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是謂古代封建王朝發展的巔峰時期!】

  李隆基:......

  巔峰!

  各大平行時空的帝王們對「巔峰」一詞急紅了眼。

  始皇:後世出現的巔峰王朝!

  劉徹:那什麼大唐的......有朕開拓的遼闊疆域?

  李世民:不錯!咱老李家的天下!朕心甚慰。

  趙匡胤:是巔峰,不過曇花一現罷了。

  朱元璋:呵!就大唐那鱉孫子......我老朱家就沒能人了?!

  --------------------

  作者有話要說:

  朱元璋:老大,你來說說,咱老朱家還比不得他老李家?

  朱標:咱努力做好自己,何需言他人是非?

  朱樉:我倒覺得咱家一定勝過李家!

  朱元璋:......你不開口還好。

  朱樉:......

  PS:①來源百度文獻。

  第40章

  【唐玄宗在位44年, 公元713至741年,政局穩定,經濟繁榮,文化昌盛, 開拓國力富強的局面。那時的帝王主張清靜無為思想, 提倡文教;加上玄宗勵精圖治, 任用賢才, 經濟迅速發展,使得天下大治,唐朝進入全盛時期。

  大唐的開元盛世,說是滿地黃金也不為過, 那時的天下能夠做到路不拾遺, 夜不閉戶。

  據杜佑《通典》所記:「至開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 絹一匹二百一十文。東至宋、汴, 西至岐州,夾路列店肆待客,酒饌豐溢。每店皆有驢憑客乘,倏忽數十里,謂之驛驢。

  南詣荊襄,北至太原、范陽,西至蜀川、涼府, 皆有店肆,以供商旅,遠適數千里, 不持寸刀。」

  可見當時糧食布帛產量豐富, 物價低廉,商業繁茂, 道路暢通,行旅安全。

  一個盛世的開創,不僅取決於帝王自身,還有能人志士的協助。

  歷史上有名的讚詞「崇善應變以成務,璟善守文以持正」就是說得姚崇、宋璟兩位輔國宰相,將開元盛世推向頂點。

  唐初為38萬戶,天寶末年,八百萬九千一百四十七萬戶,人口五千二百九十一點九萬人,從戶數看增加二十多倍。

  大家可以想像是怎樣一幅國泰民安的畫面!】

  李隆基:!!!

  朕的天下是歷代王朝之巔峰!

  隨著雨簾上神跡吐露,大唐境內一片歡呼,百姓們衝進大雨中手足舞蹈,他們慶幸所在年代是個盛世太平的天下。

  宮中瓊華宴因一場天降神跡將帝王之功推向高潮,他們在雨簾前向著君王匍匐叩拜,此起彼伏皆是大唐千秋大業永固。

  歷代君王們則對這樣一個盛世流露嚮往之情,不少明君表示一定要奮發圖強,亦要讓自己的朝代也能如這般富庶民安。

  【同學們,開元盛世究竟有多富庶?月月特意準備了數據圖。】

  隨著界面的切換,冷月製作的數據用以不同的顏色來展示。紅色是人口數量的增減變化,而藍色表示的是食物數量的變化,黑色則是軍事兵力的變化。

  【上面人口的變化,月月已經講過,通過這條紅色折線統計圖,大家應該能很清晰發現數量增加的制高點。而糧食產量的變化更能直接看出王朝國力的增強。

  《新唐書·食貨志》稱:「是時海內富實」「天下歲入之物,租錢二百餘萬緡,粟千九百八十餘萬斛,庸調絹七百四十萬匹,綿就是絲綿,百八十餘萬屯,布千三十五萬餘端」。

  這裡的屯、端都是計量單位,六兩為一屯。

  以上這些不包括,天下諸郡每年常貢的土物。

  當時的富庶地區以揚州第一,益州第二,所謂「揚一益二」。

  江淮地區出產的糧食富足之餘可供北方天災。

  有史料記載:開元十五年,也就是公元727年的秋天,北方「六十三州飢,十七州霜旱,河北飢」等地出現天災,大唐開始南調北上,轉運江淮之南租米百萬石至北方來賑濟饑民。

  那時候的漕運發達,大唐已經開始利用海上運輸。

  可見南糧北運,在唐時已經開始了。

  由這條藍色折線可以看出,大唐在這段時期糧食產量逐年豐產。

  大唐在玄宗李隆基的一系列措施下,把各地的財富集中到關中或供應北方,集積了大量財富。

  社會經濟的繁榮必然推動文化事業的發展,唐詩最為後世稱道。我們從小學開始學習背誦的唐詩三百首等,無疑不彰顯大唐的文化底蘊。

  從杜甫《後出塞》詩:「漁陽豪俠的,擊鼓吹笙竽。雲帆轉遼海,粳稻來東吳。」

  到柳芳《唐歷》稱:當時「天下雄富」,「東由汴、宋,西徑岐、風,夾路列店,陳酒饌待客,行人萬里,不持寸刃」。

  無數詩詞歌頌讚美這一段時期天下豐碩,百姓安居樂業。】

  正在魯郡石亭中的兩人,他們齊齊望向雨簾帶來的神跡,久久愣住,還是李白反應過來,「賢弟,你被仙人提到了。」

  杜甫:......

  「當真是仙人臨世,竟能道出子美當年即興而作的詩。」

  二人凝視著眼前的雨簾,心中感慨萬分,只是「同學們」『唐詩三百首』?他們不甚明白是何意。

  長安唐宮,李隆基一派怡然自得,他很開心,甚覺今日實乃今生最圓滿的一天。

  周圍,李林甫觀此天象,早在安祿山意欲溜須拍馬時搶在了前頭,他高呼道:「陛下實乃古今第一人吶!這是上天降下神諭,您的功績明昭千秋萬世!老臣與有榮焉!陛下萬歲!大唐萬歲!」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