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爐中顱,逼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站在乾定帝身後不遠處的老太監伸手攙扶住他,不經意一掃,驚道:「來人,快來人,護駕!」

  禁軍隨聲而動,呼啦啦從各個轉角狂奔而出。

  就在此時,百官尚未反應過來,離他們最近的一個禁軍副統領奔到乾定帝身側,並未持劍相護,而是一腳踹開老太監。

  反手將乾定帝挾持在身前。

  長劍橫頸,血珠立現,這一變故猝不及防,發生在電光火石之間,莫說百官,連站在不遠處的言韞都沒來得及反應。

  乾定帝還算鎮定,沉眉道:「為什麼?」

  他身邊的禁軍都是心腹,能做到統領的位置,更是心腹中的心腹。

  為什麼要背叛他。

  那人持劍挾持他,環顧四周,呵斥道:「都退下,誰敢妄動,我立馬殺了他。」

  禁軍其餘人瞠目結舌的看著這一幕,不知所措,百官們亂成一團。

  底下陸珩眸光微眯,甚是危險的看著變故發生的第一時間,狂奔上台的陸初清,以及被他擋在身後的離瑜。

  那樣的緊張,是他不曾看到過的。

  言韞道:「你想做什麼?」

  那人將劍鋒更逼近乾定帝,冷笑道:「做什麼,我要讓你們看著這位帝王的真面目。」

  「王爺,像他這樣欺辱臣妻,將你變作的恥辱的人,你要護著他,就不怕九泉之下的母親死不瞑目嗎?」

  言韞聲音平靜:「你到底想說什麼?」

  陸初清也在旁附和道:「有話好說,你先把陛下放開。」

  「放開後還有人願意聽我說嗎?」

  那人躲在乾定帝身後,揚聲道:「今日我來就沒打算活著出去,我可以死,但真相不能永遠被湮沒,他這樣的人,根本不配做君主,甚至不配為人。」

  「放肆,你竟敢羞辱君主……」

  一御史氣急敗壞罵他,副統領聞言大笑,「我不僅敢罵他,我還要殺了他,為被他所殺的太上皇,還有冤死在邊關的數萬錦繡軍弟兄報仇!」

  群臣譁然。

  「你胡說八道,太上皇分明是中風病死的……」

  「太上皇好端端怎麼會中風,那是因為他聽到了不該聽到的秘密,被人滅口,你們以為太子一貫恭順,為何會突然頂撞君父,又為何莫名其妙的被丟到皇陵中去?」

  「為何太子三師苦求不到一個解釋,為何連言韞都吃了閉門羹。」

  副統領說著咬牙切齒的盯著乾定帝,「這些,都是他的陰謀,你們仔細想想,那段時間,洗硯台是不是頻頻動作,說是追查截殺謝將軍的兇手,實際上,追查的是皇宮中走丟的那個人。」

  眾人艱難的消化著他所說的消息。

  想反駁,但他所說的每件事正好能對得上,甚至將所有混亂的事情串聯起來。

  「這些都是你的臆想。」

  乾定帝沉聲開口,副統領將劍壓得更緊,冷笑道:「不敢承認?」

  「沒關係,真假他們自然會判斷。」

  「鴻瀘寺卿是你殺的?」

  言韞沉默良久,倏地問道。

  鴻瀘寺卿就是那顆被安置在爐中的人頭,一切變故從他初始,自然要從這處開始詢問。

  群臣這才想起顱內還有個人頭在,忍不住又開始冒冷汗。

  <div class="contentadv">

  素嬈朝前走了幾步,立在階下,好讓自己能看得更清楚,眼下局面大亂,所有人的注意力放在乾定帝身上,無人有心思責備她壞了規矩。

  「他該死。」

  副統領面色一冷,視線落在那人頭上,「當年所有前去議和的人都該死!」

  「快二十年了,你們是不是快忘記這樁往事了,忘記戰死邊關的那些人,也忘記了錦繡軍。」

  「你是錦繡軍的人?」

  群臣這才想起他一開始就提過錦繡二字,慌忙間被他們忽略了,老太監好容易爬起來,急怒道:「你隱瞞身份,藏在陛下身邊這麼多年,到底想做什麼?」

  「問的好啊。」

  副統領接口,笑意深沉,「我不是說了嘛,我要替死去的弟兄討個公道。」

  「你有什麼冤屈儘管說,挾持陛下做何?」

  「我的冤屈他可不會管。」

  副統領審視著眾人,「你們誰見過殺人兇手為被害人討公道的。」

  他口口聲聲說錦繡軍,冤案,討公道……

  再蠢的人都知道是十多年前的事出了問題。

  不禁沉默。

  乾定帝看向其他禁軍,「不用管我,殺了他!」

  無人敢動。

  他又喝道:「影子!」

  一聲令下,暗處當即有道身影閃掠出來,提刀就砍,然而副統領早有準備,拉扯著乾定帝猛地倒退,順便喝道:「影子大人來都來了,不讓群臣們看看你的真面目嗎?三皇子!」

  這一下,影子收了攻勢,翩然落地。

  就站在離他們不足十米的位置,群臣議論紛紛,影子平靜的站著,不動,也不說話。

  最後在言韞看來時,猶豫了下,抬手解開鐵面獸首面具,垂首默然。

  看到那熟悉的面容,群臣忍不住倒吸口涼氣。

  洗硯台的指揮使居然是藏在深宮,文武不成的三皇子?

  影子看著言韞,心中默默的叫了句,兄長,好久不見。

  「你是怎麼知道的?」

  乾定帝問。

  副統領道:「禁軍巡視宮闈,每次三皇子失蹤的時候,影子都會出現,次數多了,自然不免疑心。」

  「現在,說正題吧。」

  「熙康二十五年,大燕與我朝開戰,當時的四皇子離喧領錦繡軍作戰,戰事焦灼,後來因指揮失利,後方糧草不濟等諸多原因而敗。」

  「數萬錦繡軍埋骨鹿崗灘,我朝割讓三洲二十一城求和,並遣送永昌長公主和親。」

  「因此一事,離喧和監軍謝斐戰死,負責糧草的戶部尚書謝老太師因黨爭故意拖延被問罪,隨後謝貴妃所出的二皇子離穆也因此事受牽連,被幽囚至死。」

  「後來就是太子離宜順理成章的登基。」

  「可笑當時無人想過,為什麼一樁案子同時除掉了當時與他最具競爭力的兩個皇子,鷸蚌相爭,到底誰得利。」

  乾定帝陰沉道:「你說這麼多,不過都是空口污衊,誅心之論。」

  「污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