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杜佳雲樂觀地道:「我早已做好了心理準備,再說,他們越是詆毀我,說明他們越不可能求娶我,那我的目的不就達成了嗎!」
女子愛惜名聲,是因為流言蜚語會影響她們的後半生,可杜佳雲早已跳脫出框架之外,自然不怕污名化。
一年之後會怎樣?杜佳雲想,隨遇而安吧,活在當下,就先不去為未來的事而煩惱了。
接下來的一段日子里,媒婆不是沒再上過門,只是她每次介紹的人都不符合杜佳雲的要求。最後紅包也壓不住媒婆的怒火了:「無父無母的男兒溫飽都成問題,怎麼可能拿得出千貫錢來?身家千貫錢、沒有妻妾的大戶人家出身的郎君怎麼可能看得上你一介鄉野丫頭?」
杜佳雲委屈吧啦地道:「你慢慢找嘛,萬一就有眼瞎,啊不是,就有那麼能發現我內心美的呢?我又不著急。」
媒婆:「……」
一拳打在了棉花上,真無力。
媒婆打定主意,先去給別人說媒,她這樁婚事,排到最末去吧!
如此一來,杜段一旦催婚,首先不樂意的就是媒婆了,其次為了她手裡頭的錢,杜段也不著急給她安排相親了。
轉眼,濕熱的雨季就過去了,隨著冷空氣南下,田裡的甘蔗也長成了。
受夏秋的颱風和水災影響,很多蔗農的甘蔗長得也不是很好,沒有之前的甜,所以糖寮為了提高甜度,不得不加入了比往常還要多的石灰,從而增加了製作成本。
然而洲渚的甘蔗絲毫沒有受到影響,一團又一團的糖冰出瓮,口感、品質、成色都達到了最佳。
第68章 汴梁
北邊沿著海岸乘船南下的商人在收購糖冰的同時, 也帶來了北方戰事暫歇的消息。
不用打仗,百姓們自然是歡喜,不過夏館內卻愁雲慘澹。
只因池不故的繼父辛宗打了勝仗升了官。
這本是一樁好事, 奈何池不故之母張胡璇藉此機會,派人南下來南康州, 想將池不故帶回去共敘天倫。
辛宗眼下正得寵,不少人都想找機會跟他攀關係, 得知他的繼女還未婚配,即便她已經二十好幾了,卻依舊讓那些想要走捷徑的人趨之若鶩。因此池不故若上京,必然少不得被這樣的事煩擾。
池不故不去也不行, 這回來的是辛宗的副將,還帶了十餘親衛。輪武力, 她跟洲渚固然能應付, 可一旦動武, 對方就可以按一些襲擊官兵的罪名在她們身上, 從而強迫她跟他們走。
所以汴京之行, 是無可避免的了。
池不故愁眉不展,洲渚卻相對樂觀:「怕什麼, 兩年前我們就有心理準備了不是嗎?我還沒去過汴京呢, 我正好想去看一看。」
「你的田和糖寮怎麼辦?」池不故問她。
「自從上一次提及汴京之行, 我便一直在做準備,這期間我也養了不少人, 他們忠誠與否,能幹與否, 就讓時間來檢驗吧!」
正好離杜佳雲的贖身之期還有一年,農事方面有她幫忙盯著, 洲渚很放心。再不濟還有白衣庵的盡休師太。糖寮也有天寧寺的慧平大師,天寧寺加盟紫霜園品牌,為了這個品牌能更上一層樓,慧平大師肯定不會對其置之不理的。
洲渚不清楚她們這次到汴京會待多長時間,但她給自己定了個期限,兩年內回來。在外太久,她對鄉里的掌控會削弱許多,自己的資產也會被人侵吞——這些資產給池不故,她不心疼,可池不故這不是也不在家麼!
池不故見她打定主意,便不再勸阻,待糖寮加工完這最後一批甘蔗後,她們便帶著大部分積蓄和兩車糖、糖製品進京去了。
有辛宗的親衛沿途護送,莫說她們有防身之力,便是手無縛雞之力,也無甚歹人敢搶劫她們。
而她們將這次的進京之旅當成了走商,沿途售賣她們紫霜園的糖製品。之前紫霜園只在廣州以南的沿海地帶有知名度,這次她們將糖冰賣到了富庶的江南去,哪怕提出了三倍於南康州物價的價格,也供不應求。要不是洲渚還惦記著給池不故之母帶手信留了一些,兩車特產只怕到開封之前就沒了。
辛宗的親衛:「……」
他們本想催她們趕路,可她們又不是流放的罪人,而且辛宗交代了在她們同意進京的前提下,要善待她們,儘量滿足她們的要求。所以,她們這一路賣糖順道遊山玩水,慢是慢了點,但不必趕路,他們也沒那麼辛苦。
到了江南後要乘船沿著運河北上,而以往繁華的運河似乎因為運河年久失修,河泥淤塞,如今通航的船隻沒有洲渚想像中那麼多。
不過,走水路也不代表百分百安全。由於她們沒有乘坐官船,而是上的商船,船隻行駛到泗州的江面上時,她們遭遇了江匪劫船。
洲渚突然想起當年,人販子安婆將她們綁到海船上,準備發賣至外地的時候,她們就是在船里跟兇殘的人販子打起來的。可惜江船不比海船寬敞,池不故很難施展開,倒是洲渚靠著蠻力,輕易地就將江匪給踹下了江。
辛宗的護衛瞳孔一縮,這力道可比軍中的重騎還要大,軍中少重騎,但不代表沒有,而每一個重騎基本都是精英軍士中的精英。在他們看來,重騎兵都還沒有洲渚一個娘子這麼橫。
女子愛惜名聲,是因為流言蜚語會影響她們的後半生,可杜佳雲早已跳脫出框架之外,自然不怕污名化。
一年之後會怎樣?杜佳雲想,隨遇而安吧,活在當下,就先不去為未來的事而煩惱了。
接下來的一段日子里,媒婆不是沒再上過門,只是她每次介紹的人都不符合杜佳雲的要求。最後紅包也壓不住媒婆的怒火了:「無父無母的男兒溫飽都成問題,怎麼可能拿得出千貫錢來?身家千貫錢、沒有妻妾的大戶人家出身的郎君怎麼可能看得上你一介鄉野丫頭?」
杜佳雲委屈吧啦地道:「你慢慢找嘛,萬一就有眼瞎,啊不是,就有那麼能發現我內心美的呢?我又不著急。」
媒婆:「……」
一拳打在了棉花上,真無力。
媒婆打定主意,先去給別人說媒,她這樁婚事,排到最末去吧!
如此一來,杜段一旦催婚,首先不樂意的就是媒婆了,其次為了她手裡頭的錢,杜段也不著急給她安排相親了。
轉眼,濕熱的雨季就過去了,隨著冷空氣南下,田裡的甘蔗也長成了。
受夏秋的颱風和水災影響,很多蔗農的甘蔗長得也不是很好,沒有之前的甜,所以糖寮為了提高甜度,不得不加入了比往常還要多的石灰,從而增加了製作成本。
然而洲渚的甘蔗絲毫沒有受到影響,一團又一團的糖冰出瓮,口感、品質、成色都達到了最佳。
第68章 汴梁
北邊沿著海岸乘船南下的商人在收購糖冰的同時, 也帶來了北方戰事暫歇的消息。
不用打仗,百姓們自然是歡喜,不過夏館內卻愁雲慘澹。
只因池不故的繼父辛宗打了勝仗升了官。
這本是一樁好事, 奈何池不故之母張胡璇藉此機會,派人南下來南康州, 想將池不故帶回去共敘天倫。
辛宗眼下正得寵,不少人都想找機會跟他攀關係, 得知他的繼女還未婚配,即便她已經二十好幾了,卻依舊讓那些想要走捷徑的人趨之若鶩。因此池不故若上京,必然少不得被這樣的事煩擾。
池不故不去也不行, 這回來的是辛宗的副將,還帶了十餘親衛。輪武力, 她跟洲渚固然能應付, 可一旦動武, 對方就可以按一些襲擊官兵的罪名在她們身上, 從而強迫她跟他們走。
所以汴京之行, 是無可避免的了。
池不故愁眉不展,洲渚卻相對樂觀:「怕什麼, 兩年前我們就有心理準備了不是嗎?我還沒去過汴京呢, 我正好想去看一看。」
「你的田和糖寮怎麼辦?」池不故問她。
「自從上一次提及汴京之行, 我便一直在做準備,這期間我也養了不少人, 他們忠誠與否,能幹與否, 就讓時間來檢驗吧!」
正好離杜佳雲的贖身之期還有一年,農事方面有她幫忙盯著, 洲渚很放心。再不濟還有白衣庵的盡休師太。糖寮也有天寧寺的慧平大師,天寧寺加盟紫霜園品牌,為了這個品牌能更上一層樓,慧平大師肯定不會對其置之不理的。
洲渚不清楚她們這次到汴京會待多長時間,但她給自己定了個期限,兩年內回來。在外太久,她對鄉里的掌控會削弱許多,自己的資產也會被人侵吞——這些資產給池不故,她不心疼,可池不故這不是也不在家麼!
池不故見她打定主意,便不再勸阻,待糖寮加工完這最後一批甘蔗後,她們便帶著大部分積蓄和兩車糖、糖製品進京去了。
有辛宗的親衛沿途護送,莫說她們有防身之力,便是手無縛雞之力,也無甚歹人敢搶劫她們。
而她們將這次的進京之旅當成了走商,沿途售賣她們紫霜園的糖製品。之前紫霜園只在廣州以南的沿海地帶有知名度,這次她們將糖冰賣到了富庶的江南去,哪怕提出了三倍於南康州物價的價格,也供不應求。要不是洲渚還惦記著給池不故之母帶手信留了一些,兩車特產只怕到開封之前就沒了。
辛宗的親衛:「……」
他們本想催她們趕路,可她們又不是流放的罪人,而且辛宗交代了在她們同意進京的前提下,要善待她們,儘量滿足她們的要求。所以,她們這一路賣糖順道遊山玩水,慢是慢了點,但不必趕路,他們也沒那麼辛苦。
到了江南後要乘船沿著運河北上,而以往繁華的運河似乎因為運河年久失修,河泥淤塞,如今通航的船隻沒有洲渚想像中那麼多。
不過,走水路也不代表百分百安全。由於她們沒有乘坐官船,而是上的商船,船隻行駛到泗州的江面上時,她們遭遇了江匪劫船。
洲渚突然想起當年,人販子安婆將她們綁到海船上,準備發賣至外地的時候,她們就是在船里跟兇殘的人販子打起來的。可惜江船不比海船寬敞,池不故很難施展開,倒是洲渚靠著蠻力,輕易地就將江匪給踹下了江。
辛宗的護衛瞳孔一縮,這力道可比軍中的重騎還要大,軍中少重騎,但不代表沒有,而每一個重騎基本都是精英軍士中的精英。在他們看來,重騎兵都還沒有洲渚一個娘子這麼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