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回京
那斥候回道:「稟大將軍,約兩千餘人。」
太少了!黃鳳閣心中帶了一些失望。不過時間尚早,他有足夠的耐心等待葛爾圖屯兵,而且賈環臨走之前也和他說過,葛爾圖來年極有可能會帶來大量的火槍,兩軍的下一次交戰,可能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里程碑式的戰役,黃鳳閣深以為然,他這個時候也在猶豫要不要趁著葛爾圖立足未穩先行出手,還是等著賈環口中的那場「里程碑式的戰役」,檢驗一下自己的成色。
此時的葛爾圖心情只是略微好了一些,雖然占了黃鳳閣的大營,但這是漢人自己退的,並不是他搶來的,有種索然無味的感覺。
但得來的總是得來的,漢人想再搶回去,他也不會那麼容易交出去。
只是能守多久,他心裡沒個底。
現在天寒地凍,范承運更是親自去了北邊的鄂羅斯,準備找那邊再要一些火器。他覺得自己這邊不適合去和羅剎人談買賣,被賣了都不知道,還是得范承運去比較合適一些。
在范承運回來之前,他手下的謀士幾乎就沒有像樣的了。倒不是說沒有,只是想和狡詐的漢人比腦子,還真差了不少。
只是他不知道,這個坑是故意給他挖的,就等著他往裡添人。
他不知道的另一件事是,黃鳳閣的另外一萬支火槍也到了,再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火炮,足夠一戰下哈密了。
按照賈環與黃鳳閣的計劃,是放棄祁連山的大營,那個地方的補給實在不容易,唐軍只需要下次直接把那個地方的准格爾人打殘,保管葛爾圖不敢再來。
賈環的真正計劃是占了哈密,這可以作為攻打葛爾圖的橋頭堡——至於失地的事情,賈環願意幫黃鳳閣背書。
准格爾沒多少人口,這種勝利多來個幾次,葛爾圖就動不了了。
賈環在驛站也把除夕過了,看著桌子上的幾個簡單的菜,他也無可奈何。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話可真是一點也不假。
既然無事,賈環也不打算守歲了,吃完了飯便早早躺下,只是翻來覆去地睡不著。
等到他迷迷糊糊地被吵醒之後,時間已經到了咸靖元年的大年初一。
起床之後,賈環第一個念頭就是,「今年有恩科」。
相互拜年之後,一群人吃了早飯,便再次趕路。
賈府裡面也都起了,元春許久不在家中,一切都感到新鮮。
給家中長輩拜年之後,她便要趕去宮裡給太皇太后拜年,還能看看兒子。
到了慈寧宮,太皇太后便樂呵呵地看著元春帶著湯圓給自己磕頭。
「剛剛皇帝也過來了,哀家讓湯圓給他磕了頭。皇帝很喜歡湯圓,抱了小半個時辰呢。」
元春安心了:「但願這小傢伙沒讓皇上操心。」
太皇太后笑道:「這怎麼會呢?皇上說了,等到湯圓八歲,就給他取個大名。」
「那嬪妾要多謝皇上恩典了。」
「你弟弟還沒回來?」
「還在路上,原本想著年前能回來的,可能路上耽擱了,估摸著還要些日子。」
太皇太后對賈環是極為滿意的,沒有別的原因,只是因為賈環給朝廷長臉了。
過了初七,許多衙門都開始正常運轉了,當前的頭等大事,便是春闈。
現在,朝中最重要的便是這會試主考官與副主考了。
吳善中做過前科的主考,這一科自然不能惦記;張庭瞻更不必說,他比吳善中還早一科,這一科也不能想了。
咸靖皇帝想了一下,便金口獨斷了:「那便勞煩陳大學士了。」
陳敬軒施禮道:「臣一定不負聖恩。」
「副主考,諸公可有人選推薦?」
聽到皇帝的話,陳敬軒閉口不言,在場的幾個人都能推薦,他已經是主考了,理應避嫌。
張庭瞻說道:「稟皇上,且不急於一時。陳大人出任主考,估計大家都能想到,可現在還沒過十五,早早定下了,諸位大人便都要進貢院了。」
咸靖皇帝說道:「那諸位大人先留意人選,過了十五,便早早推薦上來。」
正月初八,賈環一行人終於回京了。
望著京城的城牆,鄭百戶忽然有種想哭的感覺。
賈環朝他們拱了拱手,說道:「既然大家都回來了,那便各自回家。本官先進宮去拜見皇上。」
咸靖皇帝今兒事情不多,再加上天氣頗冷,下午便得了空去了慈寧宮逗小湯圓玩。
太皇太后看著抱孩子的咸靖皇帝,便笑道:「比之前抱得穩當多了。」
咸靖皇帝說道:「孫兒之前不敢抱,是因為孩子太小,骨頭軟。現在不怕了。」
小湯圓並不怕他,只是伸出手,在咸靖皇帝的臉上摳來摳去,扭著身子不肯老實。
咸靖皇帝把小傢伙放下,就看著湯圓一溜煙跑回太皇太后身後的毯子上,抓起自己新得的玩具,又跑回來找自己炫耀,一臉的得意洋洋。
太皇太后大笑:「這個小子,昨兒底下的人貢上來了幾隻泥玩偶,這下子就抓到手裡不肯給別人了。」
咸靖皇帝很捧場地接過來,誇了幾句,又遞還給湯圓,小湯圓得意地趴在毯子上玩了起來,嘴裡咿咿呀呀,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
看著無憂無慮的湯圓,咸靖皇帝也很羨慕。
外面的何奎進來了:「皇上,賈修撰回京了,正在御書房等著陛下召見呢。」
「那孫兒便先出去了。」咸靖皇帝伸手摸了摸湯圓的小臉蛋,彈彈的,手感極好。
到了御書房,咸靖皇帝卻看到賈環還在外面吹冷風。
「在外面等著做什麼?大冷天的,外人還當朕不體諒大臣!」
賈環忙說道:「是臣疏忽了。」
御書房果然就是另一個溫度了,賈環甚至能看到裡面的蘭草都是生機勃勃的。
「這趟差事辛苦你了,總算沒給朕丟人!黃鳳閣把消息傳回來,釩兒他們都極是振奮。」
賈環躬身道:「不過拾前人牙慧,讓幾位殿下見笑了。」
咸靖皇帝卻說道:「好就是好!大過年的,來回一趟也不容易,先回家看看吧。你還不知道吧?你大姐姐現在也回去住了。」黃鳳閣給賈環送禮的事情他早已知曉,只是辛苦了賈環三個多月,他也不打算追究什麼——官場上本來就是迎來送往,又不單單是賈環一個人。
這個賈環真的不知道,聽到這話,賈環連忙拜謝:「臣恭謝天恩。」
「趕緊起來!又不是什麼大事!過了十五,朕還等著你去授課呢。」
賈環沒有起來,而是接著說道:「臣已經連續三月有餘未能授課了,按照慣例,當辭去講官一職才是。」
咸靖皇帝說道:「無妨。你回來了,想必釩兒他們也高興。」
賈環接著說道:「臣在邸報上看到,要臣出任大行皇帝實錄編纂,兩邊實難兼顧。而且臣的同年溫編修也是講官,萬萬沒有同一科能有兩人做皇子講官的道理,臣懇請聖上三思。」
「這樣啊……」咸靖皇帝猶豫了一下,三個講官現在講了三個多月,也正合適,便說道:「那就這樣吧,還是先修實錄吧。待修完實錄,咱們再說。」
賈環謝道:「臣謝聖上恩典。」修實錄也是個極大的恩典,雖然活計可能要多一些,但賈環也沒打算真的吃白飯。
咸靖皇帝看著賈環還沒起身,好奇地問道:「還有事?」
賈環小心回道:「在西北,臣與黃大將軍有過幾次深談……」
從御書房出來,賈環內心火熱,他怎麼說也是在齊王府里待了一段日子,對今上的脾性還是有所了解的;當然了,若是換成平治皇帝,他也敢說——平治皇帝更加務實。
出了皇宮之後,賈環便先回了家。離開那麼久了,他甚是想念家的味道。
走在京城的路上,聽著路旁頑童打鬧的聲音,賈環都覺得分外悅耳。
待到了梨香院,彩雲她們便都歡快地迎了出來。
「方才就有個姓鄭的百戶帶來了兩口大箱子,說是三爺隨後就到。婢子們可等了好半天了。」
賈環笑道:「不還是得先去陛見皇上麼?」
聽到賈環回來,賈府的氣氛馬上就不一樣了。
熱茶還沒喝上幾口,鴛鴦就過來了:「三爺,老祖宗請您過去呢。」
賈環三兩口把茶喝掉:「我這就過去。」
待到了榮禧堂,賈母看著賈環回來,一個勁地說道:「瘦了,瘦多了!」
賈環笑道:「瘦了好,瘦了精神!」
賈母佯怒道:「胖了富態!」
「孫兒聽說,大姐姐回來了?」
賈母說道:「可不是,現在住在園子裡的紫菱洲。過會你去瞧瞧去。」
外面忽的閃過一道人影,賈環一看,是賈琮。
幾個月不見,賈琮已經全無之前的模樣了,見了賈環,也不像之前那樣侷促:「三弟回來了,可是正好。這些日子,可把哥哥想壞了。」
可賈環聽著感覺很是彆扭,賈琮怎麼看怎麼都不像能做一家之主的樣子,偏偏又在往賈璉的角色上靠攏,結果學了個四不像。
「待弟弟先去見了大姐姐,咱們再說話。」
待見了元春,賈環頗為感慨。看著自己弟弟的樣子,元春說道:「怎麼,認不出來大姐姐了?」
賈環嘴裡卻忽然蹦出來一句:「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
元春奇怪地看著賈環,嗔道:「這西北都走了一趟了,怎麼還沒個正形?父親可是說了,等你回來之後,便讓你去見錢大人。」
賈環有些意外:「可是有事?」同時心裡祈禱:「可千萬別有事!」
元春悠悠地說道:「眼看著你已經十九,都做了官兒了,哪能沒有個字?父親也發愁,除夕晚上也提了一下。」
賈環心中鬆了一口氣,沒事就好。
「那待我見過父親,再去尋老師。」
太少了!黃鳳閣心中帶了一些失望。不過時間尚早,他有足夠的耐心等待葛爾圖屯兵,而且賈環臨走之前也和他說過,葛爾圖來年極有可能會帶來大量的火槍,兩軍的下一次交戰,可能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里程碑式的戰役,黃鳳閣深以為然,他這個時候也在猶豫要不要趁著葛爾圖立足未穩先行出手,還是等著賈環口中的那場「里程碑式的戰役」,檢驗一下自己的成色。
此時的葛爾圖心情只是略微好了一些,雖然占了黃鳳閣的大營,但這是漢人自己退的,並不是他搶來的,有種索然無味的感覺。
但得來的總是得來的,漢人想再搶回去,他也不會那麼容易交出去。
只是能守多久,他心裡沒個底。
現在天寒地凍,范承運更是親自去了北邊的鄂羅斯,準備找那邊再要一些火器。他覺得自己這邊不適合去和羅剎人談買賣,被賣了都不知道,還是得范承運去比較合適一些。
在范承運回來之前,他手下的謀士幾乎就沒有像樣的了。倒不是說沒有,只是想和狡詐的漢人比腦子,還真差了不少。
只是他不知道,這個坑是故意給他挖的,就等著他往裡添人。
他不知道的另一件事是,黃鳳閣的另外一萬支火槍也到了,再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火炮,足夠一戰下哈密了。
按照賈環與黃鳳閣的計劃,是放棄祁連山的大營,那個地方的補給實在不容易,唐軍只需要下次直接把那個地方的准格爾人打殘,保管葛爾圖不敢再來。
賈環的真正計劃是占了哈密,這可以作為攻打葛爾圖的橋頭堡——至於失地的事情,賈環願意幫黃鳳閣背書。
准格爾沒多少人口,這種勝利多來個幾次,葛爾圖就動不了了。
賈環在驛站也把除夕過了,看著桌子上的幾個簡單的菜,他也無可奈何。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話可真是一點也不假。
既然無事,賈環也不打算守歲了,吃完了飯便早早躺下,只是翻來覆去地睡不著。
等到他迷迷糊糊地被吵醒之後,時間已經到了咸靖元年的大年初一。
起床之後,賈環第一個念頭就是,「今年有恩科」。
相互拜年之後,一群人吃了早飯,便再次趕路。
賈府裡面也都起了,元春許久不在家中,一切都感到新鮮。
給家中長輩拜年之後,她便要趕去宮裡給太皇太后拜年,還能看看兒子。
到了慈寧宮,太皇太后便樂呵呵地看著元春帶著湯圓給自己磕頭。
「剛剛皇帝也過來了,哀家讓湯圓給他磕了頭。皇帝很喜歡湯圓,抱了小半個時辰呢。」
元春安心了:「但願這小傢伙沒讓皇上操心。」
太皇太后笑道:「這怎麼會呢?皇上說了,等到湯圓八歲,就給他取個大名。」
「那嬪妾要多謝皇上恩典了。」
「你弟弟還沒回來?」
「還在路上,原本想著年前能回來的,可能路上耽擱了,估摸著還要些日子。」
太皇太后對賈環是極為滿意的,沒有別的原因,只是因為賈環給朝廷長臉了。
過了初七,許多衙門都開始正常運轉了,當前的頭等大事,便是春闈。
現在,朝中最重要的便是這會試主考官與副主考了。
吳善中做過前科的主考,這一科自然不能惦記;張庭瞻更不必說,他比吳善中還早一科,這一科也不能想了。
咸靖皇帝想了一下,便金口獨斷了:「那便勞煩陳大學士了。」
陳敬軒施禮道:「臣一定不負聖恩。」
「副主考,諸公可有人選推薦?」
聽到皇帝的話,陳敬軒閉口不言,在場的幾個人都能推薦,他已經是主考了,理應避嫌。
張庭瞻說道:「稟皇上,且不急於一時。陳大人出任主考,估計大家都能想到,可現在還沒過十五,早早定下了,諸位大人便都要進貢院了。」
咸靖皇帝說道:「那諸位大人先留意人選,過了十五,便早早推薦上來。」
正月初八,賈環一行人終於回京了。
望著京城的城牆,鄭百戶忽然有種想哭的感覺。
賈環朝他們拱了拱手,說道:「既然大家都回來了,那便各自回家。本官先進宮去拜見皇上。」
咸靖皇帝今兒事情不多,再加上天氣頗冷,下午便得了空去了慈寧宮逗小湯圓玩。
太皇太后看著抱孩子的咸靖皇帝,便笑道:「比之前抱得穩當多了。」
咸靖皇帝說道:「孫兒之前不敢抱,是因為孩子太小,骨頭軟。現在不怕了。」
小湯圓並不怕他,只是伸出手,在咸靖皇帝的臉上摳來摳去,扭著身子不肯老實。
咸靖皇帝把小傢伙放下,就看著湯圓一溜煙跑回太皇太后身後的毯子上,抓起自己新得的玩具,又跑回來找自己炫耀,一臉的得意洋洋。
太皇太后大笑:「這個小子,昨兒底下的人貢上來了幾隻泥玩偶,這下子就抓到手裡不肯給別人了。」
咸靖皇帝很捧場地接過來,誇了幾句,又遞還給湯圓,小湯圓得意地趴在毯子上玩了起來,嘴裡咿咿呀呀,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
看著無憂無慮的湯圓,咸靖皇帝也很羨慕。
外面的何奎進來了:「皇上,賈修撰回京了,正在御書房等著陛下召見呢。」
「那孫兒便先出去了。」咸靖皇帝伸手摸了摸湯圓的小臉蛋,彈彈的,手感極好。
到了御書房,咸靖皇帝卻看到賈環還在外面吹冷風。
「在外面等著做什麼?大冷天的,外人還當朕不體諒大臣!」
賈環忙說道:「是臣疏忽了。」
御書房果然就是另一個溫度了,賈環甚至能看到裡面的蘭草都是生機勃勃的。
「這趟差事辛苦你了,總算沒給朕丟人!黃鳳閣把消息傳回來,釩兒他們都極是振奮。」
賈環躬身道:「不過拾前人牙慧,讓幾位殿下見笑了。」
咸靖皇帝卻說道:「好就是好!大過年的,來回一趟也不容易,先回家看看吧。你還不知道吧?你大姐姐現在也回去住了。」黃鳳閣給賈環送禮的事情他早已知曉,只是辛苦了賈環三個多月,他也不打算追究什麼——官場上本來就是迎來送往,又不單單是賈環一個人。
這個賈環真的不知道,聽到這話,賈環連忙拜謝:「臣恭謝天恩。」
「趕緊起來!又不是什麼大事!過了十五,朕還等著你去授課呢。」
賈環沒有起來,而是接著說道:「臣已經連續三月有餘未能授課了,按照慣例,當辭去講官一職才是。」
咸靖皇帝說道:「無妨。你回來了,想必釩兒他們也高興。」
賈環接著說道:「臣在邸報上看到,要臣出任大行皇帝實錄編纂,兩邊實難兼顧。而且臣的同年溫編修也是講官,萬萬沒有同一科能有兩人做皇子講官的道理,臣懇請聖上三思。」
「這樣啊……」咸靖皇帝猶豫了一下,三個講官現在講了三個多月,也正合適,便說道:「那就這樣吧,還是先修實錄吧。待修完實錄,咱們再說。」
賈環謝道:「臣謝聖上恩典。」修實錄也是個極大的恩典,雖然活計可能要多一些,但賈環也沒打算真的吃白飯。
咸靖皇帝看著賈環還沒起身,好奇地問道:「還有事?」
賈環小心回道:「在西北,臣與黃大將軍有過幾次深談……」
從御書房出來,賈環內心火熱,他怎麼說也是在齊王府里待了一段日子,對今上的脾性還是有所了解的;當然了,若是換成平治皇帝,他也敢說——平治皇帝更加務實。
出了皇宮之後,賈環便先回了家。離開那麼久了,他甚是想念家的味道。
走在京城的路上,聽著路旁頑童打鬧的聲音,賈環都覺得分外悅耳。
待到了梨香院,彩雲她們便都歡快地迎了出來。
「方才就有個姓鄭的百戶帶來了兩口大箱子,說是三爺隨後就到。婢子們可等了好半天了。」
賈環笑道:「不還是得先去陛見皇上麼?」
聽到賈環回來,賈府的氣氛馬上就不一樣了。
熱茶還沒喝上幾口,鴛鴦就過來了:「三爺,老祖宗請您過去呢。」
賈環三兩口把茶喝掉:「我這就過去。」
待到了榮禧堂,賈母看著賈環回來,一個勁地說道:「瘦了,瘦多了!」
賈環笑道:「瘦了好,瘦了精神!」
賈母佯怒道:「胖了富態!」
「孫兒聽說,大姐姐回來了?」
賈母說道:「可不是,現在住在園子裡的紫菱洲。過會你去瞧瞧去。」
外面忽的閃過一道人影,賈環一看,是賈琮。
幾個月不見,賈琮已經全無之前的模樣了,見了賈環,也不像之前那樣侷促:「三弟回來了,可是正好。這些日子,可把哥哥想壞了。」
可賈環聽著感覺很是彆扭,賈琮怎麼看怎麼都不像能做一家之主的樣子,偏偏又在往賈璉的角色上靠攏,結果學了個四不像。
「待弟弟先去見了大姐姐,咱們再說話。」
待見了元春,賈環頗為感慨。看著自己弟弟的樣子,元春說道:「怎麼,認不出來大姐姐了?」
賈環嘴裡卻忽然蹦出來一句:「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
元春奇怪地看著賈環,嗔道:「這西北都走了一趟了,怎麼還沒個正形?父親可是說了,等你回來之後,便讓你去見錢大人。」
賈環有些意外:「可是有事?」同時心裡祈禱:「可千萬別有事!」
元春悠悠地說道:「眼看著你已經十九,都做了官兒了,哪能沒有個字?父親也發愁,除夕晚上也提了一下。」
賈環心中鬆了一口氣,沒事就好。
「那待我見過父親,再去尋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