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堂中忽有一聲低笑,人聲響起,似是回答一般:“情深不渝。”

  說書人一驚,循聲望去,卻已無人跡。

  卻見茶樓外黑鬃駿馬揚起馬蹄,嘶鳴一聲,塵土飛揚,往遠山而去,驚起飛鳥千重。

  ——全文完——

  作者有話說:

  正文到這裡就完結了!!!謝謝大家的陪伴!

  這裡推薦一下黃鈞澤的《風夜行》這首歌,基本就是全文基調啦。

  番外等過幾天會寫,暫定寫枝楚和小時候的對方相遇的故事,還有喜聞樂見的見家長環節(*^▽^*) 等清忙完這一陣慢慢寫~

  給新文打個廣告:《作古》是相愛相殺年上師徒,這本會更偏感情流,主角是厭世裝弱攻×陰暗瘋批受,想試試一些虛弱嬌氣攻哈哈哈

  求收藏求海星我求求求(???)

  第164章 後記&mdot;天涯

  三月底開文的時候,我壓根沒想到時隔八個多月,會順利地寫下《天地》的後記。

  這是我的第一本書,算起來是處女作,也是我第一次寫古耽權謀和群像。雖然不在我的舒適區,寫的也很費腦子,但我還是非常喜歡它。

  從前寫過很多短篇,最長也只有三萬字,沒想到這一次竟然堅持到了最後,甚至寫了快六十萬字——而我一開始只打算寫三十萬的。

  我以前認為自己不是一個能堅持的人,但是很意外,這次竟然咬著牙挺下來了,雖然前十五萬字一直在單機,在精選盲盒摸爬滾打,因為初來乍到不熟悉而錯過了很多榜單,也沒有什麼人看我的文,一度連破百收都很困難。

  陪我走過那段時間的評論區,大家的我恐怕這輩子都會記得。

  關於作者的部分就到這裡,我更想說說他們。

  寫《天地》的契機,是某天突然想到的一個腦洞:

  兩個人師出同門,是在山上一起修行的同窗,一開始互看不順眼,但又在相處的日常和危機中慢慢了解彼此。受是將門之子,被家裡送來習武,攻下決心要表明心意的那天,受被家裡召回不辭而別,之後兩個人很多年沒有交集。後來攻奉師令下山,忽然想起了受,不經意提起受的名字,卻被告知受一年前就已經戰死了。

  這是《天地》最早的雛形,後來在不斷地修改中變得跟原來的設想有些偏離,世界觀也更加豐滿,人物也更加豐富。隨後,我無意中聽到了黃鈞澤的《風夜行》,那段時間我閉上眼,眼前總會浮現出一個畫面:天色烏沉,蒼山負雪,兩人一黑一白,騎馬並肩而行,身形漸漸隱沒於風雪中,只剩一輪明月映照雪地上留下的馬蹄行跡。

  於是這首歌成了整本書的基調,兩個人歷經萬般坎坷,擺脫宿命枷鎖,最終往事隨風去,我自天地逍遙。

  抱著這樣的想法,我設了三個國家,並畫了一個地圖。燕陵參考了蜀地,多山多水,地險,易守難攻;舊秦位於中原腹地,原型是秦國;代國靠海,地大物博,是最強盛的國家。最後統一稱為大秦,也是受到了秦朝的影響,此外秦始皇曾派人出海尋長生不老之術,也是後文引入“仙術”的一個靈感來源。

  在此基礎上,我又設計了兩種勢力分布,分別是:復辟燕陵的蕭琢派和蕭覃派;以及爭奪皇位的攝政王派、梁王派和保皇派。因此《天地》的重心就在舊秦和燕陵這兩個國家上,牽扯出前塵往事和權力糾紛,代國則一筆帶過,只寫了我最想寫的宗政彥部分。

  楚晉的人設是我最早想好的,也是最符合整本書的基調的。他生來無父無母,寄人籬下,因為兩袋糧食被賣給人|販子,又被送入地宮,千辛萬苦逃出來後,成為了舊秦世子的“魄”。他一開始想要活著,而只有權力才能讓他活下去,所以他取代了真世子,成為了攝政王。或許大多數人以為他最後會選擇做皇帝,其實他不想,他見過太多為權力而瘋魔的人,皇位對他而言只是束縛。他有了沈孟枝,扶持了楚聽夏,平定四海安頓朝廷,他對大秦已經問心無愧,所以他選擇了放手。

  而那位真正的世子——公子,其實是楚晉一生中最大的敵人,也是對他影響最大的人。在這本書里他早早就死了,但是楚晉的很多選擇,比如治理大秦、扶持聽夏,都跟他有關。兩個人理應有很多碰撞,但是失策,沒來得及寫出來,之後如果有機會應該會在番外提一下。

  關於宗政彥,在地宮的那個雨夜,她有沒有認出自己的孩子?看到他成為祭品的那一刻,這位聖后的心裡又在想什麼?這些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隨後是我很喜歡的枝枝,沈孟枝,其實他的故事我一開始沒有敲定,而是慢慢細化出來的。他給我的第一感覺是一個溫柔又很有距離感的人,但是溫柔往往是有代價的。他被養在沈府里好多年,因為父親和哥哥的寵愛,他有可愛的一面(比如一害羞就鑽進被子裡),同時由於不接觸外人,所以有點自閉和單純。他的世界是一點一點崩塌的,被迫離開沈家,離開至親,從熟悉的家孤身到了陌生的書院,他會惶恐無措,會刻意避著人。所以戴上了不近人情的面具。

  但是楚晉來後慢慢打破了這一切,把他從封閉的世界拉了出來,讓他學會了擁抱世界。所以沈孟枝註定會喜歡上楚晉,也註定會對楚晉敞開心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