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還別說,寶珠在做吃的上是真有天賦,做出的點心特別好吃有味道。到最後連剛試手做的都成了「搶手貨」。

  寶珠:別呀,那些品相也太差了吧,咱也是完美主義者好不。

  寶珠吃著自己做出的點心,就覺得也還行,沒有眾人說得那麼好吃呀。

  蓮兒聽寶珠這樣評價她做出的點心,都驚大了眼睛,「寶珠,你要求也太高了吧!這不叫還行,這叫太好吃了。特別是那個奶皮餑餑。」

  梁九功也嘗了寶珠做的奶皮餑餑,直點頭說好。更有那御膳房的御廚劉來安起了惜才之心,想收寶珠做徒弟來。

  梁九功笑,問那劉御廚,「你想什麼呢,你看那寶珠姑娘是能留下做御膳的?」

  劉御廚:算了,還是吃個奶皮餑餑吧。

  寶珠知道了反倒哭笑不得,哈,我還真是個瑪麗蘇附身!

  寶珠對藥膳倒是感興趣,劉御廚也大方,竟教了寶珠幾個秘方。秘方哎,這個是不隨意傳人的。寶珠一高興直接喊上了劉來安「師傅」,把個劉御廚哄得真是笑不攏嘴。

  第19章 千古一帝

  寶珠在宮裡的日子過得還算不錯,乾清宮裡活不多,待遇又好,當然在皇帝眼前的自然不會差,時不時的還能搗鼓點吃的來。乾清宮裡眾人對寶珠也不錯,吃人家的嘴短,誰叫人寶珠做出來的東西就是好吃呢。

  眼看著入秋了,天氣還是燥熱得很。「秋老虎,秋老虎」,看來這老虎的說法也不是白叫的。

  天氣燥熱,康熙帝的心情也不比天氣好多少。夏季南方水患剛過,水災過後的瘟疫也平息了,雖說大局算是平穩,可這朝中卻不是那麼安定。

  如今大阿哥與太子都已長大成人,倆人就跟那掐架的小公雞似的,斗得厲害。在朝中,大臣竟然也分出了派系,支持大阿哥的明珠一派,支持太子的索額圖一派。這兩人分別是老大老二的外家,朝中之事,倆人偏要爭個你高我低,好在也有不摻和其中的大臣從中調停,倒把康熙弄得是不勝其煩。

  太子表現也是不盡如人意,康熙皇帝心中忍不住感慨:兒大不由爺呀。

  近兒萬歲爺心情不好,這是乾清宮上上下下的一致認知。不用梁九功吩咐,各人做起事來也是分外用心,就怕一不小心惹怒了皇上,這可是關乎性命的大事兒,開不得玩笑。

  御膳房特別製作了降秋燥的膳食,只可惜皇上進得不多。梁九功看眼裡急在心上,主子這麼著可不行,得想想法子。

  可巧,這日寶珠做了水晶梨子湯來,請梁九功品嘗。梁九功心道一聲怎麼忘了這位了,當下嘗過後便讓寶珠再做一份呈給皇上。其實所謂水晶梨便是燉熟梨,不過寶珠做得確實好吃。

  誰叫人家有美食金手指呢。

  要說寶珠也做過不少吃食了,怎麼沒讓寶珠呈給皇上過?這也是皇宮裡的規矩,不能什麼人做得吃食都給皇上吃呀。就算是後宮妃嬪做的,也只有得臉的那幾位送的才呈給皇上。

  寶珠做的東西好吃,那可是有目共睹的。雖然寶珠並不認為自己做得有多好吃,奈何眾人都覺得好。用劉御廚的話就是:這寶珠姑娘做東西有天賦,一樣的材料,人弄出來的就是好吃,不服氣不行。

  寶珠做好了水晶梨湯,用呈盤端著呈到了康熙面前。

  康熙皇帝正在案前看東西,一抬著看寶珠端了個盤過來,問了一句:「又搗鼓了什麼吃食?」

  敢情自己在御膳房做東西的事,也瞞不過皇上去。別的人都吃過了,可沒敢給皇上吃過。

  寶珠忙回道 :「是水晶梨,請皇上嘗一嘗。就怕寶珠做得不合皇上胃口。」

  「放一邊吧。」皇上擺了手。

  寶珠放下食盤,瞧見康熙正在案前看的是一幅地圖,不由瞄了兩眼。

  「怎麼?你也看得懂輿圖?」

  就瞄這兩眼也被發現了?看地圖?小學生必備技能,誰還看不懂呀!不對,這是清朝後宮,宮女識字的都不多,地圖怕是連見也沒見過的吧。地圖這樣重要的東西尋常人怎麼能見到?

  「奴婢沒見過輿圖。」寶珠忙回道。

  雖然沒有現代地圖那樣清晰詳實,但這山脈海岸還是亘古不變的樣子,熟悉而又親切,寶珠看著那輿圖不由道:「這就是華夏大地!」

  「對,這就是朕的江山。」康熙伸手在輿圖揮過,頗有千古一帝的豪氣。

  「寶珠可識字?」皇上又問。

  「只略識得一二,阿瑪請人教過。」寶珠說道。雖然以前咱也是大學生來著,現在還是低調吧。

  「這是京城,這是長城。」康熙指著輿圖說著,又像是在自嘆:「打江山不易,守江山也不易。」

  「奴婢不懂什麼治國之事,只知道皇上是明君,千古一帝!」

  「哈!」千古一帝,這說法不錯!康熙帝笑了起來。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千古真理也!

  「小丫頭哪聽說的?」

  「大家都在說。」後世大都這評價好不。

  寶珠那「怎麼你不知道?」的表情逗樂了康熙,「哦?你還知道什麼?」

  「奴婢只知道『治大國如烹小鮮』。」這治國道理什麼的寶珠是真不知道,上輩子根本沒學再說也用不著呀,不過好歹還學過幾篇古文不是。

  「不錯!」治大國如烹小鮮,說得好。康熙放開案上輿圖,轉身吃起水晶梨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