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段嶺覺得父親與四叔,最相似的一個特點就是,他們都有那種難以言喻的自信感。
“好,好的。”段嶺點頭。
“你要去見烏洛侯穆麼?”鄭彥問。
段嶺遲疑片刻,最後點了頭。
“帶他過來?”武獨問道。
“我過去看看他吧。”段嶺說,“這幾天裡他在做什麼?”
鄭彥沒去探望過郎俊俠,一來大家不熟,沒什麼好說的。二來多少要避嫌,萬一武獨與段嶺懷疑鄭彥從郎俊俠口中探出什麼話來,便難收場了。
武獨則忙著陪段嶺,根本不想與這叛徒廢話。是以郎俊俠被帶回來後,除了費宏德偶爾會去看看他之外,便暫時無人再去關心他,也不知道他在做什麼。
段嶺走進郎俊俠的房內時,這兒十分黑暗,而且很冷。
地上鋪著褥子,郎俊俠蓋著被子,光luǒ背脊,被下露出赤著的肩背,傷痕累累,面朝牆壁在睡覺。
聽到聲音時,他緩慢地坐起來,段嶺把門推開,光便透了進來,照得郎俊俠眼睛眯起,抬手擋住了光線。
段嶺想起那年在柴房中,郎俊俠推開門時,自己的感覺。
“怎麼只有你自己?”郎俊俠說,“沒人跟著你嗎?”
“你中了武獨的毒|藥。”段嶺答道,“身上乏力,做不出什麼來,這些時日有吃的嗎?”
“有。”郎俊俠答道,“費宏德先生偶爾也會帶點酒菜來。”
段嶺走進去,覺得很冷,且十分cháo濕,說:“待會兒給你換個房間。”
郎俊俠答道:“不殺我已經承qíng了,不必待我太好,否則武獨會說你心軟,少不得又要吵。”
☆、第173章 冬至
房中無處可坐,段嶺四處看看,只得站著,看著郎俊俠,心中充滿複雜的滋味。郎俊俠則抬起頭,注視段嶺,落魄的他頭髮散亂,眼睛卻依舊如從前一般清澈。
那天的話還沒有問完,但段嶺已經不想再繼續下去了。
從郎俊俠的話中,他知道了一個大概——他扶持蔡閆上位,蔡閆則答應他,等待時機,再傾力幫助他。
“蔡閆和你,有什麼jiāo換條件?”段嶺終於還是問出了這句話reads;妖孽病王娶啞妃。
郎俊俠答道:“以你的聰明,猜不到嗎?”
“幫助烏洛侯氏復國,是嗎?”段嶺問。
郎俊俠默認了段嶺的猜測。
“你……”段嶺閉上眼,仿佛不忍再說些別的,“你就沒有什麼別的話,想對我說嗎?”
“該說的我都說了。”郎俊俠答道,“你打算什麼時候處死我?”
段嶺睜開眼,看著郎俊俠。
“你為我做證。”段嶺說,“在文武百官、大陳朝廷的所有人面前,在天下人面前,告知你所做的事,與蔡閆對質,我就赦你的罪。”
“真這麼做,你再赦我的罪,對其他人未免也太不公平了。”郎俊俠微微一笑,答道,“還是殺了我吧。”
段嶺長吁一口氣,說:“你這是不願意幫我了。”
郎俊俠想了想,答道:“不。”
“為什麼?”段嶺皺眉問道。
郎俊俠沒有回答,段嶺說:“你活不下去了,武獨不會讓你走,哪怕你死了,到了yīn間,也要面對我父親的怒火。”
郎俊俠沉默片刻,段嶺的語氣反而十分平靜,說:“你恨我們,是不是?你恨漢人,恨大陳的朝廷,蔡閆也恨我們,所以你希望這個國家永不得寧日。”
郎俊俠依舊沒有說話。
“我再問你一次,這是你最後的機會。”段嶺說,“為我做證。”
許久後,郎俊俠緩慢地搖了搖頭。
“鄭彥已經知道了。”段嶺說,“我四叔一直在懷疑,他很快就會帶我回朝廷去。”
聽到這話時,郎俊俠的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那很好。”郎俊俠輕輕答道,“恭喜你,我就知道會有這麼一天的。”
段嶺簡直氣不打一處來,平生還是第一次碰到這樣油鹽不進的人,從前他甚至沒有感覺到,郎俊俠居然這麼難對付。
“所以,我……”段嶺嘆了口氣。
“你是來讓我活命的。”郎俊俠微笑道,“你是個好心腸的孩子,哪怕事qíng已成定局,也希望給我最後一個機會,藉此說服你自己,不用動手殺我。”
“可是你辜負了我們的qíng誼。”段嶺轉身,嘆了口氣,推門離開。
“怎麼樣?”武獨站在院中等待段嶺。
段嶺一臉無奈,答道:“沒有辦法,你要去哪兒?”
段嶺發現武獨內里穿著一身刺客裝,外頭裹著一件裘襖風衣,戴著手套,脖上還有圍巾。
“出去一趟。”武獨調整手套,答道,“我與鄭彥談過,都覺得這次影隊出來的人至少有三隊,費先生建議我儘快去把他們殺gān淨,否則連睡覺也睡不好。”
“去多久?”段嶺問。
“很快。”武獨答道,“臘月之前,一定會回到你身邊。我不在的時間裡,鄭彥會負責保護你,這些事,我已告訴費宏德先生reads;女王。”
“上哪兒找人去?”段嶺又問道。
“這個你就不用費心了。”武獨充滿邪氣地笑了笑,答道,“重cao舊業,找幾十個人,還是沒問題的。”
武獨整理好裝備後,躬身親吻段嶺。段嶺把他送到府外,目送他騎著奔霄離開。
武獨一走,段嶺心裡登時有點空空dàngdàng的,走到廳堂時,費宏德與鄭彥對坐,正在閒話,見段嶺過來時,兩人便起身行禮。
“請不要客套。”段嶺有點拘束地笑了笑,他仍未完全接受這qíng況——原本的朋友,一下都成了臣子。
“必要的禮節還是要有。”費宏德說,“否則無以駕馭眾臣,一樣米養白樣人,知人知面不知心,正是如此。”
“可我也不是一國之君。”段嶺無奈笑道。
“居儲君之位,大多禮節與陛下等同。”費宏德說,“漢人自古以來俱是如此,是不是?”
段嶺只得說:“先生教訓得是。”
費宏德與鄭彥才一起再次鄭重朝段嶺行禮,段嶺坐到榻上,吁了口氣,他也是讀書人,知道儲君的重要。皇室中帝君當仁不讓,為天下之表率,國家在他的監督之下運轉。儲君成年以後,權力則非常大,御駕親征時由儲君監國,並有東宮與其下轄謀士,大多數時候,儲君須得擔下將近一半國事。
當年李漸鴻還在時,便不止一次說過,他只會打仗,不會當皇帝,待帶著兒子回南方後,便依舊四處征戰,將這個國家jiāo給段嶺來治理。
習政、讀書、體察民qíng、熟稔軍事,都是東宮太子必修的功課,段嶺卻完全沒想到,自己竟然是以這樣顛沛流離的方式,來修完了所有的課業。
這麼一天過去,鄭彥確認他的身份後也不敢與他亂開玩笑了,規規矩矩的。段嶺逐漸習慣了些,就像朝中議事一般,一文一武,左膀右臂。
費宏德則在幫他看鄴城附近的規劃,審批來年的預算。不多時信差的qíng報來了,耶律宗真已抵達潼關,並順利出關,回往中京。
“兩位怎麼看?”段嶺把信出示給費宏德與鄭彥。
“三年之內,是不會再起戰事了。”費宏德說,“但韓唯庸的勢力在遼根深蒂固,要拔除他,說不得還需一段時間。接下來的一年中,不要指望宗真能幫助我們。”
鄭彥答道:“遼國內武林派系不多,耶律宗真又有虎賁衛隨侍在側,這些年中牢掌軍權,應當不會出太大岔子。”
段嶺一想也是,耶律宗真、耶律大石等人俱非常重視兵權,自耶律氏立國起,軍權便始終掌握在皇族手裡。韓唯庸這次要殺宗真亦不敢調動遼軍,只能暗地裡找元軍協助出手。
“嗯。”段嶺說,“那我……大概明白了。”
費宏德眉毛一揚,似乎還在等段嶺的問話,段嶺見兩人都看著他,奇怪地問道:“怎麼?”
鄭彥笑了起來,費宏德也會心一笑。鄭彥說:“殿下不會這麼問的。”
“怎麼問?”段嶺一怔道。
費宏德打趣道:“原以為您想聽結論。”
“結論?不不。”段嶺向來有自己的判斷,答道,“我只要過程,結論我自己會有。”
“殿下與如今東宮那位,最大的區別就在這兒。”鄭彥說,“初時認得他,總覺得哪兒差了些,後頭仔細想來,應當就是這個原因reads;盜墓筆記。”
費宏德說:“蔡家一門讀書人,做學問是不錯的,謀略與決斷,非其所長,容易囿於教條。”
“其實我也沒將蔡閆看作對手過。”段嶺隨口道,並嘆了口氣:“這件事,遲早會解決的,我擔心的實在是另有其人。”
段嶺不說另有其人的“其人”是誰,但費宏德與鄭彥俱瞭然於心,擔心的,無非就是牧家。李衍秋與牧曠達之間正存在著危險的平衡,也許姚復正知這一點,於是才將鄭彥派到李衍秋身邊。
蔡閆起不了決定xing的作用,只要段嶺回朝,權力的天平定會朝著皇室傾斜,牧曠達將不得不收攏他的計劃,並重新安排策略。
段嶺正在思考時,外頭王鉦敲門。
“怎麼?”段嶺問。
“大人。”王鉦不安道,“您最好去城門看看。”
段嶺皺眉,難道元軍又來了?
“我陪你。”鄭彥起身道。
“一起去吧。”費宏德說,“正好活動活動。”
鄭彥就像以前的武獨一樣,非常小心,讓段嶺與他共乘一匹馬。段嶺反覆說沒事的,你放心吧,武獨都出去了,不會有危險。鄭彥才說:“我絕不會對你動手動腳。”
“我知道。”段嶺哭笑不得,答道,“不必擔心,我也會點武藝,這麼一路上過來,也沒見我出什麼事了。”
鄭彥只得作罷,三人在衛隊護衛下來到城門,這天下著細細碎碎的小雪,城門外則是黑壓壓的人群。
“校尉呢?”裨將正派人設法阻攔城門處的難民靠近,大聲道,“快去請校尉!”
段嶺驚訝道:“怎麼回事?都是哪兒來的?”
“都是北下的流民!”裨將答道,“太守,怎麼辦?”
段嶺眉頭深鎖,外頭亂成一團,還有尖叫聲傳來,想必是城防軍動刀子威脅了。
“都退後!”有人吼道,“否則殺無赦!”
那一聲喊,全部人都靜了,慌忙退開。
“不可出去。”鄭彥說,“以防有不妥。”
段嶺知道鄭彥怕影隊的人混在難民里刺殺他,便點點頭,吩咐道:“派人出去,施粥賑濟,一點點地把人嚴加核查,慢慢放進來。王鉦你親自派人盯著,若有城衛受賄,一律不得包庇。”
王鉦領到命令下去,段嶺又吩咐兩名裨將上來,告訴他們武獨出城辦事去了,但不可聲張。
“大人決定都接手?”裨將問。
“往年是怎麼做的?”段嶺說。
裨將答道:“往年只收一兩千,都挑壯丁,餘下的讓他們南下,有些去了淮yīn,有些進了江南,走後如何,便不得而知了。”
“儘量都收了吧。”段嶺答道。
反正宗真給了兩萬石糧食,又有足夠的柴火,度過這個冬天不會有問題。段嶺又朝費宏德說:“勞煩費先生幫我設法安置了。”
“大人悲天憫人。”費宏德說,“老天自然是眷顧的。”
☆、第174章 國策
“悲天憫人嗎。”段嶺嘆了口氣,有時候他實在有點怨天尤人,怎麼到了自己手中,南陳的大好基業就被折騰成這樣呢?牧曠達雖然沒有說過,但彼此想必心知肚明,都存在著這個念頭。
“大人?”費宏德在段嶺身邊說。
段嶺看著城下的小孩,要求裨將吩咐衛兵先行放過,又叮囑過冬時須得派人巡邏,以免燒炭取暖時出事,回身朝費宏德說:“先生請,有要事相商。”
段嶺與費宏德一路下了城門,鄭彥牽馬過來,段嶺卻擺手示意不用,想叫輛車給費宏德坐,費宏德卻說:“正想走走,大人,不如一起看看雪景如何?”
段嶺忙點頭,答道:“正有此意。”
鄴城較之剛來時的破敗,已好了許多,段嶺有點意外,問:“怎麼房子都補上了?”
“校尉大人讓補的。”王鉦答道,“入冬前校尉親自帶領士兵,挨家挨戶檢查過一次,又讓嚴狄大人與屬下分頭出行,能幫補的全部補上,以免冬天凍死人。”
段嶺點了點頭,王鉦說:“百姓們心裡都感激您與校尉大人。”
“慚愧。”段嶺說,“我都不知道這件事呢,這太守當得渾渾噩噩的,光顧著自己的事了。”
“大人從政數月,解決了錢糧之急,若非大人的炭與糧食,房子補得再好,也是無濟於事的。”孫廷說,“這是十年來鄴城過得最好的一個冬天了。”
“可是還不夠。”段嶺想了想,說,“你看這些人,總要安頓的,到得開chūn,又是一樁難事。”
段嶺與費宏德走在前,鄭彥隨侍,其餘人等識趣地跟在後頭。
“我在想,天下為什麼變成這樣了。”段嶺朝費宏德說,“殿試那天,陛下出的題目是一道問策,當時果真太傻,居然會將天下出的事,單純地歸結於軍事與國土上,現在想來,陛下一定將我看作小孩兒。”
“好,好的。”段嶺點頭。
“你要去見烏洛侯穆麼?”鄭彥問。
段嶺遲疑片刻,最後點了頭。
“帶他過來?”武獨問道。
“我過去看看他吧。”段嶺說,“這幾天裡他在做什麼?”
鄭彥沒去探望過郎俊俠,一來大家不熟,沒什麼好說的。二來多少要避嫌,萬一武獨與段嶺懷疑鄭彥從郎俊俠口中探出什麼話來,便難收場了。
武獨則忙著陪段嶺,根本不想與這叛徒廢話。是以郎俊俠被帶回來後,除了費宏德偶爾會去看看他之外,便暫時無人再去關心他,也不知道他在做什麼。
段嶺走進郎俊俠的房內時,這兒十分黑暗,而且很冷。
地上鋪著褥子,郎俊俠蓋著被子,光luǒ背脊,被下露出赤著的肩背,傷痕累累,面朝牆壁在睡覺。
聽到聲音時,他緩慢地坐起來,段嶺把門推開,光便透了進來,照得郎俊俠眼睛眯起,抬手擋住了光線。
段嶺想起那年在柴房中,郎俊俠推開門時,自己的感覺。
“怎麼只有你自己?”郎俊俠說,“沒人跟著你嗎?”
“你中了武獨的毒|藥。”段嶺答道,“身上乏力,做不出什麼來,這些時日有吃的嗎?”
“有。”郎俊俠答道,“費宏德先生偶爾也會帶點酒菜來。”
段嶺走進去,覺得很冷,且十分cháo濕,說:“待會兒給你換個房間。”
郎俊俠答道:“不殺我已經承qíng了,不必待我太好,否則武獨會說你心軟,少不得又要吵。”
☆、第173章 冬至
房中無處可坐,段嶺四處看看,只得站著,看著郎俊俠,心中充滿複雜的滋味。郎俊俠則抬起頭,注視段嶺,落魄的他頭髮散亂,眼睛卻依舊如從前一般清澈。
那天的話還沒有問完,但段嶺已經不想再繼續下去了。
從郎俊俠的話中,他知道了一個大概——他扶持蔡閆上位,蔡閆則答應他,等待時機,再傾力幫助他。
“蔡閆和你,有什麼jiāo換條件?”段嶺終於還是問出了這句話reads;妖孽病王娶啞妃。
郎俊俠答道:“以你的聰明,猜不到嗎?”
“幫助烏洛侯氏復國,是嗎?”段嶺問。
郎俊俠默認了段嶺的猜測。
“你……”段嶺閉上眼,仿佛不忍再說些別的,“你就沒有什麼別的話,想對我說嗎?”
“該說的我都說了。”郎俊俠答道,“你打算什麼時候處死我?”
段嶺睜開眼,看著郎俊俠。
“你為我做證。”段嶺說,“在文武百官、大陳朝廷的所有人面前,在天下人面前,告知你所做的事,與蔡閆對質,我就赦你的罪。”
“真這麼做,你再赦我的罪,對其他人未免也太不公平了。”郎俊俠微微一笑,答道,“還是殺了我吧。”
段嶺長吁一口氣,說:“你這是不願意幫我了。”
郎俊俠想了想,答道:“不。”
“為什麼?”段嶺皺眉問道。
郎俊俠沒有回答,段嶺說:“你活不下去了,武獨不會讓你走,哪怕你死了,到了yīn間,也要面對我父親的怒火。”
郎俊俠沉默片刻,段嶺的語氣反而十分平靜,說:“你恨我們,是不是?你恨漢人,恨大陳的朝廷,蔡閆也恨我們,所以你希望這個國家永不得寧日。”
郎俊俠依舊沒有說話。
“我再問你一次,這是你最後的機會。”段嶺說,“為我做證。”
許久後,郎俊俠緩慢地搖了搖頭。
“鄭彥已經知道了。”段嶺說,“我四叔一直在懷疑,他很快就會帶我回朝廷去。”
聽到這話時,郎俊俠的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那很好。”郎俊俠輕輕答道,“恭喜你,我就知道會有這麼一天的。”
段嶺簡直氣不打一處來,平生還是第一次碰到這樣油鹽不進的人,從前他甚至沒有感覺到,郎俊俠居然這麼難對付。
“所以,我……”段嶺嘆了口氣。
“你是來讓我活命的。”郎俊俠微笑道,“你是個好心腸的孩子,哪怕事qíng已成定局,也希望給我最後一個機會,藉此說服你自己,不用動手殺我。”
“可是你辜負了我們的qíng誼。”段嶺轉身,嘆了口氣,推門離開。
“怎麼樣?”武獨站在院中等待段嶺。
段嶺一臉無奈,答道:“沒有辦法,你要去哪兒?”
段嶺發現武獨內里穿著一身刺客裝,外頭裹著一件裘襖風衣,戴著手套,脖上還有圍巾。
“出去一趟。”武獨調整手套,答道,“我與鄭彥談過,都覺得這次影隊出來的人至少有三隊,費先生建議我儘快去把他們殺gān淨,否則連睡覺也睡不好。”
“去多久?”段嶺問。
“很快。”武獨答道,“臘月之前,一定會回到你身邊。我不在的時間裡,鄭彥會負責保護你,這些事,我已告訴費宏德先生reads;女王。”
“上哪兒找人去?”段嶺又問道。
“這個你就不用費心了。”武獨充滿邪氣地笑了笑,答道,“重cao舊業,找幾十個人,還是沒問題的。”
武獨整理好裝備後,躬身親吻段嶺。段嶺把他送到府外,目送他騎著奔霄離開。
武獨一走,段嶺心裡登時有點空空dàngdàng的,走到廳堂時,費宏德與鄭彥對坐,正在閒話,見段嶺過來時,兩人便起身行禮。
“請不要客套。”段嶺有點拘束地笑了笑,他仍未完全接受這qíng況——原本的朋友,一下都成了臣子。
“必要的禮節還是要有。”費宏德說,“否則無以駕馭眾臣,一樣米養白樣人,知人知面不知心,正是如此。”
“可我也不是一國之君。”段嶺無奈笑道。
“居儲君之位,大多禮節與陛下等同。”費宏德說,“漢人自古以來俱是如此,是不是?”
段嶺只得說:“先生教訓得是。”
費宏德與鄭彥才一起再次鄭重朝段嶺行禮,段嶺坐到榻上,吁了口氣,他也是讀書人,知道儲君的重要。皇室中帝君當仁不讓,為天下之表率,國家在他的監督之下運轉。儲君成年以後,權力則非常大,御駕親征時由儲君監國,並有東宮與其下轄謀士,大多數時候,儲君須得擔下將近一半國事。
當年李漸鴻還在時,便不止一次說過,他只會打仗,不會當皇帝,待帶著兒子回南方後,便依舊四處征戰,將這個國家jiāo給段嶺來治理。
習政、讀書、體察民qíng、熟稔軍事,都是東宮太子必修的功課,段嶺卻完全沒想到,自己竟然是以這樣顛沛流離的方式,來修完了所有的課業。
這麼一天過去,鄭彥確認他的身份後也不敢與他亂開玩笑了,規規矩矩的。段嶺逐漸習慣了些,就像朝中議事一般,一文一武,左膀右臂。
費宏德則在幫他看鄴城附近的規劃,審批來年的預算。不多時信差的qíng報來了,耶律宗真已抵達潼關,並順利出關,回往中京。
“兩位怎麼看?”段嶺把信出示給費宏德與鄭彥。
“三年之內,是不會再起戰事了。”費宏德說,“但韓唯庸的勢力在遼根深蒂固,要拔除他,說不得還需一段時間。接下來的一年中,不要指望宗真能幫助我們。”
鄭彥答道:“遼國內武林派系不多,耶律宗真又有虎賁衛隨侍在側,這些年中牢掌軍權,應當不會出太大岔子。”
段嶺一想也是,耶律宗真、耶律大石等人俱非常重視兵權,自耶律氏立國起,軍權便始終掌握在皇族手裡。韓唯庸這次要殺宗真亦不敢調動遼軍,只能暗地裡找元軍協助出手。
“嗯。”段嶺說,“那我……大概明白了。”
費宏德眉毛一揚,似乎還在等段嶺的問話,段嶺見兩人都看著他,奇怪地問道:“怎麼?”
鄭彥笑了起來,費宏德也會心一笑。鄭彥說:“殿下不會這麼問的。”
“怎麼問?”段嶺一怔道。
費宏德打趣道:“原以為您想聽結論。”
“結論?不不。”段嶺向來有自己的判斷,答道,“我只要過程,結論我自己會有。”
“殿下與如今東宮那位,最大的區別就在這兒。”鄭彥說,“初時認得他,總覺得哪兒差了些,後頭仔細想來,應當就是這個原因reads;盜墓筆記。”
費宏德說:“蔡家一門讀書人,做學問是不錯的,謀略與決斷,非其所長,容易囿於教條。”
“其實我也沒將蔡閆看作對手過。”段嶺隨口道,並嘆了口氣:“這件事,遲早會解決的,我擔心的實在是另有其人。”
段嶺不說另有其人的“其人”是誰,但費宏德與鄭彥俱瞭然於心,擔心的,無非就是牧家。李衍秋與牧曠達之間正存在著危險的平衡,也許姚復正知這一點,於是才將鄭彥派到李衍秋身邊。
蔡閆起不了決定xing的作用,只要段嶺回朝,權力的天平定會朝著皇室傾斜,牧曠達將不得不收攏他的計劃,並重新安排策略。
段嶺正在思考時,外頭王鉦敲門。
“怎麼?”段嶺問。
“大人。”王鉦不安道,“您最好去城門看看。”
段嶺皺眉,難道元軍又來了?
“我陪你。”鄭彥起身道。
“一起去吧。”費宏德說,“正好活動活動。”
鄭彥就像以前的武獨一樣,非常小心,讓段嶺與他共乘一匹馬。段嶺反覆說沒事的,你放心吧,武獨都出去了,不會有危險。鄭彥才說:“我絕不會對你動手動腳。”
“我知道。”段嶺哭笑不得,答道,“不必擔心,我也會點武藝,這麼一路上過來,也沒見我出什麼事了。”
鄭彥只得作罷,三人在衛隊護衛下來到城門,這天下著細細碎碎的小雪,城門外則是黑壓壓的人群。
“校尉呢?”裨將正派人設法阻攔城門處的難民靠近,大聲道,“快去請校尉!”
段嶺驚訝道:“怎麼回事?都是哪兒來的?”
“都是北下的流民!”裨將答道,“太守,怎麼辦?”
段嶺眉頭深鎖,外頭亂成一團,還有尖叫聲傳來,想必是城防軍動刀子威脅了。
“都退後!”有人吼道,“否則殺無赦!”
那一聲喊,全部人都靜了,慌忙退開。
“不可出去。”鄭彥說,“以防有不妥。”
段嶺知道鄭彥怕影隊的人混在難民里刺殺他,便點點頭,吩咐道:“派人出去,施粥賑濟,一點點地把人嚴加核查,慢慢放進來。王鉦你親自派人盯著,若有城衛受賄,一律不得包庇。”
王鉦領到命令下去,段嶺又吩咐兩名裨將上來,告訴他們武獨出城辦事去了,但不可聲張。
“大人決定都接手?”裨將問。
“往年是怎麼做的?”段嶺說。
裨將答道:“往年只收一兩千,都挑壯丁,餘下的讓他們南下,有些去了淮yīn,有些進了江南,走後如何,便不得而知了。”
“儘量都收了吧。”段嶺答道。
反正宗真給了兩萬石糧食,又有足夠的柴火,度過這個冬天不會有問題。段嶺又朝費宏德說:“勞煩費先生幫我設法安置了。”
“大人悲天憫人。”費宏德說,“老天自然是眷顧的。”
☆、第174章 國策
“悲天憫人嗎。”段嶺嘆了口氣,有時候他實在有點怨天尤人,怎麼到了自己手中,南陳的大好基業就被折騰成這樣呢?牧曠達雖然沒有說過,但彼此想必心知肚明,都存在著這個念頭。
“大人?”費宏德在段嶺身邊說。
段嶺看著城下的小孩,要求裨將吩咐衛兵先行放過,又叮囑過冬時須得派人巡邏,以免燒炭取暖時出事,回身朝費宏德說:“先生請,有要事相商。”
段嶺與費宏德一路下了城門,鄭彥牽馬過來,段嶺卻擺手示意不用,想叫輛車給費宏德坐,費宏德卻說:“正想走走,大人,不如一起看看雪景如何?”
段嶺忙點頭,答道:“正有此意。”
鄴城較之剛來時的破敗,已好了許多,段嶺有點意外,問:“怎麼房子都補上了?”
“校尉大人讓補的。”王鉦答道,“入冬前校尉親自帶領士兵,挨家挨戶檢查過一次,又讓嚴狄大人與屬下分頭出行,能幫補的全部補上,以免冬天凍死人。”
段嶺點了點頭,王鉦說:“百姓們心裡都感激您與校尉大人。”
“慚愧。”段嶺說,“我都不知道這件事呢,這太守當得渾渾噩噩的,光顧著自己的事了。”
“大人從政數月,解決了錢糧之急,若非大人的炭與糧食,房子補得再好,也是無濟於事的。”孫廷說,“這是十年來鄴城過得最好的一個冬天了。”
“可是還不夠。”段嶺想了想,說,“你看這些人,總要安頓的,到得開chūn,又是一樁難事。”
段嶺與費宏德走在前,鄭彥隨侍,其餘人等識趣地跟在後頭。
“我在想,天下為什麼變成這樣了。”段嶺朝費宏德說,“殿試那天,陛下出的題目是一道問策,當時果真太傻,居然會將天下出的事,單純地歸結於軍事與國土上,現在想來,陛下一定將我看作小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