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頁
姜煦沒回頭,先說話:「是我沒讓他們進去回稟的,我就是想等著接你回家。」
他們這段日子忙得都沒時間溫存。
傅蓉微走到他面前,伸出手。
姜煦搭上她的胳膊,稍許借了些力,站了起來。
傅蓉微解下馬韁,卻沒見著姜煦的馬,她問:「你怎麼來的?」
姜煦道:「走來的。」
他從傅蓉微手裡接過韁繩:「你上馬,我牽你回去。」
姜煦一手牽著馬,一手拎著一個油紙包的點心,他們皆做尋常打扮,在街上慢吞吞的走著,像融進了市井的煙火中。
鬧市一處茶亭的二樓,封子行和林燕梁散值後來此喝茶聊天,不多時幾位同僚也不請自來,坐在了一處。他們都是剛從華京回來的,至今還有些恍惚。
這些文臣們終於親身體會到,兵貴神速四字不是說說而已。
姜煦從決定發兵到拿下馠都,他們都還跟做夢一樣。
有人嘆氣:「姜少帥什麼都好,就是稍微……有那麼一點點獨斷,唉。」
封子行道:「慎言。」
林燕梁打了個圓場:「北梁形勢不同,姜少帥的果決正恰到好處。」
封子行從窗戶望下去,忽然咦了一聲。
眾人順著他的目光望去。
黃昏灑下來的日光溫暖寧靜,馠都城寂靜了幾日,又恢復了熱鬧。
從前是這樣,現在是這樣,以後還是這樣。
姜煦牽馬走過鬧市,傅蓉微看著人,看著景。
茶樓的窗戶旁,好幾個腦袋擠在一起,看著那二人緩緩而行的背影。
姜煦也不總是那樣一副果決古怪的樣子。
傅蓉微也不總是一副閒淡雅致榮辱不驚的樣子。
他們會在私下裡,遠離人們的視線,貼近世俗的熱鬧,互相依存,彼此相愛。
林燕梁道:「……王爺和王妃,幾乎從不在人前顯露神情。」
封子行看了他一眼:「你不知道,這門親事是王爺當年親口向先帝討的賜婚。」
林燕梁似乎有些迷茫:「為什麼我之前總覺得王爺王妃感情不睦呢?」
封子行道:「世上總有些人深情到令人唏噓的地步,越是情真意切,越是省身克己。林兄,你這把年紀都沒弄懂,以後也不會懂了。」
姜煦早就感覺到那一道道打量的目光,他懶得理會。
途經珠貝閣時,傅蓉微盯著那牌匾看了許久。
隔壁的浮翠流丹已經不在了。
傅蓉微道:「我聽說浮翠流丹失了一場火。」
姜煦嗯了一聲:「我讓人燒的。」
那時候他們倆遠在華京,傅蓉微吃驚了一下,隨即恢復正常:「你手伸得夠長。」
姜煦道:「不給他添點堵我難受。」
想必蕭磐這一年間瘋瘋癲癲,也有姜煦的功勞在其中。
回到將軍府。
傅蓉微看到了梅香送來的那些小東西,心下瞭然。
難怪姜煦今日反常。
她笑了笑:「你都知道了。」
姜煦:「你為何不告訴我?」
傅蓉微道:「不必刻意說,該知道的時候自然會知道,就如同現在。」
自這日開始,傅蓉微呆在府中養起了胎。
這段時間,姜長纓又獨自往返了一趟華京,親自把姜夫人接回了馠都。
姜夫人剛回將軍府,就被這天大的喜訊撲了滿臉,姜長纓臉上也見了笑意。
傅蓉微到演武場看他們父子二人切磋。
她是看不懂這些的。
姜長纓嘀咕了一句:「臭小子槍法越發奇詭了,可別練偏了道。」
傅蓉微和姜煦皆是七竅玲瓏的人,聽出來這是父親對兒子的提點。
姜煦擦著他的銀月槍:「我的道不會偏。」
傅蓉微默默笑了。
身子重了之後,傅蓉微不願見人,姜煦找她商議一件事:「皇上說想你了,你願意見見他嗎?」
傅蓉微有段日子沒見著那小子了,說:「好啊。」
皇上不能隨意出宮,傅蓉微被接進了宮。
朝暉殿。
傅蓉微望著那塊「深仁厚澤」的匾額,那是先帝御筆親提,用的是曹全碑的字跡。
蕭醴就坐在那塊匾額下。
傅蓉微:「皇上一切可安好?」
蕭醴坐在寬大的椅子裡,道:「到了馠都,再不能像從前那樣與姨母想見就見了,這朝暉殿也太大了,還是小一點好。」
傅蓉微溫吞道:「等皇上長大了,就不覺得這宮殿大了。」
蕭醴道:「朕想出宮去將軍府轉轉,可一提到此話他們就跪一片,哭哭啼啼仿佛朕是要去尋死。」
……
這話太重,呼啦一下,左右兩側的太監宮女又都跪下了。
傅蓉微做主放他們出去守著了。
蕭醴一看左右無人,立刻從高高的座椅上跳了下來。
傅蓉微接住他伸過來的手,道:「這是一條孤家寡人的道,看似寂寞,實則也熱鬧,看似沒有人陪,實則身邊處處都是人,你要修煉成一種冷漠的仁慈。」
蕭醴聽不懂:「什麼叫冷漠的仁慈?」
他們這段日子忙得都沒時間溫存。
傅蓉微走到他面前,伸出手。
姜煦搭上她的胳膊,稍許借了些力,站了起來。
傅蓉微解下馬韁,卻沒見著姜煦的馬,她問:「你怎麼來的?」
姜煦道:「走來的。」
他從傅蓉微手裡接過韁繩:「你上馬,我牽你回去。」
姜煦一手牽著馬,一手拎著一個油紙包的點心,他們皆做尋常打扮,在街上慢吞吞的走著,像融進了市井的煙火中。
鬧市一處茶亭的二樓,封子行和林燕梁散值後來此喝茶聊天,不多時幾位同僚也不請自來,坐在了一處。他們都是剛從華京回來的,至今還有些恍惚。
這些文臣們終於親身體會到,兵貴神速四字不是說說而已。
姜煦從決定發兵到拿下馠都,他們都還跟做夢一樣。
有人嘆氣:「姜少帥什麼都好,就是稍微……有那麼一點點獨斷,唉。」
封子行道:「慎言。」
林燕梁打了個圓場:「北梁形勢不同,姜少帥的果決正恰到好處。」
封子行從窗戶望下去,忽然咦了一聲。
眾人順著他的目光望去。
黃昏灑下來的日光溫暖寧靜,馠都城寂靜了幾日,又恢復了熱鬧。
從前是這樣,現在是這樣,以後還是這樣。
姜煦牽馬走過鬧市,傅蓉微看著人,看著景。
茶樓的窗戶旁,好幾個腦袋擠在一起,看著那二人緩緩而行的背影。
姜煦也不總是那樣一副果決古怪的樣子。
傅蓉微也不總是一副閒淡雅致榮辱不驚的樣子。
他們會在私下裡,遠離人們的視線,貼近世俗的熱鬧,互相依存,彼此相愛。
林燕梁道:「……王爺和王妃,幾乎從不在人前顯露神情。」
封子行看了他一眼:「你不知道,這門親事是王爺當年親口向先帝討的賜婚。」
林燕梁似乎有些迷茫:「為什麼我之前總覺得王爺王妃感情不睦呢?」
封子行道:「世上總有些人深情到令人唏噓的地步,越是情真意切,越是省身克己。林兄,你這把年紀都沒弄懂,以後也不會懂了。」
姜煦早就感覺到那一道道打量的目光,他懶得理會。
途經珠貝閣時,傅蓉微盯著那牌匾看了許久。
隔壁的浮翠流丹已經不在了。
傅蓉微道:「我聽說浮翠流丹失了一場火。」
姜煦嗯了一聲:「我讓人燒的。」
那時候他們倆遠在華京,傅蓉微吃驚了一下,隨即恢復正常:「你手伸得夠長。」
姜煦道:「不給他添點堵我難受。」
想必蕭磐這一年間瘋瘋癲癲,也有姜煦的功勞在其中。
回到將軍府。
傅蓉微看到了梅香送來的那些小東西,心下瞭然。
難怪姜煦今日反常。
她笑了笑:「你都知道了。」
姜煦:「你為何不告訴我?」
傅蓉微道:「不必刻意說,該知道的時候自然會知道,就如同現在。」
自這日開始,傅蓉微呆在府中養起了胎。
這段時間,姜長纓又獨自往返了一趟華京,親自把姜夫人接回了馠都。
姜夫人剛回將軍府,就被這天大的喜訊撲了滿臉,姜長纓臉上也見了笑意。
傅蓉微到演武場看他們父子二人切磋。
她是看不懂這些的。
姜長纓嘀咕了一句:「臭小子槍法越發奇詭了,可別練偏了道。」
傅蓉微和姜煦皆是七竅玲瓏的人,聽出來這是父親對兒子的提點。
姜煦擦著他的銀月槍:「我的道不會偏。」
傅蓉微默默笑了。
身子重了之後,傅蓉微不願見人,姜煦找她商議一件事:「皇上說想你了,你願意見見他嗎?」
傅蓉微有段日子沒見著那小子了,說:「好啊。」
皇上不能隨意出宮,傅蓉微被接進了宮。
朝暉殿。
傅蓉微望著那塊「深仁厚澤」的匾額,那是先帝御筆親提,用的是曹全碑的字跡。
蕭醴就坐在那塊匾額下。
傅蓉微:「皇上一切可安好?」
蕭醴坐在寬大的椅子裡,道:「到了馠都,再不能像從前那樣與姨母想見就見了,這朝暉殿也太大了,還是小一點好。」
傅蓉微溫吞道:「等皇上長大了,就不覺得這宮殿大了。」
蕭醴道:「朕想出宮去將軍府轉轉,可一提到此話他們就跪一片,哭哭啼啼仿佛朕是要去尋死。」
……
這話太重,呼啦一下,左右兩側的太監宮女又都跪下了。
傅蓉微做主放他們出去守著了。
蕭醴一看左右無人,立刻從高高的座椅上跳了下來。
傅蓉微接住他伸過來的手,道:「這是一條孤家寡人的道,看似寂寞,實則也熱鬧,看似沒有人陪,實則身邊處處都是人,你要修煉成一種冷漠的仁慈。」
蕭醴聽不懂:「什麼叫冷漠的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