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陸靖文抿著嘴不說話,周璡先開了口:「那我先走了,你們路上小心。」
她踏動自行車,沒有回頭,第一個走遠。
這裡只剩下何茵跟陸靖文兩個人。
何茵對陸靖文道:「你家具體在哪呀?我只知道大概的方向,不知道我們可以一起走多長的路。」
陸靖文沉默了有一會兒,像是在思考,最後道:「我們不順路,我要去坐地鐵。」
何茵一下沒反應過來:「地鐵不就在我們學校門口嗎?你現在過去還得再騎回去。」
陸靖文「嗯」了一聲。
「那你為什麼要多騎這段路,你甚至不需要自行車,走路就能……」何茵說著說著,突然懂了。
陸靖文要麼是為了躲她才回頭坐地鐵,要麼是為了和周璡同行一段,才選擇了騎車。兩個答案殊途同歸。
他不喜歡她,也不希望她繼續喜歡。
這算不算坦誠又禮貌的拒絕?
何茵站在那裡,頭腦空白。
陸靖文秉持風度,沒有立刻離開,耐心等待她徹底反應過來。
或許有那麼一秒鐘,他會想,如果他和何茵同行一段路,周璡是不是真的還會無動於衷?但這種試探沒有意義,傷人傷己,還卑鄙利用。
所以,就算周璡不在乎,他也想輕輕推遠何茵,停止她無用的努力與可能存在的更多付出。
因為無論周璡怎麼想,他的答案都不會變。
何茵終於回過神。
其實不是沒人懷疑過,畢竟陸靖文和周璡總是同進同出,一起自習又一起放學,將每天中的大半時間都與彼此分享。但他們鮮少親昵舉動,不似情人,在這背景下,長時間的相處反倒成了一個不會對彼此動心的佐證,再次證實了清白的朋友關係。
但他們都遺漏了一點。
「朋友」也可能代表著,有人在靜悄悄地動心。
何茵忍不住最後試探一次:「我會為你保密。」
陸靖文說:「謝謝你。」
如果沒心動,何須保密。
何茵懂了。
她揮揮手,勉強對他笑,騎上自行車倉皇離開。這段還沒開始就已結束的戀情像風一樣拂過,無聲無息地消散在空氣中。
何茵不再找陸靖文問題,一切又恢復從前。陸靖文有時趴在自己的桌上,遙遙看著周璡,試圖找出一點何茵來與不來她的區別,卻始終模模糊糊看不清楚。
等到期末考,這種分心便顯出它的威力。哪怕在時不時的煩心外,他比從前更加努力,最後也沒能重新拉開和第二名的距離,落了個原地打轉。倒是周璡一步一腳印,走得紮實,再次前進一名,到了第五名。
英語考試考的是冰山一角,她提的是前進一名的分,補的卻是整座冰山的學習量。有這樣的決心和毅力,等到高考,她必定是他在學校里最有競爭力的對手。
只是,何茵的出現看起來對她一點影響都沒有。
哪怕這是該替她高興的好事,陸靖文也忍不住抱怨一句:「……鐵石心腸的傢伙。」
然後他就去邀請鐵石心腸的周璡暑假繼續為林望星補課。
周璡一口答應,但這次不願意拿補課費:「我才知道我們家租那個商鋪林阿姨在中間出了好大一份力,我想幫點力所能及的忙作為回報。」
陸靖文不好再勸,轉念又有了新的主意,只說:「那到時候我給你和望星一起補英語。」
這是互利互惠的好事,周璡沒有再推拒。
放假第一天,陸靖文就把家裡的舊吉他翻出來,擦乾淨以後慢慢調弦校準,確認音色依然清亮,方才出門隨意買了把差不多能用的新吉他回來。
他是初中學的吉他。
那時他和林漾一起去看樂隊演出,對
別人在舞台上激情澎湃的樣子感到好奇,天真地以為只要演奏音樂就能感受到這份狂熱,便主動報了吉他的興趣班。
最後陸靖文在興趣班裡波瀾不驚地學了三年,能夠精準無誤地彈出每一首歌曲,也能自己扒出想要的譜子,只是從沒在任何表演中感受過激情。他好像天生就缺乏高昂的情緒,鎮定得像一潭死水。
但現在他才知道,死水也能泛起波瀾,只要心中有風。
——
周璡在暑假拿到了人生中第一份正式的零花錢。
陳思芸摸著她的腦袋,說:「你長大了,是大孩子了,以後每個月都有零花錢,拿去買點吃的玩的,打扮一下自己也好。」
她的表情里還帶著一些愧疚。
林菀很早就跟她提過,最好能給周璡一些零用,錢多錢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周璡有一點可以支配的自由。
陳思芸那時沒有聽進去,她有太多東西需要操心,這只是最「微不足道」的一件。而她也不覺得應該把錢浪費在那些一閃而逝的東西上,這點她比周璡更理性,錢放在她手裡要比放在周璡手裡好。
直到她開了這家店,忙碌但充實,因為有了希望和依靠,漸漸有了心靈上的休憩時間,讓她得以停下為生存奔波忙碌的腳步,細細觀察身邊的人。
陳思芸看著那些朝氣蓬勃的青春面孔在店裡進進出出,聽著他們的各種煩惱,發現從衣食住行到交友玩樂,都離不開一個「錢」字。富有富的花法,窮有窮的攢法,但至少他們都有一個穩定的零花來源,也就有了各種豐富多彩的社交活動。而她斬斷了周璡的這條途徑,甚至在她自己賺到零花錢時因為她的「大手大腳」而沖她發火。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她踏動自行車,沒有回頭,第一個走遠。
這裡只剩下何茵跟陸靖文兩個人。
何茵對陸靖文道:「你家具體在哪呀?我只知道大概的方向,不知道我們可以一起走多長的路。」
陸靖文沉默了有一會兒,像是在思考,最後道:「我們不順路,我要去坐地鐵。」
何茵一下沒反應過來:「地鐵不就在我們學校門口嗎?你現在過去還得再騎回去。」
陸靖文「嗯」了一聲。
「那你為什麼要多騎這段路,你甚至不需要自行車,走路就能……」何茵說著說著,突然懂了。
陸靖文要麼是為了躲她才回頭坐地鐵,要麼是為了和周璡同行一段,才選擇了騎車。兩個答案殊途同歸。
他不喜歡她,也不希望她繼續喜歡。
這算不算坦誠又禮貌的拒絕?
何茵站在那裡,頭腦空白。
陸靖文秉持風度,沒有立刻離開,耐心等待她徹底反應過來。
或許有那麼一秒鐘,他會想,如果他和何茵同行一段路,周璡是不是真的還會無動於衷?但這種試探沒有意義,傷人傷己,還卑鄙利用。
所以,就算周璡不在乎,他也想輕輕推遠何茵,停止她無用的努力與可能存在的更多付出。
因為無論周璡怎麼想,他的答案都不會變。
何茵終於回過神。
其實不是沒人懷疑過,畢竟陸靖文和周璡總是同進同出,一起自習又一起放學,將每天中的大半時間都與彼此分享。但他們鮮少親昵舉動,不似情人,在這背景下,長時間的相處反倒成了一個不會對彼此動心的佐證,再次證實了清白的朋友關係。
但他們都遺漏了一點。
「朋友」也可能代表著,有人在靜悄悄地動心。
何茵忍不住最後試探一次:「我會為你保密。」
陸靖文說:「謝謝你。」
如果沒心動,何須保密。
何茵懂了。
她揮揮手,勉強對他笑,騎上自行車倉皇離開。這段還沒開始就已結束的戀情像風一樣拂過,無聲無息地消散在空氣中。
何茵不再找陸靖文問題,一切又恢復從前。陸靖文有時趴在自己的桌上,遙遙看著周璡,試圖找出一點何茵來與不來她的區別,卻始終模模糊糊看不清楚。
等到期末考,這種分心便顯出它的威力。哪怕在時不時的煩心外,他比從前更加努力,最後也沒能重新拉開和第二名的距離,落了個原地打轉。倒是周璡一步一腳印,走得紮實,再次前進一名,到了第五名。
英語考試考的是冰山一角,她提的是前進一名的分,補的卻是整座冰山的學習量。有這樣的決心和毅力,等到高考,她必定是他在學校里最有競爭力的對手。
只是,何茵的出現看起來對她一點影響都沒有。
哪怕這是該替她高興的好事,陸靖文也忍不住抱怨一句:「……鐵石心腸的傢伙。」
然後他就去邀請鐵石心腸的周璡暑假繼續為林望星補課。
周璡一口答應,但這次不願意拿補課費:「我才知道我們家租那個商鋪林阿姨在中間出了好大一份力,我想幫點力所能及的忙作為回報。」
陸靖文不好再勸,轉念又有了新的主意,只說:「那到時候我給你和望星一起補英語。」
這是互利互惠的好事,周璡沒有再推拒。
放假第一天,陸靖文就把家裡的舊吉他翻出來,擦乾淨以後慢慢調弦校準,確認音色依然清亮,方才出門隨意買了把差不多能用的新吉他回來。
他是初中學的吉他。
那時他和林漾一起去看樂隊演出,對
別人在舞台上激情澎湃的樣子感到好奇,天真地以為只要演奏音樂就能感受到這份狂熱,便主動報了吉他的興趣班。
最後陸靖文在興趣班裡波瀾不驚地學了三年,能夠精準無誤地彈出每一首歌曲,也能自己扒出想要的譜子,只是從沒在任何表演中感受過激情。他好像天生就缺乏高昂的情緒,鎮定得像一潭死水。
但現在他才知道,死水也能泛起波瀾,只要心中有風。
——
周璡在暑假拿到了人生中第一份正式的零花錢。
陳思芸摸著她的腦袋,說:「你長大了,是大孩子了,以後每個月都有零花錢,拿去買點吃的玩的,打扮一下自己也好。」
她的表情里還帶著一些愧疚。
林菀很早就跟她提過,最好能給周璡一些零用,錢多錢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周璡有一點可以支配的自由。
陳思芸那時沒有聽進去,她有太多東西需要操心,這只是最「微不足道」的一件。而她也不覺得應該把錢浪費在那些一閃而逝的東西上,這點她比周璡更理性,錢放在她手裡要比放在周璡手裡好。
直到她開了這家店,忙碌但充實,因為有了希望和依靠,漸漸有了心靈上的休憩時間,讓她得以停下為生存奔波忙碌的腳步,細細觀察身邊的人。
陳思芸看著那些朝氣蓬勃的青春面孔在店裡進進出出,聽著他們的各種煩惱,發現從衣食住行到交友玩樂,都離不開一個「錢」字。富有富的花法,窮有窮的攢法,但至少他們都有一個穩定的零花來源,也就有了各種豐富多彩的社交活動。而她斬斷了周璡的這條途徑,甚至在她自己賺到零花錢時因為她的「大手大腳」而沖她發火。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