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王丞相已經無法說話,因為一把鋒利的劍沒入他的後背,拔出的那一刻,溫熱的鮮血混著雨水濺到了淑蕊的臉上。
而他帶來的那些人手,已被悉數斬殺。
淑蕊似笑非笑地看向一旁早已臉色慘白的謝御史,在謝御史眼裡,她已經變成了一個魔鬼,而她說出的話更殘忍:「你不好奇是誰告訴孤這一切?是你的好兒子。」
所謂殺人誅心,謝御史竟然被她嚇得癱坐在地。
淑蕊哈哈大笑:「看在謝欒的份上,孤不殺你。」
可是同僚看他的目光已經讓他抬不起頭。
羞愧難當之下,謝御史竟觸劍而死,淑蕊嘴邊的笑慢慢消失,「來人,將王謝兩族盡數關押起來,好好審一審今日之事的主謀。」
冷雨之中,有人抓住了她的手,是十七。
可是淑蕊只是冷淡地說道:「十七,你僭越了。」
她登上高台的背影是那樣孤獨,十七隻好無可奈何地鬆開了手,恭敬地拜倒在地。
不過半炷香的時間,宮人們已經搭好了雨棚,淑蕊重新焚香,她低頭的時候看見雨水裡的倒影,她也覺得自己的臉現在看上去很陌生。
她已經不再是那個被太子皇兄騙進地宮的小女孩,她求神,但是更信自己。
她恭恭敬敬地上了三炷香,有關神的記憶已經模糊不清:「師父,我做到了。」
多年前,瞑昏在地宮裡對她說的第一句並不是什麼安慰的話語,而是:
「不想死就別哭了。」
「不許哭。」
「再哭殺了你。」
然而就在這時,烏雲突然散了,天邊金光大作,神的裙擺將浮雲往兩邊撥開,威嚴的女神出現在世人面前。
凡人無法直視神顏,即使白晝有意收斂,他們仍然覺得有一股威壓壓在背上,一直稍微軟弱的人直接被壓趴了。
只有淑蕊還站著,由於金光太盛,她的眼睛被刺痛得流出眼淚,可她忍不住心中的激動,往神的方向又走了兩步:「師父!是您嗎?」
自從師父把她從地宮裡救出來之後,她便再也沒見過祂。可她知道,後面許多事情她能做得那麼順利,一定有師父的幫助。
「我有為您建神像供奉,您看到了嗎?」
當時的瞑昏對小公主說:「我救你出去也行,可你將來要為我鑄造神像,讓天下人都知我的名號。」
小公主茫然,只有父皇才有權利做這樣的事情,她怎麼能做得到呢?
白晝心裡默嘆一口氣,知道這是瞑昏搞出來的事情。
祂只需看她一眼,便知道前塵往事。
「吾,看到了。」祂抬手,天邊出現龍與火鳳糾纏的景象,最後化作兩道金光沒入了淑蕊的身體。
「你是一個好皇帝。」神說道,祂的聲音也傳遍天下。
淑蕊激動不已,她再次恭恭敬敬地向祂行禮:「多謝真神,孤自當勵精圖治,死而後已。」
有神明為她證明,無人再懷疑她的正統性。
當淑蕊再次抬頭的時候,神的蹤影已經消失了。而這場久旱之後的甘霖,整整持續了三天三夜。
大雨沖刷了王謝兩家門前的鮮血,朝中的勢力從此洗了一遍牌。
女帝頒布了新的政令,從開設女學開始,廢除國子監內無羅裙的舊例……最開始總有些反對的聲音,可是那日真神現世,這些聲音也不過雷點大雨聲小。
「陛下,謝公子想見您。」
謝家倒台之後,謝欒因為倒戈向女帝的緣故,地位如舊。
可他也成了謝家的叛徒,天下男子的叛徒。
他長相清俊,文采斐然,是本朝最年輕的狀元郎。先帝在時,曾親口誇讚他「文采第一,無人能與之爭鋒」,可惜後來他捲入一樁醜聞,從此與仕途無緣,後來被謝家當成棄子,送入了宮。
淑蕊第一次見他的時候,他陰沉頹敗,與傳聞很不相同。
「孤已經如你所願,你又來做什麼?」
「我為你背叛了謝家。」
「不是為我,是為你自己。孤對你家,可算得上是後代,你們該瞧瞧王家的下場。」
謝欒有些不甘心,忍無可忍:「我到底哪裡比不上你那個侍衛?」
淑蕊覺得啼笑皆非,「難道你覺得孤會放心地留一條咬人的狗在身邊?」
謝欒愛不愛她,她不知道,但這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謝欒想要的太多,欲望太多,帝王之塌,容不下這樣的人。
不過謝欒確實聰明,當初求雨之事,便是他獻上的計策,找來可以暫時製造雷雨的「仙石」,就算當初神明沒有現身,淑蕊仍然能夠求到雨。
謝欒大受打擊,失望而去。
十七從暗處現身:「我以為陛下會答應他。謝公子很聰明,若留在陛下身邊,陛下如虎添翼。」
淑蕊笑一笑,沒有對他說真話:「我剛才要是真留下了他,你不會傷心嗎?」
十七分不清她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但是他們之間的關係,從來由不得他做主。
……
自白晝在人間現身之後,香火漸盛,白晝的元神得到滋養,一時間合虛山的靈氣竟恢復到了上古時代的三四成。
而他帶來的那些人手,已被悉數斬殺。
淑蕊似笑非笑地看向一旁早已臉色慘白的謝御史,在謝御史眼裡,她已經變成了一個魔鬼,而她說出的話更殘忍:「你不好奇是誰告訴孤這一切?是你的好兒子。」
所謂殺人誅心,謝御史竟然被她嚇得癱坐在地。
淑蕊哈哈大笑:「看在謝欒的份上,孤不殺你。」
可是同僚看他的目光已經讓他抬不起頭。
羞愧難當之下,謝御史竟觸劍而死,淑蕊嘴邊的笑慢慢消失,「來人,將王謝兩族盡數關押起來,好好審一審今日之事的主謀。」
冷雨之中,有人抓住了她的手,是十七。
可是淑蕊只是冷淡地說道:「十七,你僭越了。」
她登上高台的背影是那樣孤獨,十七隻好無可奈何地鬆開了手,恭敬地拜倒在地。
不過半炷香的時間,宮人們已經搭好了雨棚,淑蕊重新焚香,她低頭的時候看見雨水裡的倒影,她也覺得自己的臉現在看上去很陌生。
她已經不再是那個被太子皇兄騙進地宮的小女孩,她求神,但是更信自己。
她恭恭敬敬地上了三炷香,有關神的記憶已經模糊不清:「師父,我做到了。」
多年前,瞑昏在地宮裡對她說的第一句並不是什麼安慰的話語,而是:
「不想死就別哭了。」
「不許哭。」
「再哭殺了你。」
然而就在這時,烏雲突然散了,天邊金光大作,神的裙擺將浮雲往兩邊撥開,威嚴的女神出現在世人面前。
凡人無法直視神顏,即使白晝有意收斂,他們仍然覺得有一股威壓壓在背上,一直稍微軟弱的人直接被壓趴了。
只有淑蕊還站著,由於金光太盛,她的眼睛被刺痛得流出眼淚,可她忍不住心中的激動,往神的方向又走了兩步:「師父!是您嗎?」
自從師父把她從地宮裡救出來之後,她便再也沒見過祂。可她知道,後面許多事情她能做得那麼順利,一定有師父的幫助。
「我有為您建神像供奉,您看到了嗎?」
當時的瞑昏對小公主說:「我救你出去也行,可你將來要為我鑄造神像,讓天下人都知我的名號。」
小公主茫然,只有父皇才有權利做這樣的事情,她怎麼能做得到呢?
白晝心裡默嘆一口氣,知道這是瞑昏搞出來的事情。
祂只需看她一眼,便知道前塵往事。
「吾,看到了。」祂抬手,天邊出現龍與火鳳糾纏的景象,最後化作兩道金光沒入了淑蕊的身體。
「你是一個好皇帝。」神說道,祂的聲音也傳遍天下。
淑蕊激動不已,她再次恭恭敬敬地向祂行禮:「多謝真神,孤自當勵精圖治,死而後已。」
有神明為她證明,無人再懷疑她的正統性。
當淑蕊再次抬頭的時候,神的蹤影已經消失了。而這場久旱之後的甘霖,整整持續了三天三夜。
大雨沖刷了王謝兩家門前的鮮血,朝中的勢力從此洗了一遍牌。
女帝頒布了新的政令,從開設女學開始,廢除國子監內無羅裙的舊例……最開始總有些反對的聲音,可是那日真神現世,這些聲音也不過雷點大雨聲小。
「陛下,謝公子想見您。」
謝家倒台之後,謝欒因為倒戈向女帝的緣故,地位如舊。
可他也成了謝家的叛徒,天下男子的叛徒。
他長相清俊,文采斐然,是本朝最年輕的狀元郎。先帝在時,曾親口誇讚他「文采第一,無人能與之爭鋒」,可惜後來他捲入一樁醜聞,從此與仕途無緣,後來被謝家當成棄子,送入了宮。
淑蕊第一次見他的時候,他陰沉頹敗,與傳聞很不相同。
「孤已經如你所願,你又來做什麼?」
「我為你背叛了謝家。」
「不是為我,是為你自己。孤對你家,可算得上是後代,你們該瞧瞧王家的下場。」
謝欒有些不甘心,忍無可忍:「我到底哪裡比不上你那個侍衛?」
淑蕊覺得啼笑皆非,「難道你覺得孤會放心地留一條咬人的狗在身邊?」
謝欒愛不愛她,她不知道,但這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謝欒想要的太多,欲望太多,帝王之塌,容不下這樣的人。
不過謝欒確實聰明,當初求雨之事,便是他獻上的計策,找來可以暫時製造雷雨的「仙石」,就算當初神明沒有現身,淑蕊仍然能夠求到雨。
謝欒大受打擊,失望而去。
十七從暗處現身:「我以為陛下會答應他。謝公子很聰明,若留在陛下身邊,陛下如虎添翼。」
淑蕊笑一笑,沒有對他說真話:「我剛才要是真留下了他,你不會傷心嗎?」
十七分不清她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但是他們之間的關係,從來由不得他做主。
……
自白晝在人間現身之後,香火漸盛,白晝的元神得到滋養,一時間合虛山的靈氣竟恢復到了上古時代的三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