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頁
喻沉垂眸立在一旁不言不語。
喻梁最終還是召見了那兩位妃子,她們跪在御書房的地板上哭得梨花帶雨:「陛下,大皇子素來恭謹,不敢越雷池半步,怎麼會做出結黨營私謀害陛下的事來,定時有人污衊,還請陛下明察!」
二皇子的母妃也道:「陛下!二皇子這麼多年來兢兢業業,從不插手其他,又怎麼會招兵買馬私自屯兵?還請陛下還他一個公道!」
她二人的哭訴並沒有讓喻梁產生惻隱之心,反而越發煩躁起來:「刑部尚書是老二的人,御史大夫是老大的人,他二人互相攀咬,你們當真朕眼瞎看不出來嗎?」
這兩個逆子定式已經反目成仇,就在做出互相檢舉的事來,其中可信度至少有八分。
喻梁在心中已經為他們判了死刑,自然不是這二人哭訴兩聲就能放下不談的。
他厲聲道:「你們當朕不知滿朝文武都已經站隊?朕還沒死,朝堂之上還輪不到他們做主!」
「你們不是要真相嗎?那朕便還你們一個真相,靜婉——」
在旁邊當木頭人的喻沉聽喻梁喊她,連忙上前兩步跪在他旁邊:「兒臣在。」
喻梁面沉如水:「你拿著朕的御賜金牌,替朕主審此案,務必徹查!」
這天下又有哪幾個人經得起「徹查」二字,他分明是徹底厭棄了這兩個兒子,要找藉口將他們貶為庶人。
喻沉神色慌張:「父皇,兒臣不過一介女子,長在深宮之中,如何擔得起重任?不如請其他大人主審此案……」
她以退為進,果然叫喻梁徹底下定了決心:「靜婉不要妄自菲薄,這些日子以來你的能力朕看在眼裡,自然能當大任!」
「只是有一點切記,大皇子和二皇子雖是你的兄長,但你也不可顧念親情就包庇他二人。靜婉,你莫要辜負朕對你的期望。」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喻沉只能「被迫」領命:「兒臣謹記父皇教誨!」
這也是喻梁深思熟慮的結果,三皇子和四皇子巴不得找出點什麼東西把他二人拉下馬,喻梁雖然對大皇子和二皇子失望,但也不會冤枉他們。
讓三皇子和四皇子調查,保不齊什麼屎盆子都往二人身上扣。
至於朝中大臣,瞧著一個個都是純善的,但私底下站隊的人不少,叫大皇子和二皇子的黨羽來查此事,自然會輕而易舉將他二人摘出來,而讓三皇子和四皇子的人來,結果和他們本人調查也差不多。
五皇子年幼,難當重任,他倚重的純臣陳琅雖然可以用,但他也怕陳琅站到太高的位置成為實打實的權臣。
思來想去,也唯有這段時間經常幫他批閱奏摺的喻沉能用。
喻沉不過是一個公主,註定和皇位無緣,不必擔心她勾心鬥角,加上她十分重視親情,肯定不會主動害人。
雖然因為她是公主,朝中大臣肯定不會重視,但有了自己的御賜金牌,想要查清這件案子定然不會太難。
喻梁十分滿意自己的機智,臨走之前還拍了拍喻沉的肩,叫她放手辦案。
他急著回去「修仙」,自然看不到喻沉低頭時眼中的興奮。
她如何不興奮?這麼多年過來,還是她第一次真正的手握權力。
從此喻沉不再是後宮中的透明人,她真正走到了幕前,她也更加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她的皇兄們能坐上那個位置,她為什麼不可以?
喻沉為自己大膽的想法膽戰心驚,但更多的卻是難以自抑的激動。
還沒等她切實體會到權力帶來的榮耀,一紙快馬加鞭的奏摺又遞到了御前:戶部尚書中飽私囊,省下銀子替三皇子拉攏人心,季州修築蓄水池和開鑿河道的銀子已經幾個月沒撥下去,工程不得不停止。
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接連出事,喻梁的目光落在了老四身上。
四皇子如履薄冰,沒有為此事而喜悅,只覺得大難臨頭。
所有人都有問題,他這個暫時沒出事的人就格外顯眼。
第221章 第二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贏家
大皇子和二皇子之事可以說是他們二人互相爭鬥的結果,三皇子突然爆出此事,四皇子卻安然無恙,難免讓人懷疑前面幾位皇子的事是不是都是他搞出來的。
喻梁自然也這麼認為。
喻沉在拿到御賜金牌之後就積極調查事情真相,得出來的結果和大臣們呈上來的奏章無二。
原本喻梁是準備將他們貶為庶人,但三皇子一出事,他改變了想法,僅僅是罰了他們的俸祿,叫他們閉門思過,這件事便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喻梁身為一個皇帝,哪怕如今再昏庸無能,也懂得一手權衡之術,他絕對不會讓自己哪個兒子一家獨大。
托三皇子的福,大家都暫時相安無事,可是他們手下的官員就慘了,被喻梁一擼到底。
此時他們不敢出手安插自己的人選,只能叫喻沉撿了個便宜,順利將自己的人拉上位。
這一場博弈,勝者唯有喻沉。
大皇子二皇子兩敗俱傷,他們手底下的官員也越發看不順眼,似乎只要一把火,就能徹底點燃兩個派系的爭鬥。
喻梁經過這一場病更加依賴丹汞之術,對朝政越發懈怠,但因為喻沉那一手字,朝臣們並沒有看出批閱奏摺的並非皇帝本人。
時間如白駒過隙,一轉眼到了喻沉十五歲,還有一年就要去和親。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喻梁最終還是召見了那兩位妃子,她們跪在御書房的地板上哭得梨花帶雨:「陛下,大皇子素來恭謹,不敢越雷池半步,怎麼會做出結黨營私謀害陛下的事來,定時有人污衊,還請陛下明察!」
二皇子的母妃也道:「陛下!二皇子這麼多年來兢兢業業,從不插手其他,又怎麼會招兵買馬私自屯兵?還請陛下還他一個公道!」
她二人的哭訴並沒有讓喻梁產生惻隱之心,反而越發煩躁起來:「刑部尚書是老二的人,御史大夫是老大的人,他二人互相攀咬,你們當真朕眼瞎看不出來嗎?」
這兩個逆子定式已經反目成仇,就在做出互相檢舉的事來,其中可信度至少有八分。
喻梁在心中已經為他們判了死刑,自然不是這二人哭訴兩聲就能放下不談的。
他厲聲道:「你們當朕不知滿朝文武都已經站隊?朕還沒死,朝堂之上還輪不到他們做主!」
「你們不是要真相嗎?那朕便還你們一個真相,靜婉——」
在旁邊當木頭人的喻沉聽喻梁喊她,連忙上前兩步跪在他旁邊:「兒臣在。」
喻梁面沉如水:「你拿著朕的御賜金牌,替朕主審此案,務必徹查!」
這天下又有哪幾個人經得起「徹查」二字,他分明是徹底厭棄了這兩個兒子,要找藉口將他們貶為庶人。
喻沉神色慌張:「父皇,兒臣不過一介女子,長在深宮之中,如何擔得起重任?不如請其他大人主審此案……」
她以退為進,果然叫喻梁徹底下定了決心:「靜婉不要妄自菲薄,這些日子以來你的能力朕看在眼裡,自然能當大任!」
「只是有一點切記,大皇子和二皇子雖是你的兄長,但你也不可顧念親情就包庇他二人。靜婉,你莫要辜負朕對你的期望。」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喻沉只能「被迫」領命:「兒臣謹記父皇教誨!」
這也是喻梁深思熟慮的結果,三皇子和四皇子巴不得找出點什麼東西把他二人拉下馬,喻梁雖然對大皇子和二皇子失望,但也不會冤枉他們。
讓三皇子和四皇子調查,保不齊什麼屎盆子都往二人身上扣。
至於朝中大臣,瞧著一個個都是純善的,但私底下站隊的人不少,叫大皇子和二皇子的黨羽來查此事,自然會輕而易舉將他二人摘出來,而讓三皇子和四皇子的人來,結果和他們本人調查也差不多。
五皇子年幼,難當重任,他倚重的純臣陳琅雖然可以用,但他也怕陳琅站到太高的位置成為實打實的權臣。
思來想去,也唯有這段時間經常幫他批閱奏摺的喻沉能用。
喻沉不過是一個公主,註定和皇位無緣,不必擔心她勾心鬥角,加上她十分重視親情,肯定不會主動害人。
雖然因為她是公主,朝中大臣肯定不會重視,但有了自己的御賜金牌,想要查清這件案子定然不會太難。
喻梁十分滿意自己的機智,臨走之前還拍了拍喻沉的肩,叫她放手辦案。
他急著回去「修仙」,自然看不到喻沉低頭時眼中的興奮。
她如何不興奮?這麼多年過來,還是她第一次真正的手握權力。
從此喻沉不再是後宮中的透明人,她真正走到了幕前,她也更加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她的皇兄們能坐上那個位置,她為什麼不可以?
喻沉為自己大膽的想法膽戰心驚,但更多的卻是難以自抑的激動。
還沒等她切實體會到權力帶來的榮耀,一紙快馬加鞭的奏摺又遞到了御前:戶部尚書中飽私囊,省下銀子替三皇子拉攏人心,季州修築蓄水池和開鑿河道的銀子已經幾個月沒撥下去,工程不得不停止。
大皇子、二皇子、三皇子接連出事,喻梁的目光落在了老四身上。
四皇子如履薄冰,沒有為此事而喜悅,只覺得大難臨頭。
所有人都有問題,他這個暫時沒出事的人就格外顯眼。
第221章 第二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贏家
大皇子和二皇子之事可以說是他們二人互相爭鬥的結果,三皇子突然爆出此事,四皇子卻安然無恙,難免讓人懷疑前面幾位皇子的事是不是都是他搞出來的。
喻梁自然也這麼認為。
喻沉在拿到御賜金牌之後就積極調查事情真相,得出來的結果和大臣們呈上來的奏章無二。
原本喻梁是準備將他們貶為庶人,但三皇子一出事,他改變了想法,僅僅是罰了他們的俸祿,叫他們閉門思過,這件事便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喻梁身為一個皇帝,哪怕如今再昏庸無能,也懂得一手權衡之術,他絕對不會讓自己哪個兒子一家獨大。
托三皇子的福,大家都暫時相安無事,可是他們手下的官員就慘了,被喻梁一擼到底。
此時他們不敢出手安插自己的人選,只能叫喻沉撿了個便宜,順利將自己的人拉上位。
這一場博弈,勝者唯有喻沉。
大皇子二皇子兩敗俱傷,他們手底下的官員也越發看不順眼,似乎只要一把火,就能徹底點燃兩個派系的爭鬥。
喻梁經過這一場病更加依賴丹汞之術,對朝政越發懈怠,但因為喻沉那一手字,朝臣們並沒有看出批閱奏摺的並非皇帝本人。
時間如白駒過隙,一轉眼到了喻沉十五歲,還有一年就要去和親。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