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要真是這樣的話,僅憑這些東西就能讓百姓死心塌地的跟著皇上。」楊春行捋著鬍子說。

  「現在說這些還早,看來想在以後分一杯羹,現在就得聽人家的,你們怎麼說?」劉孔方吧嗒著嘴問其他人,這東西吃著可真香,要是不能分一杯羹可惜了了。

  最後這幾個人紛紛表示要回去商量一下,可有的人轉身就進宮去表決心。最可笑的是,他們以為自己是悄悄去的,孰不知是多寶讓禁衛軍把他們分別帶進來,讓他們沒碰到面。

  以至於他們都以為自己獨得皇上李向的另眼相看,他們為了表示自己的忠誠貢獻出不同的誠意。李向很滿意於他們的識趣,也表示了春節過後有什麼好事兒一定會帶上他們。

  等這些人走後,李向拿著那幾張單子給周全看,「這些老傢伙真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啊。」

  第三百七十章 邊關

  不管是青磚白牆的高門大戶,還是土牆茅草的貧苦人家,到了年關歲尾的時候都會把家打掃乾淨裝飾一新。那紅紅的春聯和大紅的燈籠一掛上,都有了新年新氣象。

  桃源村四面環山寒風不入,蕭墨和木白從京城裡帶回來的玉燭燈掛在小樓門口照亮一片天地,這兩盞燈籠隨著風輕輕晃動,隱隱有清脆的曲調傳出來。

  黑臉他們好奇地看著玉燭燈,小凳子給他們講解著這兩盞燈的來歷,就連院子裡的大人們也聽個新奇,「還是得多出去才知道的多啊,要不然咱們哪知道一盞燈還這麼多事兒呢。」

  馮叔在廚房那邊砍骨頭準備燉湯用,廚房的窗戶開著正好聽外面的動靜,「可不是嘛,要不說這人得上學呢,咱們村這些孩子可有福了,學什麼都有人教。」

  從宮裡出來的小凳子,除了平時和大家一樣上課以外,他還會兼職教其他學生禮儀方面的知識。畢竟,沒有人能比小凳子這樣從宮裡出來的人更懂這方面的知識。

  沈濟和蕭墨的意思一樣,他們村出去的孩子不求高人一等,但在禮儀方面也不能讓人小看了去。從小培養出來的習慣,長大以後就是融入在生活中的習慣。

  只要教的好,不管以後從事什麼工作都能一派大家風範。至於有人擔心孩子們會被束縛了天性,木白卻不擔心。在桃源村這個人人都要做事的地方,孩子們只會在勤勞的基礎上更規範,而不會拋棄血脈傳承下來的質樸變得虛華。

  小凳子在這樣的環境中變得自信開朗,他來到桃源村以後才知道外面的生活這麼精彩。再精彩的生活,小凳子也沒忘了他的身份,每天他都要把需要做的事完成以後再去做自己的事。

  蕭墨和木白探討過小凳子以後的出路,就讓他跟在他們身邊,要是有機會能有個家更好。就算是沒有家,小凳子在他們身邊也不會受委屈。

  他們兩個當家長當習慣了,不管是身邊哪個小孩子,他們兩個都想把這些人的生活安排得好好的。比如小花只要她喜歡做什麼都成,以後結婚也有他們這些哥哥撐腰,這輩子都有人保護。

  曾奶奶和馮嬸兒準備過年吃的饅頭,木白在收拾要吃的紅燒魚,蕭墨和李詢在準備羊肉鍋。大家把收穫的新作物都變成了春節的美食,廚房裡飄出來的陣陣香味兒饞得孩子們直探頭看。

  距離過年沒幾天,幾家人湊在一起準備過年的東西,和去年一樣要在一起過年。所以啊,除了早飯以外,等忙活完就都在一起吃晚飯。

  羊肉鍋還要再燉一會兒,木白做的魚在灶上溫著。蕭墨和木白拿了些丸子什麼的給孩子們。然後,他們兩個趁現在還有時間上樓。

  蕭墨和木白在樓上給家裡人準備過年的紅包,「孩子們現在都大了,今年給他們裝小金錠子,讓他們現在就攢點兒錢。」木白手邊五兩一個的小金錠子開了一箱。

  蕭墨把紅色的荷包打開,「行啊,每個月的零花錢再給他們漲一點兒,他們想買什麼也方便。」孩子大了用錢的地方就多,在家怎麼都好說,出門的時候還是得有點兒錢的好。

  他們兩個搭配著很快就把紅包裝好,沉沉的荷包都放在了一個竹藍里。木白把沒用完的金元寶合上蓋子隨手收到空間裡,空間裡還有他給蕭墨準備的禮物。

  「走吧,咱們洗完手就下樓去看看,也不知道曾奶奶他們準備得怎麼樣了?」蕭墨拉著木白的手去洗漱間洗手,「真快呀,這已經是我們在這裡過的第二個年了。

  好像我們已經在這裡生活了很久一樣,我已經很少想起前世的事情了。」木白由著蕭墨幫他洗手,他看著蕭墨的側臉一陣甜蜜。

  蕭墨給兩個人洗乾淨手,他拿過布巾把兩個人的手包在一起,「那是因為我們在一起啊,以前的一切都抵不過現在的幸福,我們過的好當然沒空回想過去了。」蕭墨親了親木白。

  若是木白不說,蕭墨根本都想不起前世的生活。這段時間木白養得好,整個人不再單薄,他的臉都豐盈了一些。蕭墨抱著木白掂了掂,還得再餵胖一些才好。

  樓下飯菜擺上桌,小花在樓梯那邊大聲地喊他們兩個下樓吃飯。蕭墨和木白牽著手下樓,大圓桌上的飯菜冒著熱氣,就像這紅紅火火的日子一樣。

  同樣的場景在皇宮裡的宴席上出現,不同於以往的冷菜,今年的宴席上有暖盤,所有的菜都一直熱乎乎的。就因為是熱菜,那菜香味兒把這些皇親和大臣們饞得夠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