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國不可一日無君, 哪怕儒家的終極設想里, 也是聖王垂拱而治, 令有能者各司其職,以至天下太平。沒有皇帝, 那誰來當家做主?沒有當家做主的人, 何來有能者各司其職?讓那些大字不識一個的平民自己管自己嗎?那不亂套了?
劉徹倒是沒發現,自己的第一反應不是強調皇權,而是強調秩序,在他自己的潛意識里,也知道皇權至上這玩意說服不了姬時。
姬時把劉徹按回座椅上,認真地道:「你說的是君主立憲制, 皇帝不做事, 權力下交首相,首相幾年一任,這種制度有不少國家實行過,無一例外都不大走得通。」
君主立憲,要麼是皇權壓倒相權,皇室成為最大的蠹蟲,壓榨國民而獲得富貴生活。要麼相權坐大,皇室成為吉祥物,但權力中心沒有變更, 還是落在首相身上,再來幾個政權相互傾軋爭奪權位, 受苦的仍然是老百姓。
姬時覺得,一個國家需要一個緊密連接的組織,這個組織必然要有一套嚴格的秩序,以高於普通人的要求來嚴厲要求自己,以低於普通人的需求來磨礪自身。上下一心,權力不可久在一人身,對外強硬,對內溫柔。如此政通人和,才有平民百姓的好日子過。
劉徹摸了摸姬時的腦袋,納悶道:「也沒有發燒啊。」
那邊朱元璋倒是聽明白了,「也就是說,沒有皇帝只有官,而官得做事,但除了做事沒有任何特權,做久了還得卸任換人,老百姓當了爺,官員替他們忙活。」
姬時瞪大眼睛,她說了那麼多話,四哥就總結了這麼點,而且每個字都是重點。
她還沒高興完,就聽朱棣驚詫道:「那這官豈不是只有傻子肯做?」
劉徹一邊把姬時的頭髮揉成雞窩,一邊哼哼道:「不止,做這官的非但不能是傻子,還得是能做實事的官,小七,你把人性看得太簡單了。」
朱元璋瞅著姬時頂著一腦袋雞窩還想辯解什麼,淡淡開口道:「我曾想殺盡天下貪官,可殺了一個又一個,刀砍得卷了刃,還是有殺不盡的貪官污吏,為了幾十兩銀子,他們連命都不要。做了你這官,你猜猜有多少人是像你這樣的傻子,只悶頭做事,不為自己和家族牟利?」
姬時擰眉道:「只要根子是正的,剪去亂枝即可。」
朱元璋斥道:「亂枝無數,剪不完的!」
這真的是老朱的心理陰影,他最恨貪官,貪官扒老百姓的皮,他恨不得扒了所有貪官的皮,那是真的殺了一個又一個,殺得劊子手成為洪武最累職業。
真的扒皮畢竟是很考驗劊子手本事的,有很多地方沒有那個條件,所以凌遲是最常用的,一條肉一條肉從那些貪官的身上剮下來啊!他還令很多官員去觀刑,殺雞給猴看,可總是沒過多久,又會有新的貪官冒出來!
姬時猶豫了一下,小聲地道:「總會有辦法的,從小教育,提高官員月俸,加強掃貪政策……」
朱元璋氣得要跳腳了,「貪官不會因為這點小恩小惠就不貪了!人性就是貪的,根子就是歪的,殺不盡的!」
朱棣悄悄瞅了一眼朱元璋。
他其實覺得吧,洪武年間的官員待遇確實有些離了大譜,月俸特別特別低,高官還好,底層小官就屬於一人能吃飽,全家要挨餓。
開國王公這些還好,當初跟著朱元璋打天下也撈了些戰利,可後期很多官員要麼是原先為元廷做事的官,元廷殘暴,但對官員的福利待遇優厚得要命。
要麼是科舉上來的,這些讀書人往往是一個家族拼命供出的進士,做了官卻發現還不如人家跑個生意能掙錢,娶妻生子再想納個小妾,不向公帳伸手或者向商人要錢就奇怪了。
也有清官啊,清官入不敷出,甚至欠債度日,官服底下穿帶補丁的內襯,老朱是挺欣賞這樣的官員,可問題是他有沒有想過自己給別人漲月俸了嗎?
當然,朱棣壓根沒想過自己,因為他已經子承父業青出於藍,把待遇問題提升成為了迫在眉睫的生存問題,大家都想著保命,自然想不起來月俸了。
姬時看著情緒激動的朱元璋,也沒和他爭辯太多,畢竟貪官只是實行她理念路上的一點可能會有的小瑕疵,遇到了再處理也可以,不過看四哥這個樣子,他和貪官肯定有什麼不解之仇吧?
她善良地沒有再提,然後過了兩天又來問了一遍,朱元璋指著門口,「你走不走?」
姬時扒著門框請求道:「四哥,你再考慮考慮,你管財政肯定是一把手……」
朱元璋才不想上姬時這條黑船,藩王當不成了他要個清淨沒問題吧?給別人管財政?這東鳳又不是他的,他來管個屁!
朱棣其實挺心動的,他年紀小,能做的事是真少,每天跟在老爹屁股後頭閒著也閒著。何況老爹年紀也不小了,等討老婆了,他總不能天天還跟著親爹後媽礙眼,找個事做挺好的,而且就他爹有本事管財政管貪腐嗎?他也有的是力氣和手段!
可惜姬時沒有注意到朱棣的眉眼官司,她從朱元璋那兒碰壁回來,又去找劉徹了,堪稱鍥而不捨。
劉徹倒是沒發現,自己的第一反應不是強調皇權,而是強調秩序,在他自己的潛意識里,也知道皇權至上這玩意說服不了姬時。
姬時把劉徹按回座椅上,認真地道:「你說的是君主立憲制, 皇帝不做事, 權力下交首相,首相幾年一任,這種制度有不少國家實行過,無一例外都不大走得通。」
君主立憲,要麼是皇權壓倒相權,皇室成為最大的蠹蟲,壓榨國民而獲得富貴生活。要麼相權坐大,皇室成為吉祥物,但權力中心沒有變更, 還是落在首相身上,再來幾個政權相互傾軋爭奪權位, 受苦的仍然是老百姓。
姬時覺得,一個國家需要一個緊密連接的組織,這個組織必然要有一套嚴格的秩序,以高於普通人的要求來嚴厲要求自己,以低於普通人的需求來磨礪自身。上下一心,權力不可久在一人身,對外強硬,對內溫柔。如此政通人和,才有平民百姓的好日子過。
劉徹摸了摸姬時的腦袋,納悶道:「也沒有發燒啊。」
那邊朱元璋倒是聽明白了,「也就是說,沒有皇帝只有官,而官得做事,但除了做事沒有任何特權,做久了還得卸任換人,老百姓當了爺,官員替他們忙活。」
姬時瞪大眼睛,她說了那麼多話,四哥就總結了這麼點,而且每個字都是重點。
她還沒高興完,就聽朱棣驚詫道:「那這官豈不是只有傻子肯做?」
劉徹一邊把姬時的頭髮揉成雞窩,一邊哼哼道:「不止,做這官的非但不能是傻子,還得是能做實事的官,小七,你把人性看得太簡單了。」
朱元璋瞅著姬時頂著一腦袋雞窩還想辯解什麼,淡淡開口道:「我曾想殺盡天下貪官,可殺了一個又一個,刀砍得卷了刃,還是有殺不盡的貪官污吏,為了幾十兩銀子,他們連命都不要。做了你這官,你猜猜有多少人是像你這樣的傻子,只悶頭做事,不為自己和家族牟利?」
姬時擰眉道:「只要根子是正的,剪去亂枝即可。」
朱元璋斥道:「亂枝無數,剪不完的!」
這真的是老朱的心理陰影,他最恨貪官,貪官扒老百姓的皮,他恨不得扒了所有貪官的皮,那是真的殺了一個又一個,殺得劊子手成為洪武最累職業。
真的扒皮畢竟是很考驗劊子手本事的,有很多地方沒有那個條件,所以凌遲是最常用的,一條肉一條肉從那些貪官的身上剮下來啊!他還令很多官員去觀刑,殺雞給猴看,可總是沒過多久,又會有新的貪官冒出來!
姬時猶豫了一下,小聲地道:「總會有辦法的,從小教育,提高官員月俸,加強掃貪政策……」
朱元璋氣得要跳腳了,「貪官不會因為這點小恩小惠就不貪了!人性就是貪的,根子就是歪的,殺不盡的!」
朱棣悄悄瞅了一眼朱元璋。
他其實覺得吧,洪武年間的官員待遇確實有些離了大譜,月俸特別特別低,高官還好,底層小官就屬於一人能吃飽,全家要挨餓。
開國王公這些還好,當初跟著朱元璋打天下也撈了些戰利,可後期很多官員要麼是原先為元廷做事的官,元廷殘暴,但對官員的福利待遇優厚得要命。
要麼是科舉上來的,這些讀書人往往是一個家族拼命供出的進士,做了官卻發現還不如人家跑個生意能掙錢,娶妻生子再想納個小妾,不向公帳伸手或者向商人要錢就奇怪了。
也有清官啊,清官入不敷出,甚至欠債度日,官服底下穿帶補丁的內襯,老朱是挺欣賞這樣的官員,可問題是他有沒有想過自己給別人漲月俸了嗎?
當然,朱棣壓根沒想過自己,因為他已經子承父業青出於藍,把待遇問題提升成為了迫在眉睫的生存問題,大家都想著保命,自然想不起來月俸了。
姬時看著情緒激動的朱元璋,也沒和他爭辯太多,畢竟貪官只是實行她理念路上的一點可能會有的小瑕疵,遇到了再處理也可以,不過看四哥這個樣子,他和貪官肯定有什麼不解之仇吧?
她善良地沒有再提,然後過了兩天又來問了一遍,朱元璋指著門口,「你走不走?」
姬時扒著門框請求道:「四哥,你再考慮考慮,你管財政肯定是一把手……」
朱元璋才不想上姬時這條黑船,藩王當不成了他要個清淨沒問題吧?給別人管財政?這東鳳又不是他的,他來管個屁!
朱棣其實挺心動的,他年紀小,能做的事是真少,每天跟在老爹屁股後頭閒著也閒著。何況老爹年紀也不小了,等討老婆了,他總不能天天還跟著親爹後媽礙眼,找個事做挺好的,而且就他爹有本事管財政管貪腐嗎?他也有的是力氣和手段!
可惜姬時沒有注意到朱棣的眉眼官司,她從朱元璋那兒碰壁回來,又去找劉徹了,堪稱鍥而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