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治一直保持著低眉垂手的模樣,臉色平靜,或許於他而言,上有兩位哥哥,儲位之爭於他太遙遠。

  但,今日天機透露,大唐迷宮出口有他一席之地。

  李泰:......

  迷宮?是不是說我也有望迎來父皇的垂青!

  【李泰作為嫡次子,從法理上來說,將來和皇位並不沾邊,所以李世民対他要求也沒那麼嚴,在月月看來,他対李泰的寵溺,更多的是作為父親孺慕親情放在了他身上。

  但他的這些做法落在旁人眼中,意義可就不一樣了。

  他可能更沒想過這些寵愛失了分寸,令原本沒有奪嫡心思的兒子產生錯覺,亦或許沒有考慮過太子的感受,亦或他覺得自己対太子也很不錯。

  不可否認,太宗大大也是極為寵愛的,只是李承乾是李世民的嫡長子又是太子,李世民更希望他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儲君。

  如所有有能力的人一樣,在対待繼承人時更多在於教育培養。在這一方面,李世民対李承乾極為嚴格,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

  月月覺得対太子的培養和教育,太宗大大是失敗的。】

  李世民:......

  嬴政:好在朕只認定長子扶蘇,沒有其他七拐八繞的心思!

  劉徹:在教育兒子這一塊,朕就不插嘴了。

  畢竟他還記得自己晚年是如何糊塗,導致兒子被逼自殺的。

  朱元璋則罵咧咧,「我呸!李家這位眼瞎心盲,太子不好嗎!日後兄弟鬩牆也在所難免了!」

  只是,這話滾進直播間,豆大的字在太宗一家面前飄過。

  兄弟鬩牆!

  李世民整個人都不好了,在他心目中,他的嫡子們都是他的心頭肉,掌中寶。

  【老天更好似跟李承乾開了一個莫大的玩笑,他的人生被割裂開。

  公元626年,李世民即位,年僅八歲的李承乾被冊封為太子,史書記載文字「性聰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純深」,皆溢美之詞。

  為了培養兒子的能力,李世民不僅是煞費苦心找來最好的老師教導,更是從小就帶著李承乾接觸不同的政務。

  當太子長到十二歲的時候,已經能夠為帝王排憂解難處理政務。不僅沒讓他失望,還贏得了不少官員的讚譽。

  貞觀七年,李世民讓太子試著寫一寫治國的策略,結果他很快便寫滿了三頁紙,內容很有價值,唐太宗看了後非常得意地向侍臣們炫耀說:「先論刑獄為重,深得經邦之要。」①

  貞觀九年,唐高祖李淵病逝,居喪期間,唐太宗下詔令太子監國權知軍國大事,史料記載太子「頗識大體」「頗能聽斷」等明君行為,初露鋒芒。

  乃至後來帝王每次出巡,都是留太子監國。

  這段時間,大臣們談及太子李承乾無不稱讚,但也有令人不安的。

  短短三年時間內,李承乾就病重過兩次,這令從來不信佛也不信道的唐太宗請來道士和天竺高僧為兒子祈福;又召度三千人出家,修建了西華觀和普光寺,甚至將獄中的囚犯減免了罪行,為子祈求平安。

  足見,咱們太宗大大在対繼承者的培養上下了不少功夫,從中也不難看出他対太子寄予期望的同時亦是深深地愛護。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轉變的呢?大約就是長孫皇后離世後吧。

  其實,在太子成長的後期,大家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太子身有殘疾。長孫皇后在世時,能細心觀察太子心裡鬱結所在,會加以安撫而緩解他們父子的隔閡。

  待長孫氏不在了,作為父親的李世民並沒有及時發現兒子的心理問題,只是一味斥責他所做的荒唐事,加上帝王対嫡次子近乎無節制的寵溺,促使李承乾的心理失衡,也即認為這是要廢立太子的前奏。

  作為法定繼承人,李承乾曾經很努力,但當自己患了足疾後心理開始發生變化。

  大唐天下是天天在馬背上靠血汗得來的,漢胡混血的馬背精神,聰明過人的李承乾不要太明白。

  一個瘸腿的太子無法馳騁在馬背上,會令那些認為自己雄才大略的皇子們虎視眈眈。

  而他更會因為無法成為馬背皇帝而失去真正的自信和榮光。

  危機感和自卑感,充斥在太子身上,加重他的心理壓力,這時候的李世民不僅不包容,卻又挑選了數十名大臣去規範他的行為,那些大臣根本不懂因勢利導,除了嚴苛的指責便就是將他比作秦二世胡亥之類的亡國君。

  最終,那個令天下讚美的太子變得暴躁不仁,通過各種荒誕行為來釋放內心的壓力。

  就這樣,李承乾從一個努力上進的少年走上了離經叛道,終於和太宗的期望背道而馳,水火不容。

  兄弟鬩牆、發動叛變的悲劇再次上演。】

  『兄弟鬩牆』再次被光影道出,已經心有暗涌的李世民,手執酒杯『哐啷』一聲摔地,殿中靜得可怕,只聽得瓷器碎裂之聲。

  有些事情確實尚未發生,然而卻是可以預見其走向!

  在場父子四人無比驚訝,玄武門事件的教訓還在眼前......

  大殿內一時無語。

  須臾後,太子李承乾苦笑兩聲,那種壓抑的心情被光影極其細膩的道出,他說不清是什麼滋味,心頭只覺酸澀又痛快!

  是呀!他會離經叛道!

  會兄弟鬩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