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頁
到了堤壩的時候,她起先並未看到晏溫的身影, 倒是縣丞夫人楊氏看到她一人,忍不住走過來問她,「這麼大的雨,沈姑娘怎一人來了?」
雨勢越來越大,不遠處的河水洶湧,那楊氏跟她說話基本上要靠喊的才能聽清。
沈若憐鞋裡進了水,風一吹濕膩得難受。
她尋了處相對干一些的地方站定,掏出自己懷裡的香囊,對那楊氏道:
「民女不才,想到了一個或許對防治時疫有幫助的方子,特意過來想讓大人們幫著給掌掌眼,若是能幫到一二,也算民女之幸。」
她和楊氏說著話的功夫,其餘幾家夫人也湊了過來。
她們都是過來幫著給堤壩上的工人送飯的,此刻剛送完了飯,一湊過來恰好聽到沈若憐那句話。
其中一個微胖些的婦人順手拿過沈若憐手裡的香囊,打開看了看,隨後滿臉一言難盡的表情,嘆道:
「哎喲沈姑娘,這麼大的雨您能不能就不要過來添亂了,大傢伙兒都忙忙的,知道您制香製得好,但防時疫要用的是草藥,這草藥和香料,根本就是兩回事,你說你如今這冒雨過來,不就是聽說太子殿下在此,想著——」
那婦人話沒說完,但看向沈若憐的眼神已經十分明顯,分明就是在說,她這麼做就是為了攀高枝。
說這話的婦人沈若憐認得,姓張,丈夫恰好是這淮安城醫館的坐堂大夫,而且據說這張氏左右逢源,最會巴結著楊氏,在她們一眾婦人中,號召力也極強。
經她這麼一說,沈若憐還沒來得及說話,其餘人已經七嘴八舌說了起來。
沈若憐剛來淮安城一個多月,並沒有怎麼同她們接觸過,況且突然被這麼多人七嘴八舌地圍著編排,她又插不上半句話。
周圍人都停了動作朝她們看過來,她獨自站在那裡,攥緊傘柄,心裡難堪得要命,偏偏她每每想張嘴反駁,就被她們的聲音和雨聲堵住了。
突然,從一旁傳來李福安驚喜的聲音,「沈姑娘?!」
那些個婦人聞言噤了聲,沈若憐也順著李福安的聲音看過去。
說不出心裡是什麼感覺,但在看到晏溫從那邊朝她走來的時候,沈若憐覺得自己的鼻尖一酸,心裡更委屈了,原本還壓在眼底的淚就要止不住上涌。
她急忙深吸了兩口氣,濕冷的空氣讓她堪堪穩住情緒,隨眾人一道朝晏溫俯身行禮。
然而她才剛屈膝,胳膊就被晏溫抓住了,晏溫的聲音有些淡:
「沈姑娘是孤的救命恩人,不必多禮。」
此話一出,周圍那幾個婦人的面色瞬間白了,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都看向最先開口的楊氏和張氏。
晏溫視線掃過小姑娘泛紅的眼尾,聲音有些冷,「孤方才聽你們說什麼,沈姑娘想藉機攀高枝?」
那幾人支吾了半天,最後還是楊氏給了張氏一個眼神,張氏硬著頭皮站了出來,解釋道:
「嗨喲,太子殿下您初來淮安,有所不知,這位沈姑娘她——」
晏溫眼皮下壓,微眯起眸,勾唇笑問,「她如何?」
「這位沈姑娘她剛一來淮安沒多久,就勾的幾家公子為她大打出手,這等女子,若非平日裡不檢點,又怎會——」
沈若憐不自覺攥緊掌心,將頭埋得更低,方才那種不堪再度涌了上來,堤壩位置高,四面八方的風像刀子一樣往身上割。
鞋裡的濕冷讓沈若憐覺得自己的小腹又開始疼了。
晏溫原本視線落在張氏幾人身上,餘光掃見小姑娘面色發白,微微蹙著眉,手底下也不自覺捂上小腹。
他直接忽略張氏後面的話,走到沈若憐跟前,溫聲問她,「來找孤何事?」
沈若憐將手心裡的香囊拿給他,又簡單說了自己的想法。
晏溫靜靜看著小姑娘,眸中濃墨重潮全是疼惜,又隱隱帶著其餘說不清的濃重情愫。
他的眼神專注得就好像此刻雨霧裹挾的世界,只剩下他們彼此二人。
等到沈若憐說完,晏溫停了停,開口時嗓音有些啞,「此事讓府衙的人通稟一聲,孤自會回去見你,又何苦冒這麼大雨跑這一趟。」
他的聲音溫柔的幾乎能滴出水來,同方才與張氏她們說話時的語氣截然不同。
張氏和楊氏對望一眼,面色更加難看。
晏溫冷掃了她們幾人一眼,語氣瞬間沉了下來,帶著威嚴和冷戾:
「沈姑娘是孤特意邀請來幫著研製防疫方法之人,是孤的座上賓,這香囊也是孤拿了底方給她,你們莫不是覺得孤也做錯了?!」
恰在此時,跟在後面的李縣丞和裴詞安也趕了過來,那李縣丞一聽太子這話,再看了眼自己婆娘和張氏,哪裡還有不明白的。
再者他那日在聚賢樓又隱隱猜到了太子殿下對著孫姑娘上心,他急忙「哎呦」一聲上前,拉著楊氏急道:
「人沈姑娘是什麼人,能是你隨意評道的,早就給你說過你這道聽途說的毛病該改改了,還不快給沈姑娘道歉!」
那楊氏早就嚇傻了,聞言才回過神來,正要道歉,沈若憐打斷她,後退了一步,「不必了,方子我已經給殿下帶到了,如無其他事,民女先告退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雨勢越來越大,不遠處的河水洶湧,那楊氏跟她說話基本上要靠喊的才能聽清。
沈若憐鞋裡進了水,風一吹濕膩得難受。
她尋了處相對干一些的地方站定,掏出自己懷裡的香囊,對那楊氏道:
「民女不才,想到了一個或許對防治時疫有幫助的方子,特意過來想讓大人們幫著給掌掌眼,若是能幫到一二,也算民女之幸。」
她和楊氏說著話的功夫,其餘幾家夫人也湊了過來。
她們都是過來幫著給堤壩上的工人送飯的,此刻剛送完了飯,一湊過來恰好聽到沈若憐那句話。
其中一個微胖些的婦人順手拿過沈若憐手裡的香囊,打開看了看,隨後滿臉一言難盡的表情,嘆道:
「哎喲沈姑娘,這麼大的雨您能不能就不要過來添亂了,大傢伙兒都忙忙的,知道您制香製得好,但防時疫要用的是草藥,這草藥和香料,根本就是兩回事,你說你如今這冒雨過來,不就是聽說太子殿下在此,想著——」
那婦人話沒說完,但看向沈若憐的眼神已經十分明顯,分明就是在說,她這麼做就是為了攀高枝。
說這話的婦人沈若憐認得,姓張,丈夫恰好是這淮安城醫館的坐堂大夫,而且據說這張氏左右逢源,最會巴結著楊氏,在她們一眾婦人中,號召力也極強。
經她這麼一說,沈若憐還沒來得及說話,其餘人已經七嘴八舌說了起來。
沈若憐剛來淮安城一個多月,並沒有怎麼同她們接觸過,況且突然被這麼多人七嘴八舌地圍著編排,她又插不上半句話。
周圍人都停了動作朝她們看過來,她獨自站在那裡,攥緊傘柄,心裡難堪得要命,偏偏她每每想張嘴反駁,就被她們的聲音和雨聲堵住了。
突然,從一旁傳來李福安驚喜的聲音,「沈姑娘?!」
那些個婦人聞言噤了聲,沈若憐也順著李福安的聲音看過去。
說不出心裡是什麼感覺,但在看到晏溫從那邊朝她走來的時候,沈若憐覺得自己的鼻尖一酸,心裡更委屈了,原本還壓在眼底的淚就要止不住上涌。
她急忙深吸了兩口氣,濕冷的空氣讓她堪堪穩住情緒,隨眾人一道朝晏溫俯身行禮。
然而她才剛屈膝,胳膊就被晏溫抓住了,晏溫的聲音有些淡:
「沈姑娘是孤的救命恩人,不必多禮。」
此話一出,周圍那幾個婦人的面色瞬間白了,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都看向最先開口的楊氏和張氏。
晏溫視線掃過小姑娘泛紅的眼尾,聲音有些冷,「孤方才聽你們說什麼,沈姑娘想藉機攀高枝?」
那幾人支吾了半天,最後還是楊氏給了張氏一個眼神,張氏硬著頭皮站了出來,解釋道:
「嗨喲,太子殿下您初來淮安,有所不知,這位沈姑娘她——」
晏溫眼皮下壓,微眯起眸,勾唇笑問,「她如何?」
「這位沈姑娘她剛一來淮安沒多久,就勾的幾家公子為她大打出手,這等女子,若非平日裡不檢點,又怎會——」
沈若憐不自覺攥緊掌心,將頭埋得更低,方才那種不堪再度涌了上來,堤壩位置高,四面八方的風像刀子一樣往身上割。
鞋裡的濕冷讓沈若憐覺得自己的小腹又開始疼了。
晏溫原本視線落在張氏幾人身上,餘光掃見小姑娘面色發白,微微蹙著眉,手底下也不自覺捂上小腹。
他直接忽略張氏後面的話,走到沈若憐跟前,溫聲問她,「來找孤何事?」
沈若憐將手心裡的香囊拿給他,又簡單說了自己的想法。
晏溫靜靜看著小姑娘,眸中濃墨重潮全是疼惜,又隱隱帶著其餘說不清的濃重情愫。
他的眼神專注得就好像此刻雨霧裹挾的世界,只剩下他們彼此二人。
等到沈若憐說完,晏溫停了停,開口時嗓音有些啞,「此事讓府衙的人通稟一聲,孤自會回去見你,又何苦冒這麼大雨跑這一趟。」
他的聲音溫柔的幾乎能滴出水來,同方才與張氏她們說話時的語氣截然不同。
張氏和楊氏對望一眼,面色更加難看。
晏溫冷掃了她們幾人一眼,語氣瞬間沉了下來,帶著威嚴和冷戾:
「沈姑娘是孤特意邀請來幫著研製防疫方法之人,是孤的座上賓,這香囊也是孤拿了底方給她,你們莫不是覺得孤也做錯了?!」
恰在此時,跟在後面的李縣丞和裴詞安也趕了過來,那李縣丞一聽太子這話,再看了眼自己婆娘和張氏,哪裡還有不明白的。
再者他那日在聚賢樓又隱隱猜到了太子殿下對著孫姑娘上心,他急忙「哎呦」一聲上前,拉著楊氏急道:
「人沈姑娘是什麼人,能是你隨意評道的,早就給你說過你這道聽途說的毛病該改改了,還不快給沈姑娘道歉!」
那楊氏早就嚇傻了,聞言才回過神來,正要道歉,沈若憐打斷她,後退了一步,「不必了,方子我已經給殿下帶到了,如無其他事,民女先告退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