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唯景夫婦是大忙人,這次是難得老太太回來過節,他們才抽得出時間,往年都是在外忙到連月餅都吃不上一口。

  鄭玲玉(張清讓媽媽)主動跟李水琴妯娌三人拉近乎,說家常,「我也是嫁到這邊了才第一次吃這種軟皮的蓮蓉月餅,以前都沒吃過,我們那邊的月餅多數是酥皮的。」

  她沒有做過月餅,看李水琴怎麼做她就怎麼做,樣子不算精緻,不過第一次能做成已經非常不錯了。

  李水琴替她把邊緣弄了弄,「我們這邊都是軟皮的,酥皮月餅也是桃桃回來了才開始做,我以前也不懂,見都沒見過。」

  「每年都是自己做月餅?」

  「只有今年,去年是村里發的,不過也是手工做。」李水琴開始還緊張,現在也放鬆下來。

  上次兩家人見面誰又能想到自己女兒和張清讓是這種關係,老話都說嫁娶講究的是門當戶對,她家不差,桃桃自然是好到沒話說,可張家那樣的大家族讓李水琴多少有點底氣不足,怕女兒被人看輕,以為桃桃跟張清讓在一起是圖對方的家世。

  那邊,張唯景跟烏蘭蒼兄弟倆也聊得來,烏蘭蒼本就在政府單位工作,彼此有共同話題,烏蘭水也是敢闖蕩的性子,有股子北方人的豪爽,一屋子人加起來都沒他嗓門大,被梁虹敏(烏桃小嬸)在桌底下伸腳踩了好幾下,這人怎麼回事,以為是在跟工地那幫人在大排檔喝酒吹牛啊,喊這麼大聲。

  小輩們湊在一起也有自己的話說,烏桃正低頭跟張清讓嘀咕老媽的不尋常。

  「她怕被你們家比下去,跟我大伯母、小嬸三個弄了半天頭髮,把我奶奶留給她的寶貝銀簪子都戴上了,家裡到古董擺件過年都不捨得拿出來,現在全擺上。」

  「還有這事呢,我說堂屋怎麼一下子多出來這麼多古董,之前還沒有。」

  「你們到之前指揮我們幾個搬出來的,恨不得把一隻耳喝水的碗都換成古董碗。」

  「你媽媽也太可愛了。」

  「搞不懂她。」

  那邊桌上有烤好的月餅,剛出爐,香甜味瀰漫在屋內,因為學業繁忙已經好久沒來烏家莊玩的張清澤和連翹、團團圓圓就負責嘗味道,還沒到吃飯時間,肚子就已經飽了。

  張奶奶對烏家的果園和山林特別感興趣,提出想到外面逛逛,這次來烏家莊是吃團圓飯,就沒有帶警衛,烏桃不放心兩位老人自己逛,就和張清讓一左一右陪著,轉了荔枝林、酸梅林,也看了水潭裡的銀山寶。XZF

  「養了這麼多東西啊,那是七彩山雞?」張奶奶也認得一些,「聽清讓說你還養了鹿,在哪呢?」

  「鹿群白天都進山林玩去了,要傍晚才回來。」

  「這樣啊,那我們再到那邊看看鴕鳥。」

  「哎,您慢點,小心路滑。」

  陪老人逛園子回來,上午預定的大閘蟹正好送到,還多送了五隻。

  李水琴裝了一盒月餅給那人,「我們家自己做的,拿回去嘗嘗。」

  「不用了琴嬸,我家也做月餅了。」

  「你家做是你家做,這個是我家送的,是心意,拿著。」硬塞過去,還有幾個大柚子。

  兩斤重的大閘蟹夠稀罕,烏桃開籠拿出來擺在天井讓大傢伙隨意拍照。

  姐夫呂嘉裕邊拍邊說:「朋友圈應該沒有比這個更大的大閘蟹了,我滴個乖乖,蟹黃都溢出來了,一隻多少錢啊。」

  烏桃伸出五個手指頭,「這還是熟人價,往外賣起碼再加五。」

  「我滴個天,一人吃一個都吃不完,這麼大。」

  「這個時候的螃蟹最肥最好吃,吃不完就留著做蟹黃包、蟹黃餛飩,過了時間就不如現在好吃了。」

  「那倒是,今年中秋有口福咯!」

  「年年都可以有,養殖戶那邊應該還有存貨,給姐夫家還有大嫂家寄兩箱吧。」這幾天忙,她也沒想起來這個事。

  這麼好的螃蟹,誰都心動,只是,「會不會太麻煩了。」

  「一個電話的事,不麻煩。」

  之前給兩家人寄過東西,她有地址,打電話問養殖的阿叔,對方說有,就是不如拿給她的那些大。

  「兩斤的剩下不到十隻,一斤多點的還有百來只,你看要不要,要的話我現在就裝箱。」

  「行,分開裝三箱,地址我發你微信上。」給宋淑家也寄一箱,快的話明天下午就能到,趕得上。

  螃蟹還張牙舞爪,烏桃撿出一半放進沒水的缸里讓它們自己爬,還滴點靈泉水防止它們活不到時候就死翹翹,剩下的今晚就做清蒸大閘蟹。

  今晚用到的雞鴨鵝鴿早上就被李水琴扣在籠子裡了,一隻大公雞用來做紅燒雞公、一隻東濤雞做清燉,母雞就燉湯,上半年曬了不少菌子,拿來燉雞湯正好;鴨子是才養了半年的嫩鴨,做個紫蘇姜鴨,鵝肉老,要燉爛才入味好吃。

  今天可是比過年都齊聚,四點沒到,廚房就已經熱火朝天的忙起來了。

  「姜洗好沒有?給我。」

  「馬上!」

  「芹菜要摘多少啊,這把夠不夠?」

  「蒜苗沒有了,我去拔幾根。」

  「後院的爛水缸種有蒜苗。」

  「菌乾洗好了,現在放進去還是等會?」

  「現在現在……」

  「雞湯先別放鹽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