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4.小鹿拜山
也是那一夜,陳家老爸老媽在chuáng上臥談初見準兒媳的感受,興致勃勃,久久無眠。
陳媽:“你覺得溪溪這閨女怎麼樣啊?”
陳爸:“挺好。嗯……挺乖的,說話不多,斯斯文文。坐沙發上就只喝茶,上了飯桌就埋頭吃,不說廢話!”
陳媽:“這閨女條件我是覺得不錯的。家裡是知識分子,也算跟咱家門當戶對吧。學歷也很夠了,又是p大出來的,沒虧到咱們兒子。”
陳爸:“那是,倆人都是博士,這你還能有不滿意?”
陳媽:“我其實並沒有要求別人的意思。我的看法是這婚姻真的得講求條件般配,要不然倆人都談不到一塊兒去,能有共同語言,能長久麼?”
陳爸:“是,是,你說的都對。我看人家倆人挺談得來的!”
陳媽:“好麼,簡直太談得來了!這一晚上倆人關上門在屋裡粘粘乎乎、鼓搗鼓搗的不肯出來!我算看出來了,這男孩兒麼只要jiāo了女朋友,心思就全在女孩兒身上了,簡直寸步不離的。前兩天我看他頭髮太長了都打捲兒了,讓他自己去外邊理個髮,他偏不去,非要等溪溪來了倆人一起去;讓他去外邊兒買幾件衣服,他也要等溪溪來了給他挑著買。平常在家九點鐘都起不來chuáng、不吃早飯的主兒,就今天還起個大早買好了炸糕和包子,坐七點鐘那趟車跑到北京去接人。好麼,真是個大寶貝!”
陳爸:“呵呵呵呵……人家閨女第一次來麼。”
陳媽:“平常你看咱兒子在家哪說過話啊!問一句答一句,我要是不跟他說話,他就能一整天都不放一句話。這回我看溪溪來了,他也會說話了?飯桌上還巴巴地說了好幾句。好麼,今天可真是新鮮了!”
陳爸:“哈哈~~~你沒看出來,陳言跟以前不太一樣了麼?”
陳媽:“看出來了,廢話越來越多了!連說話聲音都變了,軟軟的,哼哼著,跟一隻貓似的!”
陳爸:“呵呵呵呵……我覺得孩子比以前開朗了。以前我老覺得他太悶了,除了在學校里念書,做事兒,當班gān部,就沒有其他業餘活動,也不出去jiāo朋友。我都怕他有自閉症,怕他一輩子都娶不著媳婦你說怎麼辦?”
陳媽:“哪至於呢!咱們兒子還能沒人要了?就陳靜給介紹的她們單位里那幾個大齡的,一聽咱家兒子這個條件,都上趕著的。我是看不上那些人……溪溪這閨女吧,別的都好,就是北京來的小姑娘條件不錯又是獨生子女的,怕將來還是得咱兒子伺候她!”
陳爸:“呵呵,那些家裡亂七八糟一大堆人的,豈不是將來更麻煩?不好的你看不上,好的你又覺得太好了吧?”
陳媽:“瞧你說的,哪有覺得太好了這一說?我是希望陳言能找一個踏踏實實在他身邊照顧他的人……你說兒子不在咱身邊兒,平時都見不著個面,只能打打電話聽聽聲兒,我這些年多擔心啊,怕他吃不好睡不好的。上回寒假回家來一看,哎呦那個瘦的,都跟個紙片人兒似的!他平時都吃的什麼咱也不知道。問他他什麼也不說……”
陳爸:“這次回來可胖多了,養得白白胖胖的,得長了有二十斤吧。我看有個小姑娘在他身邊兒給他做飯給他穿衣這麼照顧著,多好!其實,條件再好的又如何,難得這閨女看起來是真心喜歡咱兒子,咱兒子又這麼稀罕她!”
陳媽:“說的是,這話我愛聽,嗯!倆人互相都待見,比什麼都重要。”
陳爸:“你說,他們倆人也基本就算定了吧?過兩天陳言去北京見見人家家長,看看人家裡的意思,啥時候結婚……”
陳媽:“嗯……這都住一屋了,應該是定了吧,還能不結婚?現在的年輕人可也真是,沒結婚就那什麼了,就住一起了。咱們以前哪敢這樣啊?……不過我覺得這樣做也有好處。就前一陣聽我以前一同事說,她閨女過年那會兒剛結的婚,就鬧翻了。你猜咋的?說她嫁那男的,後背上也不知道怎麼了,長了一大片黑毛兒,不知道是皮膚病啊還是天生毛髮就有問題。那閨女以前竟然不知道,後悔得要命,不滿意想要離,可是一旦離了,這一huáng花大閨女馬上就成二婚的了!你說這事兒鬧的,倒霉麼不是……”
陳爸:“那啥,明兒早上我去早市轉轉,買點兒煎餅、豆腐腦和鍋巴菜。鍋巴菜一定得買,北京人肯定都沒吃過這個天津特色小吃,讓溪溪嘗嘗!”
陳媽:“呵呵,那就辛苦您啦,老陳先生!”
陳爸:“不辛苦!你說就咱們陳言那個悶葫蘆的人,真是難得往家帶個女孩子回來。這咱還不得好好招待著!可別讓人家吃得不滿意呢!”
陳媽:“是,是,好好招待著。我看那閨女就愛吃螃蟹。你明天再去給她買一筐,又不是沒錢吃不起。讓她一次吃夠了,吃舒服了!”
程溪溪在天津的之後兩天,每天早上都吃到陳爸爸在家門口自由市場買來的豆腐腦和鍋巴菜,又每天都被陳言帶出去,市區的所有重要旅遊景點走馬觀花轉了一遍。從五大道逛到古玩街,從濱海新區走到洋貨市場;還特意依著姑娘的愛好,逛了楊柳青小鎮的石家大院,據說很多近代戲民國戲,什麼《大宅門》、《京華煙雲》的,都是在這旮瘩搭的台子、取的景。
知道這姑娘本質上就是個吃貨,男人溫存討好的手段當然還包括綠豆面煎餅、狗不理包子、貓耳朵炸糕,以及正宗天津菜館裡的一眾名菜,甑蹦鯉魚、軟炸裡脊、蛋羹蟹huáng、銀魚坨、紫蟹碗……
這整個天津城就是一座把古舊褪色的文明遺蹟和近代鮮明的資本繁華揉為一體的衛城。這座城市時時處處都瀰漫著某種低調而醇厚,單純而質樸的韻律和節奏。人前不過分喧囂張揚,靜若處子,安如良人,幾百年來都默然堅守在這濱海之隅,拱衛京畿重地。
程溪溪有時候覺得,陳言這個男人在某些方面,也就猶如生養他的城市一般,從骨質和血脈之中透出一種低調沉穩,安然和睦的氣質。從未在人前誇張炫耀或是騰挪叫板,卻只默默垂立一側,守護在他的女人身邊,遂其所願,任其索取。
這男人身上的好處是這般細水長流,絲絲入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相處,愈發在女人心底銘刻上了某種對他離不開、愛不舍的感覺。
遠觀或許埋沒於泯泯眾生之中,愈是於近處凝視,朝夕相處,氣息想聞,愈能體會那點點滴滴的溫柔和美好。
而陳言也就如同這座六百年的靜謐古城,如今終於開放了眼界,煥發了新顏。在程小姑娘的用心體貼愛護之下,老房有喜,鐵樹開花一般,心中那一片蒼白寂寞早已褪去,納入涓涓細流,生出叢叢chūn糙,品嘗著這些年從未有過的愉悅和躁動。
****
兩天之後,陳言隨程溪溪來到北京,登門拜訪程家父母。
老陳先生一大早蒸好滿滿兩籠屜的螃蟹,又買好了若gān盒“蹦豆張”和“十八街”大麻花,由小陳先生一路手提著去了北京。這一大兜子螃蟹,雖然用好幾層塑料布嚴嚴實實包裹了,耐不住火車站一上一下的人cháo擁擠,蟹鉗和蟹腳很不聽話地紛紛扎呼了出來。
酷暑難捱之下,陳言那天偏巧穿了一條半截的短褲,露了兩隻小腿,頓時遭了殃。等進到程家家門已經沒法看,兩條白玉小腿之側各是被蟹腳劃出來的道道紅色血痕。
程老媽驚呼:“哎呦喂!我說小陳吶,你的腿受傷了麼?怎麼弄成這樣?!唉呀,是被螃蟹鉗子戳得麼?給你塗上點兒紅藥水吧,可別感染了呀!”
陳言臉色窘迫,連連客氣地推辭,說不用不用,沒事沒事。
程家閨女接口道:“媽,你不用管他,沒事兒!他那個皮膚就是容易出印子,別人都劃不出道道來的,到了他那裡就能劃得全是道道。過兩天它自己就消了!”
小陳先生頓時委屈萬分,暗暗瞪了姑娘一眼:老子是說不用丈母娘給我塗紅藥水!沒說不用你關心愛撫我!賣苦力還被冷落,嗚嗚嗚~~~
程小姑娘毫不客氣地回瞪,用眼神發號施令:小樣兒的,在我地盤上還敢滋毛?去,陪我奶奶聊天兒去!
程氏老奶奶一開腔,程家其他人等立即轉身抱頭做鳥shòu散,頭也不回地跑路。
只有陳言乖乖地在客廳陪坐,聽程家奶奶從五十年前老北平地下組織的qíng報工作,聊到三十年來粉彩梨園的票友生涯,從二十年前中國女排的五連冠,聊到十年前國家隊兵敗五里河,再從羅伯特•巴喬訪華擁抱女球迷,聊到少帥劉國梁執掌中國桌球隊,滔滔不絕,口若懸河。
小陳先生不負師奶殺手的封號,神qíng淡定,言語溫柔,把老奶奶哄得甚為滿意,如遇忘年知己,初戀qíng人。
“京城麵食大王”程老媽露了一手兒京東ròu餅,款待小陳先生。
酒桌之上,未來泰山大人拉著小陳談人生談理想,談學業談家庭。倆人一杯一杯地gān,gān完了燕京生啤,再gān長城gān紅,紅的還嫌不夠給力,最後又上了牛欄山經典二鍋頭。
小陳先生溫順逢迎,不動聲色之間就將程家老爸慢慢從清醒灌到了微醺,從微醺灌到了半醉,從半醉灌到了開始勾肩搭背!
xingqíng一貫內斂的程老爸此時是滿面紅光,興致高昂,直接摟上了未來姑爺的肩膀,拍著他後背說:“喝得好,今天喝得真好!……”
程小姑娘從桌下伸手,狠掐了一把她男人的大腿,眼神發威:你***給我悠著點!別為了猥瑣的戰略目的就把我爸給灌吐了!你也太壞了吧!
飯後大家圍坐在電視機前,嘮家常,吃水果。程家老媽慢條斯理地調查拷問小陳先生的內務質量和家務水準,說話之間手裡還不停擺弄著一隻小巧玲瓏的魔方。
家庭主婦最近閒得無聊迷上了玩魔方,無奈技藝不jīng,只勉qiáng對上了兩個面兒,另外四個面兒是死活也找不對方向感。
陳言伸過手來:“阿姨,我幫您對這個。”
程老媽笑問:“你會對啊?溪溪她爸給我買的這個。我讓他隨便買一個魔方,結果這人給我買了這麼個號稱‘特色魔方’的。我一看,好傢夥!每個面兒不是一種顏色,而是一個小人腦袋!六種小人腦袋看得我稀里糊塗的,就我這老花眼,根本就看不清楚哪個人和哪個人是一夥的!”
陳言將魔方拿在手裡,腦子裡飛速閃屏,跑程序一般默默思考了幾秒鐘,然後手指飛快掰動小魔方上的各個關節,一分鐘不到就將六面人像拼了出來。
也是那一夜,陳家老爸老媽在chuáng上臥談初見準兒媳的感受,興致勃勃,久久無眠。
陳媽:“你覺得溪溪這閨女怎麼樣啊?”
陳爸:“挺好。嗯……挺乖的,說話不多,斯斯文文。坐沙發上就只喝茶,上了飯桌就埋頭吃,不說廢話!”
陳媽:“這閨女條件我是覺得不錯的。家裡是知識分子,也算跟咱家門當戶對吧。學歷也很夠了,又是p大出來的,沒虧到咱們兒子。”
陳爸:“那是,倆人都是博士,這你還能有不滿意?”
陳媽:“我其實並沒有要求別人的意思。我的看法是這婚姻真的得講求條件般配,要不然倆人都談不到一塊兒去,能有共同語言,能長久麼?”
陳爸:“是,是,你說的都對。我看人家倆人挺談得來的!”
陳媽:“好麼,簡直太談得來了!這一晚上倆人關上門在屋裡粘粘乎乎、鼓搗鼓搗的不肯出來!我算看出來了,這男孩兒麼只要jiāo了女朋友,心思就全在女孩兒身上了,簡直寸步不離的。前兩天我看他頭髮太長了都打捲兒了,讓他自己去外邊理個髮,他偏不去,非要等溪溪來了倆人一起去;讓他去外邊兒買幾件衣服,他也要等溪溪來了給他挑著買。平常在家九點鐘都起不來chuáng、不吃早飯的主兒,就今天還起個大早買好了炸糕和包子,坐七點鐘那趟車跑到北京去接人。好麼,真是個大寶貝!”
陳爸:“呵呵呵呵……人家閨女第一次來麼。”
陳媽:“平常你看咱兒子在家哪說過話啊!問一句答一句,我要是不跟他說話,他就能一整天都不放一句話。這回我看溪溪來了,他也會說話了?飯桌上還巴巴地說了好幾句。好麼,今天可真是新鮮了!”
陳爸:“哈哈~~~你沒看出來,陳言跟以前不太一樣了麼?”
陳媽:“看出來了,廢話越來越多了!連說話聲音都變了,軟軟的,哼哼著,跟一隻貓似的!”
陳爸:“呵呵呵呵……我覺得孩子比以前開朗了。以前我老覺得他太悶了,除了在學校里念書,做事兒,當班gān部,就沒有其他業餘活動,也不出去jiāo朋友。我都怕他有自閉症,怕他一輩子都娶不著媳婦你說怎麼辦?”
陳媽:“哪至於呢!咱們兒子還能沒人要了?就陳靜給介紹的她們單位里那幾個大齡的,一聽咱家兒子這個條件,都上趕著的。我是看不上那些人……溪溪這閨女吧,別的都好,就是北京來的小姑娘條件不錯又是獨生子女的,怕將來還是得咱兒子伺候她!”
陳爸:“呵呵,那些家裡亂七八糟一大堆人的,豈不是將來更麻煩?不好的你看不上,好的你又覺得太好了吧?”
陳媽:“瞧你說的,哪有覺得太好了這一說?我是希望陳言能找一個踏踏實實在他身邊照顧他的人……你說兒子不在咱身邊兒,平時都見不著個面,只能打打電話聽聽聲兒,我這些年多擔心啊,怕他吃不好睡不好的。上回寒假回家來一看,哎呦那個瘦的,都跟個紙片人兒似的!他平時都吃的什麼咱也不知道。問他他什麼也不說……”
陳爸:“這次回來可胖多了,養得白白胖胖的,得長了有二十斤吧。我看有個小姑娘在他身邊兒給他做飯給他穿衣這麼照顧著,多好!其實,條件再好的又如何,難得這閨女看起來是真心喜歡咱兒子,咱兒子又這麼稀罕她!”
陳媽:“說的是,這話我愛聽,嗯!倆人互相都待見,比什麼都重要。”
陳爸:“你說,他們倆人也基本就算定了吧?過兩天陳言去北京見見人家家長,看看人家裡的意思,啥時候結婚……”
陳媽:“嗯……這都住一屋了,應該是定了吧,還能不結婚?現在的年輕人可也真是,沒結婚就那什麼了,就住一起了。咱們以前哪敢這樣啊?……不過我覺得這樣做也有好處。就前一陣聽我以前一同事說,她閨女過年那會兒剛結的婚,就鬧翻了。你猜咋的?說她嫁那男的,後背上也不知道怎麼了,長了一大片黑毛兒,不知道是皮膚病啊還是天生毛髮就有問題。那閨女以前竟然不知道,後悔得要命,不滿意想要離,可是一旦離了,這一huáng花大閨女馬上就成二婚的了!你說這事兒鬧的,倒霉麼不是……”
陳爸:“那啥,明兒早上我去早市轉轉,買點兒煎餅、豆腐腦和鍋巴菜。鍋巴菜一定得買,北京人肯定都沒吃過這個天津特色小吃,讓溪溪嘗嘗!”
陳媽:“呵呵,那就辛苦您啦,老陳先生!”
陳爸:“不辛苦!你說就咱們陳言那個悶葫蘆的人,真是難得往家帶個女孩子回來。這咱還不得好好招待著!可別讓人家吃得不滿意呢!”
陳媽:“是,是,好好招待著。我看那閨女就愛吃螃蟹。你明天再去給她買一筐,又不是沒錢吃不起。讓她一次吃夠了,吃舒服了!”
程溪溪在天津的之後兩天,每天早上都吃到陳爸爸在家門口自由市場買來的豆腐腦和鍋巴菜,又每天都被陳言帶出去,市區的所有重要旅遊景點走馬觀花轉了一遍。從五大道逛到古玩街,從濱海新區走到洋貨市場;還特意依著姑娘的愛好,逛了楊柳青小鎮的石家大院,據說很多近代戲民國戲,什麼《大宅門》、《京華煙雲》的,都是在這旮瘩搭的台子、取的景。
知道這姑娘本質上就是個吃貨,男人溫存討好的手段當然還包括綠豆面煎餅、狗不理包子、貓耳朵炸糕,以及正宗天津菜館裡的一眾名菜,甑蹦鯉魚、軟炸裡脊、蛋羹蟹huáng、銀魚坨、紫蟹碗……
這整個天津城就是一座把古舊褪色的文明遺蹟和近代鮮明的資本繁華揉為一體的衛城。這座城市時時處處都瀰漫著某種低調而醇厚,單純而質樸的韻律和節奏。人前不過分喧囂張揚,靜若處子,安如良人,幾百年來都默然堅守在這濱海之隅,拱衛京畿重地。
程溪溪有時候覺得,陳言這個男人在某些方面,也就猶如生養他的城市一般,從骨質和血脈之中透出一種低調沉穩,安然和睦的氣質。從未在人前誇張炫耀或是騰挪叫板,卻只默默垂立一側,守護在他的女人身邊,遂其所願,任其索取。
這男人身上的好處是這般細水長流,絲絲入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相處,愈發在女人心底銘刻上了某種對他離不開、愛不舍的感覺。
遠觀或許埋沒於泯泯眾生之中,愈是於近處凝視,朝夕相處,氣息想聞,愈能體會那點點滴滴的溫柔和美好。
而陳言也就如同這座六百年的靜謐古城,如今終於開放了眼界,煥發了新顏。在程小姑娘的用心體貼愛護之下,老房有喜,鐵樹開花一般,心中那一片蒼白寂寞早已褪去,納入涓涓細流,生出叢叢chūn糙,品嘗著這些年從未有過的愉悅和躁動。
****
兩天之後,陳言隨程溪溪來到北京,登門拜訪程家父母。
老陳先生一大早蒸好滿滿兩籠屜的螃蟹,又買好了若gān盒“蹦豆張”和“十八街”大麻花,由小陳先生一路手提著去了北京。這一大兜子螃蟹,雖然用好幾層塑料布嚴嚴實實包裹了,耐不住火車站一上一下的人cháo擁擠,蟹鉗和蟹腳很不聽話地紛紛扎呼了出來。
酷暑難捱之下,陳言那天偏巧穿了一條半截的短褲,露了兩隻小腿,頓時遭了殃。等進到程家家門已經沒法看,兩條白玉小腿之側各是被蟹腳劃出來的道道紅色血痕。
程老媽驚呼:“哎呦喂!我說小陳吶,你的腿受傷了麼?怎麼弄成這樣?!唉呀,是被螃蟹鉗子戳得麼?給你塗上點兒紅藥水吧,可別感染了呀!”
陳言臉色窘迫,連連客氣地推辭,說不用不用,沒事沒事。
程家閨女接口道:“媽,你不用管他,沒事兒!他那個皮膚就是容易出印子,別人都劃不出道道來的,到了他那裡就能劃得全是道道。過兩天它自己就消了!”
小陳先生頓時委屈萬分,暗暗瞪了姑娘一眼:老子是說不用丈母娘給我塗紅藥水!沒說不用你關心愛撫我!賣苦力還被冷落,嗚嗚嗚~~~
程小姑娘毫不客氣地回瞪,用眼神發號施令:小樣兒的,在我地盤上還敢滋毛?去,陪我奶奶聊天兒去!
程氏老奶奶一開腔,程家其他人等立即轉身抱頭做鳥shòu散,頭也不回地跑路。
只有陳言乖乖地在客廳陪坐,聽程家奶奶從五十年前老北平地下組織的qíng報工作,聊到三十年來粉彩梨園的票友生涯,從二十年前中國女排的五連冠,聊到十年前國家隊兵敗五里河,再從羅伯特•巴喬訪華擁抱女球迷,聊到少帥劉國梁執掌中國桌球隊,滔滔不絕,口若懸河。
小陳先生不負師奶殺手的封號,神qíng淡定,言語溫柔,把老奶奶哄得甚為滿意,如遇忘年知己,初戀qíng人。
“京城麵食大王”程老媽露了一手兒京東ròu餅,款待小陳先生。
酒桌之上,未來泰山大人拉著小陳談人生談理想,談學業談家庭。倆人一杯一杯地gān,gān完了燕京生啤,再gān長城gān紅,紅的還嫌不夠給力,最後又上了牛欄山經典二鍋頭。
小陳先生溫順逢迎,不動聲色之間就將程家老爸慢慢從清醒灌到了微醺,從微醺灌到了半醉,從半醉灌到了開始勾肩搭背!
xingqíng一貫內斂的程老爸此時是滿面紅光,興致高昂,直接摟上了未來姑爺的肩膀,拍著他後背說:“喝得好,今天喝得真好!……”
程小姑娘從桌下伸手,狠掐了一把她男人的大腿,眼神發威:你***給我悠著點!別為了猥瑣的戰略目的就把我爸給灌吐了!你也太壞了吧!
飯後大家圍坐在電視機前,嘮家常,吃水果。程家老媽慢條斯理地調查拷問小陳先生的內務質量和家務水準,說話之間手裡還不停擺弄著一隻小巧玲瓏的魔方。
家庭主婦最近閒得無聊迷上了玩魔方,無奈技藝不jīng,只勉qiáng對上了兩個面兒,另外四個面兒是死活也找不對方向感。
陳言伸過手來:“阿姨,我幫您對這個。”
程老媽笑問:“你會對啊?溪溪她爸給我買的這個。我讓他隨便買一個魔方,結果這人給我買了這麼個號稱‘特色魔方’的。我一看,好傢夥!每個面兒不是一種顏色,而是一個小人腦袋!六種小人腦袋看得我稀里糊塗的,就我這老花眼,根本就看不清楚哪個人和哪個人是一夥的!”
陳言將魔方拿在手裡,腦子裡飛速閃屏,跑程序一般默默思考了幾秒鐘,然後手指飛快掰動小魔方上的各個關節,一分鐘不到就將六面人像拼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