽著她要往外跑。
秦紓拉住他,為他披上了雪狐裘,又往他懷裡塞了只燒的通紅的手爐,熏的他面頰都熱烘烘的。沈錚扭過頭來想要鬧, 秦紓笑著推他往外走。
「走了, 我們看熱鬧去。」
兩人走到院子裡看, 玉釧兒她們已經捉到幾隻了,裝在一個大籠子裡。
見了秦紓兩人, 幾個侍女合捧著籠子,獻寶似的迎上來。
「主子可賞光瞧上哪只?從前都是我們拿您的賞,今個兒可得送您點什麼。」
她們嘰嘰喳喳,你一言我一句的說起來。
北方冬天也沒什麼鳥,多是禾雀之類。出挑的也就是一隻小柳葉,通體豆綠,在籠子裡跳躍鳴叫。
「喜歡麼?喜歡我們就養起來掛在廊下。」秦紓問沈錚。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主子與其花這麼多功夫,不如教他想起來,直接問他豈不省事?」
多大病啊……扎幾回針,灌幾劑猛藥下去有什麼治不好的。何苦這樣勞心勞力?花了多少金銀財寶,耽誤了多少生意。
金墜兒便是只替自家主子管外帳,也覺得心疼得厲害。
便是說當年有恩,可不過是給了張公憑,還不是要自家主子冒著風險出海?要說還,這些年恩情早就還夠了。
金墜兒這麼想,便也這麼說了。
秦紓聞言笑了一下,問了她一句。「那你我如何呢?」
金墜兒忙跪了下來,膝蓋啪一下子砸在地上。
「那不一樣!那年青州遭了旱,要不是主子,我早就餓死了。可他不過是給您一張公憑!」
「恩情不是那樣算的。」秦紓又笑了一下,而後斂起笑意,難得帶上了幾分嚴厲。
「我當年無一人相助,若不是他,也無今日。以後這樣的話,都不許再說了。」
「何況……若是換我落到今日境地,他也會如此的。」
她輕輕嘆息。今日沈錚遭難,她來救他。若有一日境遇相反,秦紓相信沈錚也會如此相救。不計得失,不計代價。
他這個人,是有些意氣在身的。無論被世事怎樣打磨,內里始終是當年那個少年郎。
這一點,她還是同他學到的呢……
*
月上枝頭。
沈錚側臥著,微微蜷起身體枕手而睡,睡得很是香甜。床頭擺放的一枝芍藥花,斜插在瓶中,花枝纖柔,香氣極清。
秦紓注視了他一會兒,輕輕將他頸間的發捻到枕上。
她撥開縹色的幔帳,望著窗外的月亮。明月高高掛在天邊,人間的輾轉都只冷眼看著。
秦紓披衣起身。取出一隻小匣子,打開,裡面是滿滿的文稿,有沈錚從前的詩文,也有他進言上書的底稿。
自京中事變,她於京外得知消息,一邊著手救他,一邊尋人從他抄沒的宅子里取回了這些東西。
秦紓翻看著那些文稿。沈錚從前也不以才名著稱,他這個人寫的詩少,上書言事多。
前朝初立時,戰亂未平,要商人們把糧送到邊關做軍糧,能換鹽引賣鹽。此政施行了有百年,偏他要上書,說此為養匪之策,時移世易,應速改之。
他說的原也不算錯,後來官府給不起商人及鹽戶的價款,鹽戶偷偷賣鹽,商人不肯再輸糧換取鹽引,私鹽已然泛濫。而前朝失了鹽糧命脈,以至於巨賈富戶各尋明主,兵敗如山倒。
只是那些大鹽商背後未必沒有朝中大人們的影子,人人只作不知。偏他這人,回回盯著旁人不肯管的事情。
秦紓輕輕笑了一下,若是他醒著,得知當今聖上也未廢此政,怕是又要生一場悶氣了。
不過她不一樣,她是個商人,商人總是不希望朝廷的鐵爪當真牢牢把控住天底下每一個角落……
而沈錚這個人,生得太清正,若在朝中為臣,尚能為一錚臣。而囿於宦臣之列,擢拔全憑帝王恩寵,便行利國與民之事,亦恐為後者例,亦亂朝綱。
秦紓合上木匣,嘆息一聲。
今日傍晚,有消息從政事堂中傳出來。說新帝有意開恩科,從前因廢帝亂政被採選入宮為宦者也特許參加。
她在昏暗的室內靜靜望向沈錚,忽然很想問問他,問問從前清醒時的那個他。
他甘心如此麼?甘心如此渾噩懵懂的過一生麼……
第51章
昨夜又下了一場雪, 年節將至大小商隊、店鋪也封了帳本,幾個侍女難得得閒,大清早就院子裡游嬉打鬧。
她們在地上撒了把米谷, 支起竹篾籠捉鳥, 一個個藏在廊廡的欄杆後面,牽著根長線, 等鳥進了篾籠底下啄米, 便拉動繩子, 啪一下把鳥罩進去。
沈錚先醒來了,半披著衣裳將窗子推開半扇,扒著往外看, 恨不得整個身子扎出去。
秦紓見了忍不住笑起來,喚來老大夫, 問明沈錚的身子將養的好了不少,能吹一吹外面新鮮的風了。
她問老大夫話時, 沈錚便巴巴等著, 眼睛一眨一眨,忽閃忽閃的。等她點頭應允了, 他便小聲歡呼起來,拽著她要往外跑。
秦紓拉住他,為他披上了雪狐裘,又往他懷裡塞了只燒的通紅的手爐,熏的他面頰都熱烘烘的。沈錚扭過頭來想要鬧, 秦紓笑著推他往外走。
「走了, 我們看熱鬧去。」
兩人走到院子裡看, 玉釧兒她們已經捉到幾隻了,裝在一個大籠子裡。
見了秦紓兩人, 幾個侍女合捧著籠子,獻寶似的迎上來。
「主子可賞光瞧上哪只?從前都是我們拿您的賞,今個兒可得送您點什麼。」
她們嘰嘰喳喳,你一言我一句的說起來。
北方冬天也沒什麼鳥,多是禾雀之類。出挑的也就是一隻小柳葉,通體豆綠,在籠子裡跳躍鳴叫。
「喜歡麼?喜歡我們就養起來掛在廊下。」秦紓問沈錚。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