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頁
在使館住下後,第二日菱四邊見到了上國天子。
他走進皇宮那刻起,便在點自己的步伐。
上國的皇宮太大了。相比之下,自家那皇宮簡直就像個笑話。
不愧是上國啊!
吃了一頓國宴,談了一些國內的態勢,天子說了一些勉勵的話便退場了。菱四邊等人不覺得這有什麼。
強者對弱者有支配權,這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嗎?能見他們一面,已是很給面子了。
天子這邊不談,不過還是讓曲鳴跟這些日出國人談了談。
勝利了,這不得算利息,拿好處了嗎?駐軍的事不得兌現嗎?
日出倒也有誠意。按照之前簽下的合約實行,未提出任何疑議。
正事辦完,那也該好好在上國觀賞下了。
他們提出了前往瀛萊山看一看。給出的理由也很正當:對於別人來說瀛萊山科學聖地,但對於日出人來說,那是GM聖地。
楚明先生的思想正是從瀛萊山學的,而現在這種思想在日出國綻放出了光芒。作為日出的老師,他們理應去拜訪。
朝廷也覺這理由合理,便讓他們去了。
京城很繁華,但他們更想看一看瀛萊山。
於是,收拾行李,坐上了前往瀛萊山的車。
四輪馬車行駛在水泥路上時絲毫感覺不到顛簸,而馬車內的陳設也十分人性化。菱四邊看著這筆直,完全用水泥鋪就的官道,忍不住感嘆,「上國的富有、先進真是令人羨慕。也不知在我有生之年能不能見到日出國繁華的那一天。不求與上國一樣先進,但只希望我們也能有許多這樣的水泥馬路,好方便人民出行。」
其他使臣紛紛點頭,都對未來向往了起來。
待靠近藍玉縣,眾人就發現這裡的繁華不亞於京城,甚至比京城更甚。
因著瀛萊山的緣故,整個藍玉縣以及周邊的地塊都跟著發展了起來。那些世家鄉紳眼看著地里撈不到好處了,便也開始拿錢投資搞養殖,搞房產。
他們付錢給瀛萊山的施工隊,花重金購買了地塊後,開始在道路周邊建設樓房。這事怎麼說呢?時代發展總是需要的。但為了防止這群人過於貪婪,去歲朝廷就對筒子樓的售價做出了限價。
好吧,不能賺那麼多了。但想想也不虧,總比種地強。
因此,還沒到藍玉縣時,菱四邊等人就看到了無比繁華的場景。道路兩邊的商鋪都好高啊!天,這樣高度的房子是怎麼造出來的?還有,那是玻璃吧?玻璃居然能做成門?
燙金的招牌、炫酷的玻璃門、超出理解範圍內的樓層高度……
瀛萊山不愧是大昭的科學聖地!只是在其附近便已感受到先進了。
其實樓也沒多高,算上一層的商鋪也就七層高而已。不過比起大昭,日出的高樓建築水平更差,所以會覺得十分震撼。
到了藍玉縣,更覺迷幻。
城樓高大,似都用水泥抹過了,顯得十分平整。待過了城門門洞,一個完全顛覆於他們認知的世界出現在眼裡。
作為離著瀛萊山最近的地方,又有一個十分會來事的縣太爺,就這幾年,莫說是他們這些外國人了,就是本地居民都感覺自己在做夢似的。那發展速度不是用年計的,而是用月計的。
藍玉縣現在有個笑話是這麼說的:出門三月,回來就不認路了。
這話一點都不誇張。
城市規劃是個大學問,城市基建也是大學問。市場內有相關人才不假,但大多是剛畢業或者在讀的學生。為了累積經驗,穿越眾早早就對藍玉縣進行整改了。
這兩年工業水平能力提升上來後,更是在城裡大搞基建。鋪設下水管道,自來水管道,建設水塔,鋪設太陽能板。
城裡這幾年的拆遷戶可不少,都拿到了不菲的補償金。人有錢了不得消費嗎?所以,藍玉縣的經濟也是越來越好。更別提往來商客都要在藍玉縣歇腳,因此藍玉縣的商業服務也變得越來越發達。再加上各路人的投資,像七層樓高的賓館、酒樓在藍玉縣都是常見物。
可以這麼說,現在的藍玉縣已經有點像現代的郊區小鎮了。甚至,因著商業繁華,就人氣上來看還超過了現代小鎮。
一進城,一雙眼就不夠看了。
好在他們也要在藍玉縣修整一晚上,眼下中午還沒到,倒還有時間參觀。
午飯是驛館招待的。
而這驛館也讓一群日出人開始懷疑人生。
這地方上的一個驛館怎麼感覺比京城的使館還好?其實就用料上來說,地方驛館自然比不上使館的。可這裡可是藍玉縣,有個天天喊著「要現代化」的馬屁縣太爺在這裡,怎麼可能讓驛館落後於時代?
太陽能板、自來水、抽水馬桶、現代床、桌椅什麼的……
總之能用上的都用上。除此之外,趙大人還十分欣賞現代人那種簡約風。於是,牆麵粉白,地上鋪上灰色瓷磚,再加上一些草綠色的窗簾……呀,整個就小清新了起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他走進皇宮那刻起,便在點自己的步伐。
上國的皇宮太大了。相比之下,自家那皇宮簡直就像個笑話。
不愧是上國啊!
吃了一頓國宴,談了一些國內的態勢,天子說了一些勉勵的話便退場了。菱四邊等人不覺得這有什麼。
強者對弱者有支配權,這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嗎?能見他們一面,已是很給面子了。
天子這邊不談,不過還是讓曲鳴跟這些日出國人談了談。
勝利了,這不得算利息,拿好處了嗎?駐軍的事不得兌現嗎?
日出倒也有誠意。按照之前簽下的合約實行,未提出任何疑議。
正事辦完,那也該好好在上國觀賞下了。
他們提出了前往瀛萊山看一看。給出的理由也很正當:對於別人來說瀛萊山科學聖地,但對於日出人來說,那是GM聖地。
楚明先生的思想正是從瀛萊山學的,而現在這種思想在日出國綻放出了光芒。作為日出的老師,他們理應去拜訪。
朝廷也覺這理由合理,便讓他們去了。
京城很繁華,但他們更想看一看瀛萊山。
於是,收拾行李,坐上了前往瀛萊山的車。
四輪馬車行駛在水泥路上時絲毫感覺不到顛簸,而馬車內的陳設也十分人性化。菱四邊看著這筆直,完全用水泥鋪就的官道,忍不住感嘆,「上國的富有、先進真是令人羨慕。也不知在我有生之年能不能見到日出國繁華的那一天。不求與上國一樣先進,但只希望我們也能有許多這樣的水泥馬路,好方便人民出行。」
其他使臣紛紛點頭,都對未來向往了起來。
待靠近藍玉縣,眾人就發現這裡的繁華不亞於京城,甚至比京城更甚。
因著瀛萊山的緣故,整個藍玉縣以及周邊的地塊都跟著發展了起來。那些世家鄉紳眼看著地里撈不到好處了,便也開始拿錢投資搞養殖,搞房產。
他們付錢給瀛萊山的施工隊,花重金購買了地塊後,開始在道路周邊建設樓房。這事怎麼說呢?時代發展總是需要的。但為了防止這群人過於貪婪,去歲朝廷就對筒子樓的售價做出了限價。
好吧,不能賺那麼多了。但想想也不虧,總比種地強。
因此,還沒到藍玉縣時,菱四邊等人就看到了無比繁華的場景。道路兩邊的商鋪都好高啊!天,這樣高度的房子是怎麼造出來的?還有,那是玻璃吧?玻璃居然能做成門?
燙金的招牌、炫酷的玻璃門、超出理解範圍內的樓層高度……
瀛萊山不愧是大昭的科學聖地!只是在其附近便已感受到先進了。
其實樓也沒多高,算上一層的商鋪也就七層高而已。不過比起大昭,日出的高樓建築水平更差,所以會覺得十分震撼。
到了藍玉縣,更覺迷幻。
城樓高大,似都用水泥抹過了,顯得十分平整。待過了城門門洞,一個完全顛覆於他們認知的世界出現在眼裡。
作為離著瀛萊山最近的地方,又有一個十分會來事的縣太爺,就這幾年,莫說是他們這些外國人了,就是本地居民都感覺自己在做夢似的。那發展速度不是用年計的,而是用月計的。
藍玉縣現在有個笑話是這麼說的:出門三月,回來就不認路了。
這話一點都不誇張。
城市規劃是個大學問,城市基建也是大學問。市場內有相關人才不假,但大多是剛畢業或者在讀的學生。為了累積經驗,穿越眾早早就對藍玉縣進行整改了。
這兩年工業水平能力提升上來後,更是在城裡大搞基建。鋪設下水管道,自來水管道,建設水塔,鋪設太陽能板。
城裡這幾年的拆遷戶可不少,都拿到了不菲的補償金。人有錢了不得消費嗎?所以,藍玉縣的經濟也是越來越好。更別提往來商客都要在藍玉縣歇腳,因此藍玉縣的商業服務也變得越來越發達。再加上各路人的投資,像七層樓高的賓館、酒樓在藍玉縣都是常見物。
可以這麼說,現在的藍玉縣已經有點像現代的郊區小鎮了。甚至,因著商業繁華,就人氣上來看還超過了現代小鎮。
一進城,一雙眼就不夠看了。
好在他們也要在藍玉縣修整一晚上,眼下中午還沒到,倒還有時間參觀。
午飯是驛館招待的。
而這驛館也讓一群日出人開始懷疑人生。
這地方上的一個驛館怎麼感覺比京城的使館還好?其實就用料上來說,地方驛館自然比不上使館的。可這裡可是藍玉縣,有個天天喊著「要現代化」的馬屁縣太爺在這裡,怎麼可能讓驛館落後於時代?
太陽能板、自來水、抽水馬桶、現代床、桌椅什麼的……
總之能用上的都用上。除此之外,趙大人還十分欣賞現代人那種簡約風。於是,牆麵粉白,地上鋪上灰色瓷磚,再加上一些草綠色的窗簾……呀,整個就小清新了起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