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援非三年,燒飯、製作甜品、修車、修電腦,電路……各種生存技能都學了一遍。
俞早不由失笑,「我在網上刷到好多中國人到國外都自己種菜,你不會也種了吧?」
「你還真沒猜錯,我們醫療隊有個老醫生特愛種菜,行李箱裡永遠揣著各種菜籽,走到哪兒種到哪兒。主打的就是不浪費一寸土地。受他影響,我也學會了種青菜蘿蔔。」
俞早:「……」
看來祁謹川援非三年,收穫滿滿呀!
他小聲問:「家裡有烤箱嗎?」
俞早:「小型烤箱,寧檬之前買的。」
男人緩緩起身,徑直走向廚房,「那就請俞小姐嘗嘗我的手藝。」
面粉、烤箱都是現成的,不用另外買。祁謹川圍上圍裙,擼起袖子開干。
俞早在一旁給他打下手,時不時給他加加水,遞下調料。
他動作熟練,沒一會兒就揉好了一個大面團。
面團放在溫暖處醒發一個小時。
三點半,面團發酵成蜂窩網狀,一切準備就緒,祁謹川開始做面包。
俞早靠在廚台旁,一臉期待,「做牛角包,我喜歡吃牛角包。」
祁醫生的手非常巧,三兩下功夫,牛角包就在他手裡誕生了。
俞早將它們一個一個擺上烤盤,隆重地塞進烤箱。
烤箱通電後,不斷散發出橙色的微光。俞早站在一旁靜候美食出爐。
170度高溫,要烤差不多18分鐘。
18分鐘既短暫又漫長。
在烤牛角包的同時,祁謹川又用剩下的面團做了吐司。
俞早不禁想起自己看過好幾遍的美食電影《吐司》。
台詞瞬間湧入腦海——
「不管事情有多糟糕,你還是會深深愛上那個為你烤吐司的人。」
某個秋日傍晚,俞早下班回家,路過甜品店。被新鮮出爐的牛角包吸引,毫不猶豫走進店內。
原木風小店,燈光暈暖溫柔,店內各種甜品琳琅滿目,濃郁的奶香充盈鼻尖,人吸一口,滿腹香甜。
她站在櫥窗前,看著那些精緻的面包蛋糕,突然之間想起這部電影。
完整回憶起電影裡的經典台詞。
當時她還在遺憾沒有人為自己烤面包。
然後一抬頭,她就看見了祁謹川。男人推開厚重的玻璃門,款款而來,一身料峭秋寒。
或許冥冥之中一切早就安排好了。他們在十年前的盛夏分開,一晃十年,又在十年後的初秋重逢。
俞早終於等來了那個為自己烤面包的男人。
第46章 尾聲
尾聲
2月9日, 除夕。
應鄒箏和祁海深的熱情邀請,俞早今年留在祁家過年。
往年的除夕她都是一個人過。偶有幾次被寧檬拉去寧家,和她父母一起過年。
對於母親而言, 她這個女兒只存在於微信里。逢年過節,每當王亞萍想起自己還有個女兒時,她會在微信里聯繫俞早, 讓她回郭家吃飯。
不過俞早一次都沒回去過。父親和奶奶離世後,母親改嫁, 她的家就散了。郭家是王女士和她小兒子的家, 自己只是徹頭徹尾的外人。
女兒不回去,王女士也從來不多問一句。她就像是在例行公事, 完成任務。這麼多年母女倆關係淡薄, 比陌生人還不如。
俞早覺得這樣挺好的,各過各的,互不打擾。雖然母親不管她, 給不了她任何幫襯。但總比那些一味吸血的父母要好一點。
她沒從母親這裡得到多少疼愛。她也不必回報多少。逢年過節發個紅包,意思一下,無比省心。
她過去缺失的母愛, 鄒阿姨現在全數彌補上了。甚至比母親做得更多, 更好。母親於她而言可有可無,歸根到底也只是一個稱呼罷了。
祁謹川家的年夜飯歷來是和他姑姑一家一起過的。兩家人聚在老宅, 老人小孩歡聚一堂,大傢伙熱熱鬧鬧一起過年。
這幾年年味兒越來越淡,年輕人對過年越來越不重視。除夕已經不是過去的除夕了。現在的除夕和平時真沒多大區別。
很多年輕人甚至還很討厭過年。過年就要走親戚。而親戚們會連番轟炸, 盤問你各種問題。工作、結婚、生孩子, 每一項都讓人無比牴觸。
很難得,祁家非常重視除夕。年輕人不管多忙都會準時出席。長輩也懂分寸, 飯桌上既不催婚,也不催生,對工作、婚姻從不過問,主打一個你輕鬆,我也輕鬆。
高知家庭的良好素質足以可見。
這頓年夜飯,俞早吃得非常開心。她身為小輩,自然又收了一大堆壓歲錢。
鄒箏女士和老祁先生一視同仁,不止和俞早和祁謹川發壓歲錢。他們還給家裡的小奶狗發。二七同學狗生第一次收到壓歲錢。
不過這錢當然由俞早代收。她準備用這筆錢給小奶狗買零食吃。
對於祁謹川一家來說,今年有俞早在,這是一個團圓年,意義重大。
靳恩亭一家也是如此。只不過靳家還多了一項。
祁謹川的姑姑祁敏女士在飯桌了宣布了程新余懷孕的消息。喜上加喜,眾人紛紛送上祝福。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俞早不由失笑,「我在網上刷到好多中國人到國外都自己種菜,你不會也種了吧?」
「你還真沒猜錯,我們醫療隊有個老醫生特愛種菜,行李箱裡永遠揣著各種菜籽,走到哪兒種到哪兒。主打的就是不浪費一寸土地。受他影響,我也學會了種青菜蘿蔔。」
俞早:「……」
看來祁謹川援非三年,收穫滿滿呀!
他小聲問:「家裡有烤箱嗎?」
俞早:「小型烤箱,寧檬之前買的。」
男人緩緩起身,徑直走向廚房,「那就請俞小姐嘗嘗我的手藝。」
面粉、烤箱都是現成的,不用另外買。祁謹川圍上圍裙,擼起袖子開干。
俞早在一旁給他打下手,時不時給他加加水,遞下調料。
他動作熟練,沒一會兒就揉好了一個大面團。
面團放在溫暖處醒發一個小時。
三點半,面團發酵成蜂窩網狀,一切準備就緒,祁謹川開始做面包。
俞早靠在廚台旁,一臉期待,「做牛角包,我喜歡吃牛角包。」
祁醫生的手非常巧,三兩下功夫,牛角包就在他手裡誕生了。
俞早將它們一個一個擺上烤盤,隆重地塞進烤箱。
烤箱通電後,不斷散發出橙色的微光。俞早站在一旁靜候美食出爐。
170度高溫,要烤差不多18分鐘。
18分鐘既短暫又漫長。
在烤牛角包的同時,祁謹川又用剩下的面團做了吐司。
俞早不禁想起自己看過好幾遍的美食電影《吐司》。
台詞瞬間湧入腦海——
「不管事情有多糟糕,你還是會深深愛上那個為你烤吐司的人。」
某個秋日傍晚,俞早下班回家,路過甜品店。被新鮮出爐的牛角包吸引,毫不猶豫走進店內。
原木風小店,燈光暈暖溫柔,店內各種甜品琳琅滿目,濃郁的奶香充盈鼻尖,人吸一口,滿腹香甜。
她站在櫥窗前,看著那些精緻的面包蛋糕,突然之間想起這部電影。
完整回憶起電影裡的經典台詞。
當時她還在遺憾沒有人為自己烤面包。
然後一抬頭,她就看見了祁謹川。男人推開厚重的玻璃門,款款而來,一身料峭秋寒。
或許冥冥之中一切早就安排好了。他們在十年前的盛夏分開,一晃十年,又在十年後的初秋重逢。
俞早終於等來了那個為自己烤面包的男人。
第46章 尾聲
尾聲
2月9日, 除夕。
應鄒箏和祁海深的熱情邀請,俞早今年留在祁家過年。
往年的除夕她都是一個人過。偶有幾次被寧檬拉去寧家,和她父母一起過年。
對於母親而言, 她這個女兒只存在於微信里。逢年過節,每當王亞萍想起自己還有個女兒時,她會在微信里聯繫俞早, 讓她回郭家吃飯。
不過俞早一次都沒回去過。父親和奶奶離世後,母親改嫁, 她的家就散了。郭家是王女士和她小兒子的家, 自己只是徹頭徹尾的外人。
女兒不回去,王女士也從來不多問一句。她就像是在例行公事, 完成任務。這麼多年母女倆關係淡薄, 比陌生人還不如。
俞早覺得這樣挺好的,各過各的,互不打擾。雖然母親不管她, 給不了她任何幫襯。但總比那些一味吸血的父母要好一點。
她沒從母親這裡得到多少疼愛。她也不必回報多少。逢年過節發個紅包,意思一下,無比省心。
她過去缺失的母愛, 鄒阿姨現在全數彌補上了。甚至比母親做得更多, 更好。母親於她而言可有可無,歸根到底也只是一個稱呼罷了。
祁謹川家的年夜飯歷來是和他姑姑一家一起過的。兩家人聚在老宅, 老人小孩歡聚一堂,大傢伙熱熱鬧鬧一起過年。
這幾年年味兒越來越淡,年輕人對過年越來越不重視。除夕已經不是過去的除夕了。現在的除夕和平時真沒多大區別。
很多年輕人甚至還很討厭過年。過年就要走親戚。而親戚們會連番轟炸, 盤問你各種問題。工作、結婚、生孩子, 每一項都讓人無比牴觸。
很難得,祁家非常重視除夕。年輕人不管多忙都會準時出席。長輩也懂分寸, 飯桌上既不催婚,也不催生,對工作、婚姻從不過問,主打一個你輕鬆,我也輕鬆。
高知家庭的良好素質足以可見。
這頓年夜飯,俞早吃得非常開心。她身為小輩,自然又收了一大堆壓歲錢。
鄒箏女士和老祁先生一視同仁,不止和俞早和祁謹川發壓歲錢。他們還給家裡的小奶狗發。二七同學狗生第一次收到壓歲錢。
不過這錢當然由俞早代收。她準備用這筆錢給小奶狗買零食吃。
對於祁謹川一家來說,今年有俞早在,這是一個團圓年,意義重大。
靳恩亭一家也是如此。只不過靳家還多了一項。
祁謹川的姑姑祁敏女士在飯桌了宣布了程新余懷孕的消息。喜上加喜,眾人紛紛送上祝福。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