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頁
之前方桂芹想說的,被趙秀梅知道後罵了一通,哪有把賺多少錢告訴別人的,就是她都沒問自家三個兒媳婦擺攤賺了多少,還傻乎乎的往外說。
把三個人敲打了一通,錢捏在自己手裡,誰都不許說。
劉春芳的娘家人看著寶貝兒子越大越不成器,也知道過來巴結這個過得好的閨女了。看看趙秀梅的閨女,讓她過的多風光。
馬二丫現在對著劉春芳,也是一口一個我大孫女,只要他們不惹事,劉春芳每個月給他們十塊錢,也夠他們花用的了。
老劉家心裡不滿,畢竟劉春芳每次回來給趙秀梅和周老二買的東西看著都不止十塊,可也不敢鬧事,要是鬧了,連十塊錢都沒有了。
再說十塊也不少了,就是不幹活兒每個月都有人給十塊呢。
心態一轉變就感覺好受多了。
老周家的人不說,他們也會用眼睛看的,有自覺手藝不錯的,也去城裡擺攤,一個月下來,比在村里賺的要多。
更有膽子大的年輕人,聽說穗城那邊有商機,瞞著家裡偷摸跑過去了,還揚言賺不到錢絕對不回來。
家裡人又氣又急也沒辦法。
不過小河村確實發展的越來越好了,當然也有不愉快的時候,那個鵪鶉養殖場和鵪鶉蛋加工廠還有塑料大棚都是集體的,那有人不幹活兒卻有錢拿,難免就會有人不滿。
幹活兒的人當然不願意自己的利益被不幹活兒的分走,都找村長鬧了幾次了。
村長也沒辦法,最後還真讓他打聽出了個法子,採取變更的法子按照安置標準量化給村民,分配資產額度。村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願意留下的村民就順理成章的成為變更後的股東。
他們還是延誤之前的經營模式,在手續上只需要進行更名的變更登記。
從集體變更成個人,至於這個人是誰,自然是掌握了股份最多的趙秀梅同志,她一躍成了小河村鵪鶉養殖場和鵪鶉蛋加工廠的廠長。
人家喊她一聲趙廠長,趙秀梅緊張的手都在抖,沒想到自己一大把年紀了,還能當上廠長。
許三英也成了塑料大棚的主要負責人。
倆老太太帶這大紅花上台發表感言的時候,牽著對方的手,都能感覺到在抖。
這輩子最風光的事情莫過於此了,都是託了孩子們的福啊。不會經營沒有關係,不是還有孩子們在嘛,他們頂個名頭就行了,到時候自然會有人把事情辦好的。
底下的人羨慕的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還得是家裡孩子有出息啊,秀梅嫂子和三英嫂子以後可享福嘍。
范志文拍的電視劇在電視上播放的時候,趙秀梅得到消息的時候,立馬就喊大家過來看了。
聽說這是根據閨女舍友寫的小說改編的電視劇,自家閨女還在現場指導過,也在上面掛了個名。
小河村現在基本上都識字了,不識字怎麼去做生意,村長還特地讓幾個後生晚上給大家再上上掃盲班,摸著教室里的那些課桌和椅子,那個心叫一個激動啊。
他們小時候都沒有這個條件。
以前覺得無所謂,現在不識字是不行了,這都去過京市見識過了,面對街上的那些牌子,總不能做個睜眼瞎吧。
還是識字好啊,識字的人有出息。
這識字了,周樂的名字一出來,就被人認了出來,趙秀梅坐的板板正正的,聽著人家的誇獎。
後面正片開始就沒人說話了,目光都盯著電視機看。
那內容可好看了,景色也好看,反正就是啥都好看,大家都看的津津有味的。
周樂和老黃又抽空去了一趟港城,大師兄和三師兄都忙的見不到人,自然還是他們兩個過去。
不過這次多了個趙秀梅,鄭回舟特地打電話邀請趙秀梅過去的。
他們早就幫著趙秀梅申請護照和通行證了,只是護照倒是好辦,可是老太太的通行證是折騰了好久才下來。
趙秀梅第一次過來,還有些忐忑,老黃和周樂都沒有鄭回舟的特製暈船藥,依舊吐的昏天黑地,沒想到老太太反而活蹦亂跳的,還能幫著照顧他們兩個。
鄭回舟一見面,就給了趙秀梅一個大大的擁抱,還告訴她這是禮節,給老太太聽得一愣一愣的。
依舊是把他們帶到家裡先休息,然後領著趙秀梅在別墅里逛。
「乾媽,您放心,不管怎麼樣,我保證您老人家是村里最風光的老太太。」
趙秀梅除了寶貝閨女,最喜歡這個乾兒子了,嘴甜還有本事,明明那麼有錢的孩子,對她個老太婆一口一個乾媽的,誰會不喜歡。
老太太喜愛一個人,立馬就要準備去殺只雞給他燉湯喝,腳邁出去了,才想起來這不是她家。
鄭回舟帶著老太太見識了好多她沒見過的電器,還讓她回去的時候帶一些,做飯洗衣服啥的都方便。
還帶著老太太買衣服,這把趙秀梅給感動的,晚年白撿一個孝順的大兒子。
看著老太太一身時髦的衣服還特地做了個髮型,親切的挽著乾兒子,周樂看得都酸了。
不過這次來了之後,暗地裡明顯少了些窺伺的目光,聽說是定下了回歸時間後,上面整頓了一番,那些人也不敢像之前那樣放肆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把三個人敲打了一通,錢捏在自己手裡,誰都不許說。
劉春芳的娘家人看著寶貝兒子越大越不成器,也知道過來巴結這個過得好的閨女了。看看趙秀梅的閨女,讓她過的多風光。
馬二丫現在對著劉春芳,也是一口一個我大孫女,只要他們不惹事,劉春芳每個月給他們十塊錢,也夠他們花用的了。
老劉家心裡不滿,畢竟劉春芳每次回來給趙秀梅和周老二買的東西看著都不止十塊,可也不敢鬧事,要是鬧了,連十塊錢都沒有了。
再說十塊也不少了,就是不幹活兒每個月都有人給十塊呢。
心態一轉變就感覺好受多了。
老周家的人不說,他們也會用眼睛看的,有自覺手藝不錯的,也去城裡擺攤,一個月下來,比在村里賺的要多。
更有膽子大的年輕人,聽說穗城那邊有商機,瞞著家裡偷摸跑過去了,還揚言賺不到錢絕對不回來。
家裡人又氣又急也沒辦法。
不過小河村確實發展的越來越好了,當然也有不愉快的時候,那個鵪鶉養殖場和鵪鶉蛋加工廠還有塑料大棚都是集體的,那有人不幹活兒卻有錢拿,難免就會有人不滿。
幹活兒的人當然不願意自己的利益被不幹活兒的分走,都找村長鬧了幾次了。
村長也沒辦法,最後還真讓他打聽出了個法子,採取變更的法子按照安置標準量化給村民,分配資產額度。村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願意留下的村民就順理成章的成為變更後的股東。
他們還是延誤之前的經營模式,在手續上只需要進行更名的變更登記。
從集體變更成個人,至於這個人是誰,自然是掌握了股份最多的趙秀梅同志,她一躍成了小河村鵪鶉養殖場和鵪鶉蛋加工廠的廠長。
人家喊她一聲趙廠長,趙秀梅緊張的手都在抖,沒想到自己一大把年紀了,還能當上廠長。
許三英也成了塑料大棚的主要負責人。
倆老太太帶這大紅花上台發表感言的時候,牽著對方的手,都能感覺到在抖。
這輩子最風光的事情莫過於此了,都是託了孩子們的福啊。不會經營沒有關係,不是還有孩子們在嘛,他們頂個名頭就行了,到時候自然會有人把事情辦好的。
底下的人羨慕的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還得是家裡孩子有出息啊,秀梅嫂子和三英嫂子以後可享福嘍。
范志文拍的電視劇在電視上播放的時候,趙秀梅得到消息的時候,立馬就喊大家過來看了。
聽說這是根據閨女舍友寫的小說改編的電視劇,自家閨女還在現場指導過,也在上面掛了個名。
小河村現在基本上都識字了,不識字怎麼去做生意,村長還特地讓幾個後生晚上給大家再上上掃盲班,摸著教室里的那些課桌和椅子,那個心叫一個激動啊。
他們小時候都沒有這個條件。
以前覺得無所謂,現在不識字是不行了,這都去過京市見識過了,面對街上的那些牌子,總不能做個睜眼瞎吧。
還是識字好啊,識字的人有出息。
這識字了,周樂的名字一出來,就被人認了出來,趙秀梅坐的板板正正的,聽著人家的誇獎。
後面正片開始就沒人說話了,目光都盯著電視機看。
那內容可好看了,景色也好看,反正就是啥都好看,大家都看的津津有味的。
周樂和老黃又抽空去了一趟港城,大師兄和三師兄都忙的見不到人,自然還是他們兩個過去。
不過這次多了個趙秀梅,鄭回舟特地打電話邀請趙秀梅過去的。
他們早就幫著趙秀梅申請護照和通行證了,只是護照倒是好辦,可是老太太的通行證是折騰了好久才下來。
趙秀梅第一次過來,還有些忐忑,老黃和周樂都沒有鄭回舟的特製暈船藥,依舊吐的昏天黑地,沒想到老太太反而活蹦亂跳的,還能幫著照顧他們兩個。
鄭回舟一見面,就給了趙秀梅一個大大的擁抱,還告訴她這是禮節,給老太太聽得一愣一愣的。
依舊是把他們帶到家裡先休息,然後領著趙秀梅在別墅里逛。
「乾媽,您放心,不管怎麼樣,我保證您老人家是村里最風光的老太太。」
趙秀梅除了寶貝閨女,最喜歡這個乾兒子了,嘴甜還有本事,明明那麼有錢的孩子,對她個老太婆一口一個乾媽的,誰會不喜歡。
老太太喜愛一個人,立馬就要準備去殺只雞給他燉湯喝,腳邁出去了,才想起來這不是她家。
鄭回舟帶著老太太見識了好多她沒見過的電器,還讓她回去的時候帶一些,做飯洗衣服啥的都方便。
還帶著老太太買衣服,這把趙秀梅給感動的,晚年白撿一個孝順的大兒子。
看著老太太一身時髦的衣服還特地做了個髮型,親切的挽著乾兒子,周樂看得都酸了。
不過這次來了之後,暗地裡明顯少了些窺伺的目光,聽說是定下了回歸時間後,上面整頓了一番,那些人也不敢像之前那樣放肆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