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杜佳雲沒來的日子裡,洲渚也並不會覺得無聊。

  她最近在漏澤園附近的林子裡發現了幾棵青棗樹,儘管是野生的,但它的果子不僅不酸澀,反而還有些甜。

  洲渚摘了兩籃青棗,一籃留著自個吃,另一籃則送給了對她多有照拂的白衣庵女尼們。

  青棗顆顆飽滿甘甜,女尼們都很愛吃,連盡休師太都跟著吃了幾個。

  此時庵內當天的活基本都幹完了,女尼們或自覺回屋誦經,或去接待來上香的香客,剩下的女尼則繼續跟洲渚享受下午茶。

  洲渚憑著跟女尼們日漸熟稔的關係,成功地混成了白衣庵的編外人員,她們談及一些話題時也不再避著她。

  這不,她們嘮著嘮著就提到了夏館,然後又提到了池不故。

  通過女尼之口,洲渚對池不故的過去,總算有了更深的認識。

  五年前,御史中丞池儀彈劾當朝宰相洲赫結黨營私、侵吞民田、縱子傷人等十幾條罪過,得罪了洲赫,反被安了個「謀劃易儲」的罪名,給流放至南康州來編管。

  池不故時年十三,還是個未及笄的小女孩。

  知道池家之事的人都說,她的年紀這么小,完全可以留在汴京,沒必要跟來南康州——朝廷律令,除非是犯了需要殺頭的大罪,否則罪不及家人。

  順帶一提,池儀在獲罪流放之前,便預感自己將會出事,於是和妻子張氏和離了。

  之後,張氏改嫁給雲州防禦使。

  池不故的繼父雖然是位武將,但如今北邊戰事頻繁,朝廷對他多有倚重。她當初若是隨其母生活,至今依舊能在汴京當她的官家千金。

  可大家都說,她真不愧是池儀之女,性子如她老子一般倔——即便汴京距離南康州有三千多里路,流放之路艱辛險阻,可她依舊堅定地選擇了追隨其父。

  雖一路上吃了不少苦,但初到南康州的池不故並沒有現在這般清冷寡言。

  她跟同齡的孩子一樣,受傷了會哭鼻子,疼了也會叫喚,不過她從不在人前表現出來,只會悄悄地找盡休師太討些藥物回去自個上藥。

  她也有天真爛漫,自然灑脫的一面——

  一個稍微年長的女尼回憶道:「有一次她在外頭待得太久,天黑了,她著急趕回家,因為跑得太急,腳下的草鞋都跑丟了。她第二天回來找,恰巧那草鞋被主持撿到,主持問她如何證明那草鞋是她的,她說鞋子都是一對的,放在一起比對就知道了。

  「主持又問她,為什麼沒有立馬回頭撿鞋,她說怕在外找鞋會耽誤時間,她爹等不到她回家會擔心。

  「主持又問,如果她的鞋子被別人撿走了,不還給她了呢?她說,鞋子都得成對穿,別人只看到一隻鞋子,用處不大,不一定會撿它。

  「主持說,那別人完全可以再編一隻跟這隻鞋子一樣大小的草鞋呀,不一定是自己穿,可以給尺碼合適的人。她認真地思考了一會兒,說,那就將那隻鞋子送給他了。她雖然失去了一隻鞋,可別人也得到了一隻鞋,她不會感到難過,而別人卻能開心一整天。」

  正是這樣的性格,讓池不故越發招人喜歡。

  不過,這樣的日子沒有持續太久,池儀得罪的人畢竟是當朝權勢滔天的奸相,多的是官吏捧高踩低。

  南康州海康縣的縣尉為了討好奸相一黨,刻意刁難池儀。

  而縣尉的妹夫、鹽場主事黃長生來夏館搗亂時,更是一眼相中了青春靚麗的池不故,多番糾纏。

  兩年前開春里的一天,纏綿病榻的池儀突然回屋換了身乾淨的衣服,然後安靜地躺在床上閉上了眼。等池不故喊他吃飯得不到回應時,他已經咽氣了。

  池儀被葬在了漏澤園。池不故的繼父派人來接她回汴京生活,又被她拒絕了,她選擇在南康州給池儀守孝。

  再後來,黃長生為了逼迫池不故委身於他,故意上門找事,說夏館是前錄事參軍所建,即便他起復回京將夏館捐給了白衣庵,而池儀又從白衣庵那兒買下了它,但實際上並不作數,這理應為官舍。

  黃長生有縣尉撐腰,而池不故只是一個孤女,即便據理力爭,卻擋不住黃長生使用些腌臢手段,比如捏造流言蜚語,說他在夏館養了外室。

  世人多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黃長生之妻聽信謠言,跑來「抓小三」。池不故百口莫辯。

  幸虧盡休師太帶她去找天寧寺的慧平主持相助,被雇代為打理漏澤園,池不故這才重新找到一處安身之所。

  經歷了這種種,眾人發現即便池不故對待無仇無怨之人依舊態度平和,可臉上的笑容卻是少了許多,顯得更加沉穩寡言了。

  ……

  池不故從白衣庵門前經過時,看到了坐在樹下摘花瓣的洲渚。

  粉紫透白的紫荊花在她的辣手摧殘下,只剩光禿禿的花骨和花蕊。

  冷冽中帶一絲暖意的春風拂來,她腳下的花瓣便迎風飛舞。

  池不故腳步一頓,隱約覺得這個畫面之前好像見過,不過彼時在等人的是她,被等之人則是洲渚。

  洲渚看到她,立馬扔了只剩花蕊的殘花,道:「池不故,你終於回來了,我等了你好久!」

  許是春風醉人、陽光正好,池不故的心情也不由得發甜發醉,她露出一個極淺的笑容,問:「盡休師太嫌你太吵鬧,將你趕出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