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頁
「『你還沒有嘛,』葉白想到那位在門派里灑掃了大半生的年邁雜役弟子,對羅玄這位看似天賦平庸的友人也充滿了信心,『你也會擁有的!』大道至簡,就如上一代劍聖羅老伯那般,所謂凡人,也將取得返璞歸真的劍道。」!
第92章 京城圖14·說書後續
這個關於劍道的說書故事講完了。
斗篷生說罷,大茶樓上下滿滿當當的聽客這次卻並沒有如同往日裡一樣,當即便起身陸續出門離開。
除了一些好不容易托關係加塞進來聽書、或是幾個走了好運的傢伙恰好找機會擠進來湊熱鬧的,這麼兩小撮非江湖人士聽完故事,立馬就閃出茶樓大門急慌慌回去召集狐朋狗友好好研(吹)究(噓)一番,餘下的大部分江湖人士里,近八成都是各門派、各世家或獨行江湖的「用劍人士」 ,他們還都結結實實坐在各自的座位上,沒有立刻動身。
眾劍客之中,有人聽完這整個說書故事後,發現故事中有一個觀點哪怕到結尾,都未曾被推翻過——武器的特性、功法武學的類型與人的特質,三者應當相對應。
故事中,開頭第一大段情節里,葉白便發表了這樣的觀點。他當時指出,每種款式的武器,根據其材質、做工、款式等方面,會具有不同特質,從而有了相對應的不同類型使用方式。
就比如,重劍無鋒,則使用時可借其本身沉重的特質運用慣性斬,重劍寬厚,則使用時劍身一側便可以作盾抵擋攻擊,而蘭遂意那柄具有輕、薄、細、軟等特質的劍,用法自然也大大有別於其他款式的劍。
且葉白又說,不同類型的使用方式實際上便近似於不同類型的功法、武學,而不同性格的人實際上也有其最適合、最匹配的武器與功法。
這其實同樣也不難理解。
一個性子直來直去、沒什麼腦子的傢伙,練練拳腳,耍耍單刃的大刀,很合理;一個脾氣暴烈、力大無比的傢伙,揮舞起大錘、大斧、雙鐧等武器,那虎虎生風之勁,足以令人望風而逃;而心思細膩詭譎、腸子千迴百轉的傢伙,也是很適合暗器等特殊武器的……
再說,單就劍一種武器而言,寬厚沉重的重劍、輕薄窄軟的細劍、雙手都執的雙劍、還有長短劍、子母劍、琴中劍、各方面都適中的制式劍……那麼多不同樣式的劍,也是各有特性的武器,用法自然不同,不同劍客對劍的偏好也不同。比如腰上卷劍的蘭遂意就不會樂意去背一口重劍,比如不通音律的某些人一般就不會想著如莫大先生那樣搞個琴中劍。
岳不群喃喃道:「你們可還記得,江湖中曾經流傳過的那兩把神兵?」
「神兵?」寧中則稍作聯想,「師兄所言,莫不是屠龍刀和倚天劍?」
岳不群神色不明:「竟能傳出『號令天下』的神兵,還取名為『屠龍』、『倚天』,不知究竟藏有何等隱秘。」
「說不得那只是兩把鋒利些的刀劍,只不過名字往大了取罷了。」高亞男冷冷嘲諷道,「怎麼?岳大師兄還想著要尋那兩把刀劍麼?岳大師兄也對『武林至尊』之位動心了?只可惜,再是何等的神兵寶器,若是落到資質平庸的尋常小卒手中,恐怕還不如普通鐵匠鋪里打出來的制式鐵劍。」
寧中則無奈地看了這位同門師妹一眼,雖也知她為何總看不慣岳師兄他們這一脈,但何至於此呢?都是華山同門,不該為光大門派齊心並進麼?
要是她敢將這想法這麼說出口,高亞男定是要冷笑的。
同為華山弟子,就該消弭怨仇、齊心協力,那當初被氣宗算計以致傳承斷絕、再無蹤跡的劍宗怎麼說?劍宗就不算是華山派的一份子了?若論光大門派、為門派揚名,當初的劍宗可比氣宗要強多了!
岳不群沒有理會這個只能說點酸話的同門師妹,而是揚聲對台上還未來得及走人的斗篷生問道:「敢問先生,天下武林,誰人不是有功法便練,來招式就學,獲得好兵器則用,來者不拒!難道這便是錯謬之事麼?」
台上才歇口氣,抱起今日自帶的保溫杯具剛起身想走的陸炤此刻正背對著那個提問的不知道誰。
聞言,他敬業本能發動,轉過身回頭解道:「羅玄少俠最後是如何開導葉白少俠的,諸位可還記得?先走一條能走的道路,倘若後來能找到更適合的,便換去那條道上走,倘若後來再尋不著更適合的,那麼當前這條路,便是最適合的道路。大多數人,其實都有自己的長處。或許有的人誤入了不合適的路,便只在自己的短處埋頭做苦工,結果事倍功半。那何不尋機找找自己的天賦所在呢?」
台下又有個陸炤不認識的江湖人出聲問斗篷生自己是否有過經歷。
陸炤答說:「這個我確實也有過些許。我也曾練過掌法、腿法、劍法、判官筆等各式武功,教導之人也曾誇過我習武的天賦,但有位劍客旁觀過後,看出我最適合的武器應當是刀。我也確實最匹配刀法。」還是較為少見的西域雙刀。
如此解釋過後,見不再有人接著提問,陸炤立刻拔腿就溜。
留下的眾人不由陷入自我懷疑。
「這可怎麼辦?」石秀雪呆呆道,「萬一、萬一我的性子特質,其實最適合的不是劍,要怎麼辦才好?」
孫秀青也陷入掙扎,她可不想改換門庭呀!
張英鳳提醒師弟師妹們道:「要不我們回去以後,也試著改劍換刀看看?你們別忘了,師父可是刀劍雙絕啊!」
第92章 京城圖14·說書後續
這個關於劍道的說書故事講完了。
斗篷生說罷,大茶樓上下滿滿當當的聽客這次卻並沒有如同往日裡一樣,當即便起身陸續出門離開。
除了一些好不容易托關係加塞進來聽書、或是幾個走了好運的傢伙恰好找機會擠進來湊熱鬧的,這麼兩小撮非江湖人士聽完故事,立馬就閃出茶樓大門急慌慌回去召集狐朋狗友好好研(吹)究(噓)一番,餘下的大部分江湖人士里,近八成都是各門派、各世家或獨行江湖的「用劍人士」 ,他們還都結結實實坐在各自的座位上,沒有立刻動身。
眾劍客之中,有人聽完這整個說書故事後,發現故事中有一個觀點哪怕到結尾,都未曾被推翻過——武器的特性、功法武學的類型與人的特質,三者應當相對應。
故事中,開頭第一大段情節里,葉白便發表了這樣的觀點。他當時指出,每種款式的武器,根據其材質、做工、款式等方面,會具有不同特質,從而有了相對應的不同類型使用方式。
就比如,重劍無鋒,則使用時可借其本身沉重的特質運用慣性斬,重劍寬厚,則使用時劍身一側便可以作盾抵擋攻擊,而蘭遂意那柄具有輕、薄、細、軟等特質的劍,用法自然也大大有別於其他款式的劍。
且葉白又說,不同類型的使用方式實際上便近似於不同類型的功法、武學,而不同性格的人實際上也有其最適合、最匹配的武器與功法。
這其實同樣也不難理解。
一個性子直來直去、沒什麼腦子的傢伙,練練拳腳,耍耍單刃的大刀,很合理;一個脾氣暴烈、力大無比的傢伙,揮舞起大錘、大斧、雙鐧等武器,那虎虎生風之勁,足以令人望風而逃;而心思細膩詭譎、腸子千迴百轉的傢伙,也是很適合暗器等特殊武器的……
再說,單就劍一種武器而言,寬厚沉重的重劍、輕薄窄軟的細劍、雙手都執的雙劍、還有長短劍、子母劍、琴中劍、各方面都適中的制式劍……那麼多不同樣式的劍,也是各有特性的武器,用法自然不同,不同劍客對劍的偏好也不同。比如腰上卷劍的蘭遂意就不會樂意去背一口重劍,比如不通音律的某些人一般就不會想著如莫大先生那樣搞個琴中劍。
岳不群喃喃道:「你們可還記得,江湖中曾經流傳過的那兩把神兵?」
「神兵?」寧中則稍作聯想,「師兄所言,莫不是屠龍刀和倚天劍?」
岳不群神色不明:「竟能傳出『號令天下』的神兵,還取名為『屠龍』、『倚天』,不知究竟藏有何等隱秘。」
「說不得那只是兩把鋒利些的刀劍,只不過名字往大了取罷了。」高亞男冷冷嘲諷道,「怎麼?岳大師兄還想著要尋那兩把刀劍麼?岳大師兄也對『武林至尊』之位動心了?只可惜,再是何等的神兵寶器,若是落到資質平庸的尋常小卒手中,恐怕還不如普通鐵匠鋪里打出來的制式鐵劍。」
寧中則無奈地看了這位同門師妹一眼,雖也知她為何總看不慣岳師兄他們這一脈,但何至於此呢?都是華山同門,不該為光大門派齊心並進麼?
要是她敢將這想法這麼說出口,高亞男定是要冷笑的。
同為華山弟子,就該消弭怨仇、齊心協力,那當初被氣宗算計以致傳承斷絕、再無蹤跡的劍宗怎麼說?劍宗就不算是華山派的一份子了?若論光大門派、為門派揚名,當初的劍宗可比氣宗要強多了!
岳不群沒有理會這個只能說點酸話的同門師妹,而是揚聲對台上還未來得及走人的斗篷生問道:「敢問先生,天下武林,誰人不是有功法便練,來招式就學,獲得好兵器則用,來者不拒!難道這便是錯謬之事麼?」
台上才歇口氣,抱起今日自帶的保溫杯具剛起身想走的陸炤此刻正背對著那個提問的不知道誰。
聞言,他敬業本能發動,轉過身回頭解道:「羅玄少俠最後是如何開導葉白少俠的,諸位可還記得?先走一條能走的道路,倘若後來能找到更適合的,便換去那條道上走,倘若後來再尋不著更適合的,那麼當前這條路,便是最適合的道路。大多數人,其實都有自己的長處。或許有的人誤入了不合適的路,便只在自己的短處埋頭做苦工,結果事倍功半。那何不尋機找找自己的天賦所在呢?」
台下又有個陸炤不認識的江湖人出聲問斗篷生自己是否有過經歷。
陸炤答說:「這個我確實也有過些許。我也曾練過掌法、腿法、劍法、判官筆等各式武功,教導之人也曾誇過我習武的天賦,但有位劍客旁觀過後,看出我最適合的武器應當是刀。我也確實最匹配刀法。」還是較為少見的西域雙刀。
如此解釋過後,見不再有人接著提問,陸炤立刻拔腿就溜。
留下的眾人不由陷入自我懷疑。
「這可怎麼辦?」石秀雪呆呆道,「萬一、萬一我的性子特質,其實最適合的不是劍,要怎麼辦才好?」
孫秀青也陷入掙扎,她可不想改換門庭呀!
張英鳳提醒師弟師妹們道:「要不我們回去以後,也試著改劍換刀看看?你們別忘了,師父可是刀劍雙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