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頁
元佐叫蔣銘雲貞到跟前,笑說道:「雲姑娘神術,這下我是真的好了,有勞姑娘連日來費心費力。」又向蔣銘道:「也要謝謝你,要不是你請了她來,我這病不知遷延到什麼時候。」
蔣銘看他神采奕奕,與前暗沉發黃的面色已是大不相同。笑說:「王爺大安,就是我們的福分。剛才您老人家沉睡不醒,真把蔣銘嚇壞了。」
元佐笑道:「這你要向雲姑娘學學,也該對她有信心才是,你看她多沉得住氣。」雲貞此時也是歡喜,含笑說:「小女心裡也緊張,只是表面上強自鎮定罷了。」又問:「王爺現下感覺如何?」
元佐笑說:「必是好了,再也不會發了,這我心裡有數。從前哪怕不發病,喉嚨到胸口這一條地方也覺得發虛,好像有什麼東西吊著,不踏實,現在完全沒有那個感覺,放鬆了,甚是自在。」
雲貞微笑說:「王爺自己的感覺應是最準的。」元佐停了一忽兒,笑道:「不但是感覺。有個古怪的事,剛才我做了個夢,前後都忘了,只有一幕記得清楚,就像真的一樣,夢見喉嚨這裡難過的不得了,不停咳喘,後來竟吐出兩條寸許長的軟糯蟲子。夢中也覺舒服了,這不古怪麼?」
雲貞展顏道:「恭喜王爺!您這夢來自神識深處,王爺又有輕鬆感覺,可以確定是病因除去了。」
盡皆歡喜。這才安排吃畢了早飯,趙元佐請銘貞在書房聊天。說道:「那位道長還告訴我一個養生法子,讓我平常參悟一句話,『載營魄抱一,能毋離乎?摶氣至柔,能嬰兒乎?』當時年少愚頑,哪裡顧得上?後來想起來,卻又不知如何參悟,今天想聽雲姑娘說說。」
雲貞想了想,恭謹回道:「小女子只是粗通醫術,於道家修行之法所知甚少。這一句是道經上的話,字面的意思,是教人身心合一,如同嬰兒一般專注平靜,自然無為。可是究竟如何解釋,小女子實在不懂,不敢亂說。」
趙元佐點頭感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姑娘秉性真實自律,怪不得承影一心欽慕你。」蔣銘聞言笑容滿臉,雲貞羞澀低頭不語。
元佐忽轉話題道:「我聽承影說,那年他去石州守邊,你就去石州尋他了。你倆情深至此,也不奇怪,只是此事畢竟於禮法規矩不合,雲姑娘出身名門世家,想必家教嚴謹。哪裡來的這大勇氣,家中長輩也允許麼?」
雲貞聞言心中一緊,蔣銘在旁陪笑道:「王爺」,將說沒說,被元佐制止:「你別答言,我不想聽你說,我要聽雲姑娘怎麼說。」
第224章 (下)
【且隨世流水浮沉】
雲貞立起身道:「王爺貴體剛剛痊癒, 小女只怕說錯了話,使王爺心情不悅,便是小女的罪過了。」
元佐呵呵笑了:「雲姑娘請坐,但說無妨, 咱們只是家常隨便聊聊, 我能有什麼不悅?我只是好奇, 無名無分, 你就全心交付於他,不怕他將來負心麼?若是他變了心, 豈不誤你一生?」
雲貞回道:「長者動問, 小女當如實回稟。小女自幼在外祖家撫養長大,祖父每常教導, 只要不傷害他人,盡可隨本心做事,我去石州,一問自心,二問道義, 並無違背之處。也是祖父允許的, 倘若沒有老人家允准, 小女也不會去做。至於將來,萬事萬物都在變化,誰也無法保證人心不變,小女無法預料將來的事, 只能把握當下, 所以去了石州。」
元佐點點頭, 又問:「那你聽說,他家裡要給他訂親, 為什麼又走了?是有心放棄了麼,如果就此與他分開,豈不是終身憾事。」
雲貞垂首答道:「小女當時,自思無力阻攔此事,亦不能使他違逆父母之命。故此走了。祖父教導小女,身為女子也當自立自強,世事可努力爭取,成敗順其自然。情愛之事更不能強求,不應與人爭奪。我與承影相知相愛,就此分開,只因禮法不容,並非他負心,所以小女心中並無遺憾。只是……」
望蔣銘一眼,接著道:「只是後來,小女覺得自己做錯了,那時不該不告而別,既然我和他兩心相印,遇到難處就該互相商量,一起面對才是。」
趙元佐頷首感嘆道:「周老太公是奇人,所以才有雲姑娘這樣女子。」
少頃又道:「不瞞你說,銘兒我甚是喜歡他,本想讓他到身邊做個半子,聽他說心裡早已有人了,我雖上了年紀,卻也和你一樣,最不喜歡強人所難。最開心的事就是看到有情人終成眷屬,所以思前想後,還是決定成全他的心意。」
蔣銘在旁陪笑說:「是蔣銘沒福,辜負了王爺錯愛。」
元佐大笑:「行了,你這些話從此再別說,你既為雲姑娘推卻我的好意,就得一直對她好下去,不然你將來怎麼說?!」
……說笑一回。雲貞又給開後續方子,調補身體,自此元佐日漸痊癒。
卻說這一日,蔣銘到王府問安回來,告訴雲貞道:「王爺說了,如果朝中有人非議你的身世,就說你從小過繼給了舅舅撫養即可,你家裡的事,王爺也答應看時機與聖上說。」
雲貞自是歡喜:「要是能給雲家平反,我繼母和小弟就可以回蕪湖了。父親在天之靈也可瞑目。至於咱倆,我覺著,還是等伯父那邊的消息,去金陵光明正大成禮才好。」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蔣銘看他神采奕奕,與前暗沉發黃的面色已是大不相同。笑說:「王爺大安,就是我們的福分。剛才您老人家沉睡不醒,真把蔣銘嚇壞了。」
元佐笑道:「這你要向雲姑娘學學,也該對她有信心才是,你看她多沉得住氣。」雲貞此時也是歡喜,含笑說:「小女心裡也緊張,只是表面上強自鎮定罷了。」又問:「王爺現下感覺如何?」
元佐笑說:「必是好了,再也不會發了,這我心裡有數。從前哪怕不發病,喉嚨到胸口這一條地方也覺得發虛,好像有什麼東西吊著,不踏實,現在完全沒有那個感覺,放鬆了,甚是自在。」
雲貞微笑說:「王爺自己的感覺應是最準的。」元佐停了一忽兒,笑道:「不但是感覺。有個古怪的事,剛才我做了個夢,前後都忘了,只有一幕記得清楚,就像真的一樣,夢見喉嚨這裡難過的不得了,不停咳喘,後來竟吐出兩條寸許長的軟糯蟲子。夢中也覺舒服了,這不古怪麼?」
雲貞展顏道:「恭喜王爺!您這夢來自神識深處,王爺又有輕鬆感覺,可以確定是病因除去了。」
盡皆歡喜。這才安排吃畢了早飯,趙元佐請銘貞在書房聊天。說道:「那位道長還告訴我一個養生法子,讓我平常參悟一句話,『載營魄抱一,能毋離乎?摶氣至柔,能嬰兒乎?』當時年少愚頑,哪裡顧得上?後來想起來,卻又不知如何參悟,今天想聽雲姑娘說說。」
雲貞想了想,恭謹回道:「小女子只是粗通醫術,於道家修行之法所知甚少。這一句是道經上的話,字面的意思,是教人身心合一,如同嬰兒一般專注平靜,自然無為。可是究竟如何解釋,小女子實在不懂,不敢亂說。」
趙元佐點頭感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姑娘秉性真實自律,怪不得承影一心欽慕你。」蔣銘聞言笑容滿臉,雲貞羞澀低頭不語。
元佐忽轉話題道:「我聽承影說,那年他去石州守邊,你就去石州尋他了。你倆情深至此,也不奇怪,只是此事畢竟於禮法規矩不合,雲姑娘出身名門世家,想必家教嚴謹。哪裡來的這大勇氣,家中長輩也允許麼?」
雲貞聞言心中一緊,蔣銘在旁陪笑道:「王爺」,將說沒說,被元佐制止:「你別答言,我不想聽你說,我要聽雲姑娘怎麼說。」
第224章 (下)
【且隨世流水浮沉】
雲貞立起身道:「王爺貴體剛剛痊癒, 小女只怕說錯了話,使王爺心情不悅,便是小女的罪過了。」
元佐呵呵笑了:「雲姑娘請坐,但說無妨, 咱們只是家常隨便聊聊, 我能有什麼不悅?我只是好奇, 無名無分, 你就全心交付於他,不怕他將來負心麼?若是他變了心, 豈不誤你一生?」
雲貞回道:「長者動問, 小女當如實回稟。小女自幼在外祖家撫養長大,祖父每常教導, 只要不傷害他人,盡可隨本心做事,我去石州,一問自心,二問道義, 並無違背之處。也是祖父允許的, 倘若沒有老人家允准, 小女也不會去做。至於將來,萬事萬物都在變化,誰也無法保證人心不變,小女無法預料將來的事, 只能把握當下, 所以去了石州。」
元佐點點頭, 又問:「那你聽說,他家裡要給他訂親, 為什麼又走了?是有心放棄了麼,如果就此與他分開,豈不是終身憾事。」
雲貞垂首答道:「小女當時,自思無力阻攔此事,亦不能使他違逆父母之命。故此走了。祖父教導小女,身為女子也當自立自強,世事可努力爭取,成敗順其自然。情愛之事更不能強求,不應與人爭奪。我與承影相知相愛,就此分開,只因禮法不容,並非他負心,所以小女心中並無遺憾。只是……」
望蔣銘一眼,接著道:「只是後來,小女覺得自己做錯了,那時不該不告而別,既然我和他兩心相印,遇到難處就該互相商量,一起面對才是。」
趙元佐頷首感嘆道:「周老太公是奇人,所以才有雲姑娘這樣女子。」
少頃又道:「不瞞你說,銘兒我甚是喜歡他,本想讓他到身邊做個半子,聽他說心裡早已有人了,我雖上了年紀,卻也和你一樣,最不喜歡強人所難。最開心的事就是看到有情人終成眷屬,所以思前想後,還是決定成全他的心意。」
蔣銘在旁陪笑說:「是蔣銘沒福,辜負了王爺錯愛。」
元佐大笑:「行了,你這些話從此再別說,你既為雲姑娘推卻我的好意,就得一直對她好下去,不然你將來怎麼說?!」
……說笑一回。雲貞又給開後續方子,調補身體,自此元佐日漸痊癒。
卻說這一日,蔣銘到王府問安回來,告訴雲貞道:「王爺說了,如果朝中有人非議你的身世,就說你從小過繼給了舅舅撫養即可,你家裡的事,王爺也答應看時機與聖上說。」
雲貞自是歡喜:「要是能給雲家平反,我繼母和小弟就可以回蕪湖了。父親在天之靈也可瞑目。至於咱倆,我覺著,還是等伯父那邊的消息,去金陵光明正大成禮才好。」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